本帖最后由 装甲兵peixian 于 2023-9-11 09:07 编辑
带着些许遗憾,车行旅行计划最后一站孟林。孟林,又称“亚圣林”,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轲及其后裔的墓地,位于邹城市大束镇四基山西南麓。到亚圣林已近酉时,景区大门虚掩,未找到工作人员。推门入内凭吊圣贤,一同前往参观的还有邻村老崔夫妇及儿子、儿媳。孟林遍植古树名木,享殿大门紧闭,殿后松柏掩映下方形墓冢是孟子归葬之地。




参观结束回返到景区大门,大门已上锁。拨打景区客服电话无人接听,附近探路未果,无奈之下老崔翻墙而出。设法联系到看门的老汉,在被困景区近一个钟头才踏上返程之路。20:45分,平安到家。晚饭是在孟母林路口买的山东煎饼,外加两盒牛奶。
8月26日,6:30分出家门,途经大屯街口路边店吃早餐,餐后顺微山湖西岸沿湖大道北上兖州颜店镇。镇上有座始建于元朝的颜氏宗祠,是颜子后裔纪念复圣颜回的宗祠,古建仅存正殿三间。


颜店镇是千年古镇,镇上另一处古建,是建于明代的玄帝庙大殿。大殿面阔五间,为砖木结构建筑。

结束颜店镇的访古,车行兖州兴隆塔。兴隆塔,始建于隋代,塔高十三层,为佛教最高规格的佛塔,是八角楼阁式空心砖塔。佛塔底部七层粗大,上部六层小巧,造型别具一格。
兴隆塔未对外开放,毗邻处是兖州博物馆,刷身份证入内参观。兖州博物馆展出的文物颇为丰富,有新石器时期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的石器和陶器、商周时期琳琅满目的青铜器皿、元明时期精美的瓷器。透过这些带有不同时期历记忆的珍贵文物,深入了解古九州之一兖州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明、丰厚的文化沉淀。最为震撼的文物是清朝康熙年间铸造,长7.5米,重1539.8公斤的天下第一剑。此剑柄部铸有铭文,为时任兖州府的金一风用生铁锻造。铸剑目的是镇水驱邪,保佑黎民百姓免遭洪水灾害。





向当班保安打探兴隆塔地宫出土佛教文物的展厅,得知圣物存放密室不对外展示。博物馆参观结束,车行兖州天主教堂。天主教堂大门紧闭正在修缮,通过侧门进入参观。兖州天主教堂,具有百年建筑历史,是天主教会在鲁南建立的著名教区,为当时亚洲第四大教堂。




参观完教堂,车行城东泗河之上的金口坝。金口坝,始建于北魏延昌年间,为全石结构,是一座集交通、灌溉、抗洪、蓄水、游览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古代水利枢纽工程。现今依然正常使用,造福一方百姓。坝东的金口坝鲜鱼汤馆,是一家网红饭店。树荫下简易棚内,小方桌前板凳上坐满品尝美味的食客。坦胸露背的汉子们推杯换盏,满满的人间烟火气。



午餐用完,车行崇觉寺铁塔。崇觉寺铁塔,俗称济宁铁塔,建于北宋年间,为徐永安妻子常氏求子还愿所建。铁塔位于济宁市老博物馆内,为八角仿楼阁式建筑,共计十一层,是我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宋代铁塔,位列三大铁塔之一。铁塔毗邻处,还有声远楼、大雄宝殿、僧王祠等一批古老建筑。



济宁老博物馆开放展厅共两个,展品少之又少。被展柜内古人使用过的冰鞋所吸引,这应该是户外冰爪的前身。

参观博物馆结束,车行济宁市东大寺。东大寺,位于京杭大运河畔,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俗称顺河清真东大寺,为我国五大古建清真寺之一。东大寺东门紧闭,从附近保安老师口中得知,疫情以来清真寺一直未对外开放。沿东大寺外墙逆时针徒步西大门,机缘巧合得以入内参观,暗自窃喜。东大寺为宫殿式建筑风格,布局严谨,恢宏壮观。建筑之精美,不愧为五大古建清真寺中最为气派的一座。




东大寺西门经竹竿巷返东门停车处,路边有一座体量不大,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的李守信石坊。
济宁市另有一座五大古建清真寺之一的西大寺,高德导航未果。手机百度得知,西大寺**期间被全部拆除,现已荡然无存。带着些许遗憾,车行济宁市传染病医院,带上口罩参观位于医院内的任城王陵。任城王陵是东汉时期第一任任城王刘尚及配偶的陵寝地宫,为萧王庄汉墓群一号墓。刘尚是光武帝刘秀之孙,墓室按照汉代葬制而建,是汉代宫室的缩影。尤为重要是黄肠题凑石墙镌刻的800处约4000字的题记,最具文字研究、地名考证意义。

任城王陵参观结束,天空中开始下起雨。离开济宁市区,冒雨车行古中都汶上县,入住汉庭酒店。
8月27日,夜里雨未停,早上雨还在继续。7:30分,酒店餐厅用完早餐,车行位于尚书路的宝相寺。这应该是我第四次到汶上,每次来宝相寺变化都是很大。经过几次规模扩建,现今的宝相寺宏伟辉煌,豪华气派。



寺内太子灵踪塔,是汶上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地面建筑,也是宝相寺唯一遗存下来的古建筑。太子灵踪塔,原名宝相寺塔,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为十三层八角楼阁式砖塔。上世纪九十年代,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佛牙舍利等一批佛教圣物,轰动全国,震惊世界。佛牙舍利的出土,吸引各地佛教人士及信徒纷纷前来顶礼膜拜。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四面八方的僧俗更是纷纷前来观瞻太子灵踪塔佛光奇观。
宝相寺马路对过被开辟为菩萨广场,新建中都博物馆就位于广场上,地宫出土的佛教圣物被移至到新博物馆二楼展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