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寒山寺 - 江苏 - 8264户外手机版

  江苏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的这首《枫桥夜泊》,犹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将寒山寺的神韵永远地铺展在岁月的长河中。

寒山寺位于苏州市姑苏区,京杭运河畔,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寒山寺属于禅宗中的临济宗。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希迁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

寺院大门向西敞开,仿佛是在恭迎佛祖从西方归来。大门前,一堵黄墙配以黛檐的大照壁矗立,上面题写着“寒山寺”三个字。寺内楼阁林立,飞檐翘角,错落有致。



本帖最后由 自助游者 于 2025-2-9 21:49 编辑

离寺门不远处,便是那著名的中华古运河,河岸以石驳成,古朴而庄重:

古运河上江村桥:

寒山寺之所以被称为“和合祖庭”,与寺内的寒山、拾得两位高僧密不可分。这两位高僧在唐朝贞观年间曾在此居住,并因他们的深厚道谊和和谐相处的精神而被后人尊为“和合二仙”。相传,他们曾共同得到一部“和合真经”,从而成为传承和合文化的祖师。因此,寒山寺也就成为了和合文化的象征地,被人们称为“和合祖庭”。

进入寒山寺大门,里面是一座方方正正的庭院。最先看到的是大雄宝殿,正中供如来佛坐像,左右立阿难、迦叶近侍。佛像背后供奉着唐代寒山、拾得的石刻画像,两人都是披头散发,憨态可掬,是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聘之的真迹。

大雄宝殿两边是大悲殿、罗汉堂。大悲殿:

走出大雄宝殿,沿着石板路前行,来到被绿树环绕的藏经楼。藏经楼楼下是“寒拾殿”。殿中立着寒山、拾得的塑像。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