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雀鸟至乌东古道 - 贵州 - 8264户外手机版
贵州
户外之马
2024-11-6 20:38
倒序浏览
3896人浏览
徒步
雀鸟至乌东古道
雀鸟至乌东古道,是通公路之前,雀鸟、乌忙、平祥、陡寨、水寨、迪气等村寨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也是清军围剿雷公山起义军的战略要道。古道上的脚尧坳,位于雷公山主峰黄羊山北坡,是蓊密河和巴拉河的分水岭,也是连接雷公
山东
麓与西麓的重要关口,占领关口就能控制雷公山,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意义。
一、这是一条浸透血和泪的路
据史料记载,乾隆元年(1736)四月三日,各路清军在鸡花(今剑河昂英)召开深入雷公山搜捕包利王的军事会议, 会议对各路大军如何进军包利王的指挥中心乌糯箐(冷竹山)木城,进行周密的部署安排。其中,驻扎在番祥(今方祥)的军队“定于初五日前进,搜捕至小交鸟寨(今雀鸟),先令姚游击搜捕至交尧箐口(今脚尧坳),哈副将再尾后搜捕前去,一面札致周副将前来,过乌尧山会合搜捕至乌东......至番祥一路亦于小交鸟寨留兵贮粮,而搜箐之兵亦俱由小交鸟寨裹粮而进”。
这段文字大意是说,驻扎方祥的一路军队,于四月初五日沿河谷搜捕到雀鸟寨驻扎,先遣队先占领脚尧坳,大部队再搜捕过去,然后再与乌尧过来的另一支队伍会合,再一起搜捕到乌东。在雀鸟设后勤补给站,留兵看守,此路进攻乌糯箐的所有士兵,一律由雀鸟携带干粮前进。
雍乾年间,苗疆包利、红银起义的后期,在五省大军的围剿下,因力量悬殊太大,义军只能分散藏匿于雷公山中。经略张广泗坐镇凯里督战,先包围雷公山,切断义军的粮道,再对雷公山进行地毯式搜捕,靠野菜树皮充饥的数万起义军及家属,惨遭屠戮、抓捕。
一百多年后的咸同年间,不堪压迫的张秀眉在苗疆率众起义,起义持续十八年。这条古道是义军通往藏宝洞燕子巢和最后营地千角场的秘密通道。同治十一年(1872)三月,义军在乌鸦坡大决战失败后,突围辗转回到雷公山最后的秘密营地千角场。义军在千角场架起十二面铜鼓,女将黄里嫂率女军及义军家眷五百多人,穿着盛装,戴上牛角银饰(五百套牛角银饰有一千只角,故名千角场),跳三天三夜芦笙舞后,埋掉铜鼓,砍掉进入藏宝洞的树梯,炸毁藏宝洞洞口,毅然决然地投入最后一战,英勇就义。
二、这是一条解放之路
1950年2月,原国民党
贵阳
警备司令部参谋长、省保安第10团团长谢世钦,逃回老家雷山,以雷公山为中心建立所谓“
黔东南
绥靖区”,自封为司令,与人民为敌,无恶不作。中国人民解放军186师奉命进军雷山剿匪。当年9月15日,战斗全面打响,经五天激战,打得土匪溃不成军,谢世钦成瓮中之鳖,急忙从县城逃往教场坪,带着亲信突围上雷公山。蒲大义师长和556团团长刘光奇带着师直1个警卫排和5个机动排,兵分多路深入雷公山搜捕谢世钦。主力部队从这条古道翻越雷公山进驻雀鸟,在雀鸟后山木姜坳最
高山
头插上红旗(现叫红旗山)。解放军克服山高谷深林密路险等困难,在雷公山上来来回回进行五昼夜的铁篦搜山,把谢世钦的人马打散,几天没饭吃靠生石竹笋充饥的谢世钦,最后在黄里后山一茅棚的草堆里被解放军抓获。
雀鸟一带至今流传着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从台江流窜过来的一群土匪,其中一个以为自己跑得快,解放军追不上他,于是隔着冲沟撅起光屁股对着解放军大喊大叫:来呀来呀,有本事打这里!不料解放军神枪手真的一枪打过来,土匪当场爆屁。
三、这也是一条幸福之路
1991年修通公路之前,雷公山东麓各村寨到县城,只能走这条古道。这一带到县城赶场或送公粮,来回一趟要三天时间,而且“两头黑”(天亮之前出门,天黑以后到家)。勤劳勇敢的雷公山人不畏艰难,肩挑背负,翻山越岭送公粮,每年完成国家分配的光荣任务。还把吃不完的优质茶叶、香菇、辣椒等农产品挑到县城去卖,然后带回盐巴、煤油、电池等生活必需品;手头宽裕的时候,担子里还会有一包白糖、几尺花布,或者几只铅笔、几册连环画,你说幸福不幸福!
自从通班车以来,走这条古道的人越来越少,古道逐渐荒芜,只有石竹笋发的深秋,偶有采笋子的人走走。我走过雀鸟至脚尧、雀鸟至西江、雀鸟至雷公坪、雀鸟至乌忙,唯独没有走过雀鸟至乌东。这个周末遇到好天气,邀几位好友一起走走,顺便探寻古道边的夫妻岩。
发自8264手机版 m.8264.com
回复
zhb001
11月7日
围观欣赏美景
回复
偶遇鸡冠峰
11月9日
登山杖很环保,给力
回复
精选推荐
奇记湘君154天219国道摩旅
等光来,不如追光去
穿越海与沙探秘阿拉伯
从老挝到泰国
拉布吉康徒步
云渝川青甘陕骑游记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