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爬石寨背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献华山是我计划要去的半天路线,周末在龙岩酣醉十足已经很疲惫,天气转好的周日下午去出出汗是最理想的醒酒方法。

无奈于在停车点是个石材矿区,管理人员不准我们进去,开始我很想跟他理论一番,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懒得争吵了,这里没有政府部门批示的“禁止入内”告示牌我们完全可以不鸟的。

旺哥也是善良的老好人,主动提出撤回到我们以前的小木屋所在位置去爬一爬即可。

于是折回,驱车前往峰市镇的石寨背,这里有一块百来米高的陡崖,近乎于垂直,但是石壁很粗糙,到处都是稳妥的踩点和抓点。

一两年没见,未完工的小木屋已破败不堪,铁钉固定的锚点也开始腐败断裂,还好去年我独自一人有来这里搭帐篷露营算是享受到了劳动成果,煎了牛排喝了一瓶啤酒,还泡了一壶章华送的好茶。

既然改变了路线,那就好好地玩耍一番,时间是足够的。

我偷偷地跟旺哥交代那就要把我老姐夫照顾好来,努力帮他克服恐高的心理,齐心协力爬上去。

上这崖壁的路线我走过3条,就数今天下午要搞的路线最精彩。

来到起登点,一下子就用上了绳索,给人有个下马威的感觉。

老姐夫看了直摇头,心生怯意。

看到老姐夫才爬上第一段的崖坎,双脚无法站立已经膝部着地,身子也下压的厉害无法正常抓手,眼睛更是不敢俯瞰身旁风光。

反复跟我商量恐高的意境旁人无法领会,决意下撤我也只好答应。

在峰市镇镇政府的背后,隐匿着一座名为石寨背的小山,它海拔仅300米,看似平凡,却藏着一处令人称奇的景观。

那里有一片壮观的石壁,近乎垂直地矗立着,仿佛是被巨斧劈开一般。石壁的表面粗糙,却意外地为攀爬提供了条件,石缝隙中生长着树木和杂草,成为攀爬时可借力之处。我对这片石壁情有独钟,曾多次挑战攀爬。

每次攀爬,都像是一场冒险。当众人一起攀爬时,那场面尤为有趣。大家接二连三,前后紧紧贴在一起,脑袋几乎顶到前面人的屁股 。每一步都小心翼翼,脚下的石头和手中的草木,都承载着我们的重量与期待。陡峭的石壁考验着我们的体力和勇气,每向上攀爬一段,心中便涌起一股成就感。在攀爬的过程中,感受着山风的吹拂,俯瞰着逐渐开阔的景色,石寨背虽不高,却带给我别样的征服体验。

愈发陡峭,身前的石壁高耸,像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当看到老姐夫面露难色,担心会体力不支,我迅速解下绳索扔给他,大声喊道:“先退回去,下次再来!” 他点头示意,满脸遗憾。

我们其余7人则斗志昂扬,继续挑战。“凡事努力”廖主任 劲头十足,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动作敏捷,仿佛不知疲倦。“青鸟”主动担任收尾的重任,真想不到这个小姑娘看着柔柔弱弱,竟如此勇敢。她身轻如燕,攀爬起来毫不费力。我心里不禁想,她上周没能跟我去白秋公跳石,实在太可惜了。

我一边攀爬,一边回头,掏出手机给 “青鸟” 按下快门。崖壁陡峭,往下看令人目眩心慌,但我们没有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登顶,征服这座山。

和我同龄的“婆婆”,5月份就要迎来退休生活了。提及退休,她满是期待,可一说起爬山,眼中更是闪烁着别样的光芒。

别看“婆婆”平时一副温婉的模样,一碰到石头山,就像换了个人。其实她自己也坦言,站在高处时,也会有些恐高,双腿忍不住发软。但只要一看到那形态各异、充满挑战的石头山,就怎么也拒绝不了。对她而言,攀爬石头山不仅是挑战,更是享受。在嶙峋山石间穿梭,感受山风的轻抚,每一次登顶都是满满的成就感。即将退休的她,想必往后会有更多时间沉醉在这石头山的世界里。

在攀爬途中,“清水”姐姐满是感慨,声音中带着难掩的兴奋:“我爬过不少山,可从来没走过这样的路线,今天真是享福了!” 听到这话,我会心一笑。

一直以来,我精心规划的户外路线,从不走寻常路。它不是那种旅游观光打卡式的轻松漫步,而是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沿途可能有陡峭的崖壁、茂密难行的丛林,每一步都需要全神贯注,凭借体力和智慧去跨越。但也正因如此,当历经艰辛,站在山顶俯瞰壮丽山河,那种震撼与满足,是普通旅游无法给予的,只有真正热爱户外、勇于挑战的人,才能体会这独特的魅力 。

这位是2019年的川西之行驴途中结识的“恋蝶”,从初见她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她爽朗的性格深深吸引,她笑声清脆,感染力十足,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总是乐观以对。

自那之后,户外身影里就充满了“恋蝶”的镜头,一同攀登灵山,在云雾缭绕间感受它的空灵;奔赴武功山,在漫山草甸上看日出日落;闯荡南太行,于巍峨峡谷中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每一处风景里,都有她靓丽的身影,她像一束光,点亮了那些旅途,在山川湖泊的见证下,朋友之间的情谊随着一次次冒险不断加深 。

历经一番艰难攀爬,终于攻克了最陡峭的崖壁路段。靠近顶端处,出现了一处平坦的小平台。平台上,低矮的松树肆意生长,树根如蛟龙般在岩石间盘根错节,相互交织,形成了奇妙而独特的景观,极具视觉冲击力。


我昨晚喝太醉,还没缓过气来,拖着疲惫的身躯,瘫坐在地。大家从背包里掏出食物,补充着体力,有些脱水的我大口喝着水,缓解着喉咙的干涩。大家一边休息,一边欣赏着眼前绝美的景致,刚才攀爬时的紧张与疲惫,都在这一刻渐渐消散,每个人脸上都开始露出了放松而满足的神情。

老姐夫和姐姐此时在石壁下面放开喉咙往我们这吼,原来他俩已安全落地,我回应直接先开我的车回去,我们7人可以挤一挤“凡事努力”廖主任的福克斯,成为饼干也不怕,反正个个是年轻美女。

提到“凡事努力”廖主任,我得说说他是户外圈里出了名的坚韧,他双膝都动过手术,伤病的困扰却没能阻挡他热爱户外的脚步。每次重装露营,他都积极参与,背着沉重的行囊,步伐依旧坚定。

行走途中,他总是一马当先,主动承担起开路的重任。哪怕膝盖隐隐作痛,他也从不吭声,默默咬牙坚持。汗水湿透他的后背,他也只是随手一擦,继续前行。他用行动诠释着对户外的执着,在他身上,坚韧不拔不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生动鲜活的力量,激励着同行的每一个人,无畏困难,勇敢向远方迈进。

旺哥给“婆婆”写了一张照片,特别美。

在崖壁边,“婆婆”身着蓝色短T,身姿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她前凸后翘,线条优美,傲人的身材在阳光下亭亭玉立,与险峻的崖壁形成刚柔并济的画面。那短T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的曲线,既展现出力量感,又不失女性的柔美。一头干练的短发,随着山风轻轻飘动,更凸显出她的精炼与精气神。她站在那里,自信满满,仿佛这天地间的美景都成了她的陪衬,举手投足间,尽显独特的魅力,让人忍不住侧目。

我则冷眼旁观,“清水”姐姐评价此行太过瘾,快60岁高龄了从未体验过如此酸爽刺激震撼的攀岩,而今,识破东华梦一般心满意足。

我站在崖壁外端,双手下意识地捂住头,背对着“青鸟”的镜头,目光直直地望向山脚下的峰市镇村庄。那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房屋,袅袅炊烟缓缓升起,宁静又祥和。我的思绪飘向其中一处,那是好友“菠萝蜜”的家。

曾经,我们一同户外爬山,奔赴各个山峦,如今,他踏上了重机车摩旅之路,已许久没有一起户外爬山了,山风轻轻拂过,眼前的美景依旧,身边少了他的身影,心中满是怀念。我怀念他的憨厚扎实的收尾精神,更怀念与他一起在山林穿梭的时光,真希望未来还有机会,能再度并肩,奔赴热爱。

石寨背,这座隐匿在峰市镇镇政府背后的小山,宛如一座天然的奇石博物馆,踏入其中,仿佛置身于奇幻的石头王国。

瞧,那片石头宛如一堵巍峨高墙,层层叠叠的石块紧密相依,粗糙的表面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似乎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山林;不远处,一块巨石天然形成了一扇门的模样,“门”框规整,好似通往神秘世界的入口,引人遐想;再看,那圆润的石头,憨态可掬,活脱脱一头卧着的肥猪,仿佛下一秒就会慵懒起身。这些形态各异的石头,或独立成景,或相互呼应,赋予了石寨背别样的灵动与趣味,每一处都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算历经艰辛,还好了,强度不大,攀至崖壁顶端,此时风在耳边呼啸,有点大,带来山林独有的气息,我兴奋地想记录下这珍贵一刻,却尴尬地发现忘带三脚架,好在队旗在背包里,我迅速掏出,将它扔给旺哥,队员们围聚过来,个个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身影背后,连绵山峦与葱郁树林交织成绝美画卷,我按下快门,把这美好的瞬间连同背后的好风景,一同定格在相片里。

昨晚宿醉的后劲还在,脑袋昏昏沉沉,全身的力气仿佛都被抽干,疲惫如潮水般将我淹没。每迈出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担,四肢发软,连呼吸都透着乏力。我抬手向大家示意,声音里满是倦意:“要不开始下山回家吧,早点回去洗个澡,我实在太困了,得补补觉。”

好在下山的路十分好走,厚厚的落叶层层堆积,松松软软地铺在泥土路上,每一步都像是踩在天然的地毯上,给疲惫的双脚带来一丝慰藉。我拖着沉重的身躯,缓慢却坚定地沿着这落叶铺就的小路往下走,满心期待着回家后能尽快躺倒在柔软的床上,好好睡上一觉。

原本,满心期待着从献华山归来,就请大伙去闽赣风味小炒店大快朵颐。那店里的辣豆腐,滑嫩爽口,麻辣鲜香的滋味直击味蕾;酸豆角炒熏肉,酸香与熏香完美交融,豆角的脆嫩和熏肉的醇厚,每一口都是享受;辣子鸡更是一绝,外酥里嫩,鸡肉被辣椒的香气充分包裹,光是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

可计划赶不上变化,行程临时改成了另一座山,老姐夫也先行开车回家,加之我昨晚酩酊大醉,此刻仍头晕脑胀,今晚实在不敢再沾酒,只能先好好休息几天,等养精蓄锐后,再约上伙伴们,奔赴下一场山川之约,继续在户外的江湖里尽情闯荡。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