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澳大利亚游记 - 走出国门 - 8264户外手机版
第二日(2017.1.27)
今天上午去了罗托鲁阿市的艾哥顿皇家牧场,这里是新西兰面积最大的观光牧场,英国女皇曾经来这里参观。坐上超大型拖拉机(能坐四五十人),看到了农场里的绵羊、羊驼、驯鹿、牛、马、牧羊犬、野猪、火鸡、鸸鹋、鸵鸟、野鸭等动物,都长得挺精神。绵羊见到拖拉机停下就成群结队地跑来,吃光一大把饲料只需一两秒,而且一直吃不停;羊驼很高贵矜持的样子,喂到嘴边都不张嘴;驯鹿果真是没有胆的动物(用尾部排毒),真是胆子小,一惊一咋的。
新西兰对牧场管理很严格,只有两种方式可以经营牧场,一种是继承,另一种是畜牧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每个农场的草场都被平均分成21份,轮换放牧。
下午去了毛利文化村、罗托鲁阿湖、奥兰吉山顶、鹿产品店,都在毛利人聚居点附近。毛利人唱歌还真挺好听的,浑厚、自然而悠长的音色,舞蹈配合得也不错,表演得特别卖力气。毛利文化村旁有间歇喷发的温泉,我们去的时候温泉一直在喷射,就在身边30米左右的地方,还有冒着泡的高温火山泥,能烤熟整鸡的小洞穴,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硫磺味儿。鹿产品店的商品还挺丰富的,有鹿茸、鹿血、鹿筋、鹿鞭、鹿胎盘等,新西兰的鹿产品出口量占世界的40%。驯鹿只有毛利人可以养,是给这些土著人的特权。
今天是大年三十,导游给加了饺子,一小盘速冻饺子折合人民币一百多,一小盘土豆丝也折合一百多,昨天买的酸奶125ml一小盒的折合7.5元人民币,当地产的蓝莓比北京超市的还贵。但这里的房子、水、电(利用地热)都比较便宜,医疗和大学以前的学费全免,是个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的国家。

第三日(2017.1.28)
今天上午去了罗托鲁阿的红树林和卖羊毛、羊驼制品的购物店。红树林以红杉树和银厥为主,长得很茂盛。很早以前,新西兰的森林面积曾经达到国土面积的70%,火山岩形成的土壤里含有丰富的磷元素和钾元素,使得森林长得郁郁葱葱,后来出于畜牧业的需要,草原和牧场的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一半。
下午返回奥克兰,去了天鹅湖和卖绵羊油、牛初乳等的购物店。天鹅湖面积不大,一部分黑天鹅、白天鹅、大鹅、野鸭等在水中游弋,另一部分在草地上吃草,在人们的身边活动。
至此,结束了新西兰的旅程,晚上乘坐CHINA AIRLINES(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飞机来到悉尼。
新西兰被誉为地球上最后一片净土,环境是极好的,有除了沙漠以外的所有地貌。因为我们此行的重点是澳大利亚,所以只在北岛简单游历,实际上南岛有雪山、冰川等更美、更多样的风景。所幸这三天天气不错,在新西兰,阴天下雨也是常有的事(新西兰的降水量是澳大利亚的17倍),美丽的长白云将是记忆中最美的风景。
吐槽一下新西兰最不好的地方,就是离中国太远,太远,太远,不能常来哦。



第四日(2017.1.29)
今天走路2万步,晚上十点多才回酒店,累成狗了,还要写日记(答应儿子的作业)、洗澡、洗衣服。
上午去了悉尼郊区的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蓝山国家公园。之所以叫蓝山,是因为景区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桉树挥发的物质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蓝光。蓝山景区比较大,但观景的最佳地点是在公园入口不远处的观景平台,很快就参观完返回市区了。
下午去了总督府、悉尼歌剧院、圣母玛利亚教堂、海德公园和悉尼大学。
周末的总督府是可以自由出入的(但室内不可以拍照),花园那个美呀!美得我都要哭了!我想一直躺在草地上望着蓝天,想一直坐在树桩上呼吸新鲜空气,想一直呆在如画的风景和纯净的空间中,我,不!想!走!
悉尼歌剧院是悉尼标志性建筑,适逢中国新年,悉尼歌剧院、悉尼市政厅、文艺博物馆、海军博物馆、悉尼跨海大桥、月亮神公园等处和商场里都打出中国红的灯光,挂上灯笼,布置龙呀、鸡呀等物品,一副普天同庆的景象,以示对这个最大贸易伙伴的重视。
悉尼大学是世界知名的大学,排名在清华、北大之前,是一座没有院墙、美丽而悠久的大学。
晚上去了星港duchang、登了悉尼塔、夜游悉尼。澳大利亚黄赌毒都是允许的,我只在duchang中穿行一下就去超市了。悉尼塔上看到了这座南半球最大城市的万家灯火,确实挺繁华的,据说悉尼的生产总值超过澳大利亚的50%,是一个我曾以为与北京各有所长,经亲身感受,各方面完胜的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