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中东铁路深入大兴安岭,找寻额尔古纳河右岸 - 辽宁 - 8264户外手机版

  辽宁
序章——东北利亚

你了解 东北 吗?
我相信包括许多 东北 人在内,都对这个150万平方公里的地理单元不甚了解
广义的 东北 ,包括了东三省+ 内蒙古 东五盟市,单这一点,就已经是不少人的知识盲区
而 东北 的面孔,在外人的眼里,更始终充满了标签化与误解
30岁前,我向往远方,对脚下的土地熟视无睹
30岁后,在“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终极命题驱使下,我对故土泛起了情感,渐渐发现了不少隐匿于 东北 大地上的尘封历史与壮阔景观
2023年国庆,我一人一车驾驶4000KM,来了一场 东北 游记,且听娓娓道来

Chapter 1 中东铁路

中东 铁路,不是修在 中东 国家的铁路
它是“ 中国 东方铁路”的简称,亦作“东清铁路”“东省铁路”
100多年前,对 东北 大地觊觎已久的沙俄在 中国 修建了一横一竖,全程2258公里,呈“丁”字形的两条铁路, 东至 绥芬河 ,西抵 满洲里 ,南延 旅顺 ,北达 哈尔滨 ,这条铁路的修建也开启了 东北 的经济发展进程。
在此后的100年里,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方登场,在这片土地上上演了一出出大戏,一座座因铁路而兴的俄式城镇也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流逝的时间长河中,一部分城镇繁盛至今,而其中的绝大部分,则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了历史舞台,只留下一座座沉寂的遗迹,而这些遗迹,就是我探访 中东 铁路小城的主要目标

满洲里

满洲里 ,是 中东 铁路第一站,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中东 铁路西部线建立火车站,因从俄国进入 中国 东北 地区(当时惯称“满洲”)的首站,故名“ 满洲里 站”,俄语为“ 满洲里 亚”,音译成汉语变成了“ 满洲里 ”
在介绍 中东 铁路历史建筑前,先来打卡两个 满洲里 的热门地标, 满洲里 近些年为人所知,多半是因为不出国即可感受 俄罗斯 异国风情,回想十年前我第一次到此,满大街的金发碧眼和大号改装车,在灯红酒绿的异国建筑霓虹映衬下,真的有种出国的感觉,但这次建筑犹在,外国友人却不见了踪影

猛犸象公园游乐场

猛犸象公园并不在市区内,准确来说它位于城区外的扎赉诺尔,吸引人的可能不是猛犸象,而是这几座造型别致的 俄罗斯 建筑,眼前这座据说1:1还原 俄罗斯 莫斯科 瓦西里升天教堂的建筑曾经出现在不少人的朋友圈中

猛犸象公园游乐场

猛犸象公园游乐场

猛犸象公园游乐场

建筑确实蛮好看的,不过不给自己拍照就没必要进去了,无人机代替我的眼睛进去看看就够了

中俄边境旅游区-套娃景区

第二个网红打卡点当然就是套娃景区了,由于这里处于禁飞区,一开始计划的夕阳下套娃航拍也泡汤了,不过在温柔的暮色中逛逛也不错

中俄边境旅游区-套娃景区

中俄边境旅游区-套娃景区

这高30米的套娃是世界上最大的套娃,载入过吉 尼斯 世界记录

中俄边境旅游区-套娃景区

中俄边境旅游区-套娃景区

中俄边境旅游区-套娃景区

套娃酒店前这喷水池雕塑还真有点 欧洲 范,顺便说一下,套娃广场就是刚刚亮灯时候最好看

看完了网红打卡点,接下来就正式进入到 中东 铁路篇章,作为老毛子进入 中国 的第一站, 满洲里 当然是遗存了相当丰富的历史建筑,一百多年的岁月流逝,多数当年的建筑如:俄式木刻楞、石头房、教堂等已被崭新的大楼所替代,所剩的也大多破旧不堪被垃圾堆环绕包围,但几年前他们迎来了生机,有关部门终于重视起了这些城市历史的见证者,老建筑们被重新粉刷并进行编号,如今他们大多坐落在火车站对面的一道街,二道街,三道街上,从他们的故事里可以寻找百年 满洲里 的历史足迹。

顺便说下我的CITYWALK路线:
满洲里 站—铁路人行天桥—— 中东 铁路技工学校旧址( 满洲里 市博物馆)—谢拉菲姆教堂— 满洲里 俱乐部— 中东 铁路主题公园-南二道街

从那建于1901年,造型大气精美的 满洲里 火车站出发,走上长长的铁路天桥,眼前是昼夜穿梭不息的 中欧 班列,五颜六色的集装箱,伴随着整点响起的时钟声,阵阵汽笛声传来……

重新粉刷的 满洲里 俱乐部,透露着属于上个世纪的荣光

火车站东面是一座 中东 铁路主题建筑公园,这里有不少俄式木刻楞,大多是当年铁路工作人员的住宅

木刻楞作为典型的 俄罗斯 民居,房屋的地基是石头加水泥,十分坚固,在地基上用原木一层一层叠加垒盖,与 中国 传统的砖瓦建筑比较相似,木刻楞用木楔加固,四周的交界处利用“刻楞”技术在圆木中打造出可以互相吻合的凹槽来完成木头与木头之间的衔接,十分稳固。同时用苔藓将木与木之间的缝隙填满,不透风,屋内可以保持冬暖夏凉。

很喜欢这栋建筑,可惜不知道此前是做什么用途的

广场上还有一台“上游1192”,如今这头钢铁巨兽已经完全沉寂,属于蒸汽时代的浪漫还在吗?

南二道街的木刻楞建筑,看来曾是一座酒店

在 满洲里 木刻楞不仅作为民居建筑还用于公共建筑,谢拉菲姆教堂就是 满洲里 仅存的木刻楞教堂,解放后,谢拉菲姆教堂连同其北面的一些俄式民居一齐转为 满洲里 铁路职工俱乐部而保存,由于教堂一直被荒废,教堂的钟楼建筑也消失了,只剩西面有一个小小的塔楼和一口标有“圣谢拉菲姆教堂”的大钟。

眼前的 满洲里 市博物馆由于国庆没有开门,算是一个小遗憾
这座典型 俄罗斯 风格哥特式建筑分三层,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建筑主体为黄绿白三色,以前曾是 中东 铁路技工学校

博克图

我相信屏幕前的大部分人应该是第一次听到博克图这个名字
这是我探访 中东 铁路的第二站。在这,我看到了一座停留在上个世纪的遗忘之城

博克图站

博克图站

要说博克图,得先从镇子 西北 17公里外的新南沟说起,把时间倒回120年前,从“ 中东 铁路”疾驰而来的列车在一路穿越巴尔虎草原后,被眼前这座横亘长达1200多公里的 大兴安岭 拦住了去路,于是, 兴安 岭铁路隧道和一条长达两公里的螺旋展线应运而生

博克图站

壮观的新南沟螺旋展线

博克图站

博克图站

我到这的时候,内蒙迎来了2023年秋天的第一场雪,可能也是全 中国 的第一场雪,我顶着漫天雪花,走在这条废弃的铁路上,两边都是一栋栋有百年历史的俄式木刻楞建筑,走过狭长的隧道,看着两端默然伫立的碉堡,有种时空错乱的恍惚感

博克图站

博克图站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