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辆旅行车从零开始,一个螺丝、一个零件地装配起来,自打被放生到这个世上,就打上垃圾佬的标签。源于他的主人是个不敢吃亏、事事抠门(但不怎么抠脚)的大叔。这位大叔的人生信条:极致简单,够用就好,翻译成文言文,就是:穷。
它是辆简简单单的自行车,历史上统称它的兄弟姐妹们为二八大杠,无论投胎到哪里,干的都是重活,比生产队的驴还累。在奥德彪手上它就是陆地香蕉飞行器,大叔的父辈们,用它带300斤的荔枝,装满三个箩筐,到市集上叫卖,换回几个月的肉米饭钱。
到了新世代,人民叫它钢架公路旅行车,带着复古的优雅,手冲咖啡伴手,承载着令人怀疑的诗和远方。
它是见过世面的,混合着驴的虔诚和高贵的血统,投胎到大叔手上,被贴上垃圾佬的标签,应该是受委屈了吧。
但大叔待它不薄,细粮吃不上,感情是给足的,翻译成现代文:用爱发电。已经给它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详细记录了降生过程,第二篇给它穿衣带帽,现在来到了第三篇,已经不是车的事了,是大叔自己生命不息,折腾不止。
而且里程累积到了 1000km,大叔又开始痒了。

更换横把把套
把套之前用的是羽毛球拍手胶做平替,1块多/条,性价比真是无敌,很符合垃圾佬的定位。缠带的寿命大概是1个月,日晒雨淋,逐渐就开始松松垮垮掉黑渣。某日大叔有点懒了,不想劳神费力去更换,枉顾家里手胶库存依旧充足的事实,从某多多上下单了貌似肉球的把套,44块,一点都不便宜。从够用就好,大叔似乎开始往“价钱会挑货”的不归路上漂移。
把套的感觉秒杀手胶,终于,你也吃上细粮了。

加装前驼包货架
从不算极度重装的旅行场景来看,驼包前置是更好的配重安排,更符合bikepacking的潮流,也更好看。前车筐是大叔买菜带娃的刚需,一直在琢磨如何挂上前驼包,要求是重心够低,不能过度影响操控。
骑迹、货架仙人(某鱼账号)等品牌的前货架兼顾了上平台和下挂驼包的需求,好评度很高,唯一的缺点就是贵。听说沃路祺(某宝商家)的质量不错,价格适中,但大叔觉得它重心偏高,而且车筐和驼包只能二选一,无法兼容。
于是,只能自己组合了。某鱼上看中了黑岩的简易前货架(下图下半部分),小心翼翼地砍价到40块,居然成交了。包邮到家,还要什么自行车。
尝试了各种角度后终于和上半部分的折叠车前货架(详见第一篇的货架配置说明)组合在一起,稳稳当当地安装在前叉上,差不多80%完美复刻了骑迹的货架设计。一次完美的配件组合冒险,成功。
缺点是不够美观,稍显累赘,重量不够轻,但胜在性价比炸裂,大叔又漂移回到“够用就好”的主航道上了。

等一下,大叔连驼包都没有,短期内远行的机会渺茫,为什么要安装挂驼包的前货架呢?——人类迷惑行为。可能简单地就因为热爱,热爱折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