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0 再探太行蒙眼古道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第一次攀登太行山蒙眼古道是6、7年前的事情了,我们几个兄弟在
河南牛老弟的陪同带领下,从河南高家台的清凉山庄开始攀登的。后来虽然来过几次清凉山庄,都没有再攀登过,因此总感觉到有点遗憾。

趁着这次的清凉山庄避暑的机会,决定再次攀登一次,只是一个人而已。凭着上次攀登过程中的记忆,早上8点半开始,也是从清凉山庄的老地方出发。
蒙眼古道是古代山西与河南人民交流的一条通道,起点是在高家台村,一路拔高,至海拔1300米的地方山体开始拔地而起成垂直90度左右,所以攀爬起来十分困难和危险,据说古人为了减少心理压力而蒙着眼睛攀爬,故称蒙眼道。

从清凉山庄后面上山的路尽管走的人不多,但是路迹还是清晰可辨的。一路拾级而上,杂草丛生,枝繁叶茂。偶尔被风刮倒的树木挡住了去路,和茂密的荆条中不得不匍匐前进。水毁的地方也比较多,年久失修,一路上还是要谨慎加小心,因为活动的乱石容易导致腿脚受伤。
不一会的功夫,已经是汗流浃背了。也难怪虽然海拔不断升高,气温在下降,但是树林茂密,湿度大,对个人来说还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户外的路条和几年前的记忆是自己前进的指南。如果按照自己平时登山的速度,拔高400米的距离一般用时半个小时左右,显然今天的速度慢了。

越往高处走,路越陡林越密,也就越慢了。

绝壁攀登,必须手脚并用。

一边是悬崖一边是峭壁,一次只能容纳一个人通过。在遥远的古代人们为了生存,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艰辛,甚至生命。从古道的痕迹上可见一斑。

不小心的话很容易碰上脑袋。为了方便攀登仰或是缩短攀爬绝壁的高度,聪明的山民在悬崖下硬生生的凿出一条攀登之路。

路在何方?

万丈深渊就是一脚之间的距离。

翻越到了一个层次,高度大约在海拔1300米左右的位置时,峭壁左右两边都有清晰的山路可以通过,在此小难为了我一下。因为大脑中究竟往哪个方向走是没有一点印象了。只能在去左前方探了究竟能不能过去以后,才决定右转的方向是正确的,而继续前行。

从路标可以看出,越向上走人越少了。茂密的树林中匍匐前进,脚下还要注意湿滑的路面,安全第一是必须的。

曾经一个人多次在天山上徒步过,在亚丁转过仙乃日神山,在川西高原上去看雪山,无数次的太行山上从北方的恒山到南面的云台古道,这还是第一次一个人尝试户外活动。一个人徒步过程虽然孤独,但是自由的,走的快慢、远近、高低,不用征求意见,瞻前顾后,那种保姆式的户外活动,越来越不喜欢了。

最后的200多米的山路虽然没有刚刚结束的绝壁陡峭,却是树林茂密、道路湿滑、乱石活动。一边走一边在想:万一突然出现一头野猪的话,一个人还真有点危险。因为在山下听老乡说,太行山上野猪比较多,经常下山豁害老乡的农作物。

若明若暗的山路非常湿滑,但是只要小心翼翼就可以安全通过。相对来说,人生的路就复杂而叵测多了……


又到了一个垭口,离山顶越来越近了。

穿过一线天就是山顶了。和太行山的地貌一样,登顶后是一片开阔地带,适合种植各种农作物。往前走了走看见一户人家在田间劳作,打过招呼后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前行了。


简易的户外广告易懂、温馨,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