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细讲楼观台 - 陕西 - 8264户外手机版

  陕西
化女泉景区,位于说经台以西1000米处。整个景区占地面积104亩,由西安曲江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2亿元。传说,老子有一天拄着拐杖来到这里,把拐杖插在地上,用吉祥草化作一个美女,借以考验弟子徐甲学道是否心诚,而后拔出拐杖,成为一眼汪泉。因此得名化女泉。徐甲是有名的“白骨道人”,也就是老子用白骨点化而成的徒弟,不知道西游记里有白骨夫人是不是借鉴了这个传说。景区设计延续化女泉传说故事,从被忽视的吉祥草女子的脚角度去体会,欲营造出美女试静心的情境氛围。一座座建筑,含蓄,一处处景观,温馨、浪漫,无处不让人流连忘返。



陕西楼观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秦岭西部北麓陕西省周至县境内。东距古城西安70公里,有陇海铁路、西宝高速公路、108国道、西汉高速公路、关中环线公路等相接。园内森林繁茂,山清水秀,环境优美,文物古迹众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热温泉富集,民俗风情浓郁,构成了闻名遐迩“古、秀、幽、奇”的风景特色。为北方最大的竹类品种园、国家林业部建立的竹类种质资源库。森林公园成立于1982年,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是西北地区最早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现管辖面积两万作公顷,早高处的光头山海拨达2997米,山上冷杉林密布,羚牛成群,是不可多得的人间仙境。







中国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楼观台得名于公元前5世纪的东周王朝。相传周大夫函谷关令尹喜在此结草为楼,夜观天象,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真人经过。尹喜在函谷关迎到老子后,老子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来老子西游,被尹喜迎至草楼。并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留下说经台这一名称。尔后老子羽化升仙,藏于西楼观之大陵山。楼观台的名胜古迹,现存有百竹园、说经台、上善池、炼丹炉、吕祖洞、仰天池、栖真亭、化女泉、古塔、老子墓及宗圣宫、会灵观、玉真观、玉华观等。古人云:“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真实地反映了楼观台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人文景观价值。楼观台素有“天下第一福地”、“仙都”“洞天之冠”等的美誉,是公认的“道林张本”之地。






说经台是道观所在地,有一脉相承的出家人为证,从尹喜到任法融,更替关系清晰,道教祖庭位置不可动摇。登上说经台,首先可见的是碑廊陈列着的数十通历代碑石,有唐代欧阳询秀劲恢宏的隶书,有宋代苏轼高古纵逸的题跋。台阶道旁有著名古树青檀、皂角树、大榉树、榔榆数十株。路过灵官殿,登老子祠,沿中轴线成排列着4进院落,有启玄殿等古建筑一直多间。说经台上是老子祠,历代皇亲贵胄,文人骚客云集于此,这是道家千年传承的根所在,正如鲁讯先生成说:中国文化的根祇在道教。





本帖最后由 大风1 于 2024-5-14 11:36 编辑

道文化区是一个新建的旅游景点,把宗圣宫与说经台连为一体,宗圣宫,迄今已有约2500多年的历史,系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宗圣宫曾几经兴衰,唐初为第一次辉煌,元朝为第二次辉煌。元中统四年(1263)《重建宗圣宫记碑》载: 原系春秋函谷关令尹喜故宅,后因老子于此讲学而闻名,南北朝时创建道观。唐武德二年(619)和元太宗八年(1236)相继扩建。修复后的宗圣宫占地18150平方米,坐北向南,自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宗圣宫、玄门、列祖殿、紫云衍庆楼、三清殿、文始殿、四子堂等。“初入山门气象幽,春风先到紫云楼,雪消碧瓦六花尽,烟绕丹楹五色浮”(宋章子厚诗句)。“瑶花琪树间霓旌,十二珠楼接五城”(元萨都刺诗句)。明清以后,受地震、山洪暴发、战争影响,宗圣宫逐渐萧条,“**”中再遭浩劫,千年银杏树也毁于失火,古庙均已毁,整个宫区成为废墟一片。2000年9月依照碑石所载元代宗圣宫全貌图再次重修,采用中轴线平移的方法,重修了三清殿、紫云衍庆楼、老子祠等建筑,重修后的宗圣宫占地面积约112亩。虽经烈火焚烧,现在依旧郁郁葱葱,生命力之旺盛,可见一斑。






田峪河发源于海拨2996米的西光头山,古称蚰蜒河,河水曲曲折折,汇集数十条支沟的水系后出山北流而去,并黑入渭,环山路边建起田峪河公园与田峪河湿地公园,公园内风车悠然,水车寂然,水边有亲水平台,可以看到荷花正艳,静水如镜,身临其境,无不尘世两忘,满心释然。




财神文化区是以华夏正财神赵公明故里和财神历史传承为核心的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建设在财神故里赵大村,系华夏正财神赵公明飨祀的祖庙,早在汉唐时,皇家就曾来此地祭祀,到明清时达到鼎盛,素来享有"华夏第一财神,九州无二福地"之美誉。在遗址之上复建的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占地约531亩,开发以财神故里、众神传说、集贤鼓乐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旅游,打造祈福娱乐一体化的华夏文化寻根朝拜旅游项目,并将中国传统的道教文化和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给游客以深切的历史体验。在中国古代,五路财神指的是人的双手,分别有五个手指,也暗合勤劳致富的朴素思想,不知道什么时候,五路财神变成了五个送财的神祇,再也没有人提勤劳的事了。赵公明财神文化景区规划布局以四水归堂、五路财神为概念,以三进财神殿为核心建筑院落,又以偏殿和小庙构成了众神体系,形成了民俗吉祥福神的综合展示园区。



秦岭国家植物园所在的地方是集贤镇殿镇村,殿镇村在秦岭脚下,建设秦岭国家植物园搬迁的殿镇村民,集中居住在殿镇新村里,这里气候宜人,依山傍水,山明水秀,气候温和,村南高岗上就是原始台,这里曾有与楼观台齐名的祭祀原始天尊的庙宇,不凡的身世,传下来一个不凡的村名,背靠着田峪这条大沟,因交流与交通的需要,这里很早就有镇甸,古街上有木材商、药材商数十家,相传财神赵公明早年也在殿镇做过生意。殿镇村还有红色基因,1932年10月红四军曾在此扎营;1935年7月,红二十五军也在此驻扎,同时击溃了国民党骑兵的尾追,惩处了土豪劣绅,赈济了贫苦农民。村口的牌楼上有一副对联,虽有美化成份,但基本上可以代表村子的精神风貌:“古堡历唐宋元明清世,新村承温俭恭良让风”。元始台后的山头上有一个明代修建的砖亭就是八卦楼,仰天池就在偏南500米,相传是太上老君李耳在楼观台炼丹时淬火的水池,底部有泉眼与东海相连,虽天旱也不涸。



秦岭国家植物园大门对面就是西安曲江农博园,西安楼观曲江农业博览园,是以生态高效农业设施栽培示范园区为标准,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农业设施。园区占地面积约585亩,以农业资源为基础,生态旅游为主题,涵括了有机食品体验馆、农耕种植园、曲江菜园、绿色童年、低碳生活馆、秦岭花鸟园、楼观驿站等七座现代农业科技温室,汇聚了现代农业展示、农耕文化传承、农业休闲体验、精品花卉展示、生态康体康居、餐饮会议接待、儿童游乐体验等功能,为游客提供一站式旅游体验服务,享受无限风光的田园乐趣。农博园集农业科技推广、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于一体,寓科于游,寓教于游,寓乐于游。整个园区以瓜果花菜为载体,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科技的风采与魅力。景点之间以幽径、花廊、绿篱等生态趣景相连接。游览农博园,您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欣赏奇花异果,参观现代化科研设施,还可以采摘品尝无公害食品,购买先进种苗,真正达到回归自然、陶冶情操、增长知识、健康体魄的目的。





沿主沟到达金牛坪时,这里已成为秦岭国家植物园最大停车区,再走就只有步道了,景区没有开发前,从这里继续前行要翻越一道俗称“骆驼脖子”山梁丫口才能进入东河,沿东河向东行山路约15公里,可以登上登上海拔2720米的秦岭又一主峰首阳山。首阳山在田峪东河、耿峪、甘峪三沟的最深处,一片草甸簇拥着五彩石下的九头山庙,夏日,绿草成荫,风行浪卷,野花如星,点缀其间。在铁板庙、太白庙和万仙庙,有明万历年间铸造的铁铜器及雕刻的石碑、石雕等。山顶的一片杜鹃林,在五月初准时盛开。
田峪主沟是西河,名曰西河,其实是南行进入秦岭梁的干道,这里先要进入的就是四十里峡,这里是原川陕古道之一,偶而可见古栈道凿孔遗迹。前行有一叫“五一二堰塞湖”的景点,水面清明,水天一色,谁会想到这竟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副产品。继续前行峡谷夹道,绝壁入云。一处处古摩崖石刻、一处古石拱桥仿佛记叙着苍桑的过往。一路上峡愈窄,崖愈险,头顶一线青天,面对一堵石墙,水流转弯处,有一窑洞形石洼,人称石门子,路傍青流,岩生古树。四十里峡被游人誉为似三峡,非三峡,胜过三峡。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