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七日行——遇见海子 - 浙江 - 8264户外手机版

  浙江

我们并不是生活在身外的土地上,而是生活在内心的时空中。走过再多的路,看过再多的风景,如果不能沉淀入记忆之中,都将是过眼烟云。上个月,去了一趟大西北,无数名胜古迹与自然风光,就象曾经领略过的很多古迹与风光一样,显得平常无奇,而路过戈壁小城德令哈时,偶然的意外遇到了“海子诗歌陈列馆”,在一个特别的场合重读那些熟悉的诗句,就象是与友人在异乡重逢,给平静的内心打开一个缺口,呼唤金色的秋风轻拂灵魂,充满意态的感受,使那些名山大川暗然失色。

我从天上

飘临人间

就只为

落入你掌心

慢慢融化

德令哈●海子诗歌陈列馆

    1988年夏天,诗人海子途经德令哈,写下了《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首充满孤独与温情的诗作,成为文坛不朽的绝句,也使“金色世界”德令哈被世人铭记。海子同德令哈这座城市发生了最紧密的、惺惺相惜的生命联系。生于安徽省怀宁县的海子原名查海生,是中国当代诗人。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省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海子是中国20世纪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其被流传最广的诗句是“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诗人虽已故去,但他隽永飘逸的诗、纯真质朴的情,永远眷留在了德令哈这片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早逝的诗人,德令哈在市区巴音河西岸建成了占地1300平方米的海子诗歌陈列馆 。

遇见海子

   

    8月8号晚夜宿德令哈,导游介绍说德令哈是一个没有什么特色的戈壁小城,但有一个“海子诗歌陈列馆”,晚上也开放,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同行的伙伴们都没有兴趣,组团去吃烤全羊了。非常感念那些温暖过寂寞心灵的诗句,我一个人打的去了海子诗歌陈列馆,向海子、向德令哈致敬!一个戈壁小城,因为两句诗,从此浸染上了一缕诗意,这也是小城文宣的成功。 展厅里,有五本厚厚的留言簿,我随意拍了几张,也在末尾留下了自己的一页,我把它设为了本集封面,以此纪念那些能使自己融化的时刻!

青海湖

    青海湖又名“措温布”,即藏语“青色的海”之意,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的青海湖盆地内,既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中国最大的咸水湖。由祁连山的大通山、日月山与青海南山之间的断层陷落形成。

青海湖地处高原,在7、8月份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度左右,此时是青海湖最美之时,环湖千亩油菜花竞相绽放,碧波万顷的湛蓝外围散布着金灿灿的亮黄,高山牧场的野花五彩缤纷,如绸似锦,数不尽的牛羊膘肥体壮,点缀其间。

青海大柴旦翡翠湖

    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内,形态迥异、深浅不一的盐池宛如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翡翠”。约6平方公里的“翡翠湖”名为大柴旦湖,是原大柴旦化工厂盐湖采矿队采矿区,经多年开采形成采坑,变成了如今美丽的“翡翠湖”。站在湖边,宛若镜面般的湖面倒影着蓝天白云和皑皑雪峰,宛如仙境。图为清澈湛蓝的湖水。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占地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包括鸣沙山,其山东西长40余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主峰海拔1715米。 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主要景点有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处于鸣沙山环抱之中,其形酷似一弯新月而得名。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茶卡盐湖,别称茶卡或达布逊淖尔,是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的天然结晶盐湖,是柴达木盆地四大盐湖之一。"茶卡"是藏语,意即盐池,也就是青海的盐;"达布逊淖尔"是蒙古语,也是盐湖之意。 茶卡盐湖气候温凉,干旱少雨,湖面海拔3100米,长15.8千米,宽9.2千米,呈椭圆形,总面积105平方千米。 茶卡盐湖与塔尔寺、青海湖、孟达天池齐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们称为中国"天空之镜",被国家旅游地理杂志评为"人一生必去的55个地方"之一。

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公里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城关两侧的城墙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的美称。 嘉峪关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由内城、外城、罗城、瓮城、城壕和南北两翼长城组成,全长约60公里。长城城台、墩台、堡城星罗棋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组成重叠并守之势,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的防御体系。

七彩丹霞

    七彩丹霞位于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倪家营乡南台村,平均海拔1850米,东西长约45公里,南北宽约10公里。该丹霞地貌群以其面积大、集中,层理交错、岩壁陡峭、气势磅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而称奇,有红色、黄色、白色、绿蓝色,色调有顺山势起伏的波浪状,也有从山顶斜插山根的,犹如斜铺的彩布,在阳光的照射下,像披上了一层红色的轻纱,熠熠泛光,色彩异常艳丽,让人惊叹不已。


塔尔寺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隅的莲花山坳中,是我国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的诞生地,是藏区黄教六大寺院之一, 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胜古迹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尔寺始建于公元1379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00余亩,寺院建筑分布于莲花山的一沟两面坡上,殿宇高低错落,交相辉映,气势壮观。栩栩如生的酥油花,绚丽多彩的壁画和色彩绚烂的堆绣被誉为"塔尔寺艺术三绝",寺内还珍藏了许多佛教典籍和历史,文学,哲学,医药,立法等方面的学术专著。每年举行的佛事活动"四大法会",更是热闹非凡,游人如潮。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