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匆忙半日,景色太美,却似待(dāi)了整个秋。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南京之前是来过的(14年随同学一起,20年大五台中转)。不过那时候愣头青,啥也不懂,更没留下什么记忆。
前年的老山赛(详见《2022南京老山跑山赛54km退赛小记》)本有机会看看,但口罩因素,不敢多停留。而这次的匆匆一旅,则也是沾了赛事的光(详见《复仇再来老山,35K没轻松拿捏,却也满意完赛》)。
去哪呢?时间很赶,又忙得不可开交,直到前一晚才确定。于是,便有了此次短暂、却难忘的行程!
先老实交代,本次之行,整体偏急(一整天的话刚刚好),除了鸡鸣寺外,都是走马观花,所以所见可能有些不够深刻。
而线路景点,则选择了地铁3号线附近的,主打「老门东+夫子庙」和「鸡鸣寺+大明湖」两处,中间骑车。
比较零散,我就按照习惯,流水账记录了,如下~
雨花门站和武定门站,哪里下一开始就很纠结的,将到站才狠下心,想着最多多走2km罢了。于是一出站,便惊到我了!
首先是满地的电动车---出行方式差别。其次是秋色,平日少城市走动的我当时就举起手机,可把周边人一愣一愣的。
最后,是不远处的绿皮火车刚好要通过,哎哟,想当初专门跑到新北平溪的十分老街(详见《台湾10天9晚环岛自由行游记-篇2美景》),就是为了这个呀!
待火车过后,过去转弯就是1865创意园。
园区边上路叫养虎巷,停了很多车。没啥好看的,我就先转到河边了(一开始没找到入口,问了一正停电动车的准备钓鱼的老头,可能耳背没听到我的话,或是没注意到我会问他,没理我)。
哇啊,风景不错啊,怎么好是沉寂的样子?栈道到头知道了---封闭!
到正路有一只大佛手,正拍照间,七八个骑车的中年人停下。其中一个讲解,说是无锡灵山大佛的佛手,真的假的?(回来搜了下,那边确实也有一只手)
接着,打结的手枪、八九十年的的玻璃窗,也很有意思---创意园无疑。
沿着河道,一路有数不清的秋色。到一废弃房子,落满灰黄色杉叶,甚是凄凉。
当然,还有更凄凉的---外秦淮画舫游船码头除了两个钓鱼佬,空荡无人!这么落魄啦?十分疑惑。
另外,大报恩塔不能进,我比较凄凉。。。
当然,琉璃塔硬变成玻璃塔的感觉,有点拉垮,我也不想进!
长干桥到中华门,遇老年旅行团。讲解说,秦淮河是秦始皇为了出游,派人挖的。
瓦特?这么直接?我虽不确定,但这么雷人+直白的解释,还是感觉被侮辱了---回来查了,确实无关。
不管,顺着高大城墙往里,秋色再次令我沉醉---古装搭配下,更显梦幻!
老门东的印象,是我下班后赶往,然后半夜急忙忙的在巷子里跑来跑去。
这次也差不多,体验也不是特别好,可能很多所谓的老建筑,不去看文字介绍,看不出什么吧?
加上我近视,每次都凑过去比较吃力,还怪模怪样的---就我一个人看!
当然,这里有三处还是给我留下了深刻记忆。
一是“又见炊烟”的那个柴火馄饨店,居然还开着!(浓烟缭绕没人投诉?看起来有处理,实际也不大影响)
二是一堵嵌入了爬藤的墙,终于被二次开发了! 是吧,那么多奇形怪状的爬藤,怎么就不好好利用?
三是,母女二人吃汤包的雕塑,很有喜感。再结合火红的爬山虎墙面,非常出片!
出老门东,经剪子巷到大油坊巷。远离景区了,本地气息浓烈了。
晾晒的衣服、被子、腊肉、腊肠,一边逗鸟一边闲谈的大爷,使这条小街充满烟火人间味。
老南京的味道,有了!
路过几家馄饨店,想着不是鸭血粉丝汤更出名的嘛?怎么这么多馄饨店?(都是宣传?前者景区内有)
路口小汪馄饨面馆,出来了几个擦嘴的人,有个骑电动车的小年轻,还专门停下。有意思,早就饿得咕咕叫了,正好一探究竟。
不得了,窗户望过去里面坐了好多人!灶台用的是铁锅、圆木盖和双喜搪瓷杯,可以可以,就是这个---大家所说的本地特色啊!
进去,好几个头发斑白的老人(对面的两位还一起聊天了,她们力荐这家),两三个年轻人。是了,这就是最具地方口味的“苍蝇馆子”了。
端上,馄饨小份8块钱(半饱,留着为了其他美食),完全不像上海这边一丢丢肉团(全是皮),倒像是饺子了!
味道纯正,最终,汤都喝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