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徽派第一村——胡乐古镇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宣城宁国市位于安徽省东南部,毗邻浙皖七县,南边与徽州古邑绩溪县相邻,其生活习俗、文化传承、道德伦理受徽州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大,其中以胡乐镇为最,号称宁国徽派第一村。      多年来从胡乐镇路过,都没拐到胡乐古镇看看,2024.11.24(周日)午餐后离开水竹坑村,开始返程,因时间尚早,便顺路到胡乐古镇看看。直接导航胡乐镇是导不到古镇的,必须要导航胡乐村才行,距离胡乐镇还有两公里多路,应该是镇政府后来搬出去了的缘故。      胡乐古镇,一个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商贸重镇,曾是浙皖四县水陆交通的枢纽,明清时期最为繁荣。明朝初期设立36个巡检司,胡乐为其一,因此胡乐古镇又名胡乐司。      胡乐古镇对面的徽水河,又称西津河,是通往徽州和宁国的必经之地,古时由于水运发达,街道两边商铺林立,热闹非凡。如今水运没落,胡乐古镇也沉寂了。      在西津河上的廉夫桥头附近路上找地方停车,然后步行上桥到古镇。  
      廉夫桥,又称陈公桥或神功桥,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是江南少有的五孔连拱石桥,长83.1米,宽6.6米,为清代宁国六大石拱桥之一。1938年遭水毁后,由当时的108师师长张廉夫率全师官兵捐资修复。为感恩张廉夫师长,村民将修复后的神功桥更名为“廉夫桥”。桥修复不久,张师长抗击日寇再立新功提拔为军长,村民感恩于张师长的率先垂范,决定在桥上再建一座将军亭,以志纪念。
      如今这桥亭是2016年胡乐镇人民政府重建的,亭中书联“水远天长,万古山川连吴楚;往来人乐,四时风景胜敬亭。”
      318国道路过宣城市,这地方离318国道还有几十公里,也可以说318国道沿线了。
      桥头有不少石碑,已经是文物了,立在桥头,静静地叙述着胡乐昔日的繁华。
      过桥后前行几十米便是胡乐老街了,风格同徽州古村还是有少少区别的,倒是和我老家的弋江古镇,西河古镇类似。      青石板街道,古韵犹存,没有游客,没什么人气。
      本地人悠闲的打牌。
      清代音韵学家周赟是胡乐人,7岁能诗,9岁作《六声图》,12岁考中秀才,时称“神童”,一生致力于汉语音韵学研究,著有《蓉裳文稿》,老街上的周赟纪念馆记录着他的传奇人生。
      老街古巷,岁月悠长;人去楼空,落寞沧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