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 || 云端之上 难忘哈巴:难忘的行程难忘的你...... - 山伍成群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伍成群
心有热爱 不远万里奔赴!
前言:我要说

别错过年轻时的疯狂

因为时间很忙

因为你会很快发现

"年轻”这个词儿已经不能成为你的资本

别错过晨起的朝阳

无论在哪

心中只要有丘壑

眉目可以做山河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

不管它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

都需要我们去攀登

成功or失败

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是否倾尽全力攀登过

而我始终坚信

梦想能到达的地方

脚步总有一天也能到达。

只需要我们坚定地走下去

你会发现

你的坚持终将美好!

用脚步去丈量这个世界是最治愈的事情

探索者,有自己的另一个世界!




11月4日—11日,

利用休假的时间,

太原“神灯户外”领队不骚的带领下,

我(小可)&

cool酷动格斗泰拳-石教练(以下称石头)、

v摄影 技术总监 崔崔(以下称卡哇伊)、

雷小娟(以下称苏妲己),

组成的“哈巴冲锋队”

冲向了期待已久的向往之地

——哈巴雪山

在此,特别鸣谢本期图片摄影作者及路线基础数据提供、核实者:

不骚、小包总、北船余音、石头、卡哇伊、苏妲己&小可




谁是 哈巴雪山

哈巴雪山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东南部,

与玉龙山隔虎跳峡相望。

是喜玛拉雅山造山运动及其以后、

第四纪族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下急剧抬高的高山


哈巴雪山因巨大的海拔高低差异,

形成了明显的高山垂直性气候,

依次分布着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寒带等气候带。


山脚与山顶的气温差达22.8度,

最到峰海拔5396米。


所以,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

哈巴雪山的最佳攀登季节为每年11月到次年2月,

为雪山攀登爱好者的入门级雪山。

受季风影响,

1、2月风力较大,经常达8级以上。



11月4、5日:丽江之 等...


▲   我们在丽江的据点

大概适逢新一轮疫情爆发,

几经太原-丽江机票的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取消,

不骚队长终于在3号晚上机智地给买上了太原——昆明的机票。

然后从昆明乘动车去丽江,沿途还能看到洱海的美景。

至于票价,飞机票时段不同,

打折得厉害,就看各位的运气喽。

我们呢,本着能省即省的原则,一般赶早晚的灰机,

总之来回的交通费大约是1000多大洋。

然后是此次行程的报名费用也是3000多点,

还管徒步行程中的各种吃吃喝喝。

详见“神灯户外”报名链接?


至于我,一年里,已经两次来丽江,

景呢,基本不看了,

就是愿意感受一下丽江的“慢节奏”——

慢到什么程度了?

是你中午12点打开你家的窗户,

你都会惊讶的发现:

巷子里、胡同中,

除了偶尔可见外卖小哥、遛狗大妈的身影,

基本都是鸦雀无声。

让你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而来。

至于对丽江的感受,

我想说:大家说得都对:

你爱一个人,或者恨一个人,

你就来丽江的古城里转一转、住一住!

哈哈......

总之,

她是一个让你起诗意、起情怀的地方

至于为什么,就不说了,

来,从小可及朋友 往期 关于丽江  的文章里感受——

[/url]


此处就不一一赘述了。

再上两段在4日、5日在丽江发呆、胡想、阳光、花香、等着的时候,

发在抖音里的视频,

大家感受一下丽江古城的诗意和节奏。

11月6日:经虎跳峡抵哈巴村▲  冲锋队五剑客摄于6日虎跳峡
我们是6日上午10:10左右由丽江乘坐专车粗发,约10:30抵达虎跳峡,没想到遇到了大风,亏得领队不骚经验丰富,让我们备齐了各种应急服装才不至于措手不及。
▼  此处,开始隆重介绍一下五剑客这一路走来的“道名”由来

▲  领队不骚

山西阿拉丁户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神灯户外创始人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员中登协山地户外指导员山西蓝天救援队预备队员专职户外领队职业旅行家户外达人、轻量化玩家徒步露营爱好者野生摄影师LNT户外环保志愿者
(你还有多少头衔,接着来......

▲  这俩,还是同时出镜吧——
看着他俩,让我这一把年纪还能感动的鼻涕眼泪:
什么一见钟情海枯石烂什么叫一见如故惺惺相惜什么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什么叫“你在,你是全世界,你不在,全世界都是你”全在他们身上看到了:认识不到一个月,就跟是几辈子的恋人一样一路给我们撒狗粮
腻到我们随时都能滑倒。哈哈......
最终,傻傻可爱又萌萌哒的崔崔获得“卡哇伊”的雅称
而且,最后的结果
成了我们此次行程最大的“彩蛋”——如果你想知道是啥样的大“彩蛋”
一定得跟着小可一路往下刷——

▼  瞧,我们的“苏妲己”隆重出场啦——
就苏妲己这身材,都惹得丽江古城街上的小伙子直接喊出:“美啊!”
——如果不把美艳妖娆的“妲己”分给她,天理不容!

▼  小可 本尊——摄于11月6日的虎跳峡。


▼  6日下午1:27:抵达大山深处的包家“云上客栈”

▲  这俩臭美猴,在老包家门口的自拍最后是这结果

能在这么偏远的大山里的一个院子里,

看到满眼的绿藤、秋千和假山喷泉,

着实是出乎意料——

这些文化元素的植入,

非有情怀之人不能所为啊——

果然,

我们很快就见到了脚步急冲冲、笑声爽朗朗迎出来的“云上客栈”主人——老包。

▼见以下图左一。

老包是一位精明又朴实的地道哈巴村村民,回族。俩儿子。

老包在哈巴村也算是响当当的“富户”,

靠自己年轻时开出租车起家。

之后经营客栈多年。

家业越来越厚,

但依然看不出老包丁点的骄奢和张扬,

“做生意,就讲究诚信为本,童叟无欺”。

这是老包的生意经,

也是他一直坚持的立身、立命、立家之本。

有了言传身教,

中包,

老包让我们这样称呼他的大 儿子

中包憨厚实诚,

话不多,

但日日起早贪黑,

和媳妇相敬如宾。

媳妇任劳任怨、勤快贤惠,

在家伺候公婆、看管孩子,

外带还要给来来往往的客人们做饭洗锅涮碗,

从早忙到黑也依然笑意盈盈。

▼  看看中包一家和中包媳妇的手下美食:


▼  刚端上来是酱紫滴

▼  十分钟后。

让同学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风卷残云”和捧着一桌菜来、不留半根草去

记得第一天去,

老包还一再跟我们强调:

“我们是回民,讲究不能剩饭。”

——我们3个女人当时就哈哈狂笑:

“怎么可能呢?!”

——果然——几天行程下来,

这种结局已是常态





此时,不得不隆重介绍一下我们此次行程大环线路线的首发者和组织者、攀登总指挥——小包总,老包的小儿子包刚。

且不说老包对整个家庭家风的权威影响,

就看人家小包总的实力,

就能看出个子丑寅卯

——有时候,人品行不行,

你不用多问,你就看他的实力,一目了然——

▲  这是6日晚,小包总(中)给我们开登山技术行前培训会第一课。

此处,多一嘴:

有一句老话说:人哄人哄不长久,人哄地地哄人不长命。

老包一家踏实、务实、诚信的家风和为人,

吸引了和他们一样,有同样的风趣幽默、善良可靠的各位向导,

让这次行程因此而丰富多彩、生动难忘。

(此时后话,9日冲顶日再表。)

加上,老天安排好似的,

我们这五位伙伴“自来熟、自来电、自来热”的和谐相处,

让我们此次的行程有了“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温暖而惬意,欢快而温馨,

一路上的欢歌笑语不断,

谈笑风生都能嗨到了天上去!

我想把我能想到的句子都送给我的老铁们:

《春秋.孟子》: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蒲松龄说: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

欧阳修说:君子与君子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同利为朋

王安石说:人生乐在相知心

《红楼梦》语: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寻

老铁,你们是我的知音吗?

▼  “老包家的诗酒田园色&我们的嗨”见以下视频 ▼

(视频1分40秒处更可见乘着老包家的“百万敞篷车”精彩爆发瞬间


11月7日:兰花坪营地之"围炉夜话”从今天开始,其实 才真正进入攀登雪山的前站热身爬升
以下是 北船余音 老师(关于个人实力,9日篇章详解)给提供的详尽数据——


▼  “神灯户外”给出的横截图  ▼


▲  兰花坪营地一角

7号一早,大约9:00,

吃过中包媳妇做好的牦牛肉酱浇面条后,

乘坐着小包总舅舅的“山地车”粗发啦!

一路盘旋上升,

三四十度的急转、四五十度高坡,

路面颠簸起伏,

但他舅舅依然和我们谈笑风生,

最惊吓又引得我们失控狂笑的是:

到了一段原始森林,

路面极其难走,

又和对面来的车会车了,

舅舅淡定地、不紧不慢地说了一句:

“我的车没手刹不知道啊?!”

我们仨女异口同声大声惊呼:“没手刹?”

谁知舅舅更淡定:“手刹有,没用!”

——看着舅舅一脸‘恨你们不成钢’的淡然表情,

我们仨女忽然同时大笑。

——都说:高手在民间,

他舅舅,是说你了么?




▼  高山之巅、人迹罕至的营地的伙食竟然还能这么好

惊艳到了

老包、小包总的大环线服务还是杠杆滴可圈可点

据说这菜是小武炒出来滴

念在味道还不赖的份儿上

原谅他的挑衅


对了,此处还想表扬一下小包营地的睡袋

全部是专门定制的白鹅绒1500g、海拔7000米可用的定制款睡袋

帐篷都是慕士塔格峰用的高山专用帐篷。(本组图6可见的黄色帐篷)

双重加固,睡袋不惧零下10—20度的严寒

寒风中依然能热得只想出去跳舞

——良心配置,必须特别点赞





10:08,开始热身徒步。

这里,说一下,再赘述一下关于运动“前热身、后拉伸”和“保持自己的节奏”以及根据全部路程科学分配自己的体能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和你的装备、强装!必须准备一个道理——

一、前热身、后拉伸的重要性,在小可的多篇“诗和远方”专题文章里基本都有提到。此处不再多说。总之,一句话:你想一直野下去,你想你的老腰、你的膝盖能一直跟着你“野”下去,你就必须要前热身、后拉伸!!!

二、保持自己的节奏和科学分配好你的体能。

对于一个长线,或者是高海拔的跋涉来说,这点特别、特别重要——就和跑马拉松一样,它考验的是你的持久耐力,而不是短时的爆发力,因为这不是百米冲刺,一口气的事儿。马拉松比赛枪响的那一刻,疯狂开跑的肯定是没跑过马的,他们基本撑不过300米。

所有经验丰富的大神们肯定是一开始就要压的稳,耐得住寂寞,不被别人的疯狂搅扰——所以说,运动,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它考验的除了你的体力,还有你的判断力、认知力、韧力、毅力和耐心。

没有一个沉稳的心里素质,其实是做不好运动的,比如,一味地争强好胜,或者是把非比出个一二看得太重要。这已经失去了运动的本真。记住:运动的终点是提升,不是逞强!

三、还是惯例,说一下“装备”的重要性。

在老包客栈听小包总讲行前第一课的时候,小包总讲了几个案例:在雪山上丧了命的,大概率,都是有运动和登山、徒步基础的,有的都是跑过马拉松的,或者是老驴,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自负”。

“自负”这个东西很可怕——这么几年的运动生涯,给我学习到了不少,大概也可以叫做“体育精神”:坚持、毅力和低调、平和的心态,永远记住“强中自有强中手”,我一直向最好的自己努力,但一直有最好的别人在我之前!

说这些,就是为告诉喜欢户外的大家:一定听任何一个经验丰富的领队、向导、老师的话,装备弄好,该走走,该撤撤!不要一意孤行固执己见!否则,你的生命就交代在自己的手里了!

我这次是队伍里带的东西最多的:

1、带2套排汗好的速干内衣裤(我依然选择的是朋友&老师鸟叔的引擎鸟)想了解鸟叔和他的民族品牌引擎鸟的可见以下链接


2、2件单冲锋上衣,1件单冲锋裤(在到达大本营之前穿),1件加绒冲锋裤(主要是登雪山穿)

3、轻薄短款排骨羽绒衣,在大本营之前的任何时候,都备在随身的包里,随着天气的变化随时更换;一款冲顶穿的波司登羽绒衣(含白鹅绒90%以上,外料是冲锋衣料,防风)

4、手套薄、厚各1。不要小看手套,就像是冲顶前的培训会上,小李老师说的那样:“如果你的手套没有了,或者是丢了一只,那你就直接下撤好了。”

——我这次带了引擎鸟薄手套(这里必须着重说一下朋友&老师鸟叔的引擎鸟的品质过硬:我9号就带着这双薄薄的手套在海拔4100——4900的六级大风和零下十几度的雪山上走了个来回,一点也没觉得手冷,见最后冲顶照片紫色手套)、标号-10度的羽绒手套(后来没用上,但一定得准备!)

5、护膝和热水,我自己一直是必带的。护膝用的是TVi运动护膝,热水杯一只用的是保温效果超强的日本montbell。这点也重复说过:在极端情况下,一口热水可能会救了你的命!

6、防晒。魔术头巾多带几条累不死,高海拔防晒必须上魔术头巾。

尤其是女生,不要拿不怕晒逞能,我就问一句:你想不想到了像李小可这样80了还貌美如花,那,你就听话:360度天衣无缝的防晒必须做起来!

这个不是我说的,是专业机构做过长期跟踪调查,出租车司机的面部皮肤,经常被太阳晒到的那面,比不常被晒得那面老了5-6岁!

7、中帮和高帮的登山鞋的重要性!!!中帮和高帮的登山鞋的重要性!!!中帮和高帮的登山鞋的重要性!!!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即使这样,仍然有的同学要穿着旅游鞋、帆布鞋、跑鞋去爬山。我只能说:no作 no die!

我自己偏喜欢LOWA,夏季不捂、冬季不冷,尤其这次经过哈巴雪山严寒、大风的考验,一级棒!

(特别备注:谁家都没给本小主品牌代言费!列出单子纯属良心推荐




▼ 先说一下这俩“山里娃”

▲  这俩“山里娃”,一路上是我们的向导——小武和小李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