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气垫的两年使用感受与分享 - 装备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气垫怎么说呢,一件争议不小的户外装备。
喜欢用的每次进山都带,户外席梦思。不喜欢带的呢更多是出于安全稳定性考虑,怕万一在山上气垫破掉漏气。希望从气垫的优缺点和自己的一些使用感受,让更多人客观看待气垫这件户外装备。说漏嘴的地方欢迎补充
气垫缺点
1娇贵,在厚实的气垫面料也挡不住穿刺、火这些外力作用,谁也不想在寒夜中睡到一半气垫漏气
2还是娇贵,营地选择要平坦,凹凸不平有凸起石块很怕弄破气垫。长时间太阳照射也会损害气垫导致漏气,还不能经常用嘴吹气。使用不方便,充气放气收纳都需要时间和耐心。不像蛋巢一样摊开就能往地上躺,还不受地形限制
3价格不便宜,主流行业大牌R值5.0以上均在一千以上,售后服务挺难,TAR在国内没代理,STS有代理不知道怎么维修法,国产高R值气垫均价也在六百左右。

12月16日,营地夜间气温在零下四五度,使用的是国产轻途R5.8气垫加天石充绒400克羽绒,在生穿一条一百多克充绒的羽绒裤没有感到寒冷,正常入睡
气垫优点
1当然是舒适柔软,户外席梦思,使用过的人再也不想睡地板蛋巢。
2收纳体检小巧,拿轻途R5.8气垫举例,不到500克的重量,收纳体积跟一瓶500毫升的水一样大。相比笨重的蛋巢那是轻巧

关于气垫的使用注意和保养
一直都有这样一个观念,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户外装备亦是如此。正确的认识并使用装备能让你的户外活动更加舒适便利。而不是花高价买来一件装备,用了几次就说这不行那不行的,到底有咩有认真了解这件装备,是人不行还是装备问题。
1建议选择营地前一定要认真清理一下地面,有条件的多带一张铝箔垫放气垫下面做双保险,主要是怕尖刺树枝这类对气垫造成外力损伤。
2也不要暴晒,热胀冷缩的道理。尽量不要用嘴吹气,主要是会导致气垫内部发霉水解面料破损。高海拔地区用嘴吹气也难受,最主要还是怕水气。
3外出户外前不要偷懒,提前充气静放查看是否漏气,不要等进山时才发现坏了。修补贴一定带着备用,可以修补外力破损造成的气垫损伤,那种内在阴漏气的自己修不了,也检查不出来,必须返厂。

上面是冬鳌用的轻途R5.8气垫搭配充绒1100克羽绒睡袋,反正在秦岭没有冻住
关于气垫选择
户外气垫的科技含量,本来就是很小众的领域,相关的产品都是国外老品牌,所生产的产品靠谱稳定已经深入人心。但有一说一,户外气垫作为损耗品会随着使用次数和时间慢慢会降低寿命,不要抱着买了TAR一两千的气垫就能用好多年,实际上该漏气也得坏。我总结,以年度单位,气垫如果在户外环境中使用超过30天,就该考虑一下它的寿命和风险了。
如何选择气垫品牌?国货or外国货?户外气垫的科技含量总不会比芯片那么高端,如果国货能在功能稳定性上达到要求,我挺乐意选择的,至少售后方便在群里也是观察到很多人对国货气垫初印象就不好,被国货产品初期坑过。但至少在气垫这领域,国内厂家在不断模仿与改进创新后,也并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么不堪。国货同性能产品比国外大牌一般便宜一半或30%以上,还能售后保修,为什么不多个选项呢




分享下这次降温,前往齐云山看雪徒步的照片,看完这些希望能让你对气垫有那么点认识
一般外力扎破的漏点好走,就是那种阴漏气没办法找只能返厂
现在国产山之泉、牧高笛、还有做气泵的鱼尾都推出各家的高R值气垫了,有使用过过的吗
这段时间听见几个人说新买的TAR7.3那款气垫漏气,不知道是品控问题还是啥,所以给我感觉气垫这玩意大厂也不稳定
预算不够买不了那个,轻途这个5.8用的还行,一年高强度也去了很多地方,刚好一年报废换售后换新了
反馈的这些人都没有说哪里漏气,可能也不知道排查气嘴问题
我高强度用了一年,冷的地方海拔高的低的地方都去了,阴漏气了,还好可以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