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乌孙古道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9月17到9月23,七天六夜,穿越
乌孙古道,已经过去将近一个月了。一想到那七天,还是会心潮澎湃。
古老的乌孙古道,在各大户外媒体网络上,介绍的非常多。我早已向往许久,这次长春的户外队组织活动,抓住机会,走起来。
从大东北飞到伊宁,中间需要转机。活动结束从库车飞回来,也需要转机。舟车劳顿非常麻烦,但一切都值得。我们是八人小团队 整个过程是轻装,雇佣马帮运输驼包,过河都是骑马。对我来说是轻松愉快游山玩水拍照之旅。
9月17日,进山第一天。
琼库什台出发:总里程14.17公里、最高海拔2804米、累计爬升833米、用时4.45小时、夜宿包扎墩营地(海拔3070米)。
人生第一次看见雪松 一群群一片片的,每一棵都笔直的伸向天空,我很喜欢长白山的美人松,新疆的雪松不比美人松差呀,很美。



雪松根部地上疯长着一蹲一蹲的榛蘑,个个都是超大号。

第一天还可以,只过了三次河,其中一次过的是木桥,另两次水很浅,踩着石头就能过去。

营地河谷中发现一具牛尸,内脏已被掏空,只剩骨架和皮。两条狗在河边溜达玩耍。

包扎墩营地,我到达时下着毛毛细雨,帐篷下面草地都是湿漉漉的,有轻微的积水。海拔超过三千米比较冷。烧开热水,吃热面条之后,就不冷了。


北疆的雪松、草甸,延绵到天际。
9月18日,进山第二天。
总里程14.91公里、最高海拔3765米、累计爬升1171米、用时6.09小时。翻过3720米高的琼达板。夜宿库诺萨伊营地(2950米)

刚出发的时候,回头拍了一张。怎么照都是大片。

我为了不湿鞋不趟水,多走了差不多500米吧。上游水流小一些,浅一些,可以踩着一些大石头跳过去。

爬升达板的时候,碰见当地哈萨克族牧民赶羊过达板。羊群在高海拔碎石雪地上,走得轻松自如,咩咩声此起彼伏,洪亮有力。

最后的陡坡前碰见南穿北的马帮。路又窄又陡,我靠边等着马帮经过。

牛角,马帮从达板上下来

来往的哈萨克族人们

达板最高处望向目标前方。
在琼达板最高处拍视频,自言自语记录一下。

我给它起名叫小宝。
上达板之前,就在我靠边站等待马帮过去的时候,还剩大概五六十米最陡的爬升的时候,这只狗就来到了我的身边。刚开始在雪地里一顿打滚撒欢,后来一路跟着我,跟到营地。一个人走在乌孙古道上,突然来这么特殊的朋友,一路陪伴,哇塞,好开心,好酷。只可惜,我的路餐准备的一点多余都没有,给它一块椰子糖,它只是舔一舔就不吃了。
小宝一直在我前后左右奔跑着,只要能抽出时间它会趴在草地上休息,我一过来,它马上跳起来往前跑去。有时候它会跟在我后面,跟的太紧了,时不时会踩到我的脚后跟。有时它会走在我的旁边,贴的太近了,我的登山杖会碰到它。我拿登山杖指着前方喊它,小宝往前冲。它会立刻往前奔跑,冲在我前面。我卸包坐地休息和它说,小宝休息一下。它会趴地上闭眼休息。


这种垃圾堆太触目惊心,这一路真的不少啊
唉,让人叹息。


走在这种大峡谷的半山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虎跳峡,尼龙大峡谷,都有相似之处。

见到一束花,难得啊,真美。

我到营地比较早,刚搭完帐篷,开始下雨。不过还好,天蒙蒙黑的时候雨停了。这个营地就在牧民的牛棚旁边,所以真的很多牛粪啊。
左面稍微远处的一群帐篷,是徒步中国那群人的营地,他们这次的团队很庞大,足有二三十人。
9月19日,进山第三天。
总里程17.16公里、最高海拔2690米、累计爬升981米、用时6.15小时。夜宿布拉克林管站(2720米)。今天跨过阔克苏河,南北疆界线。我们是骑马过河,水很深。骑在马背上脚踩马蹬,河水没到脚脖子。我的鞋是哥伦比亚的,防水性能还不错。


走在这样的大峡谷,用尽全身的力气大喊:你好新疆,哈哈哈,真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