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太原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飞机落在太原机场时,窗外一片灯火阑珊,已经有点晚了,我在机场外走了很大一圈,没有找到进城的公交车,只好打了个车前往酒店。因为想离博物馆近一些,选择的酒店在城市北部,出租车载着我由南向北穿城而过。
在永柞寺的外围,是依托寺庙而建的双塔公园,占地90公顷,于2021年建成开放,公园围绕永柞寺、革命历史纪念片区、综合性公园三大功能区,以自然景观与人文风貌相结合,打造出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开放性休闲场所,清风竹晓、湖光塔影,是太原东部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园。有点可惜的是,我从双塔寺出来就下起了雨,没怎么好好逛这个公园,就赶快打车去机场了。

武宿机场市中心只有10多公里,半个小时就到达,这个机场为4E级民用机场,始建于1939年,机场拥有2座航站楼,1条3600米的跑道,43个停机位,16家航空公司执飞130条航线,通航城市72个,年旅客吞吐量为1400万人次。机场的规模不是很大,候机厅显得很拥挤,不过飞机很准时,甚至还有点提前就登机了,这时我才想起来今天除了那盒方便面,我又忘记吃东西了。

好在飞机也准点落地昆明,结束这次短暂的太原之旅,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吃了碗米线。

其实在太原最想去的寺庙是永柞寺,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因寺内有两座塔,也称为双塔寺,古寺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寺院、塔院和碑廊院组成,宣文佛塔、文峰塔位于寺中最高处,均为13层、八边形,高50余米,是太原市标志性建筑,也是古晋阳八景之“双塔凌霄”。双塔建得可是真漂亮,只是上下石阶的时候,我刚跑完步的膝盖明显感到了压力。

离酒店不远的地方,有个小小的寺庙叫龙华寺,始建于北齐时期,是弥勒信仰在太原传播的重要遗存,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寺庙坐北朝南,为仿明清纯木结构建筑,有山门、钟鼓楼、大雄宝殿、观音殿、弥勒殿等建筑,为晋阳城著名的十二院之一。我偶遇这座千年古刹时候有点晚,寺内的师傅都在准备关门了,他看我还在一个殿一个殿地看,也就没催,直到我看完走出山门才默默关门,很让我感动。

领了奖牌、完赛包,做了简单的拉伸,拖着腿走到马路上准备打车回酒店,可真是巧,正好遇上来时的那对山东夫妻,大家都很开心,是什么样的缘分啊,我们又打同一辆车回来,相互留了微信,相约下次比赛再见。

回到酒店,洗完澡,把那桶被咬过一口的方便面泡了,然后倒头就睡,醒来已是一点多钟。

来到汾河的东岸,也是沿江而跑,依然先向南再返北,由于在江边,除了上下桥,全整的坡度都不大,我即没有提速,也没有跑炸,630左右的配速缓缓前行。到15公里的时候饿了,早上起晚,只咬了口方便面,热量是不可能支持住一个半程马拉松的,好在余下赛道上的补给很充足,我减速慢行,每到补给点都吃吃喝喝,没出什么大问题。

快20公里的时候来到了长风桥,转向西边,再穿过桥面,半程的终点就在前方,反正也不拼什么成绩,索性在桥上停下来看看风景,由于天气原因,今天的汾河和我第一次来时不同,多年前那次是碧波荡漾、红霞满江,而今是怒流翻滚、阴风呼号,不过对于马拉松选手来说是好的,凉快,跑得就不累。好了,到达终点,223完赛,也就是我现在的水准,几年疫情不怎么跑,只要在230完赛就是优秀。

来说说汾河这条太原人民的母亲河,汾河又称汾水,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发源于山西省神池县,流经山西省六个城市,全长713公里,在万荣汇入黄河,对山西省的历史文化有深远影响。汾河太原城区段全长43公里,由南向北穿城而过,两岸景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特别是现在在河两岸建起了许多湿地公园,有时间一定好好看看。

可能是昨天太累了,早上居然没有听到闹钟,6点差5分的时候才猛然醒来,想着怕是赶不上比赛了,以最快速度爬起来,咬了一口干方便面就飞奔下楼,出来正好打到车,还带上了两位山东来跑步的夫妻,赶到会展中心只花了10多分钟,存好包,热好身,也还刚好赶上了比赛。

这是我第一次跑太原马拉松,整个赛道都在汾河边上进行,天气有点冷,风很大,才出发的时候不停哆嗦,三四公里以后才适应。从起跑点出来右转向南,宽阔的滨江路全封闭成了赛道,往南七公里多一点后折返,再跑了大约三公里开始登桥,这是一座叫祥云的桥,通体白色,桥正中有形如风帆一样的桥墩,钢索分两边悬吊桥面,跨过桥,半程马拉松就完成一半了。

而我这次要来参加的太原马拉松领装备的地方,也就在与长风商务区一路之隔的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太原马的起终点也设在会展中心,我逛完这几个馆,穿过马路,来领我的装备。实话实说,太原的参赛包相对比较寒酸,一听啤酒、一盒牛奶、一瓶老陈醋和一瓶防晒喷雾,特别是后两样,对外地来参赛的选手不是很友好,带不上飞机的。

领好装备后,我再次从南向北穿过城市,去昨天住的酒店取我存放的行李,再回到起跑点附近的酒店,安顿下来才想起来,今天一整天都没吃东西,于是在楼下的小馆子里点了半斤饺子和一碗羊肉粉,轻松地倒进了肚皮。明天,板命太马。

来说说这个长风文化商务区,是个我喜欢的场馆集中地,位于汾河西岸,长风西大街南侧,总建筑面积283万平方米,除了我上面提到的馆,区内还有有山西大剧院、山西图书馆、太原美术馆等,但这几个馆都因故没有开,让我有点小遗憾,各个单体建筑均由国内外著名设计大师完成,是太原较为集中的文化商务中心。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