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经典户外一渡(沈家庵)到五渡(仙峰谷)穿越 - 北京 - 8264户外手机版

  北京
本帖最后由 lauyusji 于 2024-11-19 12:46 编辑

2013年以来已经近50次十渡世界地质公园爬山户外,疫情三年就一次爬山,因为一渡沈家庵属河北省,进村算是出京,出村就是进京。现在出村还要检查身份证,有一个就可以。2023年六次走一渡,2024年也是第三次约伴一渡。先上回忆图2013-2024年春夏秋冬四季风。世界地质公园,名不虚传。与说小时候来十渡玩是2天的活,交通不方便。真心话1990年的春天我们大学生还从永定门坐火车去过野三坡,号称小桂林,夜里到住农家院,早上起来去爬山,我们班女同学还带着学校的油饼当早餐,羡慕极了。2013年第一次一渡五渡(仙峰谷是废弃景区,可以进和出,后来大约5年后只能出了,因为有几次救援就有人看着不让进)穿越,这个是刚刚进村的女娲补天,现在已经风吹日晒的不拍了,只有女性特征的地方可以看出来。五月份走这里就很热了,景色好。五渡环穿可以看见天鹅湖被开发商挖的样子,别墅区之前据说15000元/平米,但疫情之后腰斩。这个角度看见拒马河蜿蜒曲折的走向,还是令人不觉震撼到的。五渡到七渡,七渡是孤山寨景区。五渡指的是五渡村里面可以进。与房山著名领队老象一起走,冰瀑不大。这个是2019年收官之爬,与房山著名领队旅长-一起一渡走九渡,19年,1-9渡吗。摆拍的不错。这个是十五度左右的北湖湾-南湖湾,是真爬。疫情期间唯一一次王老铺,景色是真没的说,逐渐与熟起来。疫情放开之后,春天走这里,尤其在照片的地方看着桃花,欣赏天鹅湖,与熟悉的驴友午餐,阳光暖洋洋的,这种画面感就太棒了。今年劳动节走走这里,这个石头很有特点。
本帖最后由 lauyusji 于 2024-11-19 12:48 编辑

早上高速团雾不断速度就不赶快,还好在张坊出口出来,前面到市界已经封路,出来辅路还有雾,担心今天的天气能见度了。不过进沈家庵方向就亮堂多了。车停在村外,反正得从五渡坐车返回,早上走走路顺便热身,景色美极了。照相机拍的早上晨雾
我们先到村里面一个韩世琦墓。
沈家庵葬着清康熙年间正一品加二级的兵部尚书韩世琦。韩世琦,祖籍山西蒲州(今永济市),后迁徙到涞水县沈家庵,出身明代官宦家庭。康熙六年(1667),韩任江宁巡抚时,查处一贪官并予严惩,得罪其在朝权臣亲属。三年后,西南边境不安,该权臣趁机上奏皇帝,任韩为四川巡抚、军务提督、兵部尚书兼督察院右副都御史。在此期间,该权臣以莫须有的罪名,对韩家进行了满门抄斩。韩妾身怀有孕,被韩的同窗好友救出,以奴婢身份藏于韩世琦的好友府中。数月后,韩妾分娩,生一男孩。该好友怕夜长梦多走露消息,即送韩妾回到故里涞水沈家庵,并安葬了韩世琦及叔父等人,韩妾始终以丫环身份出现。康熙十二年(1673),陷害韩的权臣官运渐衰。在一次早朝时,韩的好友问该权臣:“韩门抄净否?”权臣答:“已抄净。”韩友说:“你犯欺君之罪,现有韩公之后。”随即把韩世琦冤案经过奏明皇帝,康熙大怒,即派员查清了此冤案,并为韩平反昭雪,康熙皇帝还为其撰写了满汉碑文、石柱。

相传唐代才女沈珍珠厌倦宫廷生活,由范阳郡沿拒马河北上,在一处僻静幽雅之地修建寺院出家为尼,寺院得名“珍珠庵”,所在村子得名“沈家庵”。只可惜“珍珠庵”在**时被夷为平地。想了解沈珍珠其人的可以去搜电视剧《大唐荣耀》。

沈家庵还有《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家族先人曹仁先、曹义先、曹德先等陵墓。据载,曹仁先兄弟于清顺治九年(1652)在桂林清军败绩时与家眷自焚身亡。清军复占桂林后,将其遗骨葬于涞水县三皇山下沈家庵茔地。这里还建有曹雪芹驿馆。
本帖最后由 lauyusji 于 2024-11-19 10:29 编辑

今天至少有4-5支队伍到这里户外,今天周六天气不错,很难得的一个晴朗周末,近期北京雾霾厉害,抓紧出口,促经济发展是当务之急。从沟里拾台阶而上,弯腰过“九九朝天阙”古栈道,豁然开朗的几汪泉水,是水与流沙的作用冲击造成的。 三盆水 象鼻山似的,打卡点,怎能不得瑟?!也有人叫它鳄鱼嘴。 不多的红叶,远处的白雾 黑白照片的效果,久违了,对80年代生活在中国的人来说就是有钱人买得起照相机。我小时候的照片可数,就照相馆一次,一张照片。

本帖最后由 lauyusji 于 2024-11-19 10:30 编辑

像不像动物脑袋? 现在看来,三皇山的得名可能因山体上的古代雕刻“三皇”——伏羲、神农和轩辕而来。据专家考证,山体雕塑已经有1500多年之久了,风化很严重,经过这里如果不仔细看,很有可能就与其失之交臂了。
这里还雕有女娲之像。附近二十多个村子至今流传许多关于“三皇”和“女娲”的传说,女娲要补的天就是蚩尤撞塌的一角,女娲补天要用的五彩石我们在环穿到山梁也有发现。。。黄帝大战蚩尤于涿鹿山,而据专家讲,三皇山古代也称为涿鹿山,涞水与涿鹿毗邻,极有可能是三皇山雕了“三皇”画像后才被称为“三皇山”的。

三皇治世庙建在一片断崖之上,天然峭岩形成楼顶,阁高三层,第一层为看庙道士居所,第二层供奉女娲氏,第三层供奉天、地、人三皇。 三皇指的是中华民族祖先伏羲(天皇)神农(地皇)轩辕(人皇)。这类至今香火不断,人们来此祈盼五谷丰登、家人平安。庙旁有取之不尽的龙潭圣水。

本帖最后由 lauyusji 于 2024-11-19 10:12 编辑

危险的攀爬,请勿模仿!
到了1-5渡与1-9渡穿越分界点,我们简单午餐继续下降到羊圈,开始下五渡沟。下到河滩景色不一样了。
仙峰谷出来我们打卡蝴蝶岩,在水边玩,我都忘记媳妇让我早回家,晚上她提醒我才知道。
本帖最后由 lauyusji 于 2024-11-19 10:30 编辑

再来一组照片




夕阳西下的拒马河。
拒马河(古称涞水河、玉蟒河)发源于河北省涞水县西北太行山麓,进入北京境内流经十渡镇、张坊镇、大石窝镇汇入大清河。每到汛期,拒马河波涛汹涌,古代人们进出拒马河沟要经过若干渡口,交通十分不便,所以途径沈家庵村向西经三皇山、五渡、十渡的古商道就成了人们进出拒马河沟的重要通道。到三皇山户外旅游,既可饱览旖旎的河光山色,体验灿烂的人文文化,来个休闲轻松的小环穿,也可沿古商道达五渡或十渡,来一次十几公里的跨越京冀、考验人的体力和毅力的徒步大穿越。  

三皇山黄帝祀“三皇”

与涿鹿山隔河相望的涞水县沈家庵村背后之三皇山,半山腰崖壁上有一座“三皇庙”,民间传说是轩辕黄帝为祭祀三位有重大发明的华夏初祖而建。按照当地村民说法,三位初祖俗称“天、地、人三皇”,即发明钻木取火的天皇燧人氏、发明农业种植的地皇神农氏和发明结网捕鱼的人皇伏羲氏。祭祀目的一是追思先祖功德,二是祈盼“天皇”保佑人口平安,“地皇”让大地五谷丰登,“人皇”护佑后裔繁旺发达。

黄帝在涿鹿山祭祀“三皇”之事,《史记·封禅书》中的记载是:“黄帝作宝鼎三,象天地人。”县文物部门曾在三皇庙附近发现夹砂褐陶釜残片、泥质红顶碗、夹蚌深褐陶盂口沿、夹砂红陶片等仰韶文化遗物,证明当地村民的传说有据。

关于三皇庙起始年代的其他证据:

沈家庵村玉清观内有一通明代“重修观宇”石碑,阳面碑文中有“上有三皇庙,下有玉清观,一千五百年,才有涞水县”字样,将该庙的起始年代直指黄帝时期。碑文中的“上”和“下”系当地的时空用语,意即最早建的三皇庙,后来建的玉清观,又过了一千多年,才有了涞水县建制。涞水县原名遒县,始建于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距今已有近2300年历史。由此前推1500年,即3800年前,是三皇庙及玉清观出现的年代。再上溯几百年的“上有三皇庙”出现年代,已是仰韶文化时期,即黄帝时期。

鳌头山黄帝建邑御蚩尤

《史记》记载,黄帝曾“邑于涿鹿之阿”。“邑”即古代的城。黄帝建造的这座城在哪里?说法很多,涞水县永阳镇鳌头山古城是说法之一。鳌头山海拔高度546.5米。距山顶30米处,有一道环山石垒的古城墙,墙高约8米,总长约3500米。城墙上辟有宽约5米的“兵道”,还有垛口若干个。城西、城东各设城门一座,西城门外有“哨堡”遗址一处。东城门内有约500平方米的“演兵场”一处。该城传说黄帝所建,用于对蚩尤的战事。自古以来民间呼其为“黄帝城”,旧县志称“鳌头寨”,经河北省文物局的专家考察,该城为新石器时期遗(址)物。

以上论断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同。早在1922年9月,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所长的周肇祥与北洋zf教育总长傅增湘,来这里考察时,也认为该城是轩辕黄帝的遗迹,二人曾赋诗一首:

涿鹿方弢(tāo)矢,涞阳遂合符。

山形同覆釜,挂画若披图。

共饮天池水,高临帝子都。(涿鹿城郭微茫可辨——原注)

玩松因坐久,山月趁归途。

——(诗载1923年2月北京艺林专号《涞易纪游》第35页)

因当地民间有大量关于黄帝在这里生活、生产、战斗的传说故事,且该城附近多次发现与黄帝同期的石簇、石球、刮削器、砍砸器等文物。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