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临海市、天台县和仙居县游记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2024年中秋假期来到 浙江台州 市游览。这是我比较了几个从 黄山合肥 出发,适合坐高铁到达的没去过目的地之后,做出的选择。这次旅行去了 临海 台州 府城、 天台 县天 台山 国清寺和天 台山 瀑布、 仙居 县神 仙居 景区游览,因为古 台州 府治 临海 市位置居中,交通相对方便,就住在 临海 。来 台州 的原因是这里节假日的游客相对较少,景点也还可以,到这里旅游性价比较高,离我的工作地 歙县 也近。

到 台州 时和行程附近那几天,台风两次在 上海 登陆,影响浙东, 合肥 又发生两次分别是3.9级和4.7级的地震,我居然都在异地躲过了。(9月20日 合肥 2.0级以上余震已经平息,地震专家说国庆期间在内的近期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可能很小)


本次旅程的行程

2024年9月14日火车到 天台 ,入住 天台 县麦田雅朵酒店,9月15日天 台山 大瀑布-天 台山 国清寺(寺院,隋塔,墓 塔林 ,大雄宝殿右隋梅,三圣殿右墙壁上独笔鹅字碑)土灶头饭店,火车到 临海 ,入住 临海 双鸽 和平 国际大酒店,游览 台州 府城墙, 紫阳 街)9月16日神 仙居 景区(南门上南门下),皤滩古镇, 临海 市健跳小海鲜,9月17日巾山- 临海 东湖—— 紫阳 街,白塔桥饭店


台州简介

台州 市,古称海州, 台州 地名源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以境内有天 台山 而得名, 浙江 省辖地级市,地处 浙江 省中部沿海,南邻 温州 市,西与 金华 市和 丽水 市毗邻,北与 绍兴 市、 宁波 市两市接壤;属 中亚 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于1994年8月撤地设市。是佛教 天台 宗和道教南宗的发祥地,素以佛宗道源享誉海内外。


台州历史

先秦时代, 台州 地区的居民是瓯越人。瓯越人是百越的一支,居住在浙 江南 部。他们和诸侯国越国的土著同宗同源,越国人文明发展水平更高,受到华夏文明影响更大,被称为內越。而瓯越人文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一些,文化和中原差异更大,被称为外越。瓯越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时的居民已经在此地创造出了印纹陶器的遗存。瓯越人断发纹身,饭稻羹鱼,赤脚走路,以捕鱼打猎、畜牧养殖和水耕火耨的原始农业为生。在西周周成王的时代,瓯越人就和中原王朝发生了来往,当时瓯越人曾以海蛤、蝉蛇等进贡给周王室。瓯越人的华夏化比宁绍平原的越国要晚得多。当春秋战国之际的时代越国人基本华夏化的时候,瓯越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还维持着百越人的传统。战国后期到西汉前期, 台州 属于东瓯国,东瓯国前身是东瓯部落,相传为越王无彊次子欧阳蹄所建立的国家,又名东越国。在秦始皇的时代,秦军在消灭浙东的越国残余势力后,进一步南下到瓯越,迫使瓯越国的部族首领服从秦朝的治理。秦朝在 福建 和浙 江南 部的这一地区设置闽中郡,任命东瓯国和闽越国的国王和部族首领担任闽中郡的郡县长官。秦朝,瓯越人中的贵族生活上受到华夏物质文明的影响,并开始学习汉语汉文,带动当地百姓也开始效仿,华夏文明在瓯越人中发生自上而下的传播,到了汉代初年,在东越王欧阳揺(即驺摇)的倡导下,瓯越人普遍都开始束发穿鞋子,纹身的旧俗渐渐衰落,当地人尤其是具有身份和经济条件的瓯越人模仿中原人的衣着打扮,生活器具也往往用汉风的器皿,东越国的国王和贵族住在类似汉朝中原地区的房屋式样的房子里。

西汉七国之乱时,东瓯国与七国是盟友。吴王刘濞被太尉周亚夫与大将军窦婴在丹徒击败投奔东瓯国后,汉廷密使游说东瓯王欧贞复,于是东瓯王弟“夷鸟将军”欧贞鸣,趁劳军之际杀了刘濞将功折罪。事后东瓯王欧贞复被改封为“ 彭泽 王”,夷鸟将军欧贞鸣封为“平都王”。后刘濞之子刘驹逃到与东瓯王国的邻国闽 越王国(首 都东 冶,今 福建 福州 ),唆使闽越王攻打东瓯国。东瓯王向汉朝求救,汉军兵至,闽越撤兵,汉军兵退,闽越复扰。公元前138年闽越国再次攻打东瓯国东瓯王欧贞鸣战死,其子欧望不堪数番折腾,遂向汉朝请求纳地全国迁徙汉朝。汉武帝准许后,东瓯王欧望率领部属军队四万多人北上,被安置在江淮地区的西部,并被降封为“ 广武 侯”,东瓯国从此被并入中央王朝版图,其地域被划入以吴( 苏州 )为治所会稽郡。前112年汉武帝在 台州 椒江区置回浦县。前110年汉武帝又再次从浙 江南 部迁移东越百姓定居江淮之间。东汉初年的光武帝刘秀在位时期(公元25-56年),回浦县改名章 安县 。129年,汉朝以钱塘江为界分割会稽郡为吴郡和会稽郡,新的会稽郡治 山阴 县( 绍兴 ), 台州 地区隶属于以 绍兴 为郡治的会稽郡。132年曾旌率众千人在海岛起义,攻下章 安县 ,东汉出动驻在 山阴 县( 绍兴 )的会稽郡士兵在不久后 平定 起义。东汉末年的193年,王朗到会稽郡担任郡守。196年孙策率军进攻会稽郡,击败王朗,占据会稽郡。会稽郡成为日后 孙吴 的地盘。

三国时期 台州 隶属于吴国,222--231年孙权在 台州 地区置始平县和 临海 县,加速了对 台州 地区的开发。230年孙权派遣卫温和诸葛直船队从章 安县 出海远征 台湾 。卫温诸葛直率领的一万吴军在 台湾 居住了大半年,因为军队水土不服,感染瘟疫,无法顺利屯田定居,船队在掠带走数千高山族百姓后回到大陆。
257年东吴分割会稽郡东部地域设立 临海 郡,以章 安县 (椒江区章安 故城 )为郡治。东吴孙皓在位时期(264-280)年沈莹著《 临海 水土异物志》。《 临海 水土异物志》既是一部关于吴国 临海 郡(今 浙江 台州 )的方志著作,又是记载 台湾 历史和物产的最早著作。东吴时期随着稻麦种子的不断选育,稻和麦的生长期缩短, 台州 地区的粮食种植已经能一年两熟。(记载只说一年两熟,可能是种植的双季稻,也可能是稻麦套种)

280年西晋灭吴, 台州 此后属于晋朝。西晋 太康 元年(280), 临海 郡有居民1.8万户。东晋时期323年分割 临海 郡置 永嘉 郡。347年分始平县置 乐安 县。399年孙恩起义军攻占 台州 ,这次起义是东晋南朝时期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农民起义。直到411年·起义才被zhen压。南北朝时期 台州 先后隶属于刘宋、南齐、南梁和陈朝。464年, 临海 全郡仅1.4万户,3.42万人。469年 临海 人田流率众起义,470年被刘宋将领周山图率兵击败。南陈时期的575年,高僧智顗入天 台山 ,在国清寺创佛教 天台 宗, 天台 宗又叫法华宗,是 中国 佛教八大宗派之一。

589年隋朝灭陈, 台州 地区并入隋朝, 台州 地区在这次战争中应该人口损失很大。隋朝废 临海 郡,并所属各县并入 临海 县。 临海 县属处州(治所在 丽水 )隋朝末年沈法兴起义军占据 临海 ,618年在 临海 设立海州,不久李子通农民军又消灭沈法兴占据 台州 地区。622年杜伏威起义军又消灭李子通农民军占据 台州 地区。622年杜伏威设置 台州 ,分割 临海 县为5个县,以 临海 市为 台州 和 临海 县两级政区治所。624年唐朝消灭继承杜伏威称帝的辅公祏, 台州 并入唐朝。627年唐太宗设立 江南 道, 台州 隶属于以越州( 绍兴 )为治所的 江南 道。唐朝贞观年间扩建 临海 台州 府城墙,城墙是由唐太宗派名将尉迟敬德监造, 台州 刺史尉迟缭主持建造。围合面积为3.12平方公里,五代宋元明清民国时期的 临海 城基本沿用当时的城墙,城内空间基本不变。675年堂号分 临海 县南部再置 永宁 县。690年女皇武则天为 永宁 县改名黄岩县。733年,唐朝拆分 江南 道, 台州 属治所在 苏州 的 江南 东道管辖。唐玄宗天宝年间, 台州 经济发展水平为上州, 台州 总人口83868户,489015人。762年因为农民不堪朝廷重负,袁晁起义在 台州 天台 县爆发,起义军打到 浙江 很多地方,唐朝派名将李光弼率军 平定 了起义。804年 日本 僧人最澄来到国清寺求法,佛教 天台 宗随后传播到 日本 。859年浙东爆发裘甫起义,裘甫起义军攻占 台州 ,唐王朝派王式做浙东观察使,率兵zhen压,王式在860年 平定 了起义。唐代尤其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中原移民为了躲避战乱和谋求生计大批南迁到 台州 境内定居。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 台州 临海 郡全郡8.39万户,48.90万人。晚唐时 日本 商人也多次来到 台州 贸易。897年钱鏐率军攻克 台州 ,907-978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和北宋初年 台州 属于钱鏐建立的吴越国。吴越国在 台州 修建运河和水利工程,围涂造田。促进了 台州 的发展。907--931, 临海 县黄岩县开凿南官河,943年东洋围涂造田

978年,钱俶纳土归降, 台州 自此属于宋朝。北宋时期 台州 先是属于治所在 杭州 的两浙路,两浙路拆分后属以 绍兴 为治所的 浙江 东路,辖5个县。1000年设盐监于迂浦管理食盐生产专卖。1008-1017年,生长期短的占城稻被引进到 台州 种植, 台州 最晚在此时已经出现了双季稻。北宋神宗时期, 台州 全境商税征收标准额度为28386贯,熙宁十年1077年 台州 府城 临海 城内商税征收额为23440贯445文。1085年高丽国高僧义天至天 台山 求法。1086年宋朝开始开采 天台 县水南银矿。1086--1094罗适在黄岩县建闸浚河。1121 仙居 县吕师囊起义,兵败被杀。宋代 台州 经济发展水平为上州,北宋徽宗崇宁年间 台州 总人口156792户,口(男性青壮年)351955人,是当时国内人口密度较大的州。稍晚的北宋大观三年(1109), 台州 24.35万户,丁(男性青壮年)48.99万人;

南宋时期,1130年金兵南下,金兵主力一直打到明州( 宁波 ),当年宋高宗赵构自海路南逃曾暂驻章安。南宋时期 台州 属治所在 绍兴 的 浙江 东路管辖。南宋时期 日本 商人经常来 台州 贸易。当时赵宋王朝往往把南迁的宗室成员安置在包括 台州 在内的两浙东路和两浙西路,赐予他们土地房产。南宋初年南迁到 台州 的高官和宗室贵族促进了 台州 经济文化发展,并对 台州 本土的饮食文化造成一定改变。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 台州 有26.60万户,丁(男性青壮年)58.82万人。 台州 仙居 人陈仁玉著《菌谱》是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专著。 台州 人陈景沂写的《全芳备祖》是世界上最早的植物学辞典。 台州 人谢道清是宋理宗的皇后。1276年元军打到 浙江 ,牟大昌响应文天祥的号召,聚众抗元。 台州 黄土岭一战,元军击败牟大昌,牟大昌力战阵亡。元朝占领 台州 。

元朝在 台州 设立 台州 路。《元史·地理志》载,元时 台州 路19.64万户,100.38万人。1348年黄岩县的私盐贩子方国珍率众起义。方国珍后来一度降元,但是他长期割据今天的 宁波 、 舟山 、 台州 和 温州 ,俨然独立王国,他和朱元璋、张士诚和元朝之间都保持联系,为自保采取圆滑的态度长达近20年。1367年,朱元璋消灭张士诚,派汤和率领大军征讨方国珍,大军开始征讨前朱元璋派使者招降方国珍。方国珍面对军事压力和高官厚禄的招降率部纳土归降。元朝末年黄岩人陶宗仪创作了《南村辍耕录》,这是一部记录元代历史和典章制度的重要文献。陶宗仪在流亡他乡的过程中,一边在田里耕作,劳作休息时就用随身携带的笔墨把他收集到的资料写在树叶上,再收集整理起来。历时数十年创作了这部书。

1368年 台州 成为明朝领土,朱元璋下令在沿海地区设置卫所,修建城池,派军队屯驻防备倭寇。1387年明朝在椒江区设立 海门 卫。为了防范沿海的海盗和倭寇勾结,不了解对外交流和外贸作用的明朝朝廷在 台州 实施海禁。在1387年尽迁 玉环 岛居民入内地。明初, 台州 府19.75万户,78.01万人。1460年倭寇侵扰 台州 。1469年分黄岩县南部置太平县。1547年和1552-1561年,倭寇在这些年份每年都大举侵扰 台州 ,倭寇所到之处杀仁抢节,奸银放火。 台州 人口因为战火和饥荒瘟疫大量死亡或逃亡。1559年戚继光率军来到 台州 抗倭,1561年农历四月至五月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剿灭 台州 的倭寇,戚继光准确判断敌情,集中兵力,采用连续的运动战对倭寇各个击破。训练有素军纪严明的戚家军采用压制倭寇长处,能密切配合和互相保护的鸳鸯阵和灵活的战术,采用盾牌、狼筅、长矛、长刀配合火器,多种兵器协同的团队作战。在 台州 ,戚继光准确判断敌人动向和部署,率领戚家军连续作战,九战九捷,9次战斗中,戚家军杀死、逼死、活捉倭寇共计5000多人,而戚家军只阵亡20人。戚继光在战斗结束后的1561-1562年,带领 台州 临海 当地居民重修改进了 台州 府城墙。 台州 府城墙是日后包括八达岭长城在内的蓟镇明长城的蓝本。1598年 台州 人王士性著地理类书籍《广志绎》。明朝在 台州 境内多次修建海塘防范海水倒灌。

1645年夏季清朝攻占 江南 北部地区 ,俘虏南明弘光皇帝朱由崧,消灭南明弘光政权。浙东的明朝官员拥立在 台州 的鲁王朱以海到 绍兴 继位担任监国。鲁王政权和清军隔钱塘江对峙,坚持抗清一年。1648年 台州 白头军结寨抗清,清初郑 成功 和张煌言带领的海上抗清力量也多次在 台州 活动,在1657年明郑军曾攻占 台州 。1659年郑 成功 、张煌言会兵 台州 向 南京 进军。清朝在1659年击败郑 成功 和张煌言,抗清军不得不撤兵海岛上。为了阻断沿海人民对郑 成功 带领的海上抗清力量的联系和援助支持,清朝在1661年下令迁界禁海。将海岛上和沿海三十至上百华里界限内的百姓强制迁移到内陆居住,严禁人民开船入海。 台州 的外贸和渔业航运几乎全部断绝,农业也大受影响,民生凋敝。1674年割据 福建 的清朝镇南王耿精忠造反,曾养性耿精忠叛军击败清朝将领 阿尔泰 、傅喇塔围攻 台州 。康熙派遣亲王爱新觉罗 杰书率军征讨耿精忠,当年8月耿精忠叛军解除对 台州 府城的围攻。1728年清朝置 玉环 厅。1738年 琉球 国贡使在 台州 登陆入贡。1767年齐周华因文字狱被乾隆帝迫害处死。清朝嘉庆年间 台州 人戚学标创作了汉语汉字类书籍《汉学谐声》。1853年太平天国攻占 南京 ,清朝在 台州 开办厘捐,加征赋税。1861年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兵分两路攻 台州 ,十一月一日太平军进入府城 临海 ,在一个月时间里占领 台州 各县城。 台州 的地主士绅组建民团对抗太平军,1862年四月 临海 、 天台 等县民团围攻府城。太平军撤出 台州 。1879年 临海 人金满聚众起义,起义军接连打败清军,湘军名将彭玉麟派官学廪生谢梦兰招降了这支起义军,金满担任了清朝官职,后金满不满清朝官场腐败,辞官回到故乡隐居。1884年1897年 海门 至 宁波 商轮开通。自1862年基督教和天主教先后传入 台州 后,西洋传教士和教 民和 当地民众冲突不断,1899年
应万德率众焚毁天主教堂。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 中国 的狂潮,实力较弱的 意大利 亦欲染指 中国 ,乃于1899年2月向 中国 清政府提出了强租分属 宁波 和 台州 的 浙江 三门 湾以用作海军基地的要求。清朝知道 意大利 国力不足,军事实力尤其有限, 意大利 强租 三门 湾的要求遭到了清朝的强硬拒绝,并积极在 三门 湾增兵布防,严阵以待。 意大利 人见清朝早有防备,又迫于其他列强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这一要求。 三门 湾事件以 中国 取得外交胜利、 成功 守护领土告终。1902年清朝在 台州 设立官办 台州 邮局,1906年设 台州 电报局。1907年 台州 发生 海门 天主教徒与基督教徒聚斗。1909年为了反抗食盐专卖和盐厢欺诈, 仙居 县张大牛率众暴动捣毁盐厢。1911年底 台州 响应辛亥革命,建 台州 军政分府。1911年 临海 县城区有人口13074户,51422人(常住加流动人口)。

1912年民国废府,各县直属于省。1913年周永广组织反袁(世凯)民军参加二次革命。1916年孙 中山 视察 三门 湾。袁世凯死后 台州 为皖系军阀段祺瑞控制。1917年始办电气公司 台州 开始通电。1918年 临海 县创办公立图书馆。1919年成立 台州 救国协会声援“五四”运动。1924年始建中共党小组。当年秋天直系军阀孙传芳趁着江浙战争控制了 浙江 ,1926年10月孙传芳的 浙江 省长夏超在国共两党策动下背叛孙传芳,率领 浙江 省投降国民革命军。1927年老蒋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共转入秘密活动。当年中共组织路桥镇药业店员工人罢工,1928年中共又组织了亭旁起义,都失败了,当年在 台州 成立中共 浙南 特委。1929年中共又组织了黄岩县打盐厫斗争。1930年程文槎武装反抗土地呈报作假,后因诱降,内部火并,骨干尽丧。被国min党zhen压。1930年 海门 至黄岩长途电话线路架通。中共策动 天台 县 桐柏 武装暴动。 台州 游击队编入红十三军 海门 至路桥公路筑成通车。1932年在 临海 置特区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1934年浙闽过境公路通车。1932年黄岩县城城市人口21496人, 天台 县城城市人口16778人, 温岭 县城城市人口9317人, 仙居 县城城市人口9126人, 玉环 县城城市人口3284人。

1937年9月18日,“七七事变”两个多月后,日舰驶入 玉环 坎门洋面,日军在东沙登陆,抢掠军用电台和群众财物,捣毁房屋。1937--1938年 台州 抗日救国活动兴起,1938年 台州 民众掘毁公路以防日军入侵, 台州 第一座水电站在海游镇建成, 天台 县袜厂女工罢工。日军几次向 台州 发动进攻都被国军和新四军挫败。1940年置 三门 县。1941年4月19日,日军约2000人在 海门 镇登陆,守军无备,江防司令蒋志英被杀。同日,日军约1000人由 海门 分乘炮艇侵犯 临海 县,20日入城,25 日退回 海门 。同时又有日军约600人于4月20日分水陆两路侵占黄岩县城,5月1日退回 海门 。5月3日全部撤离 海门 入海。此为日军在 台州 首次较大规模入侵。1943年10月3日,日伪军侵犯大陈岛,土著武装王仙金部与日伪军交战一日后撤退,次年3月,王率所部800余人夺回大陈岛,并迭向温台护航委员会请求投诚获准。
民国33年(1944)3月18日,日舰3艘侵入 台州 湾,汽艇2艘进犯椒 江口 。护航队迎击,盟军飞机前来助战,日艇逃跑。次年3月2日,盟军飞机于 温岭 县石塘海面炸沉日运粮船2艘,当地守军俘日、伪军各4人。3月17日, 日本 海军中将山园正相乘座机自 新加坡 返航,被美机击伤机翼,油尽迫降椒江水域,上溯灵江。驻 海门 护航中队与水警队闻讯追击,山园及其部分随从自杀,余者焚机逃命。逃命日军后被击毙生擒。1945年6月21日, 福建 溃退日军3万余人自 乐清 窜 温岭 县境,经黄岩、 临海 、 天台 、 三门 等县,于7月5日自 天台 、 三门 分头北去,沿途焚抢奸杀,罪行累累。 临海 县33乡镇100余村遭敌蹂躏,受害2万余户,以东塍区最为严重。

1946年, 临海 县城有城市人口23627人。1947年建立 台州 公立医院。1949年5月至7月解放军解放了 台州 境内各城。国民dang勾结当地反动势力妄图在 台州 山区建立“根据地”解放军随后开展剿国fei斗争,到了1950年6月,解放军肃清了大陆上的国民党残fei。大陆股匪基本肃清后,国民dang少数匪部流窜至上大陈、下大陈、一江山、披山等岛屿,与海匪合股,负隅顽抗。 中国 人民解放军第六十二师部分部队驻守 白沙 山、琅玑山、黄礁山等沿海岛屿,执行防御作战任务。 1951年11月20日,国民dang特务吕渭祥率匪800 余人,自披山岛出发,袭击 玉环 县府,8艘敌舰在洋面活动。战斗于20日晨7时打响,县府2个警卫班,在民兵配合下仓促应战,情况危急。驻守楚门的第六十—师一八三团派第二营四连与第三营九连火速救援。在敌炮火封锁下,部队徒涉海峡,夹攻敌 滩头 阵地。与此同时,该团驻坎门第五连及 玉环 县大队赶来向敌发起进攻。战斗至14时,第五连、第九连胜利会合。第四连夺取敌 滩头 阵地后,15 时与县机关干部会师沙岙。16时将敌彻底击退,收复 玉环 县城。1955年1月18日张爱萍指挥解放军海陆空三军联合进攻一江山岛。10个小时全歼国民dang守军,不久老蒋觉得靠近一江山岛的大陈岛难以防守,借助 美国 海空军从大陈岛撤军,并胁迫大陈等岛居民迁去 台湾 。

1949年 台州 解放后在 台州 设立第六专区,10月10日,第六专区改称 台州 专区,驻 临海 县,辖 临海 、黄岩、 天台 、 仙居 、 温岭 、 三门 、 宁海 7县及 临海 城关、 海门 两直属区。 玉环 县属 温州 专区。1954-1962年 台州 专区曾两次撤销,1962年再次设立 台州 专区。1978年改称 台州 地区。1994年设立 台州 市,设立 台州 市时, 台州 的行政中心迁出了唐朝初年以后的 台州 的千年府治 临海 ,签到了沿海地势平坦的椒江区。

台州名片

台州 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 台州 片。 台州 话属于吴语系,和太湖片吴语不同,保留完整的全浊声母。这里的吴语属南部吴语,和太湖片吴语听感发音有很大不同,很多外省人听当地人说的普通话会觉得既像吴语,个别发音像 福建 。而且 台州 每个县的方言也有较大区别,每个县内部也有区别,这种区别比讲北部吴语和江淮官话的同一地市内部差别要大。当地人说的 台州 吴语和普通话混合的语言不太难懂(个人基本能够听懂 临海 、 天台 、 仙居 当地人说的当地方言和普通话混合的语言)。 台州 地区的节日日期和 中国 内地其他地区不同,传统上过元宵节是农历正月十四,而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六。 台州 正月十四过元宵节这一习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纪念戚继光在 台州 取得的抗倭胜利。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唐初名将尉迟恭(或刺史尉迟缭)修筑 台州 府城时,百姓拿出自家的蔬菜与筑城用的米粉混合制成热羹,以犒劳参与筑城的军民,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元宵节风俗?。 台州 的中秋节则是在八月十六庆祝,而不是传统的八月十五。这一习俗的起源也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是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方国珍为了让他母亲能与“天下百姓”同乐,而下令推后一天过中秋节。另一种说法是朱元璋起义时,由于信使走到 台州 时已是八月十六,因此阴差阳错地形成了八月十六过中秋的习惯?。(中秋节起源虽早,但在元末明初开始才成为一个有别于古代汉族一般节日的重大节日,这一时期也是现代中秋节日习俗的形成并定形期)。
台州 属于 浙南 ,包括 台州 人在内 浙南 地区的人不仅有 浙江 人普遍有的敏锐的商业意识和经济头脑,而且相比浙北人, 浙南 人更有血性,相当一部分 浙南 人富有冒险精神。明代的 义乌 人和 台州 人是戚继光招募组建戚家军的主力,战斗力非常强悍而且军纪严明。现代相当一部分 浙南 人是很有经受挫折的勇气,很有创业的打拼精神的,他们把想法付诸现实的行动力很强。 浙南 人大多是积极进取的,比浙北人更具有不向命运低头,抓住机会或者创造机会改变命运的意识,也更为勤奋。也不缺乏活跃的思维、精明的头脑和接受新鲜事物的学习能力,当地人在 中国 还是很有灵活的头脑的。并且 浙南 的传统手工艺也十分精湛,说明了当地人的心灵手巧,展现了当地人出众的创造力。而且相比我国东部和 东北 大多数地区,在 浙南 很少有因无知而盲目自信的傲慢之人,因此 浙南 人的平均智商和视野总体上也比这些地区要高和宽阔,观察力也更为敏锐。 浙南 大多数地区的人相比苏南人和浙北人、 上海 人,要朴实一些,不慕奢华,奢侈浪费极少,当地富人致富以后性格也更低调一些, 浙南 人一般不像国内很多地区的人那样喜欢张扬显摆。

台州 的菜肴以海鲜和山货为主,沿海地区尤其偏爱海产品。而山区则以山货为特色。 台州 菜的口味以鲜美为主,不喜欢过于强烈的辣味。名菜有虾酱蒸盘菜、拔丝贡薯、酒蒸跳鱼、清蒸 三门 青蟹、清汤望潮、 仙居 八大碗、翻碗肉、红烧长潭胖头鱼、 白水 洋豆腐、 台州 花雕鸡、蛋清羊尾等。 台州 在小吃种类上比其北面的地区有更多的特有的小吃。名小吃有姜汁面、姜汁核桃蛋、 临海 麦虾、青饺、扁豆仁糕、麦饼、麦油脂、麻滋、扁食、汤面皮、麦饼筒等。 台州 特产有:涌泉蜜橘、 仙居 三黄鸡、 温岭 高橙、路桥枇杷、 仙居 杨梅、大陈黄鱼、 玉环 柚。 台州 五 大名 茶: 临海 蟠毫、天 台山 云雾茶、 仙居 云峰茶、黄岩龙乾春、羊岩勾青等。当地特色饮料有青草糊、冰杨梅等。当地的手工艺非遗和太湖流域和浙东一带的 江南 核心区有明显不同,也不同于浙 西和 温州 丽水 。代表手工艺特产有 仙居 的针刺无骨花灯、稻草画、彩石镶嵌画等。 台州 的建筑风格介于 宁波 和 温州 之间,清水砖墙,一般很少有马头墙,以硬山墙和圆顶山墙为主,天井横向跨度较大,祠堂带冬瓜梁,雕刻较为朴素简单,图案线条较细, 台州 内部建筑风格也并不统一。当地老一辈人也爱听越剧。 台州 的主要景区有 临海 台州 府城( 临海 东湖、 台州 府城墙、 紫阳 街等)、天 台山 (国清寺最为著名)、 仙居 景区(神 仙居 最为著名)、皤滩古镇、大陈岛、公盂景区、 仙居 凝真宫、高迁古村、桃渚古城堡、石塘古镇、方山-南嵩岩、长屿硐 天等 。 台州 的名人主要有南宋高僧道济(济公)、学者陈仁玉、陈景沂,宋理宗皇后谢道清、南宋权相贾似道,元末明初著名学者陶宗仪、元末明初农民起义首领方国珍、元末明初谋士叶兑,明朝地理学家王士性,国军空军上将 周至 柔等。 台州 以桂花为市花,香樟为市树,车牌代码是浙J,长途电话区号是0576。

游记配乐是 台州 当地的原创歌曲《平安抲鱼歌》。


浙江各地主要旅游资源

以下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古镇古村只选遗迹保存比较完好的
杭州 : 杭州 西湖、 浙江 省博物馆、 清河 坊历史街区、 杭州 胡雪岩故居、良渚博物院、拱宸桥历史街区、西溪湿地、 塘栖 古镇、 龙门古镇 、天目山、千岛湖、 大慈岩 、严子陵钓台、瑶琳仙境
http://www.mafengwo.cn/i/19664587.html 我的 杭州 游记

宁波 ; 奉化 溪口 滕头旅游区、 石浦 古镇、 慈城 古镇、 前童 古镇、鸣鹤古镇、天一阁、东钱湖、四明山、保国寺、天童寺、河姆渡遗址、王阳明故里、张煌言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463.html 我的 宁波 游记

绍兴 :鲁迅故里、书圣故里、 绍兴 博物馆、大禹陵、 绍兴 东湖、柯岩景区、兰亭景区、蔡元培故居、印山越国王陵、 诸暨 西施故里、 新昌 大佛寺、 安昌 古镇、东浦古镇
http://www.mafengwo.cn/i/9221757.html 我的 绍兴 游记

嘉兴 : 乌镇 古镇、 西塘 古镇、 嘉兴 南湖、 海宁 盐官镇(钱塘江观潮点)、月河街、梅花洲古镇

湖州 : 南浔 古镇、莫干山、陈武帝故宫、新市古镇、藏龙百瀑

舟山 :普陀山、朱家尖、东极岛、枸杞岛、 嵊泗 列岛、桃花岛、定海古城、沈家门渔港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821.html 我的 舟山 普陀山游记

金华 : 诸葛八卦村 、 东阳 卢宅、 兰溪 六洞山、游埠古镇、 横店 影视城、双龙洞、百丈潭、新华村、郭洞村、 俞源 村、延福寺

衢州 :江郎山、 廿八都古镇 、 龙游 石窟、南孔圣地、仙霞关、根宫佛国、烂柯山、 龙游 石窟

台州 : 台州 府城( 临海 古城墙、 紫阳 街、 临海 东湖等)、 天台 山( 天台 大瀑布、国清寺等)、神 仙居 、皤滩古镇、公盂景区、高迁古村、章安古镇、桃渚古城堡、大陈岛、 温岭 石塘镇、长屿硐天

丽水 : 缙云 仙都、 云和 梯田、古堰画乡、龙泉山、云中大漈(含时思寺)、石门洞、百山祖(另外 丽水 境内古村很多,以 松阳 境内最多,其中河阳村、杨家堂、陈家铺、松庄、岩下石头村最有名)

温州 : 雁荡山 (八大景区) 、刘伯温故里(2大景区)、 楠溪江 (13个主要景区) 、 洞头 景区、玉海楼、寨寮溪、卧龙峡、圣井山石殿、南麂列岛、 温州 江心屿、 泰顺 廊桥群

以上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古镇古村只选遗迹保存比较完好的


历史时期浙江第一大城市的变迁
几乎所有 中国 人都知道 杭州 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曾经是南宋首都,也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古谚语, 杭州 西湖风景秀丽也很闻名。然而当我们通过历史文献和考古考察全部历史时期 浙江 境内城市的发展水平,却不能用自古以来来说明 杭州 在 浙江 的地位。这种今天人认为的 杭州 是 浙江 中心城市的常识并不适用于古代全部历史时期。尤其是我国早期历史中 浙江 各地的发展水 平和 今天的情况实际上是大相径庭的。

浙江 境内史前新石器时代最大的城市遗址是距今7000-5000年的 余姚 河姆渡遗址和距今5300-4300年的 余杭 良渚遗址。在舜帝在位时期, 浙江 境内唯一留下记载的方国是位于 湖州 德清 县境内的防风氏古国。越国是春秋战国时期源于 浙江 境内的最大的诸侯国也是唯一可考的诸侯国。《史记》说越国国君是夏王少康的庶子无余的后代。但是越国在春秋晚期的越王允常以前并无详细历史记载。在越王勾践修建会稽城作为越都以前其国都所在也不清楚。之前的越国国都可能在 绍兴 诸暨 、 金华 东阳 、 金华 义乌 、 湖州 德清 、 湖州 安吉 境内。根据考古发现,从商代到春秋晚期的越王允常时代,埤中( 诸暨 店口)、大部( 诸暨 枫桥)、 山南 ( 东阳 六石)、嶕岘( 义乌 稠城)、勾嵊( 诸暨 牌头)发现的都邑遗址和丰富的考古遗存说明这些地方可能是越国早期的国都。

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从吴国返回越国后,在 绍兴 越城区修建了会稽城, 绍兴 成为了越国的国都。春秋末期和战国晚期,越国两次定都 绍兴 。勾践所修建的越国国都会稽城由越小城和越 大城 组成。《越绝书》记载越小城周长2华里243步,“ 大城 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西汉 山阴 县( 绍兴 城)的城市空间在会稽郡仅次于吴( 苏州 ),东汉时期吴郡和会稽郡分立, 山阴 县( 绍兴 )又成为会稽郡治,也是汉代 浙江 境内唯一的郡治所。 绍兴 因为这些基础,从春秋晚期以来成为了 浙江 境内第一个 大城 市。学者估计,东汉时期, 山阴 县约有人口5万人。东汉时代 绍兴 人王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坚持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他创作的《论衡》对当时的迷信思想和迷信传统进行了批判,对当时严重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东汉时代 绍兴 人袁康、吴平创作了《越绝书》,赵晔创作了《吴越春秋》,《越绝书》和《吴越春秋》是记载吴越两国历史的珍贵历史著作。汉代 绍兴 的耕地面积大为扩大,粮食产量和人口大大增加,利用鉴湖水面发展的 淡水 鱼养殖有很大规模。东汉时代会稽郡的麻布制作精良被当做皇家贡品, 绍兴 与临淄、陈留、 汉中 是当时的四大麻纺织业中心。东汉 绍兴 越窑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瓷器,越窑青瓷, 绍兴 还有铜镜制造业,在东汉三国时期 绍兴 产铜镜行销全国。关于 绍兴 酿酒的记载也始于东汉,只是当时的 绍兴 酒还是低度米酒并非今日著名的黄酒。这说明当时 绍兴 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居 浙江 首位。

而秦汉的 杭州 是先后属于会稽郡和吴郡管辖的小县钱 唐县 ,当时的钱 唐县 城面积很小,根据我之前看到的一篇论文,钱 唐县 城墙内空间仅排在西汉会稽郡第22位。土地盐碱,农业产量低,经济不发达,建在山脚下,因此直到南北朝时代,人们还以“山僻小县”形容钱 唐县 。秦汉时期 浙江 境内仅次于 绍兴 的城市是曾为鄣郡治所的 安吉 (故鄣)。

三国时代, 杭州 市区属于治所在 苏州 的吴郡管辖的普通县城钱 唐县 ,两晋南北朝时期, 杭州 钱塘江以北隶属于治所在吴 兴县 ( 湖州 )的吴兴郡。 萧山 属治所在 山阴 县( 绍兴 市区和 绍兴 县)的会稽郡。而 绍兴 不仅一直是会稽郡的治所,在南北朝时期还曾经是东 扬州 的治所。 孙吴 和西晋南北朝以后, 绍兴 发展成了 江南 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东晋到南北朝早期 绍兴 的柑橘种植业,青梅和杨梅的种植逐渐发展起来, 绍兴 生产的越窑青瓷行销全国。东晋南北朝时期 绍兴 用竹子为原料的造纸业生产规模很大,王羲之一次从会稽郡府库中就调拨了9万张纸赠给好友。南朝宋时期会稽郡有52228户,348014人, 山阴 县就有人口超过3万户。书圣王羲之常年居住在 绍兴 ,在 绍兴 创作了以《兰亭集序》为代表的大量书法作品。 绍兴 人谢灵运是东晋和南朝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 浙江 仅次于 山阴 县 绍兴 城的城市是吴兴郡治所 湖州 , 湖州 的农业发达,铜镜制造和蚕丝产业都在南朝有较为重要的地位。再次是较早成为郡治所的 临海 郡治所 台州 、 东阳 郡治所 金华 、 永嘉 郡治所 温州 。

589年隋朝灭亡南陈,统一 中国 。 杭州 成为隋朝领土。当年隋朝改钱唐郡为 杭州 。辖6各县, 杭州 的地名始于此。590年隋朝看中钱 唐县 沟通钱塘 江南 北的重要地理位置,把 杭州 治所从 余杭 县迁到钱 唐县 ,灵隐山下的钱 唐县 城为 杭州 和钱 唐县 二级zf治所, 杭州 作为地市级政区治所的历史始于此时。 杨素主持修筑海堤,并修 建水 利工程,排出西湖的苦咸海水,将西湖变为 淡水 湖,引西湖水入城作为 杭州 生活用水,为 杭州 以后的繁荣打下了基础。609年 杭州 有人口15380户。( 合肥 在隋代是庐州的治所,隋代庐州有人口41632户。)610年隋炀帝杨广征发明富凿 通江 南运河,自京口(今 镇江 )至 杭州 ,800余里。与江北运河相接,成为隋唐大运河的一部分。大运河的开通为 杭州 带来物流和人流,作为大运 河南 端的重要节点和钱塘江北岸最重要的渡口,很多物资在 杭州 中转,加上之前杨素做的工作,让 杭州 城开始迅速发展。

591年杨素主持修建了会稽郡外 罗城 ,扩建了城市。605年隋朝在 绍兴 设置越州。越州的辖区开始时相当于 绍兴 , 宁波 两市范围,后来逐渐缩小。隋朝越州 绍兴 只有人口20271户。( 合肥 在隋代是庐州的治所,隋代庐州有人口41632户。)隋炀帝时越州的耀花绫有优异的品质被作为贡品上供。唐代越州的绫、罗、纱等丝织品风行全国,越窑青瓷大量出口到海外。造纸业、煮盐业和米酒酿造业生产规模扩大,还出现了雕版印刷业。 绍兴 的茶叶种植也始于唐代。唐代初年的越州还是国家著名的海船建造基地之一(当时 宁波 和 绍兴 还没分家),出生于今天 萧山 ,退休后在 绍兴 城中养老的贺知章是唐代杰出诗人, 绍兴 的裴氏家族是当时有名的藏书家。

唐代初年 杭州 因为水运优势,超过 湖州 成为 浙江 第二 大城 市。唐朝安史之乱后大量北方移民南下移居 江南 ,这是 杭州 历史上历史上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潮, 中国 经济重心开始向南方转移。数量众多的移民为 杭州 土地开发和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杭州 的人口、耕地数量、粮食产量和赋税扩大到唐初的几倍。经过李泌和白居易等人的治理, 杭州 的人居环境和农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唐代 杭州 辖8个县,唐晚期 杭州 有人口86258户,585963人。

唐玄宗天宝年间越州有人口90279户,人口529589人, 山阴 、会稽两县约有人口15万人。787年越州成为 浙江 东道道治,管辖 浙江 钱塘江以南地区, 绍兴 作为 浙江 东路治所一直延续到南宋末年。唐朝末年以前虽然 绍兴 城仍然是 浙江 第一 大城 市,但随着临近的 杭州 和明州( 宁波 )崛起,城市地位下降,开始走向衰落。唐朝末年军阀董昌占据越州,董昌与军阀刘汉宏和钱镠三方在 绍兴 城及其外围多次大战,859-860年裘甫的浙东农民起义曾波及越州所辖的 嵊州 、 余姚 等地。直到896年钱镠攻占越州,消灭董昌。

钱镠在获胜后建立了吴越国,定都 杭州 ,893年七月,钱镠为镇海军节度使,雄踞 杭州 ,发民夫20万及十 三都 军士,扩建 杭州 城,自凤凰山筑 罗城 ,周长35华里,建有10座城门,3座水城门。 绍兴 在战乱中受到较大破坏,从此作为 浙江 最 大城 市的地位被 杭州 取代。但 绍兴 在五代十国和宋代仍然不失为 大城 市。

到了北宋时期, 杭州 已经成为全国仅次于 开封 的第二 大城 市,北宋神宗熙宁年间, 杭州 每年额定商税额超过12.7万贯, 杭州 城征收的商税额超过8.2万贯。居全国第二位。宋徽宗崇宁年间, 杭州 有人口203574户,20-60岁的壮男丁296615人,实际人口约90-100万。宋朝继续以 绍兴 城为越州和 浙江 东道治所。宋真宗统治时期的1011年,越州有人口117180户,人口约七八十万。 山阴 会稽两县人口36247户,人口约20多万。 绍兴 城内的居民有5万多人。1052年越州知州王逵主持开挖了 绍兴 护城河。宋徽宗崇宁年间,越州有270306户,人口1567390人,当时的 绍兴 城内有2万户居民,10多万人。

南宋定都 杭州 以后,南宋扩建的 杭州 城,形状为不规则的南北向长方形,面积15平方公里,开18座城门。史料记载南宋末年 杭州 城所在的钱唐、仁和二县人民户籍人口为43万, 杭州 城内外常住总人口估计最多时超过100万。 杭州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而当时的 绍兴 虽然是省会级别的两浙东路治所,也是南宋的主要城市之一,但城市人口仅15-20万。1223年 绍兴 知府汪纲扩建 绍兴 城,修建了今人所指的 绍兴 古城墙,开城门九座,形成今日 绍兴 老城区的范围, 绍兴 的城内空间超过8平方公里。

杭州 在元朝是 中国 数一数二的 大城 市,也是明朝初年和晚明五个人口超过10万和25万的最大的城市之一( 北京 、 南京 、 苏州 、 杭州 、 开封 )在清朝中期鸦片战争以前也是 中国 几个人口超过50万的 大城 市之一( 北京 、 南京 、 苏州 、 杭州 、 武汉 (由三座城镇组成)、 广州 、 扬州 (有争议))。 浙江 的其他府城虽然经济文化发展水 平和 人口规模比 江苏 省以外的其他各府城的平均水平都要高一些,清朝鸦片战争前和清朝末年 浙江 除 杭州 以外各府城的平均人口数达到5万人,这一规模是华北地区、长江中上游的皖赣湘鄂川和 福建 一般府城人口的2-4倍,云贵桂、和 甘肃 、 陕北 最弱府城的5-10倍.但是这些府城和 杭州 相比,实力差距是很大的。

鸦片战争以后, 浙江 的城市中受到外贸和航运助力最大的是 宁波 , 宁波 的发展速度从1840年开始算是 浙江 最快的。进入到现代以后, 宁波 的一些经济指标 比如 人均GDP近年来又超过了 杭州 。但是现代在城建、教科文卫和城市地位、文化影响力等综合实力 上杭 州仍然比 宁波 高出不少。

综上所述, 绍兴 是春秋晚期到唐朝末年 浙江 境内最大的城市, 杭州 则是隋朝以后才开始发展起来的。直到唐朝末年和五代十国时期才成为 浙江 的中心城市。

安徽历史上第一大城市的变迁
安徽 的文明进程开始于皖 西北 ,在春秋晚期,随着州来国和蔡国先后在 寿县 定都, 淮南 市 寿县 开始在 安徽 各地中脱颖而出,地位重要起来。到了战国时代,寿春( 寿县 )不仅通过淮河联通淮河上下游,还向北通过淮河支流颖水和魏国开凿的鸿沟运河,连接济水和黄河,南面通过东淝河的水运,经过庐( 合肥 )中转通过长江支流南淝河、巢湖和裕溪河的前身濡须水沟通长江及其支流,发展为一个水运枢纽和重要商品集散地。楚国在公元前241年迁都寿春后寿春的城市人口达到了20万。寿春是当时除了 山东 以外的华东地区加上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汉代 寿县 仍然是全国十六个主要商业城市之一, 安徽 境内仅次于寿春的是作为江淮水运物 资中 转站的 合肥 。 合肥 因东淝河和南淝河两水在 合肥 同源且早期水路相连而得名。 合肥 也是《史记 货殖列传》中记载的汉代16个商业都会之一。如果加上北方化但在秦岭以南的 南阳 ,汉代南方7个 大城 市是 成都 、宛( 南阳 )、 江陵 ( 荆州 )、寿春( 寿县 )、吴( 苏州 )、 合肥 、 番禺 ( 广州 )。汉代 安徽 境内仅次于寿春和 合肥 的重要城市还有舒( 庐江 柯坦城池村)、历阳( 和县 )、谯( 亳州 )、宛陵( 宣城 宣州区)等。 寿县 在春秋到唐代是 安徽 境内最大的城市,汉朝到唐代以前 安徽 仅次于 寿县 的第二 大城 市是汉代的 合肥 ,三国时期的 亳州 ,(两晋南北朝到隋时期不明),唐代的 宣城 。而晋代到唐代, 合肥 也一直是 安徽 境内的州治所之一。两晋南北朝到隋代, 安徽 长期为州郡治所的城市有 寿县 、 合肥 、 亳州 、 阜阳 、 宣城 、 潜山 。其中又以 寿县 、 合肥 、 宣城 三城为州郡治所时间最长。唐代的庐州在 安徽 排名第三位。

五代十国后期庐州( 合肥 )因杨吴的大力经营和很少受到战乱破坏超过这一时期受到严重战乱破坏的寿州( 寿县 )和宣州( 宣城 )发展 安徽 境内的第一 大城 ,宋代庐州的商税、酒税等税收居 安徽 第一位,城市人口和城墙内空间也居 安徽 各城第一位,1077年庐州城市商税超过5万贯居全国第11位。宋代庐州的经济指标也超过宋代 江宁 府( 南京 )。宋真宗时代 淮南 道设置了2名主管经济大权的转运使,其一就驻庐州办公到了北宋时期或南宋初年, 淮南 西路的治所也就是当时 安徽 境内唯一个一级行政区的治所从寿州迁到了庐州 合肥 , 合肥 作为 淮南 西路、庐州、 合肥 县三级行政区治所,取得了行政中心地位。 徽州 (治所 歙县 )的经济文化经过北宋时期的积累随着南宋定都 杭州 和很少受到战乱破坏而发展起来,在南宋时期的 安徽 ,经济发展水平仅次于庐州,而手工业发展水平居 安徽 之首。原本是中古以前 安徽 第一 大城 市的 寿县 ,因南宋和金元的战争,更加严重是南宋以后淮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在南宋以后,尤其是明清以后,成为 安徽 经济落后地区。在元明时期, 安徽 没有任何一座城市是省级行政中心,元代的 开封 和 杭州 ,明代的 南京 是管辖 安徽 地区的行省省会。除了明初 凤阳 在 安徽 各城中人口最多以外,庐州 合肥 是 安徽 境内的第一 大城 , 安徽 长江岸边的皖江城市群除了 马鞍山 在南宋末年全部完成建城,而在明朝中后期成形。明朝中后期 安庆 、 芜湖 和五代时期最先发展为州府的 当涂 一起成为皖江地区的三个重要城市。

安庆 在1260年建城,同时取代了之前 潜山 的 安庆 地区行政中心地位,明代后期的 安庆 府人均进士已仅次与 徽州 ,1667年 安徽 建省,因这一政区全称由十三个府州从南向北的先后顺序排列,安、徽二字居首,且都带有安定,服从王朝治理(安代表安定和徽古意绳索)美好寓意,一说 安庆 和 徽州 地位重要(清代书籍还没有这种说法)因此清朝命名为 安徽 省。清朝初年,因 安徽 内部经济文化民俗差异巨大,明代以前, 淮北 、江淮和 江南 从未隶属同一一级行政区,自楚都寿春之后内部自古以来一直没有唯一的zz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安徽 省会定在哪里被朝廷长期争议, 安徽 省一级衙门在清初常驻 南京 办公。清代时的1760年,乾隆因 安庆 城控扼长江中下游,且城四周有群山和险关,选定 安庆 府 怀宁 县(元明清府县治所都在 安庆 城)为 安徽 省会, 安庆 成为 安徽 省会,成为 安徽 zz中心, 安庆 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也居当时 安徽 前列,不过清代 安庆 的城墙内空间在省内排在庐州 合肥 、 寿县 之后,面积不及庐州城 合肥 一半,清代 安庆 城又没有清末以前的城市人口数字,加上嘉庆道光年间,屡有建议迁省会于庐州 合肥 的记载。清朝两次否决都是因为庐州城地处平原,四周无雄关天险可以依靠而反驳支持建省会于庐州的 安徽 官员士绅,当时 安徽 的第一 大城 是否是 安庆 是可疑的。 安庆 和 合肥 都有可能是清朝鸦片战争前乃至太平天国运动前 安徽 第一 大城 。 安庆 作为清代 安徽 省会先天存在不足,如其人均进士数清代少于 徽州 和和州,仅为 安徽 13府州第3位,清代 安庆 府附郭县 怀宁 县的进士人数和人均进士数均少于庐州府附郭县 合肥 。 安庆 人均赋税在清代 安徽 在 徽州 、太平、庐州、 宁国 、 凤阳 等府之后,仅为 安徽 13府州第6位。

清末1876年 芜湖 开埠,迅速发展成为近代 安徽 境内第一大工商业都市,工商业产值和城市人口是清末民国时期的 安徽 第一。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后本来只是 凤阳 一个镇的 蚌埠 在 安徽 崛起,迅速发展为 安徽 第二大工商业城市,并且在日伪时期还做过 安徽 省会,1947年又成为 安徽 解放前唯一一个设市的城市。虽然因 安庆 是省会的原因,清末 安庆 的近代化在 安徽 开始得最早,甚至开创过一些 中国 近代化的第一,但因为缺乏经济驱动和清末zz腐败, 安庆 的近代化和 芜湖 相比速度缓慢,民国时期 安庆 城城市规模和工商业产值仅居 安徽 第三位,在抗战爆发前仅为 安徽 的行政中心和司法和文教中心。1938年因为日军进攻 安徽 , 安徽 省会临时迁往立煌( 金寨 ),1945年抗战胜利后, 安徽 省会正式迁到了 合肥 。 合肥 在民国时期城市规模仅居 安徽 第4位,且城建在民国时期横向对比极为薄弱,城市规模仅为三、四线城市,城市人口仅为国内60多位,这也是汉代和隋朝以后合 肥城 市地位的最低点,但是如果以清朝中期的标准,清朝中期庐州 合肥 的城市规模和城建则属中等省会的等级。 合肥 在1950年代末成为 安徽 第一 大城 ,现在在 安徽 的优势相比其他 安徽 城市已经十分明显。

从历史长度和全部历史时期的总体历史地位和行政等级,古建筑和地下文物数,名人的数量和影响力、史料丰富程度、拥有独立地域文化区且是庐州文化区中心的角度, 合肥 在这些方面都大大超过 安庆 、 芜湖 和 蚌埠 。 徽州 黄山 在古建筑、传统手工艺、传世文物数、明清文书档案数、明清文化名人、地域文化发展水平上超过 合肥 ,但 徽州 地处 皖南 山区,且地理位置偏居 安徽 南端,人口又太少,虽然有传统文化积淀的优势,却并不适合建成 大城 市,也没有足够的承载大规模产业的土地空间,交通建设成本高。因此 合肥 作为省会是合理的。

为照片关联地点

说明一点, 安徽 省在绝大多数 中国 人眼里是极度缺乏认知和了解的,包括一部分 安徽 人在内的大部分 中国 人对 安徽 的认知都是停留在肤浅的层面的。因此表的内容虽然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刻板印象和肤浅认知。很多网络公众号所说的 安徽 是错误的,但是很多人接受错误的知识。图表的内容也会得罪一些人。因此虽然符合史实但会让一些人不悦。( 比如 那些到 黄山 的游客很多甚至连 徽州 府治所在 歙县 而不是 黄山 市屯溪区都不知道。网上的一些写 合肥 的所谓公众号连庐州府、附郭县和古代城市规模的概念都不懂就说 合肥 是县城发展而来)

为照片关联地点
https://www.mafengwo.cn/i/12139794.html 这篇游记里有《 中国 历史地图册》里的历史地图和标注 安徽 一些城市古城区范围的的电子地图( 歙县 的边界不准确,因为西段城墙地面上没什么标志)、《二十四史》和《宋会要辑稿》、古代全国地理总志、其他一些史书中的历史数据。可以证明不被人知道的史实。

其中省会一栏未包括元以后的临时省会,如1364-1368年和1853-1861年的庐州 合肥 ,1949年的 安庆 、 芜湖 、屯溪( 黄山 )

(表中没有写的曾经是历史上地级行政区治所的还有 凤台 县)

明清 安徽 重要城市的城墙同一比例尺的对比,从中可以看出,南宋1169年定型的庐州府城,也就是合 肥城 ,是当时 安徽 第一 大城 。

2024年 合肥 GDP总量13507.7亿元,按照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135074元,均居 安徽 第一位。2024年 合肥 人均GDP是当年 中国 大陆省会首府的第9名。

浙江各地主要旅游资源
以下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

杭州 : 杭州 西湖、 浙江 省博物馆、 清河 坊历史街区、 杭州 胡雪岩故居、良渚博物院、拱宸桥历史街区、西溪湿地、 塘栖 古镇、 龙门古镇 、天目山、千岛湖、 大慈岩 、严子陵钓台、瑶琳仙境
https://www.mafengwo.cn/i/19664587.html 我的 杭州 游记

宁波 ; 奉化 溪口 滕头旅游区、 石浦 古镇、 慈城 古镇、 前童 古镇、鸣鹤古镇、天一阁、东钱湖、四明山、保国寺、天童寺、河姆渡遗址、王阳明故里、张煌言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463.html 我的 宁波 游记

绍兴 :鲁迅故里、书圣故里、 绍兴 博物馆、大禹陵、 绍兴 东湖、柯岩景区、兰亭景区、蔡元培故居、印山越国王陵、 诸暨 西施故里、 新昌 大佛寺、 安昌 古镇
https://www.mafengwo.cn/i/9221757.html 我的 绍兴 游记

嘉兴 : 乌镇 古镇、 西塘 古镇、 嘉兴 南湖、 海宁 盐官钱塘江观潮点、月河街

湖州 : 南浔 古镇、莫干山、陈武帝故宫

舟山 :普陀山、朱家尖、东极岛、枸杞岛、 嵊泗 列岛、桃花岛
https://www.mafengwo.cn/i/24454821.html 我的 舟山 普陀山游记

金华 : 诸葛八卦村 、 东阳 卢宅、 兰溪 六洞山、 横店 影视城、双龙洞、百丈潭、新华村、郭洞村、 俞源 村、延福寺

衢州 :江郎山、 廿八都古镇 、 龙游 石窟、南孔圣地、仙霞关、根宫佛国、烂柯山

台州 : 临海 古城墙、 紫阳 街、 临海 东湖、 天台 山、国清寺、神 仙居 、皤滩古镇、大陈岛

丽水 : 缙云 仙都、 云和 梯田、古堰画乡、龙泉山(另外 丽水 境内古村很多,以 松阳 境内最多)

温州 : 雁荡山 、刘伯温故里、 楠溪江 、 洞头 景区、玉海楼、寨寮溪、卧龙峡、南麂列岛、江心屿、 泰顺 廊桥群

以上有些景点就是凑数的
安徽各地主要旅游资源
合肥 : 三河 古镇、中庙姥山岛景区、紫微洞景区、三国遗址公园、长临河景区(长临河古镇、六家畈、红石咀公园、黑石咀、四顶山等)、半汤景区(温泉、老街、三瓜公社、郁金香高地)、滨湖湿地森林公园、 庐江 汤池景区(汤池镇境内的所有景点,如汤池温泉、三冲巢湖源、白马岭)、 安徽 省博物馆新馆、银 屏山 、包公镇(包公故里文化园、几座古祠堂)、石塘镇景点(浮槎山和古几座祠堂)、黄麓镇景点(洪家疃、 芦溪 湿地等)、烔炀镇景点(烔炀古镇、李克农故居等)、矾山镇景点(矾山老街、洪氏宗祠、姚氏围楼、古矾矿遗址等)、阳家墩景区, 肥西 刘铭传故居、刘园、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其次是看点不高但比较有名的天鹅湖、包公园、李鸿章故居、逍遥津、明珠广场,还有源泉徽文化博物馆、渡江战役纪念馆、 安徽 名人馆、 安徽 创新馆、 肥东 博物馆、巢湖博物馆( 合肥 景点主要在远郊区和乡镇,四区五县范围内有普通公园等级以上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500多处(一座山和一个古镇、古村算一处),每个乡镇游景点少则2、3处。多则10多处, 比如 三河 古镇景区算一处景点,但内部的可以深入参观景点有十几处。
https://www.mafengwo.cn/i/12274606.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https://www.mafengwo.cn/i/9081197.html 合肥 在网上的最全面攻略

黄山 : 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徽商大宅院、 徽州 历史博物馆、 徽州 府衙、斗山街和打箍井街、渔梁坝、许国石坊强烈推荐)、齐云山、呈坎、 唐模 、许村、雄村、 祁门 牯牛降、 黟县 南屏、翡翠谷、阳产土楼、历溪、古城岩、 潜口 民宅、屯溪老街、花山谜窟、西溪南、 徽州 文化博物馆、 屏山 、关麓、卢村、 塔川 、昌溪、碧山( 黄山 是 安徽 优质旅游资源最丰富的地级市,也是每个乡镇都有自然风光和人文古迹)
https://www.mafengwo.cn/i/3012788.html 这篇涵盖 徽州 和 黄山 大多数主要景点,包括 黄山 、西递、宏村、 徽州 古城、齐云山、牯牛降、各主要古村落等在内

https://www.mafengwo.cn/i/18596245.html 歙县 的最知名景点建议看这篇,还有更多 歙县 景区如阳产土楼鲍家庄等等可以关注我的其他 歙县 游记

亳州 :花戏楼、曹操地下运兵道、华祖庵、北关街、曹氏家族墓
https://www.mafengwo.cn/i/23511991.html 亳州 景点见这篇

阜阳 :八里河、尤家花园、明 清苑 、程文炳故居、颍州西湖
https://www.mafengwo.cn/i/23509445.html 阜阳 景点见这篇

宿州 :皇藏峪

淮北 :临涣古镇、隋唐大运河博物馆、 淮北 汉画像石博物馆

蚌埠 :汤和墓、湖上升明月博览园

淮南 : 寿县 古城(楚文化博物馆和古城墙必须要去)、茅仙洞、八公山、焦岗湖、安丰塘
https://www.mafengwo.cn/i/21502813.html 淮南 最主要的景点 寿县 古城的游记见这里(还有其他 淮南 游记)

滁州 :琅琊山、 凤阳 明皇陵、韭仙洞、狼巷迷谷、明中都鼓楼、 凤阳 博物馆、 全椒 吴敬梓故居
https://www.mafengwo.cn/i/6765317.html 滁州 和 全椒 县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2314182.html 凤阳 县景点

六安 :天堂寨、万佛湖、皖西大裂谷、马鬃岭、大别山石窟、东石笋、燕子河大峡谷、毛坦厂古镇、 六安 市区的南北二塔和皋陶墓、李家圩地主庄园、霍山文庙、铜锣寨、梅山水库
https://www.mafengwo.cn/i/6724751.html 六安 5A景区之一的 舒城 县万佛湖的介绍

安庆 : 天柱 山、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石牌古镇、孔城老街、三祖寺、迎江寺振风塔、世太史第、 桐城 文庙、龙眠山、五千年文博园、花亭湖、孔雀东南飞文化园、小孤山、鹞落坪、大别山彩虹瀑布、司空山、妙道山、巨石山
https://www.mafengwo.cn/i/17083693.html 安庆 城区景点
https://www.mafengwo.cn/i/17072668.html 天柱 山所在地 ,南宋以前 安庆 地区行政中心 潜山 的景点

芜湖 :方特欢乐世界、 芜湖 古城(很小,景点很少)、鸠兹古镇(完全 新建 )、 芜湖 天主教堂、 芜湖 海关大楼、西河古镇、丫山、马仁奇峰、 无为 泊山洞、 无为 开城古镇、 无为 黄雒古镇
https://www.mafengwo.cn/i/22991755.html 芜湖 景点见这篇

马鞍山 :采石矶、 当涂 两座古塔、李白墓、朱然墓、 和县 (陋室、镇淮楼、两座古塔、 和县 文庙)、 和县 霸王祠、香泉、鸡笼山、 含山 运漕古镇、凌家滩遗址、古昭关、褒禅山华阳洞
https://www.mafengwo.cn/i/9517877.html 马鞍山 市区、 当涂 县、 和县 景点

铜陵 : 枞阳 浮山、大通古镇

池州 :九华山、 石台 牯牛降、大王洞、杏花村、 蓬莱 仙洞、东流古镇、南溪古寨

宣城 :敬亭山、广教寺双塔、 绩溪 龙川 、上庄、太极湖村、鄣山大峡谷、孔灵浧坡庄园、紫园、 绩溪 三雕博物馆、新四军军部旧址、 查济 村、黄田、章渡镇、桃花潭、江村、太极洞
https://www.mafengwo.cn/i/7964595.html 绩溪 县最知名景点

功课很棒,谢谢楼主分享

感谢好友关注和支持

感谢好友关注和支持

感谢好友关注和支持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