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半岛有个约会 ——2023年骑行半岛纪实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路虽远,行则必至。人生要有梦想,有了就不能轻言放弃,即使圆梦再晚,也是好的。

我打小就有个骑行梦。早在1992年10月,就曾冒雨骑车3个小时,从潍坊到寿光上函授。后来多次想骑行烟台,回母校看看,均未成行。直到30年后,知天命之年方圆了骑车回母校的梦。

2023年9月上旬,我抽空休假一周,从潍坊出发,单人单骑,沿坊子—安丘—诸城—胶州—青岛—海阳—烟台—蓬莱—莱州—昌邑—寒亭—潍坊骑行七百多公里,在胶东半岛画了一个小圈。因休假时间短,日照威海未能成行,留个缺憾,以后再圆梦吧!

提前一年准备,新买一辆帝柏3500长途骑行车,虽有些笨重,但质量挺好,全程没扎胎,没摔车,没有出现任何状况。周末有空强化训练,12个县市区除了高密,都骑到了,都是当天来回。最远骑到滨海区欢乐海,早上6点去,下午3点半回,双程136公里,回来下小雨淋透了,还到单位加了回班,感觉体力还行,不免更添了些自信。

8月31日下午参加了机关大讲堂,晚上回家整理行装。妻子问一定要去吗?我说都准备这么久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呀。妻子说,那你就骑吧,不管到哪,骑够了就回来,不笑话你……

整晚有些兴奋,子夜好不容易睡着,凌晨3点就醒了,索性起来整理行装。怎么也找不到备胎和护膝,遂决定到诸城买。5:16出发,在单元门口照像后出发,前路茫茫,内心忐忑,不知道到底能走多远,稍有点悲壮感。

本想到坊子吃早餐,安丘吃午餐,结果一路狂奔,6:10就到了坊子老区,7:21进了安丘,早餐吃的肉火烧豆腐脑。

10:41,还有12公里抵诸城,比计划行程快了许多,遂放慢速度,路边小憩时还用手机审看了两个材料。12:34提前三个小时进了诸城市区。妻子发微信,让每两个小时报一次行踪,不能失联,告诫说长跑不能采用短跑的方式,要稳住节奏,怎么有点教练的口气。

本想下午往青岛跑,天气太热,骑行服都湿透了。两点半骑到城东,住诸城维也纳宾馆,158元标准间,条件还行,带早餐,但7点才开饭,肯定吃不上。随身带了一小包精盐,及时补充淡盐水,这非常必要。傍晚散步,在一家店里吃了正宗诸城烧肉,一个鸡架、一块烤大排、一个半斤的大馒头,才20元。

第一天跑了95公里,没啥感觉。明天路远些,经胶州到青岛130多公里,爬坡多。距酒店不远有自行车店,买了内胎和护膝。

回房间后做了一会拉伸,防止乳酸堆积。上次阳康后走了两万步,浑身剧痛了好几天,这次吸取教训,休息时多活动,拍拍腿,揉揉肩,多做拉伸,一路没抽筋。晚上又看材料、审公众号,一天就看了四个材料,脑力体力相结合,休息办公两不误。

2日早上六点出发,听了店员意见,临时改由胶州去青岛,不经黄岛坐轮渡了。早餐午餐都吃的零食,一路上没经过餐馆。从诸城出来三十公里,按导航所指竟然骑上了乡间小道,两边都是玉米地,经过多个村庄,鸡鸣狗撵,人欢马叫,烟火气扑面而来。


8:45进了胶州界,途经胶州人民医院。出了胶州,直奔青岛,一路上不是爬坡就是修路,混在大车中,尘土飞扬,车流滚滚,车辆擦肩而过,飞沙扬尘,甩起的小石子打在脸上生疼。甚至有次一辆大货车的车身蹭到了脚蹬子,还有次一辆小车的反光镜碰到了我车把,算是有些危险的两次。


11:51 临近青岛,一路大长坡,还是修路,竟然还走了几公里土路。爬坡时,一边用力蹬车一边心里数着,想再蹬100下就休息会,可数满100个数还没爬过去,就再追加100,结果一起数到三五百,直到爬过坡去,一路风驰电掣的下坡,忘了爬坡的辛苦。


      12:43经过青岛大沽河。妻子发微信说,还没骑够啊,该往回走了吧?太野了!我回复说还不累,再骑两天吧!心里说这才哪到哪呀,开弓没有回头箭,不到长城非好汉!

路上临时又修改行程,不去青岛栈桥了,直接去崂山,晚上可以去看表姐,路程也差不多远。

进了青岛市区,重庆南中路建高架,有15公里都在修路,直到晚上6时才到崂山区,选了一家汉庭酒店住下,距表姐家700米。冲澡换衣服后,步行去表姐家。表姐特意订了附近最好的一家特色餐店,排了一个半小时队,八点半才吃上,和表姐夫喝了一斤高度白酒,甚是解乏!回酒店,晚上12点才睡下。第二天跑了138公里,修路加上爬坡,不太轻松。不过一路走来,沿途看到青岛高楼大厦林立,地铁轻轨密布,街道宽敞整洁,颇有些国际化大都市的样子了!

3日早上6点出发,经崂山去海阳。7:37经过海洋大学,拍了照。沿途都是一片红顶房子,想起1990年参加青岛文学夏令营时写过一篇文章——《青岛戴着红帽子》,想来还是挺形象的。


8点半到了仰口隧道,车速都挺快,听说自行车不让进,只得从旁边上了环山小路。优点是车少清静,景色好,缺点是坡多,一个弯接一个弯,爬得让人崩溃。十点多了一看运动轨迹,还在山上打转,轨迹只有一个粗点,推车走了大半个小时。路遇骑友,都热情地加油打招呼,让人心里热乎乎的。要是平常人们见面都这么友善该多好!

中午12点,在桥上遇到一位来自辽阳市的摩托车手,聊了一会儿。他满脸沧桑,风尘仆仆,出来骑行一个多月了,打算骑到海南过冬。他是教师,大病后提前退休,也想开了,世界这么大,早该出来转转。

中午1时,在小镇吃饭,一碗拉面加一个煎蛋,多加了五块钱牛肉片。手硬得握不住筷子,只得要了个叉子。老板坐一边喝着功夫茶闲聊,说你怎么出来受这个罪,在家喝喝茶不好嘛!我笑了笑,夏虫不可语冰,各人追求不一,多说无益。


下午2:30到了丁字湾跨海大桥,极目远眺,桥架南北,如飞虹跨海,宏伟壮观,不觉加速上前。桥上车不多,自行车也只有我一辆,骑行在高桥上,微风拂面,碧海蓝天,波光粼粼,八仙过海般拉风。

下午6点半到了海阳,在喜来客大酒店住下。酒店挺大气,四星级样子,才208元。晚上发现屁股磨破了,到对面家药店买了一盒“凝胶贴膏”,软软的,凉凉的,一边屁股贴一块。


药膏很神奇,贴了一晚屁股就不痛了。4日早上6点半出发一个多小时后,在路边店吃了灌汤包、小米粥。今天就到烟台了,导航直接定位到母校,一路上骑得特别快。10点半,距目的地尚有60公里,在路边小憩了一会儿。这趟出来练了个本事,盘腿打座就能睡上一会儿。一路上,特别留意适合休息的荫凉地,路边一些单位大门口两边的水泥护栏最适合小憩,休整时间稍长,就到加油站,休息、加热水、买给养、上厕所一次搞定。

路上没顾得吃午饭,吃点饼干、火腿肠垫了垫。下午三四点钟经过黄务镇,知道离母校不远了。当年同宿舍的一个同学,每到周末坐公交到黄务他姑家改善生活,让我们煞是羡慕。


下午6时到了原烟台粮食学校旧址,门口邮局还在,只是沿街平房改建成了沿街楼。当年小邮局是我的最爱,隔三差五跑邮局投稿,和邮递员都熟了。

学校变化挺大,操场、校园整个变成了停车场。大门口墙上的那排宣传栏还在,里面还有最后一批学生办的墙报,时间应该停止在2005年左右。


新旧教学楼外观都还是原来的样子,新教学楼前的大水池还在,当年为捞钱包掉进水池的师兄几年前就已不在了。我们91届毕业生献给母校的两棵青松,30多年来长了不少,碑上题的诗“献上郁郁两棵松”,当时大家还笑话说不过是两棵小树苗,现在终于称得上“郁郁”二字了。


宿舍楼、后勤平房和老教学楼前的一排杨树都在,格局没变化。老教学楼侧墙上的一排黑板改装成了宣传栏,当年每个班负责一块黑板报,每月学生会宣传部组织评比一次,我们班基本上囊括了第一名。我是宣传委员,和另外两名同学负责出黑板报,不知在此流下了多少汗水。


淄博一位同学发微信说,刚从烟台出差回去,途经潍坊问个好。我说你猜我上哪儿了?她说不会也到烟台了吧?那就完美错过了。确认我在母校,发起视频连线,让我给她直播,看一下当年的教室和宿舍。亏她有心,还记得我们87级开学报到的日子也是9月4日,36年后的今天,我独自一人骑车又来报到了,虽是巧合,抑或冥冥中早有安排……


晚上7时骑到开发区,提前给师妹打了电话。她问我怎么来的,我说骑自行车来的,她说你还不骑火箭来!一见面远远看到我的样子确是惊到了,给了一个大大的拥抱。师妹两口子招待吃海鲜,开了一瓶高度洋酒,他们不怎么喝,又让我解乏了。晚上与在省城的班长通了话,略怀了怀旧。明天就要返程了,时间很紧,加上很累,就不和其他老师同学打招呼了。烟台开发区到蓬莱才五十多公里,很轻松,权当休整了。晚上补写骑行日记,直到12点半才睡下。


5日上午起床也晚些,七点半才出发,一路上道路宽阔干净,跑边设施完备,看到公交站点漂亮的候车长椅就想住下坐坐。12点路过一座海边葡萄庄园,买了一包百香果,导航显示还有一小时到蓬莱。


下午2点半到了蓬莱阁,就近在一家快捷酒店住下。冲澡休息了一个小时,步行1.8公里去看蓬莱阁,在海边逗留了一个半小时。看看行程,从家里出发到这里有520公里了。晚上7点半,路过一家餐馆,吃了招牌菜“火锅鸡”,68元满满一盆,味道还行,有些吃撑,在街上逛了一个小时,感觉像游魂孤鬼似的。


蓬莱距莱州120多公里。6日六点多出发,一路急奔,感觉返程明显快了许多,这也是骑车几天后适应了,体力有所恢复。回顾一下,最难受的是第二三天,过了三天就好了。返程好处是坡少了,基本没有大坡。累了在路边小憩,路牌显示距莱州50公里。


下午4时直接导航到莱州妇幼保健院,在附近住下。没想到宾馆房间这么小,小得竟然没找到卫生间。叫来服务员,才知道卫生间在房门后面,让房门挡住了。卫生间刚能勉强容一人,花洒在马桶上方,冲澡得骑着马桶冲。尽管条件很差,临走前仍依照旧收拾得干干净净,轻轻地来,悄悄走地,不留一丝痕迹。

7日上午不到六时就出发了,最后一站,归心似箭,一路骑得飞快。本想在小镇吃早餐,一路上餐馆大都关着门,经济不太景气,仍吃零食充饥。


直到昌邑,G206国道南侧都在修路,北侧有三分之一路能骑车,不能通汽车,就像专用骑行道一样,甚是惬意。显示距潍坊还有50公里,近乡情更怯,胜利在望,心情颇有些激动。


过了平度地界,在硕昌食品公司门口休息,进了昌邑界,就觉得到家了。中午12点一刻,路过老家,在狮子行村口照相留念。一点多到寒亭,买了两瓶水,休息了一会,下午二时骑到家。先是冲澡换衣服,又下了两大包方便面,放上两根火腿肠、打了两个荷包蛋,就着一根大葱、一块豆腐乳,香气四溢,幸福感满满。

吃完饭,编发骑行报告发亲友群:“已安全到家,圆满完成既定行程,一路顺利,无翻车、扎胎、失物、迷路、风雨、冲突等问题,1号诸城,2号青岛,3号海阳,4号烟台,5号蓬莱,6号莱州,7号中午返潍。累计骑行54小时750多公里……”


发完信息,不觉眼眶润湿。路途再远,行则必至。虽千万里,吾往矣!脑海里闪过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

梦想,永远在路上,一段旅程结束了,新的梦想又开始启航……


不错支持,很棒的骑行

多谢您的鼓励!人生需要诗和远方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到了一定的年龄总想回到原来待过的老地方去看看,回忆一下过去。

物是人非,青春不再,唯有记忆不老
精彩的骑行,风景永远在路上,点赞。

多谢您的鼓励!骑行使人快乐,运动让人年轻,世界尽管很大,风景这边独好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