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婺源石城赏秋、赏枫、赏晒秋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19 23:44 编辑

         这次婺源徒步穿越,主要是到石城赏秋、赏枫、赏晒秋。        婺源石城位于江西上饶市婺源县西北的大鄣山乡境内有“中国最美乡村”之称距离婺源县城紫阳镇50多公里,距离婺源旅游北线的中心点清华镇33公里。婺源石城是一座山的名称,因这里的山势陡峭有如城堡,便有了“石城”的美称。山脚下是灵岩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十面埋伏”、“韩信点兵”、“吕仙山泉”等景点。石城由程村和戴村两个村庄组成,程村被古枫树环抱,戴村则有通往长溪村的古道。两村之间隔着小山坡,村后都有古枫点缀,各具特色。          石城以枫树著名,每年11月中下旬,枫树变红,成为摄影爱好者的天堂。唐代诗人杜牧和南唐后主李煜的诗作中,都有对红枫的赞美,石城枫林不仅拥有千年古枫,还有甜美的爱情故事。戴村建于明朝中叶,程村历史更悠久,始于南宋末期。婺源石城先后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人气赏枫地”、”华东第一赏枫仙境”          危耸的城“墙”内外有许多古树名木,有600年的枫香、800多年的香榧,其中让人惊叹的就是这里的百来棵枫树,每棵树高都在35米以上,远远超过村里的高矮屋顶,和巨大而且笔直向上的树冠相比,黑瓦白墙像玩具屋子。枫树林中还有山樱花、楠木、红豆杉、杭州榆、糙叶树、青栲、槐树等混杂其间。          每年一到11月中下旬,枫树开始变红,就是婺源石城村红叶旅游最佳时间,这里便成了摄影爱好者的天堂,枫树环抱,晨雾悬挂树腰,红枫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加上早晨村民的炊烟,在这个小山洼里汇聚,构成了如梦幻般的仙境,枫树也似仙境之圣物。我们来得似乎早了一个星期,还有一些高大的枫树叶子还有完全红,很是遗憾。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3 10:07 编辑

          我们从长溪村徒步穿越12公里,来到石城戴村。戴村水口有一石拱亭桥,名”集秀桥“,建于万历二十七年。         集秀桥上的一亭子,名《杨令公亭》。         在桥的一侧室内供奉着杨令公杨泗,一作杨四,俗称杨泗将军、杨四将军、杨家四爷、斩龙杨泗将军,是起源于湖南民间的道教水神,广泛信仰于长江上、中、下游地区。因其能斩除蛟龙,平定水患,而广泛信仰。经过历史的流逝,民间道教更将其作为除妖斩鬼的一位重要尊神。农历六月初六为杨泗将军圣诞。道教尊号为:九水天灵大元帅紫云统法真君水国镇龙安渊王灵源通济天尊。           集秀桥对面一路之隔,有一座《五显庙》。五显庙供奉的神明,主要有五显神和五圣大帝。‌‌这种信仰在江西德兴、婺源一带尤为盛行。           五显神,又称五显大帝、五圣大帝、五通大帝、华光菩萨等,是民间信仰中的重要神灵。五显神原为兄弟五人,宋代被封为王,因其封号第一字皆为“显”,故称五显神。五圣大帝,即五显大帝,又称华光大帝、马王爷、马天君等。其起源有多种说法,有认为其曾为佛祖座前一灯火,历经转世成为五兄弟;也有认为其与印度“五通仙人”有关,或源自中国本土的五行观念。五显大帝在元明时期获得官方封赐,地位显著提升,并在福建、台湾等地被称为“五帝”,掌管瘟疫等事务;在绍兴等地则被称为“五猖”,形象逐渐向财神方面发展。此外,五显庙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和功能。例如,诏安五显大帝在台湾等地被供奉,香火旺盛;而在贵州等地,五显神又称五路财神,专门负责火政。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0 14:39 编辑

           走进戴村,古树参天,白墙黛瓦的徽派民居,一排排、连片片、有秩序地呈现在青山绿水间。            入住提前订好的山庄。           山庄堂室的摆设。由于过去婺源曾经是古徽州六县的一个县,这里的习俗与的皖南山民的习俗几乎相同。          放下行囊,前去石城山观景台,路过戴姓宗祠敦義堂。据村史载,戴村的建村历史,要追溯到明朝中叶。当时有一个岩前村戴姓猎人到此打猎,看到这里山高林茂,风水不俗,就举家迁居到了这里,距今有近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来到山势陡峭有如城堡的石城山,我们向山顶观景台攀登。           走到山顶,四周秀丽的景色一览无余。           俯瞰山脚下,绿意盎然的田野、曲径通幽的小路和古朴的徽式民居,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卷。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1 22:31 编辑

         来到石城山一侧的观景台,中国国家地理最美乡村影像拍摄基地,这里的景观更是耀眼。           我也禁不住在这里打个卡。           观景台旁几棵红枫树,红得极艳,美丽极了。正如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山行》把秋天的红枫写得美不胜收。           更有南唐后主李煜的《长相思·一重山》,“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塞雁高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将深深的思念寄托于枫叶,跨越千年,依然可以体会诗词中浓浓的情愫。          坐在石城山俯看脚下的程村。程村的历史比戴村更为悠久,据《程氏宗谱》记载,南宋末期,程村始祖程厥由浮梁游历到婺源,看到这里四面高山,有如城堡,觉得是个隐居的好地方,于是,便举家由浮梁(今景德镇市)府前迁居到此,从南宋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说也奇怪,据说程村和戴村这两个村庄,虽然鸡犬相闻,却自古以来是老死不相往来的。          石城程村,一个坐落在山清水秀间的世外桃源,一年四季都美得如画一般。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也能品味到历史文化的韵味。首先,你可以选择徒步或者骑行游览整个景区,感受那份原始而又纯净的大自然之美。在程村有许多徽派建筑,古朴典雅的老房子,它们见证了时间的沧桑变化,也诉说着一个个动人的程村岁月的故事。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2 00:00 编辑

       深秋和初冬季节的石城程村及周边,变得五彩纷飞,与古朴的徽派建筑相映成趣。特别是那百来棵高耸的枫树,由绿变红再变黄,满树红叶或黄叶,形成一道壮观的风景,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前来捕捉这一瞬间的美丽。          石城景区的枫叶之美,不仅在于其数量众多,更在于其色彩斑斓、层次丰富。从浅红到深红,再到金黄,枫叶的颜色变化多端,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            看遍千山枫叶美,不及石城那抹红,当漫山遍野都被染上红色和黄色,整个村子仿佛成为了梦境中的世外桃源。           枫叶如画,点缀秋日风光,令人陶醉。枫叶如诗,随着秋风轻轻地摇曳着,宛如大自然的交响乐。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2 00:03 编辑

         秋天的石城,晒秋的景致,也如同一幅流动的油画。青山映衬, 白墙黛瓦, 晒秋如画中行。           晒秋的景象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红红的辣椒、黄黄的玉米、绿绿的蔬菜,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石城晒秋,温暖而宁静。山坡上五彩斑斓的晒场,与远山近水相互映衬,美不胜收。           石城晒秋的季节,红叶与晒物的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让人流连忘返。            如此美妙的景致,怎能不让我在此也留个影呢?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3 01:11 编辑

          第二天早上5:30,我们早早地起床,前往石城山观景台去看日出和晨雾中的石城美景。           路过石城小吃街,村民已经开始在忙碌,但没有游客吃饭,都在观景台等待日出呢。           到达观景台,沉睡中的山村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周边漆黑一片,只有少许的房屋亮着灯光。黎明前的山村,有着一份静谧,一份神秘和一份清凉。           天空逐渐明亮,黎明的曙光在远方山巅间悄然绽放。远方山峦如黛,迷蒙的晨雾悠然飘荡,村舍的轮廓在黎明的柔光中逐渐清晰起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3 01:34 编辑

          山区的天说变就变,刚才还湛蓝的天空,突然涌起了云。          天渐渐大亮,清晨中的山村,如同一幅细腻温婉的水墨画,缓缓地在天边铺陈开来,让人心生宁静与向往。           一阵山风吹过,突然下起了小雨,游人纷纷打起了雨伞。            雨轻敲伞顶,农舍烟波间若隐若现,宛如画中仙境。蒙蒙烟雨中的山村,别有一番风情。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3 09:44 编辑

           回到山庄,收拾好行囊,我们沿着戴村至程村的乡路向程村的东大门走去。           雨后的山村,给人以别样的韵味。秋风轻拂,红叶翩翩起舞,雨后的山村显得更加迷人。置身其中,仿佛被大自然所包围,心也随之荡漾。            经过秋雨的洗礼,枫叶变得如火般红艳,与古村的白墙黛瓦相映成趣。          婺源石城的枫树和枫林和古村里的徽派建筑融为一体,既有大自然的原生美,更有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           行走在山村的道路上,空气也格外新鲜。移步换景,醉美的景色让人为之陶醉。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4-12-23 16:36 编辑

            向路的左边看,山间的景色也同样的迷人,吸引着我不断地举起相机拍下动人的画面。            秋天的山峦,层林尽染,仿佛是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绘出一幅绝美的画卷‌‌。            深秋的山区,红叶满山,云雾缭绕,仿佛一幅生动的人文自然景观。           秋风萧瑟,层林尽染,深秋的景色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漫步山间乡路缓缓而行,满山红叶似火,耳听山间流水清唱,云海渺渺处一缕佛光,自然的风光与浓郁的深沉气息,让石城这片原本就美不胜收的山水更呈现出一片宁静与祥和。           面对美不胜收的山野美景,我在此打卡留个影。           一起来石城赏秋驴友伙伴们,也要在此留个影。           最后,我们来到石城东大门打卡留影,坐上旅行车,结束了这次石城寻秋赏秋之旅。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