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行,第十七站:游芒市勐焕大银塔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5-3-13 11:40
倒序浏览
2405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18:52 编辑
到芒市,看过气势恢宏的勐焕大金塔,那必然也要去看看勐焕大银塔。
勐焕大银塔与附近的勐焕大金塔相隔不远,同位于孔雀湖畔的雷崖让山之上,分立两个山头,一个银光熠熠,一个金碧辉煌,遥相呼应,共同构成了芒市傣族人的圣地。
勐焕大银塔又名“千佛银塔”。
虽然其
始建时间
的
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南诏时期,但现存的勐焕银塔始建于2010年,并于2012年4月封顶,2019年4月正式向游客开放。
勐焕大银塔主塔高达66米,直径46米,
整体以银白色为基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象征亲情、爱情、友情像白色一样纯洁、高贵、典雅。勐焕大银塔
融合了傣族、汉族等多民族的文化元素,
塔身由80个小塔构成,第一层由12个小塔组成,象征着十二因缘(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相续轮回。
每个塔的塔尖都是用傣银精心制作而成。
设计上外部供奉2012尊佛像,并安放有舍利子,内部设有佛龛供奉佛像,并在顶部有精美的铜制宝塔装饰,
其建筑风格受
泰国
佛教建筑的影响,银塔
共7层,呈逐级收缩上升的金字塔状,每层塔上又建有数量相等的小塔,极富对称韵律
。
勐焕银塔
是傣族同胞经济、文化艺术、民族风俗和生态环境的完美呈现,同样吸引着无数的游人前来打卡、拍照和游玩。
勐焕大银塔
景区由
大千世界入口、手印善缘区、正觉广场、银轮广场、银塔花语、
吉缘林、瞭望台、人行栈道、景观雕塑、
银塔主塔区
等各类主体建筑构成,配有相应的灯光布景区、花卉观赏区,花卉观赏区种有地涌金莲、三角梅、文殊兰、贝页粽等花草植物。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14:37 编辑
从勐焕大金塔出来,沿着小街走不多远,就到了勐焕大银塔景区。还没有进大门,就感觉来到了银色的世界。
沿着汉白玉雕刻的白莲花进入景区,取意:“脚踏莲花,步步莲生(连升)”。
我们进入的第一个景点是“手语区”。
手语区左右两边展示的24种手势,诠释了傣族文化中"以手示意"的含义。
简单易学的手语是傣族文化的优秀传承,彰显着傣族同胞的热情、明礼与友善。
比如这个是傣族的“合十礼”,双手自然伸直,手心呈花苞状,行礼时微微点头,表示对长者、智者及客人的恭敬之意。
花20分钟学习傣族的24种手语,是绝对划算的。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18:28 编辑
走过手语区,便来到“
正觉
广场”
,
可以看到广场正中四只雄狮守卫的正觉柱。
正觉柱象征着觉悟,基座上的雄狮象征着力量和威严;
四只狮子取义用狮吼震宇,威慑四方,所以高大的柱子耸立在这并不显得突兀,而是散发着凛然的正气,一个人只有正觉、正心、正义、真正觉悟,才能获得智慧。
正觉广场
两边各有两头灰白象驮着白塔的雕塑。相传在一千四百多年前,佛教徒玛哈烘骑大象携带经书从斯里兰卡归来,体现了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交融。
在正觉广场是一排大象,涌道
两侧
,各有一条纳迦龙。
中间是一条大的
纳迦龙。
纳(娜)迦(Naga),印度八部之一,梵文的“龙”的读音。古印度梵文“龙”和“蛇”不分,古印度人神话中的龙不是我们中国人想像中的鹿角、蛇身、马脸、狗腿、虎掌、鹰爪的神兽,而是指海中的巨蛇。纳迦龙就是印度龙,半龙半蛇;在印度教里,倾向于蛇;在佛教里,倾向于龙。印度没有龙的概念,当年佛教为方便在中国传教,强行将其说成了龙。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18:50 编辑
我们
沿着人行步道走向下一个景点。旁边的“
鸡冠刺桐
”树上的鸡冠花开得
娇艳
。
很是遗憾的是,地上的“地涌金莲”还没有开花。据说
地涌金莲
开花的时候,金黄色的苞片层层叠叠,从地面往上涌,就跟从土里冒出来的金色莲花似的,特别壮观。
高大的芭蕉林和低矮的红继木
簇拥着一块巨石,象极了一座天然的“
罗丝佛塔
”。
进入“塔影区”,该区域“以景造影,以水为镜”,将象征民族信仰的“塔”和象征民族情怀的“水”融入,充分展示出当地傣族柔情似水,信仰虔诚。喷泉水池中央的“银轮塔”共有四层,托举银轮,周围环绕小塔,每个小塔的塔尖都是用傣银打造。第一层由12个小塔组成,象征着十二因缘相续轮回;第二、三层各由4个小塔组成,象征一年四季我们将遇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收获属于自己的因缘,也代表着一年四季平平安安,事事如意;第四层手托银轮,有舵手之意,表示命运的火炬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银轮塔的后面有一面很宽大的曲面镜墙,有许多游人在拍镜中与银轮塔合影的倒影美照。
曲面镜之上有一幅“
菩提眼
”。
在银
轮塔的一侧有一褐色的巨石,因形似佛家的莲花,而命名为“
石莲花
”。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7 10:45 编辑
塔影区的左侧为景区无障碍通道,观光游览道路可前往景区主塔区。道路两边是分列小塔路灯、傣族十二生肖、佛家
圣兽或
守护神。
这些生动可爱的形象不仅美化了环境,还为旅途增添了几分趣味。每一件作品都经过精心设计与制作,展现了当地艺术家们的非凡创造力。
雷公,掌管雷鸣、闪电和普降甘露的天神,民间驱妖避邪的守护神。
路右边有一个观景台。
走上观景台,
远眺勐焕大金塔,感受金塔和银轮塔双塔交相辉映的魅力。
傣族文化中,银色被赋予了纯洁和友好的象征意义,同时它也被认为具有驱邪和避毒的功效,另外银色还代表着权力和财富。傣族人民对金色的审美情有独钟,金色在他们的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金色的饰品和装饰品不仅展现了热带风情和神秘的色彩,也是傣族传统服饰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夯沙鸟,传说是鸟类中至高无上的鸟神,最美丽、最智慧、最伶俐的鸟。
猪,傣族十二生肖之一。
鸡,
傣族十二生肖之一。
这里还有孙大圣,守望在路上。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7 10:52 编辑
走至半山腰,就到台霁虹
观景
台。
走进观景台,再次
巍峨耸立
远眺
勐焕
大金塔
,如同一座佛法铸就的不朽丰碑,绽放着璀璨而神圣的光芒
。
这是什么鸟?
又一只
夯沙鸟,传说是鸟类中至高无上的鸟神,最美丽、最智慧、最伶俐的鸟。
三只白象。
傣族的先民在远古时就与象结下了不解之缘。亚热带丛林中的象与生活在亚热带河谷平坝的傣族长期以来友好相处。傣族的土地是象的乐园; 丛林中有象群,村寨和寺庙中有塑象,水井房有塑象,壁画和布画中有象的图画,家里摆设中有种象工艺品,贝叶经中有象的传说故事,宗教书中有赕白象……总之,象崇拜渗透到傣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在傣族群众心目中,白神象是最值得崇拜的,因为白神象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和平安宁的象征,据说,白神象和谷魂住在一起,有密切的姻缘关系,所以白神象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消灾除难、风调雨顺、谷物丰收。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4 19:17 编辑
走到山顶,已经远远地可以看到树木掩映中大银塔了。
主塔区路口,两只守护银塔的瑞兽。
勐焕大银塔,这座高达66米、直径46米的白色艺术品,静静地矗立在蓝天下。塔身洁白无瑕,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散发着宁静而庄严的气息。
在银塔之下,广场上设有一摄影镜台,名为“天空之镜”。镜台倒映着蓝天白云与银塔身影,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站于镜上,俯瞰镜中倒影,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超凡脱俗,宛若仙人。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7 21:33 编辑
转经、转佛、转佛塔,在佛教经典中,右绕佛塔(顺时针方向)被视为随顺如来教诲和法性的表现,能够积累功德,我也绕塔而行。
文化女神,手托天书,赐予众生知识文化与智慧。
镇守东方的守护神。
东方持国天王,名为多罗吒,身为白色,穿甲胄,手持琵琶,是主乐神。他负责守护东胜神洲,以慈悲为怀,用音乐使众生皈依佛教。在佛教中,琵琶象征着中道,代表着持国天王在护持佛法时,能够以中道之法来利益众生。
“吉象喷泉”位于景区中心位置的一座巨大喷泉内,矗立着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大象雕塑。清澈见底的水流从它上面喷涌而出,形成一道道美丽弧线落入池中,既增添了几分生机勃勃的气息,也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祝愿。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7 22:14 编辑
祈福长廊前,游人在草坪上尽情地跳跃,欢快地拍照。
四周的银色的观景廊台,既可以休息欣赏整个银塔,又可以
俯
瞰芒市,青山绿水翠竹、如诗如画的傣家村寨以及繁华初显的芒市边城。
祈福长廊挂满了红布条,微风吹拂,让人的心灵与之感应。
在银塔景区这片美景中,我仿佛触碰到了心灵的极致。
回复
因心一牛
3月13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3-17 22:13 编辑
廊亭前是五彩缤纷的花海。
在这片风景如画的地方,身穿傣族服装的游人,在摄影者的镜头下展现出别样的风情与韵味。
每当晨光初现或夜幕降临之时,“功德歌颂使者”便会吹响手中的海螺,清脆悠扬的声音穿透云层,回荡在整个山谷之间。这声音象征着对人间善行的认可与赞美,鼓励着每一个人心中那份向善的力量不断生长壮大。
瓦宋塔列女神,见证功德的使者,为人间洗除生衰痛苦,驱除艰难困苦。
镇守西方的守护神。
西方广目天王,名为毗留博叉,身为红色,穿甲胄,手中缠绕一龙(也有的作赤索),负责守护西牛贺洲。广目天王象征着佛教中的广大无边,他的净眼能够洞察世间一切真相。在佛教中,龙代表着变化无常,广目天王以赤索缚龙,寓意着能够以佛法降服内心的无常和烦恼。
回复
精选推荐
湛江 :奔赴山海,徐徐慢行
换挡都不会海南环岛骑行
稻城亚丁的秋
大漠之上 苍穹之下
徒步贡嘎西二山脊线行纪
车轮上的年味摩旅日记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