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记——辽阳 - 云南 - 8264户外手机版

  云南

辽阳是个怎样的城市呢?我一无所知。在计划此次长达八天的辽宁之行时,从沈阳进、大连出是明确的,而想要解锁的一个从未涉及的新城市却费了点脑子,铁岭鞍山、甚至是中朝边境的丹东都考虑过,后来知道,清王朝刚发迹的时候,努尔哈赤建的第一个国都是在辽阳,而今天辽阳依然保存着当时的东京城址,让我心动了,于是此行也就选了这个城市。

辽阳也称襄平,战国时期的燕国就在这里设城,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从此这里一直都是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城市,有着“东北第一城”的美誉,这里地理区位优质明显,是沈阳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同时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底蕴十足,就是我最喜欢游走的地方了。

观音禅寺南侧有个小广场,名为文庙广场,因建在原来辽阳文庙的遗址上而得名,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建于2001年,广场中央有高8米的孔子塑像,并配有棂星门、忠孝门、礼仪坊、泮池、诗亭、九龙壁、孔子生平及七十二贤人壁画等,还种植着许多树木,这个广场有点像开封文庙,原建筑都不见了,立个孔子雕像,再建些于文庙相关的东西,继续祭奠孔老夫子。 除了有文庙,辽阳还有魁星楼,位于辽阳的南顺城街,立在明代时期辽阳城墙的东南角楼之上,始建于明洪武五年。相传魁星是主宰文章兴衰的神,是当年儒家学子们心目中的偶像,只要在城中建了魁阁,此地文风必盛。辽阳的魁楼建得高,形制雄伟、造型美观,我爬上阶梯,登临楼阁,有飘飘然凌霄之意,为辽城眺望之佳境也,被誉为“魁阁凌霄”,是辽阳旧八景之一。楼下还有个小小的展览馆,我到得晚,已经关门了。 继续骑车沿护城河西行,一路都是秀气的小园子建在河边,这些小公园被当地称为口袋公园,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的场地,很不是错。
有个大一点的叫泰和园,我觉得可以拍点照片点评一下。这个公园位于辽阳护城河与新华路的交汇处,占地5.3万平方米,2004年建为公园,园中种植了多种树木和花草,流水潺潺,亭台廊榭,小岛俊秀,甬路幽深,曲栏带桥沟通于环湖活水之上,以其独特的园林设计,成为了辽阳市的一大景观。 我到的时候正好夕阳西下,园里游玩的老人比较多,我到处都寻不出这个公园叫什么名字,去问两个正在聊天的老爷爷,可能是这一路的园子太多,两个老爷子想了好半天,才想起这里叫泰和园,哈哈哈,表情很像两个犯了错的孩子。 天色渐暗,我得去找点东西吃。对于辽宁人民来说,啃鸡架子可能是人生一大乐趣,他们用各种方式来料理鸡骨架,烤的、卤的、五香的、麻辣的,在沈阳的时候我没有体验,来到了辽阳就一定要试试。在回酒店的途中就有一家名叫秦记鸡架的店,招牌上说是辽阳的第一家秦记,主打的是烤鸡架,也兼营麻辣烫,我要了烤鸡架、一盘烫土豆腐皮和一瓶啤酒,味道还行,只是,鸡架这东西啃来啃去没什么肉啊,不太爽。 我的选择没错,第二天果然是个阴雨天,乌云低沉、色彩暗淡,好在昨天把大多数的室外景点拍了,今天主要就走几个纪念馆了。当然,我没忘记昨天到了没开门的辽阳科技馆,早早就坐公交车前往。更遗憾的是,这次门是开了,馆内的所有厅都没开放,只能在中庭拍点照片,让我很是怀疑这科技馆的打开方式是不是错了。 浪费了不少时间,又坐车回城,看辽阳名人王尔烈的纪念馆。被誉为“关东第一才子”的王尔烈,以其书法和诗文闻名于世,官至翰林院编修、嘉庆皇帝的老师,而他的家也是嘉庆皇帝赐建的“翰林府”,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纪念馆由王尔烈生平、诗书艺术和故居复原三部分组成,来之前不知道这个人,此番偶遇,也是行走之中的快乐之一。 让我没想到的是大名鼎鼎的曹雪芹先生祖籍是辽阳的,当然,他出生在南京,从来没来过辽阳,只是他的祖父这辈从这里走出来,纪念馆设在小什字街口的吴公馆,占地1300平方米,于1997年设立。纪念馆主体陈列分为曹雪芹生平、祖籍辽阳、曹氏望族、著书黄叶村四部分,还有《红楼梦》诗词曲赋书法展和碑廊,是东北唯一的曹雪芹主题纪念馆。 我的最后一站是观音禅寺,这里在辽代时期为东丹王宫,明朝建为金银库,清康熙三十三年建为观音寺,寺庙高低错落、殿宇进退层叠,由北向南,有牌楼、天王殿、圆通殿、法王殿、钟鼓楼等殿宇,精雕彩绘、朱柱翘檐,是辽阳市佛教协会所在地。寺庙真是有点年头了,外面看着小小的门,里面却别有洞天,历史沉淀下来的氛围很浓郁。
雨还在下,我回到酒店拿行李,再到火车站踏上南行的列车,我的辽阳之行完美结束,不知道下次再见又是何年。

走出民俗博物馆,貌似没有什么目标了,我扫了个单车,骑在城市里的小巷里瞎逛,在路边看见一座名为观音禅寺的寺庙,骑到寺前,关门了,这里几乎所有的场馆都是4点钟关门,下班下得真早。我只好继续寻找开放式的公园。

好贴,顶起来!!!!
在市博物馆的东侧,还有个辽阳汉魏壁画馆,汉魏壁画墓群始于1700年前汉末三国时期,全面反映了辽东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有着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于是壁画馆就在这700多平米的展馆中还原和展出汉魏壁画墓两座、汉魏壁画墓群壁画摹本30块、出土文物240件,我算是误打误撞来到这里,还是很长见识的。

辽阳民俗博物馆也在这个区域,同时使用了彭公馆的旧时民居,占地2万平,于2014年对外开放,民俗馆分为住宅、花园和果园三部分,有民间服饰、民俗器具、满族民居、商贸民俗、民间婚俗、官宦家居等六部分,以多种方式征集民俗展品380多件,是一座以民俗文化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我紧赶慢赶,最后还是在闭馆前赶到了民俗馆,只是给我参观的时间不多了。

时间已是下午,我又坐公交车回到老城区,去看辽阳博物馆。这个坐落于市中心的馆原为“彭公馆”所在地,博物馆成立于1985年,占地4万平方米,馆藏文物6000余件,是以《东北第一城》为主题的地方通史陈列,共分为四大部分、十三个单元,集中反映了辽阳2300年的古城文化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不过馆内的展陈有点乱,我在楼层的展厅之间绕来绕去,觉得没把这个古老的城市说清楚。

第二馆是科技馆,刚才说了,调休没开,紧邻着的是图书馆,这个馆就漂亮了,国家一级图书馆,成立于1956年,新馆上下三层,建筑面积就有1.5万平方米,馆藏图书100万册,阅览座位1200个,每年接待读者50万人次。图书馆的内装非常精致明亮,特别是那个正方型的中厅很有特色,一个北方城市的图书馆中央,居然树着两棵椰子树,太有趣了。

辽阳的美术馆在文化广场的最西边,只有两层,非常小,占地仅有500平,2019年才开放,应该是三馆当中最晚开馆的一家,美术馆设展览陈列部和艺术画廊,可同时展出美术作品100余幅,是艺术收藏与展出的重要场所,也是辽阳市文化艺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来的时候正在进行儿童画展,也只有一个保安在一楼的门口打瞌睡,上下看完,不超过20分钟。

在河东广场的西南边,有辽阳市的三馆一院,辽阳大剧院、美术馆、科技馆和图书馆,除了大剧院这种平时不开放我进不去以外,三个馆是可以一气看完的,不巧的是,我到达的这一天虽不是周一,辽阳科技馆却在进行端午小长假的调休,害得我只有第二天冒雨坐着公交画,花了很长时间来看,这是后话。

离开遗迹,扫了个单车返身回城,不多远就是辽阳市人民政府的大楼以及大楼对面的河东广场。河东广场也称为襄平广场,位于辽阳市新城路,呈梯形,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广场上有花坛、灯柱、雕塑、休息长椅、人工湖,夏季每天都会进行喷泉表演,是辽阳市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和举行大型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广场不小,快乐的是,可以骑着共享单车在场子里绕,不用辛苦腿。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