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漫步 | 沿着中山大道往东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城市漫步 | 沿着中山大道往东

中山大道建成于1925年,从当时的广州市区一直开通到黄埔港,是孙中山《治国方略》建设全国三大港之一广州港的配套工程。其中从天河立交起到石牌的一段,有天河区后,命名为天河路。
天河路的天环广场最初是天河机场旁边的一块苗圃,1986年六运会,地块作为建设天河体育中心的回报,给了越秀集团。1996年西侧的天河城广场开业,1997年,地块丢荒10年后,建成两层的临时商业建筑宏城广场。2005年,东侧的正佳广场开业。2009年宏城广场拆除。2010年广州亚运会,临时改建成亚运广场。2012年新鸿基中标地块使用权,2016年建成天环广场开业。
石牌村应该是CBD最后一颗城中村钉子,一颗没有一个地产商够实力出手拔掉的钉子。想见识什么叫最经典的城中村,可以去石牌,看看十几条不足一米宽的小巷子如何暗无天日;见识一下0.7平方公里,挤住了10万人的人间烟火。

石牌村外的单位老宿舍楼,经典的楼梯设计,蔚为壮观。

七百年历史的石牌村,建国前,祠堂、公厅、神庙、书塾曾经占总宅地面积的四成,现在基本无存。唯一原地原样重修的潘氏宗祠,落成于2000年前后。

天河区村落的祠堂,山脊和山墙大多采用龙船脊装饰,那些翘起的凤尾很有古意。

董氏和池氏也在2000年重新修建了祠堂,各有独立的院落,是石牌村难得的清静之地。

本帖最后由 车仔车佬 于 2023-9-20 23:19 编辑

董氏三策堂,看对联,三策出自董仲舒给汉帝提出三个治国方略的典故。中堂对联有“晋有史,汉有文,宋有功”之语,很是霸气,可能指董卓、董仲舒等董姓名士。 莫伯治1996年设计的红线女艺术中心,也位于石牌村,不过在黄埔大道的南边,是石牌村已城市化的地块。 红线女艺术中心是莫伯治晚年的作品,很有实验性的现代主义风格。
这些在玻璃钢铁丛林包围下的小体量艺术建筑,和村落祠堂的作用有点类似,都是万丈红尘中,难得可以让人平静冥想的清静之地。

有玻璃廊桥和去年落成的粤剧艺术剧院连接。

211暨南大学。位于华师对面,门楼应该是1958年重建时所建。

暨南大学1906年创办于南京,原名暨南学堂,1927年更名国立暨南大学,1949年并入上海复旦、交大。1958年在广州重建至今。

五十年代建成的工厂区员村,当年的地标建筑工人文化宫。

深圳南山有了前海自贸区后,天河就长期在全国十强区中屈居其后,排名第二(不含直辖市的浦东、朝阳和海淀),天河能否反超南山,看金融城的未来发展。

建设中的金融城广场,风格和天环广场有点类似,可能也是个商业购物公园。

沿着中山路,看一组长廊式的建筑。

体量很大的天河公园大门,在九十年代的设计中算比较好看的了。

1997年开业的棠下好又多,是内地开业的第一家好又多超市。2007年好又多被沃尔玛收购后改名。广州第一家平价超市应该是1996年的岛内价,被业内称为捣乱价。

1997年建成的建筑物前面有个劵拱式的长廊,很特别,也很清凉舒适。

天河杨桃公园,与公园相连的前进村文化广场,其风格样式也与此类似。

前进村文化广场是所见过最特别,最好看,而且实用性明显很受欢迎的小广场。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