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①: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游嵩山日记》中赞太室山美景:“太室雄厉称尊,俨若负康,自翠微以上,连崖横亘,列者如屏,展者如旗,故更觉岩岩。”有事没事,多来嵩山走一走,72峰等你来。

附②: 嵩山72峰在哪里?名字是什么?
嵩山自古就有“太室如龙眠,少室如凤舞”之说,嵩山从大的范围来说属伏牛山系。伏牛山自西向东来,入河南登封境后分为三个支脉:嵩山山脉、箕山山脉和熊山山脉。
嵩山的主体部分,由少室山和太室山组成,位于登封市北部。海拔高度在300米至1500米之间,太室、少室共有72峰,峰峰有名,峰峰有典,峰峰秀美。
嵩山72峰,以峻极为至尊,连天为最高,海拔1512米。而如果说起险峻挺拔,居高临下,上接天穹,势压诸峰的,则非紫霄峰莫属。
太室山位于嵩山的中部,东与五指岭相连,西与轩辕关相接,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明代傅梅《嵩书》亦云:“东西广四十里,南北深三十里,自下至报直上二十里。”
太室自古以雄壮著称,其主峰峻极峰海拔1492米,为太室最高峰,古代登嵩山皆以太室山峻极峰为登高览胜之目的地。
峻极峰为太室最高峰,据县志等史料记载,上有玉井、玉女窗、封禅坛、石室(唐代时韩退之携卢橘、李渤曾宿其中),有中顶寺、栖禅、升道寺(曰嵩顶三寺),下有双林寺、中天池、高登崖、乳泉、丹皂盆、松树洼。
现在除自然景观外,寺已毁坏仅有遗迹可寻。太室36峰均有典故和传说,宋朝诗人楼异写了24峰咏,明代傅梅又补作了12峰赋,这些诗、赋和传说耐人寻味,引人向往。
如玉女峰:峰北有石似玉女,上有天篆七字,人莫能识。诗曰:玉仙曾此驻云车,日满窗纱映雪肤。七字天书人不辩,定知玉女手中符。
太室山36峰:
三十六峰(其实不止36峰)峰名如下:
太白峰、望都峰、观香峰、积翠峰、立隼峰、独秀峰、玉女峰、玉人峰、虎头峰、玉镜峰、子晋峰、会仙峰、河带峰、玉柱峰、卧龙峰、胜观峰、老翁峰、华盖峰、凤凰峰、桂轮峰、三鹤峰、起云峰、金壶峰、松涛峰、狮子峰、遇圣峰、浮丘峰、周到峰、万岁峰、悬练峰、鸡鸣峰、青童峰、春震峰、翠盖峰、玄龟峰。
少室山位于嵩山中西部,东与太室山相邻,西与挡阳山相接。少室形体小于太室,但山峰较集中。东西向略长于南北。少室主峰为连天峰,海拔1512米,乃嵩山最高峰。
少室的山势北部陡直,而其上平坦:南部山石嶙峋,层峦登峰,道路险绝。
少室山36峰?:
太阳峰、少阳峰、迎霞峰、朝岳峰、明月峰、紫霄峰、连天峰、天德峰、檀香峰、丹砂峰、玉华峰、药堂峰、白道峰、金牛峰、宝柱峰、卓剑峰、清凉峰、宝胜峰、紫薇峰、紫盖峰、翠华峰、琼壁峰、凝碧峰、望洛峰、石城峰、石笋峰、香炉峰、系马峰、钵孟峰、七佛峰、罗汉峰、灵隐峰、来仙峰、白鹿峰、白云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