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第十六站:游芒市勐焕大金塔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3 23:27 编辑

          到芒市,勐焕大金塔是必游的景点之一。          勐焕大金塔,又称为芒市金塔,位于云 南省德 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城区东南方孔雀湖畔的雷牙让山之巅,海拔1080米佛塔毁于1942年抗战时期,芒市市区的勐焕大金塔也毁于文 革初期。2007年将两塔合一重建,模仿缅 甸仰光大金塔设计,定名为勐焕大金塔。这座塔具有深厚的信仰价值,而不仅仅是旅 游景点。勐焕大金塔是中国第一金佛塔,也是亚洲第一空心佛塔,内部可以参观,但请尊重当地信仰。勐焕大金塔也是云 南省德 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标志性建筑。          勐焕大金塔采用南亚傣王宫的建筑风格,是当地傣族佛教信仰者的圣地。焕大金塔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3757平方米,塔高73米,塔底宽50米,八角四面三层空心。 一层至四层的露天平顶各建小塔6座,共24座,形成众星捧月般的塔林;五层形状如金钵倒扣;六层如铜钟状;七层是从下至上逐渐缩小并有立体螺旋纹的瓶颈组成;塔身有八个角和四扇门,最高处有一个重达2.3吨的宝顶金冠。该塔居高而建,登塔瞭望,可俯视芒市城区景观。雷牙让山佛塔,自古以来是人们公认的佛教圣地之一,           芒市勐焕大金塔全景示意图。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3 20:37 编辑

         芒市是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座县级市,也是德宏州的首府,位于云南西部,德宏州东南部。芒市历史悠久,古为滇越“乘象国”。芒市傣语称“勐焕”,意为“黎明之城”。传说佛主曾经到过这里,恰好是天亮黎明之时,便命名此地为“勐焕”          芒市气候温和,民族众多,资源丰富,价廉物美,市镇繁华,交通便利,是滇西南宜居之地。其北枕南天门,南望黑山门,东依高黎贡山余脉,西靠江东坡,也是西南边疆战略要地。          芒市有着壮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悠久丰富的历史人文底蕴,而且,芒市少数民族风情也特别浓郁,一直都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游玩,成为了云南省的“网红”旅游目的地。           我们从瑞丽综合客运枢纽站坐车,经过2个多小时赶到芒市,入住在瑞丽相识的旅友介绍的“云燕民宿”。          云燕民宿坐落在芒市金塔大街松树傣寨旁,毗邻傣族古镇景区,离大金塔、大银塔、孔雀湖、勐巴娜西珍奇园和树包塔景区步行也不远,附近大小饭店许多。云燕民宿宽敞的客厅,温馨的卧室,还可以使用厨房做饭,且房价还不高,老板一家人也很好。民宿内的床铺舒适、干净整洁,让我们在疲惫的旅途中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3 22:00 编辑

          午饭后,我们沿着环城东路走到孔雀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然后沿着“雷牙让”健康步道上山。雷牙让山名称的由来:传说“释迦牟尼”生前转世为“阿鸾”时曾生活于雷牙让山。佛涅槃后数百年,佛家弟子“召罕大”和“阿罗汉”为传播佛祖教义亲临此山修炼。为使“召罕大”有个修炼的好环境,野草和荆棘全部让开,故称为“雷牙让”山,意为“野草让出的地方”。而后在此山建一佛塔,便成为该地区公认的佛教圣地之一。            雷牙让山森林茂密,草木葱茏,路边有许多的小叶榕、菩提、橡胶等树木。          转过一个弯道,有一林间阶梯登山小路,有路牌指示到大金塔。沿着小路走不多远,就看到高大的杉树与笔直的翠竹簇拥着一座碑“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          八十年前,日寇侵占滇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十万多各族人民死于战祸。中国远征军浴血滇西,全歼日寇两万余人,收复畹町。在滇西抗日反击战中,中国抗日军队、南洋机工队员、盟军将士付出了六万余人的沉痛代价。纪念碑正面“滇西抗日战争纪念碑”九个金色大字,是由原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宋希濂先生题写。纪念碑的左侧镌刻的是毛 主 席为挽戴安澜将军的五言律诗,另一侧镌刻着辛亥革命老人李根源先生题写的诗文,整座纪念碑庄严肃穆。          在纪念碑的一侧,竖立着“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有的题写着“浩气长存”,有的题写着“浩然捐躯”。这是一座中国军人的丰碑,记载着中华民族同仇敌忾、浴血奋战的历史,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精神。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01:08 编辑

          继续攀登,来到半山腰的过路亭。           登山的小路,绿树成荫夹杂着五颜六色的花草,仿佛置身于画廊之中。           再往上走,就可以看到山脚下芒市市区了。山脚下的城市透出一种融合的气息。不同风格的建筑和谐共存,勾勒出这个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登上雷牙让山顶,就可以看到树木掩映中的勐焕大金塔的塔尖了。金塔的传说,佛陀云游至芒市坝,听见鸡啼,以傣语“勐焕”(意为天亮)为此地命名。彼时,山林中野鸡与猴面鹰部落因争水夺地打斗,百姓苦不堪言。佛陀召见两部落首领,以坝心河为例,劝导二者相互依存,唯有和睦共建才是正道。众生听从训示,修好结盟并皈依佛门。佛陀称自己550次轮回中曾为金鸡身,初到此地便闻鸡鸣,视为吉兆,提议在此山建金鸡塔以铭记历史、为民祈福。随后,佛陀将叠成方形的袈裟置于地,倒扣陶钵于袈裟上,再插上拄棍。刹那间雷鸣电闪,过后山顶现壮丽金笋塔。众生惊叹,佛陀已不见踪影,只见西天祥云中孔雀高飞远去。
         绕过围墙,大金塔下有一条小街,街上有民族风旅拍店、小吃店和伴手礼店。旅拍店的服装款式和质量都不错,明码标价,可租可买,适合想拍照的朋友。           穿过小街,我来到大金塔下,我在此打卡留个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02:20 编辑

         登塔的要穿过的“龙道”,很有仪式感。龙道两侧是五头护法金龙。在南传佛教中,龙道有不同龙头数的龙守护,七个头代表人生七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个头代表:福、禄、寿、喜、财;三个头代表:佛、法、 僧;一个头代表:九九归一。我们尚未进入大门,就已被护法金龙的气势所震撼。          五头护法金龙的外侧,是“佛主和罗汉托钵”塑像群。其含义是:释迦牟尼佛住世,弘法四十九年,始终托钵化缘说法。其内以资养化身,外以说法普度众生。众罗汉托钵化缘,并非专门为了果腹,更重要的是为了继承佛祖遗志,弘扬佛法。据传,佛祖涅槃前交代下话,为了不让佛法失传,每日必托钵化缘讲说佛法。因此,罗汉们代表佛、法、僧三宝,托钵化缘,代佛说法,为众生种福报。           龙道两边各有一头灰象驮着金塔的塑像。相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佛教徒玛哈烘骑大象携带经书从斯里兰卡归来,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融。            勐焕大金塔佛光熠熠,见证了岁月的沉甸和历史的变迁,诉说着千年的神圣与传奇。          龙道走到顶,“勐焕大金塔”五个大字熠熠生辉,大门上雕刻着孔雀、佛陀、法器等,说是宗教建筑,我更觉得大金塔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14:20 编辑

         走进大门,第一眼就被金光笼罩的勐焕大金塔震撼!作为"中国第一金佛塔"和"亚洲第一空心佛塔",76米高的八角塔身通体鎏金,在蓝天白云下宛如曼谷大皇宫般华丽,恍惚间以为打飞的到了东南亚!           大门两侧各有一根中生代侏罗纪(一亿六千万年)的梨木(鸡血红木)“硅化木”。硅化木又叫“树化玉”,佛教称之为“植物舍利”,“石”来运转,为镇宅之宝。树化玉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和观赏性,左边的叫“笑口常开”。            右边的叫“花开富贵”,都还是比较形象的。          勐焕大金塔前高高的经幡柱,顶端还屹立着一只佛陀化身的金鸡。经幡柱是佛教中重要的宗教符号,主要用于祈福和传播佛法,其颜色和形式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经幡上通常印有经文或六字箴言(“嗡、嘛、呢、叭、咪、吽”),随风飘动时,被认为可以将经文传播到远方,为众生带来祝福和庇佑。经幡通常由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组成,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天空、云、火、水和土地,寓意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         转经、转佛、转佛塔,在佛教经典中,右绕佛塔(顺时针方向)被视为随顺如来教诲和法性的表现,能够积累功德绕行周数没有严格规定,常见的有三周、七周或更多,全凭个人诚意和修行功力。‌我们便顺时针绕大金塔而行。         首先看到“三戒神”雕塑。三戒神像的寓意源自儒家思想中的“非礼勿视、非礼勿闻、非礼勿言”,告诫人们要遵守道德规范,避免接触和传播不良信息。具体来说:‌非礼勿视‌:告诫人们不要观看不符合道德规范的事物,保持内心的纯净。非礼勿闻‌:提醒人们不要听取不恰当或有害的言论,避免受到负面影响。‌非礼勿言‌:强调不要说出违背道德或伤害他人的话语,保持言语的谨慎和善意。三戒神像不仅是一种宗教象征,更是一种道德教化,旨在引导人们修身养性,追求和谐与正念。在勐焕大金塔中,三戒神像作为重要的文化符号,体现了傣族人民对道德和信仰的重视。          大金塔的东北部安奉着一棵“圣菩提树”。菩提树,佛教非常讲究菩提树的“血脉”,并以当年佛祖顿悟时的圣菩提树直系后代为尊。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的妹妹砍下了圣菩提树的一棵树枝,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并种植成活。这株菩提树苗是斯里兰卡佛教界的赠物,据说释迦牟尼就是在这棵母树下打坐而顿悟成佛的。2007年5月1日,芒市勐焕大金塔重建竣工,由中国佛协牵头,在现场举行了加冕开光大典和圣菩提树安奉种植仪式。斯里兰卡佛协仅向云南省佛协赠送了三棵菩提树幼苗,分别植于昆明、西双版纳和芒市。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3 23:59 编辑

          大金塔周围或卧或立着众多圣兽或守护神。夯沙鸟,传说是鸟类中至高无上的鸟神,最美丽、最智慧、最伶俐的鸟。            瓦宋塔列女神,见证功德的使者,为人间洗除生衰痛苦,驱除艰难困苦。            和谐神,教育人与动物和谐共生,和睦相处,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功德记录使者,每月初一、十五下凡间,记录众生的功德与善恶。            文化女神,手托天书,赐予众生知识文化与智慧。            礼仪神,面容和美,姿态优雅,教育人民崇尚礼仪,热情待人,尊老爱幼。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00:14 编辑

           
           人面金鸟舞神,传说金鸟因热爱学习人间舞蹈而进化为人形,祈祷人间歌舞升平,人民安居乐业。            勐焕(芒市)坝子的守护神是老虎。           琴神,乐器先祖,用音乐为人间排除哀愁苦难,同时教育人们要讲中庸,走中道。          大力天神,民间传说力大无穷,曾托举大山堵住洪水,解救百姓免遭洪水灾难,并为百姓提供耕种水源。           雷公,掌管雷鸣、闪电和普降甘露的天神,民间驱妖避邪的守护神。           金鸡阿鸾,传说金鸡阿鸾黎明之际到达雷牙让山,对着芒市坝子啼鸣,“黎明之城”芒市的傣语“勐焕”由此得名。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01:36 编辑

          环大金塔四周建有一圈东南亚风格的亭廊 ,亭廊上面建有层叠的佛塔。           走进亭廊,俯瞰芒市,青山绿水翠竹、如诗如画的傣家村寨以及繁华初显的芒市边城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           这座塔亭下面是一家“金塔摄影”旅拍店。            这座塔亭里,是一尊身被袈裟的卧佛。          卧佛的姿态通常表现为释迦牟尼佛临终前的安详状态,象征着佛陀在达到涅槃时内心的极致平静与超脱。尽管处于涅槃状态,卧佛依然散发出智慧和慈悲的光芒。这象征着即使在生命的终点,佛陀的智慧和慈悲仍然普照众生,给予无尽的指引和安慰。卧佛的姿态与周围环境(如娑罗双树、动物等)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宇宙画面。这象征着佛教所追求的宇宙间的和谐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7 11:29 编辑

         转到勐焕大金塔南门,我们决定进金塔内部看看。          大门两边是佛教两大守护神守门。南方增长天王,名为毗琉璃,身为青色,穿甲胄,手握宝剑,守护着南瞻部洲。宝剑在佛教中象征着智慧,寓意着增长天王能够以智慧剑斩断众生的烦恼,引导他们走向解脱之路。同时,增长天王也代表着佛教中的精进,鼓励众生努力修行,不断增长智慧和善根。          东方持国天王:守护与慈悲的象征。东方持国天王,名为多罗吒,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慈悲为怀,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教。在佛教中,琵琶象征着中道,代表着持国天王在护持佛法时,能够以中道之法来利益众生。南方增长天王:智慧与剑的化身。          走进第一层大殿,只见气势磅礴,金碧辉煌。大殿面积2000平方米,可容纳2000多人同时朝拜。
         大殿内中心柱四面塑佛,东面释迦牟尼佛,南面观音菩萨,西面药师佛,北面弥勒佛,四尊大佛均为整块4米多高的缅甸上等汉白玉雕塑。            大殿内部陈列着来自尼泊尔等地的佛像。             还有各种佛家和皇家的古董,宛如一座小型博物馆。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