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味爱上一座城 | 慢游泰州,感受尘世的小幸福 - 浙江 - 8264户外手机版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我也最爱初秋时的 满城 桂花香,更爱此时满口鲜香的蟹黄。
在 南京 旅行时,看到朋友圈里有人在晒 江苏 泰州 的蟹黄汤包。筷子轻轻拨开薄薄的包子皮,那汤汁喷涌而出的场面,看得我们口水直流。想起多年前看《舌尖上的 中国 》,这个中华四 大名 点之一的蟹黄汤包惹得我心痒了很久。是时候该去尝尝了!
根本用不着商量,一个视频,一个眼神,回 杭州 行程就改成了去 泰州 。
江苏 泰州 ,长三角中心区27城之一。自古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等美誉。

700多年前,马可波罗游历 泰州 时,称赞“这城不很大,但各种尘世的幸福极多。”
700多年后,我们带六宝奔着这舌尖上的幸福而来。
泰州靖江-->靖江美食
关于蟹黄汤包的起源,广为流传的是蟹黄汤包起源于三国时。相传,刘备去世后,其在东吴的夫人孙尚香万分悲伤,在拜祭完上苍与刘备亡灵后,纵身跳入了长江。诸葛亮后派人去拜祭,使用肉馒头做祭品,因孙夫人生前喜欢吃蟹,馒头里还加入了蟹肉和蟹黄。这种祭品被美食家发现,后逐渐演变成了现今的蟹黄汤包。
南之缘汤包
蟹黄汤包:第一次听说 泰州 靖江 ,是在《舌尖上的 中国 》上。其中,那皮薄如纸,满满汤汁的蟹黄汤包看得我口水直流。厨师拿包子皮吹气球的场景,更让我记忆深刻。
吃蟹黄汤包,也需要点技巧。《舌尖上的 中国 》里,外国人对着汤包,无从下口。据说当年乾隆微服私访时,也曾因吃蟹黄汤包出过洋相。传说乾隆特意来 靖江 想尝一尝这蟹黄汤包,也许是饿了,汤包刚上来,乾隆抓起汤包就咬了一口,只见一股汤汁喷射而出,烫的他一甩手就把汤包扔到了背后。换做平时,乾隆肯定龙颜大怒了,但乾隆却因为入口的汤汁太过鲜美而忍了下来,并对这汤包赞不绝口。但因为被烫到有点丢面子,就没有赐字给这里。这也得 靖江 蟹黄汤包虽然很有名气,却没有具体记载的原因。
不管传说真假,蟹黄汤包好吃是真的!来 泰州 ,也就为一解这多年之馋。
南之缘汤包
若问 靖江 蟹黄汤包哪家生意最火,很多人一定会回答“南之缘”呀。南之缘汤包位于靖 江南 园宾馆一层。导航过去,马路侧看到是南园宏运楼的招牌。
南之缘汤包
南之缘汤包
南之缘汤包
南之缘的蟹黄汤包有两种。一种是一屉6个128元的蟹黄汤包,一种是一个33元的特级蟹黄汤包。问了下点餐的服务员,说里面蟹肉和蟹黄的量不一样。那就一人来份特级的吧,不枉我们特意赶来。
南之缘汤包
吃汤包有技巧,“先开窗,后喝汤”。说的是要在汤包上先咬一个小洞出来,再把里面汤汁喝完,之后再蘸点醋配点姜丝,把剩余的包子吃完。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汤包为了便于食客吸汤,特意把包子放在盘子的一个边缘。我们不懂,拍照时还特意挪了位置。嗯,明年再来吃就有经验了!
六宝这个不满三岁的娃娃,喝汤汁喝的不停口。自己吃了一整个盘子大的汤包,还砸吧着小嘴说,“真好吃呀!爸爸你别拍了,先把包子吃了吧!”
南之缘汤包
南之缘除了汤包,还有蒸馄饨、红烧河鲀、粯子粥、红烧 狮子 头等等名点。我们当天胃口不佳,于是在点菜大姐的推荐下,尝了粯子粥和蒸馄饨二合一的粯子粥馄饨。粯子粥被称为 泰州 人的咖啡,非常受欢迎,解腻也是一流。一口菜肉馄饨一口“土咖啡”,吃的我是停不下来。
南之缘汤包
南之缘汤包
南之缘汤包
草原酒楼
在 靖江 逛山水盆景园时,无意中发现对面还有个评分很高的草原大酒店。进去看了下菜单,除了菜品 里加 了些烤肉外,其它还是本地美食。


头天状态不佳,没能吃到的红烧河鲀必须点上;还有 靖江 本土另一特产:香沙芋也要安排上;蟹黄汤包都没吃够,一人再来一个;后来还在店家推荐下点了半份烤鸽子。
店家服务很好,河鲀本是一份两条,鸽子一份两只,为了满足我们多吃点种类的心愿,竟然同意了我们点半份!这一定是看上了六宝的可爱吧,不然还能为什么呢!哈哈哈~
红烧河鲀,鱼肉非常鲜美,汤汁浓醇,胶质丰富!只是鱼皮有些刺刺的感觉,虽然好吃,但口感有些怪异。尽管是剧毒鱼类,但经正规饭店处理后的河鲀,可以放心食用哦!真羡慕 泰州 人,有这么多美味的特产呀!

肉汁香芋:这绝对是我吃过的芋头里最美味的一次了!芋头特别软糯入味,但是菜的分量真的是太大了,一边是美味不舍得浪费,一边是肚子实在是撑到极限。。。哎,吃个饭还吃出了左右为难的情绪!

烤鸽子。

桃胶粥。

老杨大炉饼
在 泰州 , 靖江 的美食首屈一指。在 靖江 美食里,季市又占着很重要的地位。
在奔往美食的路上误入季市老街。季市老街如今已经没有太多看头。问路时和当地居民聊了几句,说曾经老街的是青石板路,现在都抹成了水泥路,老房子也几乎看不到了。






但季市老街边上,好吃的可真不少。
在季市老街旁有一家“老杨大炉饼”。店面小小的并不起眼,排队也是在屋子最里面,外面看不出里面有多热闹,却是一处让很多人吃完蟹黄汤包再驱车几十公里特意赶来的地方。
季市老杨大炉饼
季市老杨大炉饼
季市老杨大炉饼
季市老杨大炉饼
季市老杨大炉饼
季市老杨大炉饼
老杨大炉饼在季市邮政局旁,门口架子上摆放着刚出炉的小烧饼,等待晾凉后装入盒内。烧饼一元一个,有多种口味。可零卖,但大多数人都是十多盒的拿,一盒20个。我们还在旅途之中,不适合买多。听说我们只要几个尝尝,排队的人都不忍心让我们排了,招呼老板先拿几个把我们打发走了。
季市老杨大炉饼
这个烧饼的确好吃,外皮脆,内里酥香,馅儿的味道也是相当可口。真后悔行程安排错了,应该是临走前最后一站到这里,也带上几盒给家人朋友的。
季市老杨大炉饼
季市老杨大炉饼
福寿茵糕店
在老杨大炉饼店旁一二十米处,还开有一家福寿茵糕店。茵糕是一种米糕,蒸制时用荷叶垫底,米糕中再融入桂花的香味,趁热吃非常香甜可口。也是 靖江 的名小吃之一。

一个茵糕感觉有10寸大小,买回家需要再蒸热了吃才好吃。当地人办寿宴喜宴很喜欢买来当伴手礼回赠客人。我们去的当天,就有人定了200个茵糕呢!听老板介绍,他们店的茵糕也上过电视呢。




店主人很好,看到六宝想要立即吃,给我们热了下茵糕。六宝吃得可开心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