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外桃源”长溪村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5 00:35 编辑

         经过3个多小时的登山穿越,我们45位来自淮南驴友,从婺源赋春镇岩前村到达赋春镇的长溪村。         长溪古称星江马源,宋初村中有一宝灵殿,多有灵验,朝拜者络绎不绝,因路途不便,进香者来多用马车代步,马簇如盖,故曰“马源”。又有一条长长河流经村而过,又曰长溪,或称马源长溪。至清年间,村多以马源长溪为名记载,现村名为“长溪”。长溪村以戴氏家族为主,戴姓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最早,祖先定居岩前,一次偶然机会,族人前往长溪村宝雄殿供奉上天,纵眼望去,此处山水相间,枝繁叶茂,处处安详,颇有风水宝地之仪。遂萌生心愿,定居于此,愿生生世世得精华之荫蔽,得一方净土,饮一掬清流。          长溪村属高山区,最高山峰三花尖海拔1057米,大多山峦海拔都有500米。村周青山环抱,群山逶迤,峰峦叠嶂,绿水依流,宛若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长溪村内鳞次栉比的典型徽派民居与湖光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村有诗云:飞泉高低锁源流,鳞光山色溶画中。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3 20:28 编辑

        来到长溪村口的水碓岭头,雄踞耸立着五棵大枫树,高度均超过25米,这里有个五虎传说。传说是村始祖到此地选村址,不知此地人畜能否生养衍息,在回去路上,随手拔了五株小枫树,并倒扦插树苗,说若这些树来年能存活,说明这里适宜人畜生活,第二年春来一看,五棵枫树生机盎然,长势喜人。就择了吉日迁来此地而居。今天你若细细一瞧,就会觉得这五棵枫树根部与树正干径粗差无己,老人们说,这是因为那时这些树是倒扦载活的缘故。树是村始祖载种,世代尊为神树,如今它们巍然立于村头,枝繁叶茂,郁郁葱葱,护卫着村里岁岁平安,人畜兴旺,村民都尊称它是有如保卫刘备的五虎将,说是这五头雄猛的虎守住村头,才有我们全村的安详和乐。           登上村口的水碓岭观景台,俯视隐藏在遥远的深山之中如诗如画的长溪村。山峰苍翠欲滴,与云海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大自然的杰作。这里的空气清新宜人,仿佛是自然赠予人类最纯净的礼物。          秋意渐浓,山村变得五彩斑斓。红叶漫山遍野,如火如荼。山村宛如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令人陶醉。在这幅画卷中,会让人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丰收的喜悦。           多彩的山林环抱山村,村边的小河潺潺流淌,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3 20:36 编辑

         村口有一座石桥,横跨在长溪河上,叫“石宝桥”,为长溪村通往岩前、石城村的徽饶古道的必过之桥。乾隆四十三年(1779年)全村人集资倡建,村有谚称:“石桥头上看云起,绿水青山氲绕檐;心神俱佳桥上走,延年益寿九十九。” 该桥全为青石砌成,共有六片各长7米、宽1.2米、厚0.35米长条青石组成;四片为桥面,两片居桥墩中间为四片桥面垫石,桥墩前向呈船头V型,前锐后丰,全用光面青石砌成,全长18.60米,宽2.5米,桥与水面高9.6米,桥侧面刻有“石宝”“乾隆四十三年建”字样,桥上昔有桥亭、土地庙,今已毁。石桥迄今226年,依然“跨川如虹,卧波如龙”,气势雄伟,为婺源古代桥梁中较为壮观的一座。          源自莽莽苍苍的五花尖,山涧泻出一泓溪流,潺湲流淌。沿途汇聚了山流溪水,彼此交融,渐渐波澜壮阔起来。当长溪河千回百转到达村“云笔降”“玉岭山”,忽被这两座巍峨陡峭的高山,嘎然卡束,河面登时变得“苗条”起来,眼光所及,碧水连天,烟波浩渺,这便是长溪大坝了。粼粼清波,沿河的垂柳孤悬河心,树干尽没,只剩下碧玉妆成的树冠,恍如海市蜃楼,天外仙境,真可谓“碧天水依无穷树,带雨云藏一半山”。            石宝桥头,有家农家乐,院墙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            而另一边是涓涓而流的长溪河,河对岸的山崖上怪石嶙峋,偶尔有几棵红枫夹杂在绿树中,为河边的风景增添了非常绚丽的色彩。            我们依长溪河而行,沿着被雨冲刷得洁净的石板路而行,听着水声,闻着花香,感觉非常的惬意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3 19:56 编辑

         村内有许多条意境深远的古巷、错落有致的白墙黛瓦的老民居,古韵十足。          穿过众屋巷,我们又来到长溪河边。河对面山脚下,有一处占地30余亩的沙滩,高出河面约2-3米,村里人名称其为港边。在这个小小“岛”上,有三棵一百多年的苦槠树,这三株古树,有如桃园三结义的刘关张,枝桠相互缠绕,岁岁永不分离。            一位穿着艳丽的驴友从桥上走过,给这寂静的山村带来了灵动。          向前望去,沿着长溪河,徽式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地呈现在青山绿水间。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4 23:54 编辑

          云雾缭绕山村,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诗意地呈现在眼前。峰峦叠嶂,隐约可见,宛如丹青之笔在宣纸上的奇妙挥洒。           一位撑着白纸伞的白衣女子缓缓地走在鱼鳞坝上, 显得格外柔美,仿佛一幅动人的风景画。           前面路上有一门洞,上有“马渚安澜”四字。传说原先这里“社公亭”,建于明崇祯七年(1638年),为一层檐亭榭建筑。该亭跨村而建,南、北僻门,中间通道,穿村而过,后破败改建过街门洞。据传,由于此处毗邻浮梁,当地人精明,浮梁境内许多土地被这个村落并购,当地人据说,当地街道门庭若市,阡陌相同,好一派繁华景象。却不曾料想,一场蓄意的阴谋正欲毁灭这个村庄。被收购土地的居民不满生产资料的减少,联名上奏朝廷,说马源村的村民要谋反,忤逆朝廷。朝廷的大臣快马加鞭告知当地村民。恐怖的乌云刹那笼罩了这个村庄。身着便衣,担负调查重责的大臣,正寻思如何?將价值不菲的十铸钱置于十户门庭,翌日,安然无恙,纹丝不动。这时,这位大臣困惑不已。恰遇一妇媪竟让位于一童子。愈加困惑。问之,得知,此黄发垂髫乃妇人叔父。大臣心想:此地夜不拾遗,夜不闭户,尊卑有序,何以有谋反忤逆之心?回京后,如实上报。马源村的村民经历这一大波大浪,留长溪村亭台上“马渚安澜”四个大字。           长溪村可以说是“九山半水半庄园,只见道路不见田”。因村中及村周围没有耕田,长溪自古就有“千烟无耕牛”之说。走在村中,我们可以看到,只要院前房后有一块空地,都种上花草蔬菜。          长溪村现存古宅40余处,以马头墙、小青瓦最有特色,高墙封闭,雕梁画栋,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有些古宅虽然在原址上翻了新,但仍旧保留着徽派民居的特色。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3 23:35 编辑

         在长溪村小学对面有一块面积有两面八仙桌大的巨石巍然倪立,名“仙人棹,又称“仙石棹此石石面平整,传说曾有仙人飞来此处,在石棹上喝酒聊天。现仙石棹上有“赏枫”两个红色大字格外显眼。            站在仙石棹,眺望村落,只见白墙黛瓦,层层叠叠,跌宕起伏,错落有致。           从此处回望长溪河,曲曲弯弯,沿村而过,岸边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沿河而建,河边不时有村妇浣洗的捣棰声。          再往前走,一棵古树高高耸立,与旁边白墙黛瓦的高楼遥相呼应,在天空下增添了一抹神秘而奇幻的色彩。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3 23:59 编辑

         大块的青石板铺成的路,引着我们穿梭在徽派建筑的文脉里,各家种的菜园中,还有随处可见的古建筑上的雕刻都让我们叹为观止,同时也会带给一份恬淡的惬意。            白墙黛瓦下是一片青翠的竹林,伴着潺潺流淌的溪水,一切显得那么和谐。           走在蜿蜒曲折窄巷里,窗棂斑驳,墙壁苍老,小巷中的老房子如诗如画。          从戴氏族谱中记载得知,在清朝中叶开始,这个村便开始富裕起来。村人以读书求学为荣,“坐堂讲学蔚然成风”,讲求文化修养,培养了一批读书人,有些中了科举,有些用钱捐了官衔,光宗耀祖。村族达到有钱兼有面子,争相在家乡建住宅、修祠堂,立牌坊,兴道观、寺庙 ,于是,一幢幢夺目栉比的豪大的住宅鳞次矗立而起。          长溪村的徽派民居,以砖雕、木雕、石雕为装饰特色,房屋的外墙是青砖砌成,以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晚上,我们住宿的农家。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4 00:37 编辑

          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地起床,我背起相机到村里溜达、溜达。          我来到长溪村的水口。可以看到长溪河面上有一座挺新的大桥。长溪村山峦耸立,峰高路陡,解放前,人们出行靠的是步行,为求行走方便,各条通向邻村的道路全都铺填青石板,路面平整。村境内公路建设始于1978年,至1997年,有3条村道通车。村距相邻乡村少则7、8公里,多则18公里,是婺西最为僻远的山村。          我走上近处窄窄的木桥,要从对岸观赏一下长溪村的绝美风光。          几间民居耸立在几棵苍老遒劲的老树下,不远的大桥与粉墙黛瓦的民居倒影,融和在青山绿水之中一漾一漾时隐时现,真是一副天造地设的江南画卷。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4 23:49 编辑

         长溪绕村而过,两岸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与小桥构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风貌。           再看近处的山峦,迷雾中绿树夹杂着红枫树倒映在长溪河中,朦朦胧胧的象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白茫茫的雾气弥漫群山环抱中长溪村, 仿佛一层轻纱, 将整个长溪村温柔地包裹。           从长溪村水口回到村中,只见晨雾笼罩在白墙黛瓦的长溪村落上,与闪耀的枫红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画面。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1-5 19:16 编辑

          若问一天里长溪何时最动人,那一定是秋色晨曦 。我禁不住按动快门,摄取最美丽的景象。           悠悠长溪,火红的秋枫与白墙黛瓦同框,如水彩与水墨相融,汇成一种鲜艳与素雅杂糅的色彩,极具视觉振憾力。          清晨雾气或炊烟中的火红枫树美得惊人。长溪的景色胜在晨景,5点至9点,长溪晨雾和光影美轮美奂,变化多端,不知迷倒了多少人…          过长溪生态堰,我们又准备爬到长溪对面的山上观景。          登上山顶观景台,俯视清晨中的长溪,果然景色更胜一畴。           红枫、马头墙都沉浸在早晨缥缈朦胧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形成了如仙境般的美丽图画。          从山上下来,吃过早饭,我们背起行囊,走过小桥,向下一个目的地石城出发。          路过进村时的水碓岭观景台,我们依依不舍地回头再看一眼,晨雾缥缈中号称“红枫之乡”和“千烟之村”的长溪。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