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3月下旬 绍兴骑游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本帖最后由 致高致远 于 2024-4-23 20:08 编辑
2024年3月22至25日,乘坐火车前往绍兴骑游。
自行车装入车包,准备出发。

人和折叠车都上了火车

大禹陵石碑

大禹陵纪念馆远景

兜率天宫外围寺庙规模宏大


兜率天宫外景

兜率天宫内景

鉴湖

鉴湖一角

鉴湖的乌篷船码头,现在撑船的船夫用双脚控制船桨,不像以前用的是单腿控桨。

柯岩的三圣雕像,老子、孔子和释迦牟尼,三人大致是同时代的人,期间生辰在100年之内,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都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柯岩的石雕大佛

咸亨酒店,虽然酒店的名气非常大,但这个临街的门面内基本没有顾客光顾。

茴香豆和花生,其中茴香豆由于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描写而变得家喻户晓。

绍兴黄酒

东湖

吼山

鲁迅塑像
陆游故里,他是绍兴的名人,也是南宋著名的诗词家,一生写有9000多首诗词,是古代最多产的诗词作家,说一个数字就知道这个创作量有多恐怖了。杜甫一生也就创作了1400多首诗,陆游的创作量是杜甫的6倍。
这是沈园陆游写的钗头凤和唐婉写的和词,两首词被刻在同一面墙壁上。
唐琬是南宋小有名气的才女,出生于书香之家,与陆游是青梅竹马 ,两人鸾凤和鸣
幸福和谐,后来是陆 、唐两家订下了这门婚事。成年婚后 ,陆游 、唐琬更是情爱弥深 ,沉醉于两个人的天地中。
只是陆游的母亲专横封建,一心盼望儿子陆游金榜题名,光耀门庭,而较为开明的唐琬,时常令婆婆感到不敬,另外唐琬婚后多年未孕,她不愿让陆家绝了后,因之对儿媳大起反感 ,认为唐琬是扫帚星,会把儿子的前程耽误殆尽 ,强令陆游休弃唐琬。
面对态度坚决的母亲 ,陆游迫于母命难违 ,悄悄另外筑起小院安置唐琬 ,一有机会就前去与唐琬鸳梦重续。无奈纸总包不住火 ,陆母很快就察觉了此事 ,严令二人断绝来往 ,并为陆游另娶王氏女为妻 ,彻底切断了陆、唐之间的悠悠情丝。
三年后,陆游的寒窗苦读不负所望,终于在27岁夺得了了 “锁厅试”的魁首。可惜第二名是宰相秦桧的孙子,面对**,陆游的苦读瞬间黯淡无光了。秦桧在第二年春天会试时,故意将陆游的试卷剔除了。
会试失利,陆游回到家乡,为了排遣忧愁,陆游四处闲游,把酒吟诗。终于在到禹迹寺的沈园遇到了年少时的青梅竹马,阔别数年,在这一刻,两人的目光胶着在一起 ,恍恍惚惚间 ,不知是梦是真, 眼底映着的不知是情 、是怨 、是思、是怜。可怜去年新人,终是难抵时光轴转。陆游见人伤情,写下钗头凤词,描述当时的痛苦心情。
陆游的《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几年之后,唐婉重游沈园,见到陆游题在墙上的词,也和了一首,由于见词思人,不久就得病死去。
唐婉的《钗头凤-世情薄》和词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
独语斜阑,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咋,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
咽泪装欢 ,
瞒 ,瞒 ,瞒 。
陆游和唐婉的这两首词,从音韵的角度来说还是颇有玄机的,《钗头凤》的词牌分上下阙两部分,每阙第四句开始转韵,通篇韵脚都押仄声韵,唐婉写的词是和陆游的词,她是看见陆游的词后才写的,照理说应该按照陆游词的韵脚采用通篇押仄声韵,但非常蹊跷的是唐婉的词在上下阙的第四句到最末的三叠字部分全部采用押平声韵,明显是出韵的处理,当然写词出韵也未尝不可,不过非常少见,因为词牌都有固定的平仄格式,特别是韵脚出韵,一般非到特殊关头不可如此。唐婉自幼读书娴熟诗词,当然对如何写和词不在话下,出韵的写法并不是标新立异也不是为了在文学上创造新体,而是要表明心迹和做某种暗示。唐婉最初嫁给陆游,由于陆母的强力拆散,一对有情人劳燕分飞,唐婉后改嫁赵士程,陆游后娶王氏为妻,唐婉这首词的出韵处理可能也预示着唐婉的前半生跟从陆游而去,但后半生跟从赵士程而去的主观意念。唐婉与赵士程共同生活的时间要多于同陆游共同生活的时间,词的后半部分的体量明显比前半部分要大,这无论如何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唐婉有意安排的暗示,这种写法非常隐晦不留痕迹,明显是写给能懂之人看的,陆游是当时才子,看到唐婉的和词后,一定能参透这其中的玄机和猜到唐婉的心思,高手之间的对话往往是在旁人无所察觉的情况下隔空完成的。
骑行小队成员个个精神焕发,朝气蓬勃。

兰亭的鹅池,王羲之的最爱。

兰亭里康熙、雍正题字的碑刻,前面刻康熙题字,后面刻雍正题字。

兰亭留影,缅怀书圣。
大禹陵、兰亭、兜率天宫、越王勾践、鉴湖、鲁迅、黄酒、茴香豆、沈园、陆游和唐婉的故事等都是绍兴的重要元素,他们是绍兴的名片,构成了这个城市与众不同的独特气息,这种气息既有上自夏朝和春秋时代源远流长深厚文化底蕴的支撑,又有烟火接地的黄酒、茴香豆和无处不在的油炸臭豆腐异香的夹持,更有越王勾践手持淬炼铜剑英雄主义式复仇的人生轨迹大逆转的诠释,这是一个英杰倍出的城市,也是一个滋养人生、软糯越音撩拨情怀的城市,更是一个听到城市名字,第一反应就是“黄汤”的所在,空气中弥散的黄酒的芳香分子,无时无刻不在撞击着老饕们的鼻翼,有时不禁在想,花和树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几千年,通过生物的遗传和反复迭代,它们的后代是否会变得有些酒香。虽然绍兴多以软糯的黄酒形象出现,但丝毫不妨碍这片土地上出现鉴湖女侠秋瑾和鲁迅这等近代史上的刚猛激烈之士和载誉德配乾坤的大禹的出现。古越地绍兴也是辛弃疾词中“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吴钩出产地,这是一种古代的弯刀,产自吴越之地的吴钩是古时享誉华夏的冷兵器。
春回大地之际,看着满城飞花、春气洋溢、浪漫艳彩,就着美味的酒菜,不免多喝几杯绍兴黄酒,身处醺态,最后谁又能把持得住不疯一把成全“谐嬉逗”的意境呢?这边已然埋下了伏笔,看来深陷其中是早晚的事,一篇《满江红·闲任意》表达心情,顺便就着该词的古曲唱和一番。
《满江红·闲任意》
皓夜风行,
临胜地、绍兴览秀。
闲任意、劲驰幽巷,
便思游透。
禹帝伟德赢敬谒,
书圣绝艺压华宙。
驾折车、绝顶礼弥佛,
祈福寿。
觅王剑,
追文首。
干醪醴,
嚼茴豆。
叹放翁悲泣,
有谁从后?
扫尽尘沙浮旧事,
唏嘘声碎惜红袖。
待微醺、月上伴高天,
谐嬉逗。
下面以《风行》散文诗结束此篇游记
这是一群热爱骑行的人。
岁月流逝不曾磨灭那颗彪悍的雄心,
年岁的增长无法洗去探索的好奇,
老花的眼睛未能阻止观景的冲动,
风雨雪雾无法窒息青春般的热情,
炽烈骄阳也未能阻挡前行的脚步。
山路上有他们前行的身影,
栈道旁留下他们片片笑语,
庭下楼阁装下他们对人生的慨叹,
酒桌酣畅之时留下过往岁月的回味,
长坡爬顶洒下征服的汗水,
冲坡飞驰带来一片风驰电掣的呼啸,
坡顶休憩送来阵阵贴心的关切,
沿途转弯迎来暖心守候的指引,
爆胎车损引来无私的援助。
他们已经有了相当的年纪,
须发都已斑白,
皱纹也已留下深深印记,
他们饱经风霜,
阅历丰富,
有的则命运多舛,
世事弄人。
他们是父亲、儿子;
她们是母亲、女儿;
他们是爷爷、奶奶;
他们是外公、外婆。
他们已经有了孙辈,
虽然身份略有不同,
但都是风行之人,
一群享受风行的人们;
一群热爱风行的人们;
更是一群实践风行的人们。
有着风的灵动,穿梭于星罗的街道;
带着风的狂飙,突进于陡降的山路;
和着风的温婉,徜徉于滴露的清晨;
揣着风的好奇,游走于罕迹的山村;
驻着风的优雅,从容于瑰丽的山水;
迎着风的洗礼,回眸于峥嵘的岁月;
伴着风的细雨,感动于无声的润物;
学着风的豁达,释怀于喧嚣的尘世;
挽着风的劲头,驰骋于曲折的小径;
歇着风的停顿,神游于未知的远方;
扮着风的无形,恣意于随心的自由;
乘着风的夜晚,浪漫于朦胧的夜色;
悟着风的性情,洒脱于夕阳的光辉;
嗅着风的味道,陶醉于征服的快感;
学着风的节奏,多情于换景的精彩;
顶着风的热度,狂飙于起伏的丘陵;
恋着风的飘逸,神游于琼楼的精彩;
听着风的禅语,开悟于智慧的佛门;
搭着风的顽皮,戏谑于酒桌的酣畅;
醉着风的呼吸,微醺于午夜的静思;
梦着风的旅程,跟从于心灵的呼唤;
顺着风的骑行,感恩于自然的惠顾;
逆着风的远行,坚持于信念的执着;
想着风的善意,喜眠于多彩的梦乡。
岁月无休,日月永续。
晴雨相间,风行无阻。
生命不息,骑行不止。
老当益壮,心系远方。
花发满头,雄心不灭。
嬉笑之性,顽童之心。
慨当以慷,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高飞远驰。
精彩还将继续
美好还会重来
昨天写的时候,时间上来不及,没有加上下面这一段
陆游和唐婉的这两首词,从音韵的角度来说还是颇有玄机的,钗头凤的词牌分上下阕两部分,每阙第四句开始转韵,通篇押仄声韵,唐婉的词既然是和陆游的词,就应该按照陆游词的韵脚采用通篇押仄声韵,但非常蹊跷的是唐婉的词在上下阕的第四句到最后的三叠字部分全部采用押平声韵,明显是出韵的处理,当然写词出韵也未尝不可,但此处这种写法并非是为了文学上的创造新体,而是无声地表述唐婉的内心世界。唐婉最初嫁给陆游,由于陆母的强力拆散,一对有情人劳燕分飞,唐婉后改嫁赵士程,陆游后娶王氏为妻,唐婉这首词的出韵处理可能也预示着唐婉的前半生跟从陆游而去,但后半生跟从赵士程而去的主观意念。唐婉与赵士程共同生活的时间要多于同陆游共同生活的时间,词的后半部分的体量明显比前半部分要大,这无论如何不是一种巧合,而是唐婉有意安排的暗示,这种写法非常隐晦不留痕迹,明显是写给能懂之人看的,陆游是当时才子,一定能参透这其中的玄机和猜到唐婉的心思,高手之间的对话往往是在旁人无所察觉的情况下,就已经互为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