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太线游记 - 游记攻略 - 8264户外手机版

  游记攻略

      2024年6月7日启程飞达西安

      计划了半年的鳌太线徒步开始了。
      重装徒步,6天。对我来说其实是一个巨大挑战。
      在这之前,我的经验是什么呢?
     1、乌孙古道轻装自北向南天山穿越,六天
     2、武功山--明月山,重装两天
     3、日常一至两天的太行山、五台山、崂山、珠山
     4、日常跑步,马拉松、越野跑
     5、撸铁健身一年


     鳌太线是什么呢?

    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有17座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山,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山脊。中国十大徒步路线之一,顶级死亡路线。意味着高难度、高强度、高风险。
      可是,这里有我的梦。
     人活着总要有梦想,有向往,有所喜爱。
     我在人间认真的寻找六便士,但我也从未忘记我的月亮。
     在梦里,在远方,在江河湖海,在高山之巅。

    这一次我要出发,去秦岭看我的月亮。
     我上学地理、自然课学的最好。天生热爱大自然,热爱高山草原、河流湖泊,热爱猎豹和企鹅、蓝鲸和小丑鱼、雄鹰和花蝴蝶。
     秦岭是中华大地上的一道天然屏障,被称为“华夏文明的龙脊”。东西绵延1600公里,横亘在中华大地上,决定了中国的地理格局,是中国南北方分界线,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南派三叔在盗墓笔记里讲了很多秦岭的鬼故事,“秦岭神树”,长满了重重谜团,诡异事件不断。更是让秦岭被神秘的传说笼罩。
      一座秦岭山,半部中国史。

     当年明月见证了秦岭的成长,物换星移、草木枯荣;巍峨秦岭看尽了朝代更迭、世间繁华。
      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浩然。故名太白山。
      司马迁:秦岭,天下之大阻。
      李白: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韩愈: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出发的时候一共22个人,两个领队,20名队员。
      领队:宁静海,人称鳌太女疯子。

       向导:郭子,网名鳌太浪人。

     领队向导都是陕西本地人,身经百战,神力无边。
     宁神这是第三十一次带队大鳌太。做事勇敢果断、极富户外徒步经验、有超强的负重体力、过人的领队天赋、把控全局能力强、有高度的责任心,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尊重的人。最烦矫情的人。缺点:脾气倔,不会“非暴力沟通”。
      郭子人缘极好,走过鳌太线近三百多次。走鳌太那真是家常便饭一样。体力好,性格好,热心肠,肯帮助人,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对所有人都很友好,所以大家都喜欢他。缺点:助人无底线。
      队员:首先出场的必须是辽宁代表,人多啊,9名队员,年龄最大和最小的队员都在这个部分,有65岁的大哥和80后小鲜肉;然后是福建代表队,江南四大才子,风趣幽默、有活力有情调,可爱;北京代表队两人,胡子哥和他的搭档;江苏大姐、甘肃歌者、安徽呙盖头、陕西溪流、山东小鱼儿。
      大家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对接下来的神秘之旅充满了期待。
      当然,肯定会有人跟我一样,心怀忐忑和不安。

     D1.苗圃~将军墓~盆景园。全程约12KM。
     上山的入口有塘口、23公里,但这都不是我们今天的上山口,我们的出发地叫苗圃。据领队说第一天主要是爬升,为了更好的适应高海拔徒步,也为了减轻爬升的坡度,我们第一天的行程比较长,比起其他入口坡度比较缓。
     背着16公斤的背包,穿着长袖长裤,沿着河谷小路,在茂密的树林不断穿行攀升。路好像不难走,难在包重、气温高,没有风,汗如雨下,感觉相当的闷热。
      第一天印象最深刻的是将军墓和营地周围的高山杜鹃,还有造型奇特、光怪陆离的枯树林。连续爬升近1700米,在水源取了水,又前行500米到达盆景园安营扎寨。

      枯树挺拔的姿态有一种沉静的美

      高山大叶杜鹃,开的洋洋洒洒、气势磅礴,清雅高贵的白色,艳丽妩媚的粉红色,团团簇簇,煞是壮观。

     怒放的高山杜鹃

      古木苍虬,老干横生,大片的枯树向着天空舒展枝桠,盘根错节,苍劲挺拔。已经与生命无关,却依然散发着来自远古的神秘气息,深藏着生命演变的密码。有一种随时都有野兽出没得感觉,这个画面像极了“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

       第一天的晚餐:蒸馍。炒菜。在海拔3000米的山坡蒸馍,这么匪夷所思的事只有伟大的宁静海领队做得出来。中午我就发现了野葱,一种神奇的植物,专为驴友而生,生吃、炒菜都很美味,关键是新鲜蔬菜呀!天赐食物,美味又营养。宁队背的小麦面、自发粉、卷心菜、长豆角、蒜苔、西红柿、土豆、洋葱,还有自己做的红烧肉、臊子肉!这是出来徒步呢,还是出来举办美食大会?我的观点:不讲排场和情调,宁肯吃的像乞丐、穿的像乞丐,也要少背一点重量,毕竟保持体能才是保命的要素之一,我的观点是重装小白的观点,能力不足的表现,我也确实不挑食。当然我也很羡慕福建代表队的小哥哥们,天天鱼肉上场,米面飘香,还有白酒、白茶甚至手冲!很宫廷很梦幻的感觉。第三天还跟着吃到了新鲜的蓝莓。宁队炒的菜因为有红烧肉和野葱加持,特别香,气温降到10度以下,吃一碗热气腾腾的肉菜,美美哒。

      夜幕降临

      D2:盆景园~西跑马梁~药王庙~麦秸岭~水窝子营地。全程约14KM。
      早上的朝霞和日出美的摄人心魄。这也预示着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来临了。

      拔营起包,整装出发。据说今天是最轻松的一天,行程不算很长,爬升起伏也不大。出发2KM即是白起庙。白起是秦国的战神,杀人最多的英雄人物。换一个角度想,战争里的人都是“敌人”,但不是“坏人”,甚至是一块土地孕育生长的同胞。“英雄”一面战绩辉煌、头戴光环,一面孽业深重、血腥浸染。风霜消磨了我的少年英雄气,崇拜英雄的年龄和思想早已湮灭在逝去的岁月里。

      白起庙,只有白起两个字和一堆乱石

      西跑马梁。为什么叫跑马梁,走过就知道啦:

      天高地远,一马平川,怎么走都是路呀。

      在跑马梁上行走,就像在地球表面移动。目之所及唯有天际,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天地苍茫风云激荡时空悠长。

      山草野花铺在脚下,一路盛放。

希瑞——赐给我力量吧!

     想象一下:如果这里有雾,如果今天刮风。轨迹不准、对讲机听不到、走路就是转圈圈,走的越远迷失的越快。难度系数全在天气上!倚包在一块巨石边休息,领队郭子讲了一个故事:有一年有一个北京的驴友,找了当地的领队,一对一的走鳌太。领队常年走鳌太,经验很丰富,体能很厉害。然鹅,就在这块巨石后,北京驴友解了个手,从此不见直到今天。那天大雾,领队找了五天。

      兰州哥歌者一出发就不见了踪影。前一天可是第一梯队强驴啊。对讲机紧急呼叫发现,这位资深老驴走错了方向,南辕北辙,已经走出了领队的视线。天气好,有对讲机,体力好。歌者很快赶上了等待的宁队,虚惊一场。

     西梁的标志物:导航架(3475米)。一堆木条架成金字塔形状,一个具有现代味道的金属导航架。全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合影。那时候我以为以后会有很多次。


      翻过第一片石海。

中午到达药王庙。药王庙,传说是纪念孙思邈而建。

      大小巨石磊成的石洞,郭子带着香火虔诚的做了祭拜礼仪。他说:这个管天气的,希望他能保佑我们一路风和日丽平平安安。

      下午主攻麦秸岭。

     麦秸岭石海,作为大石海前的预热,麦秸岭的石海规模和山峰高度让我有了初步的概念。看来所有的山没有难度小这一说。这里最高点有人在石块上系了胸罩,喻为逢凶化吉。后来被宁队撤掉烧了,系了红绸带作为导航标志。

     5点到达营地,水窝子营地(3100米),开始扎营安宅。5.30的时候,亲爱的宁队已经开始炒杂菜,做筱面了。一碗有西红柿的面就是有能量有灵魂有仙气冠盖古今中西的美食。

      D3:水窝子营地~飞机梁(3481m)~梁1~梁2~梁3~2800营地~南天门草甸。全程约11KM。

      凌晨依然朝霞漫天。全队吉祥。

      今天开始跨梁翻塔。大活来了。

      起步就是一段长长的上坡,一直爬上飞机梁,空旷辽阔,遍地野花。

     在这里矗立着鳌太线遇难驴友纪念碑。

      山无陵与天阙

     长空如练远山如黛,星辰大海日月同辉。

     原来的木柱换成了金属质地的碑牌。周围的石头不断增多,路过的驴友会加一块自己的捡的石头,轻轻放上:长眠于此,与山川为伴。朝看日出暮看云,人生何处是归宿?风霜雪雨与君驻。

     有了跑马梁的经验,我以为叫“梁”的都很平坦。

     大错特错。无知也无畏。

     飞机梁。

      横切、上切、下切来到梁一。休息的时候,遥望梁二、梁三,预估一下要翻的山头有多高、难度有多大。

     领队,我们刚刚爬过的是梁一吧?前面这个是梁二吗?

     爬完了梁一不假,但前面这个并不是梁二。

      领队,到梁三了吗?

      不到。。。。。。。

      谁懂?

      梁一梁二梁三不是三个梁!

      三三不断,九九归一

     不在档案里不在账本上,那些无名小梁根本就不小。没人起名而已。

     害苦了江苏大姐,每到一个地方要录音录像做记录,每次都说错:我们刚刚翻过的山峰是梁二。。。。。领队:不是。现在我们在梁三垭口休息。。。。。领队:错啦,还不到。笑趴。

       连绵不断的山梁      蓝色星球

      终于翻完所有的梁,下行至2800水源地,打上水继续赶到南天门草甸,扎营。肩扛15kg手提5kg(水袋),爬升一个小时,龟速前进。因为要等后边的队友,我落了单。一个人在夕阳的余晖里,慢慢穿行在光影交错的树林小径,着虫鸟鸣唱,看着林间野草青翠葳蕤,大片的芍药花儿正在怒放。

     夕阳下的芍药花

     感觉很奇特,恍恍惚惚,喜悦涌动,内心无比的安宁。这一刻,我不是匆匆的赶路人,我是一株芍药、一棵松鼠、一只小鸟的存在,自然而然。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做一只丛林里的花斑鹿。我休息的时候拍了两张照片。其实我是不怎么拍照的。我想记住所有,但我知道那是妄念。所以我不怎么拍照,也不勉强那些美好的景物和昙花一现的感受留下来。能记住多少能记住什么,全凭缘分。人的内存有限。2800其实海拔2950米。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