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游荆襄三千里 追忆楚国八百年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缘起:

“千年古县”襄城县,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许昌市。春秋时名“氾”,郑地。周襄王姬郑十六年(前636年)居于氾,周景王五年(前540年),襄城属楚,楚灵王在氾之西北隅筑新城,因周襄王曾居此,故名“襄城”。战国时期,襄城居秦、楚、韩、魏之间,隶属迭更。迨秦统一,设襄城县境内遍布遗存,出土有新石器时期、商、周、战国、秦、汉等不同历史时期的大量文物,留有春秋时期的城颍(又名郑庄公城)、郑庄公墓、著名历史事件——“郑庄公掘地见母”的阴司沟遗址、秦汉时期颍阳县故城遗址、东汉四侯冢等古迹。


县城西南与汝河隔河相望紫云山区有一山,名为岐山。公元前300年,秦派华阳君攻楚襄城,楚国令武将军景缺率兵三万与秦华阳君战于山下。经过十余日残酷的拉锯战,岐山脚下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楚军万余人战死,秦军数倍于楚军,将楚军团团包围在岐山之上。主帅景缺一只胳膊被秦军砍断,眼见回天无力、取胜无望,为挽救剩余两万楚军性命,遂向华阳君提出,以秦军不杀楚军为条件率军投降,否则将战死,直至最后一人。华阳君假意答应了条件。景缺带领残部走到华阳君的马前,再次强调约定之后,拔剑自刎而死。但最终华阳君还是没有遵守约定,将楚军二万将士全部坑杀。令武将军景缺死后,葬于岐山,岐山遂改名令武山,亦名灵武山,山东坡有灵山庙、令武将军墓遗址。




为纪念令武将军后人在山上遍植苍松翠柏,到明朝时,已蔚然成林。每有大风吹过,山坡的树木被风吹摆,会发出呜呜的声音。尤其是到了萧条而且多风的秋季,令武庙四周的风声,更使人感觉苍凉和悲壮。于是,多愁善感的襄城文人,便命名此处风景为“令武秋风”,位列襄城八景之一。自此,有许多文人骚客为“令武秋风”赋诗。其中,流传最广的是明成化年间户部尚书邑人李敏的诗作:“将军弓剑閟幽宫,名与山灵共始终。庙祀尚沾新典礼,辕门谁识旧英雄。萧萧古木西风急,落落遗墟夕阳红。功德在人还不泯,从教血食到无穷。”
鉴于家乡这段历史,遂对楚国800年历史有了浓厚的兴趣,趁气温稍降,决定骑游荆襄3000里,探寻楚国7都之丹阳、郢都、鄀都、鄢都4都,后经西陵峡、穿神农架,过武当山、游丹江口,从中原大地走南阳盆地、江汉平原,看看楚国历史,自然风景和现代工程奇观南水北调中线。
精彩~~~~~~~~~~~~~~~~~~~~~~~~~~~~~~~~~~~~~~~~~
还有吗楼主继续更新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