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自驾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第三站:穿越桃花谷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3 21:38 编辑

         河南林州石板岩小镇的第二天,我们又游历了太行大峡谷,穿越了具有“世外桃源”之称的桃花谷。          桃花谷风景区位于河南省林州市石板岩镇,是林虑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太行大峡谷景区的核心景点。 桃花谷是一条谷中之谷,全长约4km,海拔约800 m-1736m,高差近千米。桃花谷最具特色的有自然生太景观大型溶洞景观和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它是以山、谷、潭、洞为主的自然景区。因其“三九严寒桃花开,三伏酷暑水结冰和346米高亚洲第一高瀑布”而闻名于世。          桃花谷景观奇特,奇峰突兀,一条蜿蜒曲折的桃花溪水贯穿于整个峡谷,溪水两岸草藤垂挂,杂木丛林莽莽无际,随山风涌动的绿潮似海水漫卷。沿谷流下的溪水跌落成瀑,瀑落成潭,潭瀑相连,更兼峡谷山峰,山泉出露,崖崖飞瀑,纵横山沟,沟沟见泉,构成了桃花谷山灵水秀的峡谷水韵。          雾散云山变,花开鸟飞鸣,高山悬瀑落百丈,泉流潭水澄如镜,石山石林千姿百态,林木茂盛青翠葱郁,溶洞幽暗犹如迷宫,登山石径错纵交织,三九桃花开雪里,盛夏冰窟透寒风,这是对桃花谷的真实写照。桃花谷处处是美景,景景惹人醉。          桃花谷风景区从大门到谷底桃花洞民俗广场约4公里长,主要由黄龙潭、飞龙峡、含珠、二龙戏珠、九连瀑、桃花潭瀑、桃花洞、太极冰窟等景点组成。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19 22:35 编辑

         第二天一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吃过早饭后,我们赶到石板岩小镇。太行大峡谷,雄奇险峻的自然奇观,呈现出无与伦比的壮丽景色。          景区门口“林州太行大峡谷”的巨大的石碑展现在我们眼前。太行大峡谷,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林州石板岩镇内,在河南省西北部、南太行山东麓,南北长50千米,东西宽1.5千米,总面积89平方千米。因为它坐落于林州,所以也叫林州大峡谷。太行大峡谷境内断崖高起,群峰峥嵘,台壁交错,苍溪水湍,流瀑四挂,是“北雄风光”的典型代表。核心景区包括:泉潭叠瀑桃花谷、百里画廊太行天路、太行之魂王相岩、原始生态峡谷漂流、人间仙境仙霞谷等。2012年10月31日,太行大峡谷获批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16年10月13日,太行大峡谷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由于昨天在王相岩景区已购大通票,到太行大峡谷景区验票口,直接刷身份证进去。          与王相岩景区不同的是,桃花谷景区需要坐景交车才能到。          坐在景交车上一路上就可以看到,太行大峡谷拥有世界上最古老的岩石之一,这里的红色石英砂岩和白色大理石形成了壮观的悬崖峭壁,呈现出惊险刺激的自然风光。           经过大约十几分钟车程,抵达桃花谷景区停车场。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1 23:50 编辑

         到桃花谷景区门口,要先经过一条悬挂五彩灯笼的廊道,很有喜庆感。         到达桃花谷门口验票点,需要再次验票。          桃花谷的入口处,西,北,东悬崖峭壁呈“冂”字状形,正面崖壁上有”飞龙峡“三个大字,谷底树木葱茏,桃花鲜艳。我怀疑前方是到了一个死胡同,到头了。只看到直上直下,陡峭的三面山峰,能有什么景观?         刚才我还在纳闷,这都进入夏季了,怎么太行山中还有桃花呢?虽说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但端午时节是万万不可能的。走近一看,却发现树上竟然是缠绕的塑料(假)桃花。其实世上就有不能却有的事。回来查资料得知,在河南林州,广为流传“三九严寒桃花开,三伏盛夏水结冰“,说的就是太行大峡谷的桃花谷一处神奇自然景观冰冰背的”冬开桃花夏结冰“,至今是未解之迷。由于冰冰背景点不在游览路线内,加之当时不知道,也就没有去一看这一神奇景观。
         石板路旁有一块名为“琴台石”的巨石。琴台,传说姜子牙辅佐武王克纣,商亡周立,姜子牙功成身退,云游至五行山(太行山),被此处的山光水色所陶醉,盘石而座,架起琴台琴案,在此弹奏高山流水乐曲。如今宽大的“琴台石”犹在,潺潺的流水声,宛如古琴奏出的遗韵,在峡谷中美妙回旋。          过了琴台石,山水画面颇有情调,有人拍照,有人弯下腰想抓鱼虾,欢快的流水声和人们嘻闹的喧哗声汇成一曲美妙的音响……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3 08:52 编辑

         进入桃花谷核心景点——黄龙潭。 只见崖上一股激流喷涌而下,冲入岩下的一个深潭,潭水碧绿深邃,溢出的潭水向外逐渐延伸,形成了一汪清澈泛黄的水面。一座石板小桥静卧水中。          黄龙潭桃花谷的一个隐秘之地,这里的水清澈见底,潭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显现出斑斓的色彩。黄龙潭不仅风景如画,还有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游鱼,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秘密的自然花园。下面的崖壁上刻着:“黄龙潭”三个字。          抬头向前望去,绝壁上竟架有一条倾斜向上的悬空“步云”栈道。          沿栈道向上攀登,有亮光从上空飞崖夹持的“天空之镜”洒下。桃花谷呈“之”字迂回延伸,这产形状的成因,主要是受本区域发育的两组呈“X“形交汇的垂直节理的控制,峡谷沿一组节理发育的部位便形成了”一线天“景观,在两组节理交汇的部位,便形成相对较宽的”天井“。          步云栈道,全长360米,游客需紧贴石壁而行,不断向上攀登。爬上步云栈道尽关,发现上面还有一个深潭“白龙潭”,白龙潭是黄龙潭的子潭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3 09:04 编辑

           白龙潭水色如碧玉,从石瓮的东部溢出,形成“黄龙瀑”,落入黄龙潭。          白龙潭瓮谷,水深4-5米,因入潭为一条高20余米的线瀑状若白龙,而得名“白龙潭”。山谷间奔流而下的瀑布,如白龙吐水,似万斛珠玑滚落于此白龙潭,又名“泻玉瀑布”;丰水季节尽展“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气势。白龙潭四周崖壁围限,像个宏伟浩大的石瓮。          飞龙峡,沿泻玉瀑布的石阶而上来到飞龙峡,一条蜿蜒曲折的峡谷水廊,峡谷宽约6-15米,长约300米,崖壁上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 席张海题写的“飞龙峡”。          飞龙峡绝壁丹崖,这里的石英砂岩在亿万年的风化、流水侵蚀、地震、暴雨等作用下,沿着垂直节理崩塌,形成今天数百米高的绝壁丹崖。           黄龙潭由上下两个相连的“子母瀑布”“子母潭”组成。上潭即“子潭”从狭窄的山沟头豁口溢出,像孩子们坐滑梯一样滑下来,跌进深谷下方的“母潭”,形成两个瀑布。如果说“子潭”充满顽皮嬉戏之灵气,那么“母潭”水面较开阔、平缓,呈现出的却是稳重平静的风韵。          黄龙潭之上的飞龙峡,两崖相夹,天开一线,谷底激流飞穿,谷壁瀑布高悬,给人以“看天一条缝,看沟一条龙”的的感觉。这种峡谷模式,在地质学上叫“箱形峡谷”。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3 23:30 编辑

         沿飞龙峡栈道前行,来到“含珠梦石"景点。           “含珠”,红色的一线天峡谷中,夹着一块灰色巨石,瀑布就像条巨龙,巨石就像一颗含在嘴里的“珠子”。          巨珠是从上方距今5亿年前后的寒武纪时期形成的石灰岩层中崩塌下来的,比周围的红色岩石要年轻得多。在此打卡留个影。           走在桃花谷里,一路水流潺潺瀑布轰鸣,步步登高气喘吁吁,数不尽的深潭瀑布,看不完的奇观美景。           溪流的声音如同轻柔的乐章,让人心旷神怡,它清澈见底,石头与水草在水中清晰可见,仿佛是大自然的画板。          “日月流泉”,四个篆字刻于谷中一块巨大孤石上。石下水流淙淙,而刻字的这块巨石,上部长满茸茸的细长野草,远远望去,宛如一头雄狮蹲坐在这里。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3 23:33 编辑

         过了“日月流泉”,就到了“水云间”。一座架设在山溪之中的九折玻璃桥,长48米,宽2米,莅临其间,围绕游客的是高山流水,白云蓝天,恰似行游在水云间。尽管山水无言,但人在山水之间,心境宛如水晶般澄明,最适合两情相许的恋人在此互诉真情。          山因有水则灵,山峰不再是干瘪的岩石,它倒影在水中就有了韵味;树木因有水而茂盛青翠,那蜻蜓、蝴蝶以及各种鸟儿在水边飞舞,一片生机勃勃的世界就出现了。          就是水本身,也因山、石、树的存在而变化多端,大与小、深与浅、弯与直,绿与蓝,在峡谷里多重变幻,给游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站在桥上,可以观看水底鹅卵石上的花纹,可以看到鱼儿在水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不知这是画中的水,还是水中的画。          水云间过后是“碧溪”,水中一块巨石上刻有“碧溪”。          碧溪景点的起点是一组连续的跌水,水流沿石级层层流下,经过浅潭,水流缓缓铺开,泛起粼粼水光,水中垂柳依依,碧波荡漾,恰如江南风光。           沁人心脾的溪水碧绿如玉,波光粼粼,将沿岸的繁花绿叶揽入怀中,勾勒出一幅宁静而唯美的画卷。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3 21:12 编辑

         沿栈道而行,上面是“二龙戏珠”瀑布 ,由两股瀑布和瀑下深潭组成。溪水被巨石一分为二,宛如在水中嬉戏的两条白龙,在微风中飘飘然地在争抢一颗宝珠。          两股瀑布同时注入深潭,潭水深约12米,潭水清澈,翠绿夺目,好似桃花溪中的一颗碧玉。          二龙戏珠瀑布的下部,有一条“U”型崖廊。此处紫红色石英沙岩中夹有一层厚约80cm的紫红色页岩,由于页岩的岩性松软,抗风化能力较弱,容易遭受风化剥蚀,日积月累逐渐凹陷进去,最终形成近两米的“崖廊”。       “风月桥”,情侣在此赏桃花绝对是风情无限。该桥采用全木质结构,横跨桃花溪水,桥下水流踪踪、周边风景秀丽,是峡谷内较为开阔的地带。          风清月明赏花溪,跨过风月桥,即由桃花溪的左岸来到了右岸。桥名“风月”取其美好之意,而与子携手同游桃花谷,观赏桃花,更感觉无限美好。           再往上走就来到“九连瀑”。九连瀑,非指一处瀑布,是指这一片的横排直泻的瀑布群。         “九”形容数量多,此处潭连瀑、瀑连潭、潭瀑相连,由于落差和地形不同,呈现出姿态各异的瀑布形态,相映成辉。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3 23:39 编辑

         桃花谷内人工栈道设计非常巧妙,完全利用岩层构建,百转千回。这一段路叫“花溪栈道”,全长220米,沿途上方遍布桃树,桃花盛开季节,飘零的花瓣散落水中,铺满水面。一条花溪栈道,诠释了境由心生,欢喜者看到了映日桃花别样红,思虑者则看到了“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心恋落花”。          波痕是沉积岩中的一种层面构造。它是由于水中的波浪作用于沉积物表面时,所造成的起伏不平的波纹状痕迹。观察波痕的形态,可以判断不的流动方向。           最后,来到谷底最深处,见到桃花谷中最大的瀑布“桃花潭瀑布”,分几级落差,最上层瀑布最宽,气势非凡。游人无不激动、欢呼雀跃。          桃花潭瀑布,是太行大峡谷的重要景点,瀑布宽约50米,落差28米,形似贵州黄果树瀑布,是太行大峡谷中最宽的瀑布,枯水季节,浣浣溪流沿着崖壁的青苔落入潭中,到了夏季,充沛的水量横铺直泄,激荡起丈高浪花,犹如卷起千堆雪。          来到“武陵源”,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诗意,它取自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寓意着一个远离尘嚣的美好世界。           出了武陵源,有一木石牌坊“溯源”,这里是全程流经桃花谷的桃花溪的源头。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6-24 00:17 编辑

          在流水潺潺声中,我们走过石蹬桥。          走上九连瀑的上游一处宽阔的观景平台,叫“柳苑”。观景台上广种柳树,人称“先生柳”,用以纪念陶渊明。五柳先生清高俊逸,隐逸田园的形象,深深契合“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在此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佳句,更将桃花谷的清雅脱俗表现的淋漓尽致。         许多的游客在柳树下乘凉、休息和吃钣。          桃花塘”是依托桃花溪修建的一处水面,是桃花溪上串联的一颗美丽玉珠,桃花溪水量时空分配不均,桃花塘起到了以丰补欠的调剂作用。盛夏季节,登临塘坝顶端,河道的微风轻拂面孔,淙淙的水流从脚下流过,扶栏依立在大自然中,恍如回到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过了桃花塘,前面山峰高耸,巍峨壮观。          到达桃花洞民俗广场。            桃花洞民俗广场,是游客休息和就餐的地方,有很多的超市和饭店。          这里有一家“桃花嫂子面馆”。据说其主打的桃花嫂子面独特之处是,在面粉里加有三九天采摘的桃花磨成的粉,有美容养颜,保健的功能,外表和普通的杂酱面相似,吃起来有种淡淡的桃花清香。          桃花洞民俗广场不远,还有一个“桃花洞”景点。桃花洞位于桃花洞村的半山腰,洞上是万丈悬崖。据介绍,在桃花洞陡峭的山崖上,每逢寒冬腊月节气,常有粉色的桃花迎雪怒放,时有满树桃红次第花开,时有一枝独秀霜华争白……“三月桃花腊月开”绮丽芬芳,桃花谷的风景就是以三九寒天盛开桃花而得名,为此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世外桃源”之感。由于目前桃花洞没有开放,不在游览路线之内,我们也就没有前去一控究竟。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