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周养人养车
还真被我发现刹车有问题了,前面的线拉油碟似乎漏油了,在彦豪的技术人员远程指导下确定是活塞漏油了,想不到彦豪厂家只换不修,让寄回去,如果确认是漏油,马上邮寄一个新的回来。同时我下单了新的来令片,用洗洁精和酒精清洁了碟片。三天后收到的新夹器居然自带一个来令片,只是固定螺丝孔是窄款的,幸好修理工具堆里有一个转换座。安装好后测试刹车效果,效果杠杠的,都不需要磨合了。
赛前的这个发现幸好是虚惊一场,特别感谢彦豪的售后服务,我还学会了刹车夹器的安装和调试。
出战
凌晨四点半就要出发,家距离起点25公里,怕是没得觉睡,还比别人多骑一段,这时家人又帮我找了个起点附近的朋友公司,我可以借助一宿。
组织方也是不容易啊,虽说是政府主办,体育公司协办,可需要的支持和协调都是体育公司的活,连个起点都被挪到一个桥洞下,旁边还有大卡车经过。
正式出发比原计划晚了半小时。我出发的时候在个人组比较靠前的位置,但是第一集团在进入主赛道后,我就看不见尾灯了,前面的跟不上,后面的还没来,就一个人骑呗,保持自己的节奏就好。在正式爬坡前不能消耗太大,爬坡前的第一段60公里中间不能停留休息。这也是我第一次连续骑行60公里,居然没有出现背疼,按照之前休闲骑,20公里后定会出现背疼的。其实路况还好,但是看到不少人还是扎胎了,一扎就是一个团队在那修。
到达第一个补给点吃早饭,现场人不多,要嘛他们没停,要嘛吃完了就走了,我比较磨叽,慢慢吃,还休息了十分钟,被工作人员反复催着走。
直到后面的大集团过来了,我才开始拉拉腿,再重新上路。
第一个爬坡是京银路,20公里缓爬坡,总爬升500米的样子。中途也没休息过,差不多能力的人总会凑到一起,虽然没有啥配合,好歹有个熟悉的背影了,不至于太孤独。到顶后稍作歇息,主要是把后背的汗擦拭下,就急匆匆放坡,这下坡没多少,在去往第二个补给点,也就是松山脚下的路上,逐渐感觉到累了,加上前面没什么人,总怕走错路,经常性看手机导航,直到第二个补给点,明显感觉自己有点体虚了,补了两根香蕉和一瓶水都不够,还去路边摊买了个西红柿和梨,吃完了补给也没着急走,又休息了十来分钟。
第二个爬坡是本次赛程最难的一段,翻越海坨山,16公里,累积爬升900多米,难度堪比一个妙峰山。爬得实在太辛苦了,正值中午,又热又闷让人更乏,我只得来回借着树荫底下骑,也不知道途中休息了多少回,反正是还躺在树荫下睡了个十分钟,实在是太困了。途中山水潺潺,无暇欣赏,还是我们这几个差不多的轮流超越,才显得我是在比赛。
第三个补给点就在海坨山顶,遇到补给刚好没了,等车过来需要十分钟,刚好旁边有个木屋,找了个阴凉角落躺下休息,为接下来的大长坡放坡提高专注力。听说第一集团都已经到达终点完赛了,我怕是连颁奖典礼都看不到了。这段爬坡消耗了两条能量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