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出国旅行,勇闯巴基斯坦,一个人,不会英语,无攻略,无计划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走出国门

当我踏入这道由700多位战士用生命筑成的中巴友谊公路,一扇魔幻世界的大门在我面前徐徐展开,让我看到了以前从未想象过的文明,不知这条道路会有怎样奇遇;怎样的故事在等待着我。



八年时间我几乎走完了祖国大地,突觉人生无趣没有了追求,对国内的一些城市已经没有想去的欲望,我觉得此时需要相遇些新鲜的人,发生些新的故事。



于是我迫切地开始计划去国外旅行,今年上半年世界多处战争很不平静,我刚规划好路线美美的倒在床上睡上一觉,醒后便在新闻上看到我规划书上国家的名字跃然眼前。



完了,是战争。花了几个晚上时间规划好的国家突然发生了袭击,以色列袭击伊朗,我计划上是从阿富汗出境到伊朗,现在计划到阿富汗后出不去了,于是便把阿富汗地行程取消了。


几晚的心血随着战乱付之东流,气得我是挠墙抓腮(比抓耳挠腮更厉害一些),这使我又一次的明白了什么叫“计划赶不上变化快”。以前我从未想过外国的战争有一天居然会影响到我的旅行,也是神奇,既然这样那我索性不做计划了,一个人不会英语无计划无攻略的出发。



出发前好多朋友在劝我等战争结束,等安全了,等有人和你组队,等到万无一失再出发。在路上多年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世上最怕的就是等”,有些地方现在不去,以后可能都不会再去了,每次想到这我就背着包出发了。


就像我第一次打算出门去看看这个世界时,如果让我等到现在出发,那我现在可以肯定的说:“我没有那时的勇气了,我不敢只带那点钱就出门。”



打算把想去的还没发生战争的地方先去了,然后便胡乱得走,最想去的两个地方“阿富汗和埃及”,现在只能去埃及了。在出发前买了张巴基斯坦卡拉奇飞往埃及开罗的机票,为此我还背了一本《牧羊少年的奇幻漂流》。后来想想也是搞笑,埃及没去上反倒去了阿富汗,人生真的-处处都是始料不及。



第一站我需要先到喀什然后去到塔县,从塔县(塔什库尔干)红其拉甫口岸出境,走陆路坐大巴到巴基斯坦苏斯特。


喀什到塔县路上的风景很美,慕士塔格峰、白沙湖、盘龙谷道、班迪尔湖这些我都不想错过,但是喀什到塔县的小巴车中途是不停的,想停这些地方只能跟团,跟团的话结束是返回喀什,领队在塔县是不停的。


因为没提前做攻略,这第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如果我坐直达小巴车那样路上的风景我就错过了,如果跟团,是可以看到路上的风景,但是最后又返回喀什,我想既不错过风景也不返回喀什。我想既要又要!!!鱼和熊掌我偏要兼得!!!



我很幸运,也非常感谢现在网络的发达,我在网上搜了下“喀什去塔县”这几个字,蹦出了一堆笔记,但都是喀什往返不停塔县,我在其中一个笔记下面发了条评论:有没有去塔县然后不回喀什的。不记得过了几个小时,还真有一位私信我,和我一样既要看风景又要不返回喀什,我们的想法一样,路线一致,她(后面简称为KK)也找不到合适的车。



我俩在电话里商量了一番,像什么徒搭,租车,在青旅找同样想法的人等等方法都宣告失败。最后是和新疆的领队谈了置换,我俩用平台上的粉丝量(我只有一点点),一篇笔记的代价达成了既看风景又不返回喀什的条件。最后顺利到达塔县并组队成功,KK成了我去巴基斯坦的队友。



我们都是不做计划攻略的人,那天睡到了自然醒,记得出发去大巴站时是下午了,也不知道这个时间还有没有车,赶紧打个出租车去买票,下出租后在出境处旁的售票窗口买了票,好像是今天最后一班的大巴了。


(巴基斯坦提前网上办理的电子签8.18美元)


在红其拉甫口岸出境处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给国人的特权,口岸门口好多巴基斯坦人在排队,而国人无需排队,可直接插队到最前面过安检办理出境,在我们办理时巴基斯坦人只能在外面排队等着,他们是不可以进入大厅的,中国人也是先上大巴选好座位安顿好后,巴基斯坦人才能进入大厅开始安检,这时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一下就涌现出来了!!!


在口岸我进了下小黑屋,因是第一次出国被询问了一个多小时,没出什么意外最后放行,KK等了好久,以为我被遣返了。


我和KK坐在大巴上等着他们上大巴,看着大巴外面过完安检的每个巴基斯坦人都拉着四箱康师傅方便面,给我看呆了,不知道为什么买那么多的方便面,我开始以为是拿回他们国家卖的,后来我在巴基斯坦超市商店没有看到来自我国的方便面,我想他们是买回去吃的。




洋洋洒洒絮絮叨叨了一大篇,下面开始进入正题。

不会英语,无攻略,无计划的巴基斯坦(Pakistan)旅行。


大巴开始出发,整车充斥着陌生的语言(乌尔都语),在行驶到国门时,国门在装修不允许下车拍照。随着驶离国门手机卡的信号也越来越少,从满信号慢慢变成了无信号,我的手机开始安静了下来,任何人都无法通过手机来打扰到我了,而他们手机的消息音开始逐渐变大变多,也有人打开了视频软件刷着他们国家的短视频。


行驶途中有个巴基斯坦人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要去哪里,在得知我们要去罕萨(Hunza)后便表示大巴到达苏斯特时他可以帮我们找车去到罕萨,用并不流畅的中文大声地和我们说:“巴铁”!!!


这时我才感觉到我出国了,第一次出国旅行,并没有想象中的激动与开心,就感觉是很平常的一次国内出行,只不过身旁的乘客换成了国内少见到的面容说着我听不懂的语言。


往车窗方向望去,高耸俊俏的雪山映入眼帘,像是天空在吃一个超大的冰淇淋,很近很震撼,大巴在峡谷里穿行,使我渐渐忘却了在新疆看过的美景,我对不起新疆。



路上短暂停了一下,是要下车买票,车辆行驶过的这条路属于森林公园,车上的人要买票才可以过去,下车后路旁有个屋子,进去便管我们要钱,大概人民币30/40左右(具体价格忘记了),因没看到屋子里有路牌标识收费,以为是硬要小费,便询问一番,工作人员带我们来到路旁指着牌子,牌子上用中文写着森林公园每人XXX钱人民币,看来没有被坑。


入境巴基斯坦,到达苏斯特,安检盖章,大巴停在一个小房子前,先去排队盖章换汇(1RMB:40卢比),这一路上陆路口岸的汇率都是最划算的,盖章时边检想故意刁难要小费,管我们要住宿订单,还好我之前做计划时定了个伊斯兰堡的住宿,后来因为战乱计划取消被我退掉了,但我当时截了个图,我把截图给他看蒙混过去了。当时我们旁边有个大哥因为没有住宿订单被刁难要小费,我俩想着在外面中国人要帮中国人,便和边检说:“我们三个住一间”,边检老头不同意我所说的,硬是要了他300RMB小费才给盖章入境。


盖完章去大巴车取行李过安检,因为安检的房子很小大家把行李都胡乱的堆在了房子门前,从中国来的方便面也在排队过安检,门口等待安检的行李摞起来有半个人高,说是安检但是完全没人管,把行李往那一放,等过几分钟还没排到就可以取走了,搞的像是过家家一样。


在大巴车上和我们说巴铁的那人还真找到了去罕萨的中巴车,但我们和刚被要小费的大哥决定包个车去,便好意拒绝了去坐那辆中巴车。





罕萨(Hunza)



我到了宫崎骏的动漫里!!这里的网络和电源也是随缘供应,每日断断续续时有时无的供给几个小时,水是被污染的,物价很低,人很友善。


宫崎骏笔下的《风之谷》是以这里为灵感。


从苏斯特去这的路上,看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被自然精细雕琢好的山尖尖,仿佛要动起来把天空戳破,一排山尖被自然整齐的排列在那,像是电影里的画面,感觉很魔幻,不真实,非常不真实。



换汇处换了一沓卢比(巴基斯坦货币),钱包塞不下,手上拿着卢比对着雪山拍张照,有点大款的感觉了。



到达小镇安顿好住宿后天已经黑了,在找住宿的途中我们在这里吃了第一顿饭,小镇里唯一一家烧烤店,菜单是乌尔都语看不懂一点,翻译软件也不准,于是我们开始了看食材点餐,老板拿食材出来,我们想吃就点头说OK然后用英语和手比划要几个。


出国的第一顿餐吃什么取决于旁边那桌吃的是什么,怎么吃也是取决于旁边那桌是如何吃,我们的第一顿饭是没有餐具的,烤串和囊端上来的时候我懵了,不知该怎么吃,于是偷看旁边桌学习,看到本地人用手拿着饼抓着菜吃,手脏脏的,用水洗过的手也是脏的,因为用的是被污染浑浊的自来水洗的,后来经过几天的锻炼手拿饼抓菜吃,这个技能现在颇有小成。



在小镇美好的一天是从民宿餐厅开始的,餐厅有个大大的窗正对山谷里的风景,我和KK会坐在那里边吃早餐边欣赏风景,早餐是一个煎至半熟的鸡蛋,蛋黄处自己撒些粗盐,把巴基斯坦饼切成一小块用手拿着饼抓蛋吃,吃完喝一杯加了很多糖的奶茶,算得上是美味,只是每次用餐后弄得一手油,像是个野人一样。



小镇民宿在山上,坐在房间门口可看到对面雪山,晒着太阳很是舒服。在这山谷里是我和KK人生中第一次骑摩托车(租的一辆老式破摩托去兜风,换算成人民币是60-80一天),在这里骑摩托不需要驾照,因从未骑过很不熟练导致破烂摩托总是无法启动,它也很不争气的骑着骑着就熄火了,每当这个时候身边总会有个本地人主动来帮忙启动,路上遇到他们也会主动与我打招呼。


摩托车的挂挡分为五档,我不会熟练得变挡,我以为变到了3挡其实还是1挡,油门拧到底发动机轰鸣的声音很大,导致骑到哪都有人盯着看我们这辆摩托,声音又大摩托又破骑在上面的还是两个中国人,后来我和KK发现不是摩托声音大,而是我们没有挂上档,怪不得速度这么慢,有些尴尬,我们不是那些故意搞那么大声音扰民吸引人的!!!



骑着摩托去山下办理手机卡,街道上歪歪斜斜的房子,里面挂满各种农具,虽然很歪但神奇的屹立不倒。街道上的人看起来有些粗糙,皮肤黑黑的,络腮胡,穿着巴基斯坦特有的服装,衣襟盖到膝盖上面的位置,宽松的裤子,看起来很凉快。



街上随处可见车厢上画着各种关于伊斯兰教图案的漂亮小货车,花花的让人不由自主把目光移向它,,在我们骑摩托开往山下的路上,遇到一群人坐在货车车厢上面大喊着:“Hello”挥手与我们打招呼。还有坐在行驶的小巴车车顶,几个人在车的侧面和后面扒着车窗挂着,他们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已经把这小巴车给包围了,在我看来属于是严重超载,但是他们好像没有超载的概念,路坑坑洼洼也不怕颠的掉下去,这使我感觉到很是魔幻,看似危险实则一点也不安全。



有一天傍晚,民宿老板和我们说晚上要举办一场音乐会,到时候会来房间叫我们参加,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决定举办了一场不知道为什么的音乐会,可能是一时兴起也可能是今天入住的客人多了老板赚到了钱很开心,想要庆祝一下。


时间到了晚上,老板来敲门告知天台音乐会要开始了,在我和KK得知晚上举办音乐会,提前去了个树长在屋子里并在树上挂了个电风扇的商店买了两瓶小麦汁,一人拿一瓶小麦饮品怀着激动好奇的心情,随着天台上传来的音乐声音步入了晚会现场。音乐会上用来照明的电灯是民宿烧炉子热力发电供应的电量,旁边燃起了一盆篝火在中间用来烘托气氛提升仪式感。现场有十多个人已经就位,不知道都是哪些国家的,每人一把椅子半围坐着环绕着前方的乐队。


老板在前面大声讲了很多我听不懂的晚会致辞,随着他大手一挥便挥来了今晚的欢乐,演奏乐队是几个本地人拿着几种民族乐器一起演奏,这几位好像是小镇里挺厉害的音乐人?会得乐器挺多的,使我眼花缭乱大饱眼福,有塔吉克族的乐器,巴基斯坦本地的乐器,还有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乐器,敲敲打打又唱又跳很是热闹,演奏中还听到了来自我国唢呐的声音,那声音一出比其他乐器的声音都高过了一头。


此刻、雪山、山谷、音乐、篝火、月光、晚风、舞蹈、最后还有唢呐的声音在几种乐器中独占鳌头。



他们跳着抽象的舞蹈,拿着高脚杯喝着被污染的自来水很是优雅。他们把自来水灌进空的1.5L矿泉水瓶里,然后倒进高脚杯,我看到水瓶里面是浑浊的,开始还以为他们在里面加了调料才使水看起来浑浊,后来我接了杯当地的自来水才知道水是被污染了,但人没有被污染。


(被污染的自来水)


我和KK一人拿了一瓶小麦饮品,不知道算不算是酒,我俩不敢在那喝,因为伊斯兰教国家禁酒,大家都在开心的喝着自来水,没人饮酒,事实证明无酒精也可以获得和饮酒同样的快乐。


(巴基斯坦人跳着抽象的舞蹈)


在罕萨小镇的每天都感觉到幸福,虽然很多时间里都没有电源网络,热水也是随缘供应,但是免去了手机带来的打扰和网络上碎片化信息,很适合放下手机发呆聊天。



这是一个魔幻的国度,巴基斯坦人也是魔幻的包括他们的舞蹈。


我来巴基斯坦的目的是想走一条徒步线——仙女草甸,顺便从这里飞去埃及,我和KK在小镇商量好后决定把多余的行李寄存在这里然后一起去见识下这条徒步线,也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仙女草甸”。




一个人不会英语,无计划无攻略,第一次出国旅行,我敢这样做是因我有着多年的旅行经验,可以应对多数突发事件,此篇图文只为记录自己,不建议任何人像我这样出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