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赛CCC,圆梦霞慕尼|我的UTMB碎碎念 - 跑步|越野跑 - 8264户外手机版
翻了下朋友圈,发现种草UTMB是2017年。那年我还在冲击
马拉松国一,心里已经不知不觉埋下了
越野跑的心愿种子,当初以为遥不可及的远方,没想到我也有抵达的这一天。

去年一场比赛,一口气满足了我的三个念想:TMB(环
勃朗峰),UTMB(环勃朗峰超级越野赛),Dolomiti(多洛米蒂)。简单来说,就是站在全球越野跑的最高殿堂,并同时打卡了两大世界级
徒步圣地。

花费比想象中少,我和家属两人、他不跑,10天9夜总共花费3W4,含吃住行、办签证、以及报名比赛、购买周边的所有开销。我还退过一次机票,退票费包括在内。
01
报名和备赛
众所周不知,要跑UTMB,你得先攥石头(running stone)抽签。2024年8月底的UTMB,报名在2023年12月中旬。也就是说,你需要在目标参赛的头一年参加全球by UTMB系列赛,并完赛拿到足够的石头。石头越多,中签率越高。这里插一嘴,UTMB很好,但by UTMB系列赛不一定,有的甚至堪比野鸡赛事,比如什么都没有的
大屿山by UTMB。国内首选
宁海by UTMB,国外首选清迈by UTMB。后者我没参加过,听闻口碑不错,最重要的是完赛石头翻倍、性价比很高,而且年龄段前3到前10名都有机会拿到直通UTMB的名额。另外,UTMB包含多个参赛组别,需要攥石头抽签的正赛有3个:OCC,CCC,UTMB,分别对应57公里、101公里和176公里。正赛前还有2个组别备受欢迎和关注:TDS和PTL。很多人没有足够的石头、或者没抽中正赛,就会退而求其次报名148公里但爬升高达9300米的TDS;而PTL更是强者的游戏,需要2~3人组队报名,用过往的野外生存经历向组委会证明,这个小团队能够半自助完成300公里+25000米爬升的超长距离,有点阿式攀登的味道。其他短距离组别据我所知身边没有人花钱报名,除了受邀参赛的媒体跑者。毕竟大老远去趟欧洲不容易,总归多跑多体验才值回票价。我参加的是CCC组别,靠23年两场比赛攥下的5颗石头,通过香港耐力学社组织的团报中签。感谢耐力学社。有更幸运的朋友,2颗石头就抽中了CCC,我认识2个。跑UTMB不易,中签只是第一步。我先是在医院理疗摔了一跤,膝盖当场肿成馒头,因此弃赛2024港百;接着去家附近医院拍片确认韧带骨头未受损,但被医生说另一只腿的膝盖半月板撕裂,建议手术。天塌了。难得中签,我要不要付费呢?不死心的我,又去华山医院重新拍片,问题也很多,但没有半月板撕裂!果断缴费买机票,虽然腿还很废。当时不光是膝盖痛,两条腿哪哪都不舒服,缝匠肌、髂胫束、髂腰肌、内收肌、腓肠肌、臀肌,反正腰部以下没有一处正常。严重的时候连走路都痛。
应该是23年跑完大屿山百公里受的伤还没有好,就立刻投入备战港百,伤病累积外加代偿所致。1月摔跤前跑量50公里,半个月后尝试跑了3次,摔伤的膝盖还是隐隐作痛,索性又停了2个月没跑步,直到3月底的温岭跑山赛。0跑量搞完38公里,继续躺平。一直躺到6月,上半年弃赛5场。躺平的日子偶尔尝试慢跑,然后还是会被腿痛劝退。但是有在爬山徒步。从玉龙雪山到虎跳峡,从阿布吉措到雨崩,爬了梵净山的6600级台阶,solo了五台山大圆满,最后穿越南太行,回上海过端午节。在徒步过程中信心重建。现在想想,受伤躺平是没有出路的,主动恢复才是正途。虽然跑步还是不太行,但是UTMB我似乎也能用走的?走到哪算哪呗!这才真正决定要去比赛,开始定行程订住宿。众所周不知,每年6-9月是TMB的黄金旺季,很多老外刚结束徒步就会顺便把第二年的住宿给订了。如果不是提前大半年预定,基本上是订不到什么价廉物美的好房子的,尤其是官网的小木屋。我本来想住在TMB的起点,把CCC和UTMB之间缺失的70公里徒步走完再去比赛,无奈住宿太贵就弃了这个念头。放下了对TMB线路完走的执念,我更想体验不一样的山区风貌,于是就有了多洛米蒂+UTMB的最终行程安排。6月回沪办好签证,试了试腿,不行,跑10公里要废一周。于是决定出门继续浪。7月去厦门待了半个月,学了普拉提,跟本地小伙伴爬了天竺山、磨心山、植物园和鹭岛径。接着飞印尼玩了一个月,考了2个潜水证,爬了2座3000米的火山。转眼距离UTMB只剩2个礼拜。

年跑量一览回国后找苏州的小伙伴顶着烈日一天两练,跑了久违的光福和小恐龙,开光了Salomon的新鞋新包、内道&身体智慧&松野湃的服装、迈胜的能量补给和爱跑猫的肌贴,整装待发。感恩我的赞助商们。

出发前还有个小插曲。我的机票是转机2趟、上海飞广州、转布达佩斯再到米兰。出发当天中午,我收到了第一段航班取消的消息,好在第一时间看到短信,火速改签机票,又等了两个多小时才确认改签成功。还有朋友更夸张,赛前中招流感咳嗽咳断肋骨——退赛;签证办太晚机票价格太贵——弃赛;嫌订住宿麻烦——弃赛。今年也有朋友交了报名费说受伤不去了。所以说真的,能站上UTMB的起跑线本身,就已经很厉害了。这里列举一个报名细节时间表,可能对第一次参赛的朋友有帮助,如有错漏欢迎评论区纠正补充:12月中旬:官网开始报名,可以个人报名,也可以组队团报。1月上旬:中签结果公布,官网填写个人信息并缴费。这里除了250欧报名费,还需要捐款,可以填1欧;另外,还有个30欧的报名取消险,如果在报名以后、比赛之前的这段时间内有身体情况可以申请退报名费(非身体情况退不了),这个不是强制购买的,但是当时我没有看到取消选项就直接付款了,肉疼;还有个选项叫PPS,先留白不用填,后续等邮件通知。6月:自行去官网查看报名信息,会发现PPS有个链接,点开是一段安全教育视频,看完会生成一串代码,复制黏贴到官网保存。7月下旬:收到官方邮件,通知开始预订shuttle bus。8月中旬:收到官方邮件,通知需自行购买户外运动保险,需要有直升机救援等服务提供,建议直接官网购买(49欧)并填写保险信息。8月中旬:收到官方邮件,选择领物点和时间。8月下旬:收到官方邮件,要求额外携带天热强制装备。
02
比赛住宿
理想情况下,当然是住在霞慕尼镇中心最好啦!因为所有组别的终点都在霞慕尼,起点则可以坐接驳车抵达。但一场如此大规模的赛事,加上赛事期间的徒步者,是不可能都窝在这个霞慕尼小镇里的。据我观察,参赛选手大致分以下几种情况:1. 有经验的老鸟、品牌方or媒体早早订好了镇中心的酒店or民宿,有条件的朋友可以找他们合住;2. 在霞慕尼官网找铁路or公交沿线住宿,一般都是组团包下一栋木屋提前住一周,分摊房费,房东会提供霞慕尼地区的免费交通卡;或者租车住远一点,用租车成本对冲高额房费;3. 也可以住青旅,我是在赛后住看到了不少选手。位置是真的好,终点步行十分钟可达,但是赛前根本订不到。而且长距离比赛本来就够辛苦了,赛前还是住好一点吧。4. 有个微信群叫:UTMB?WORLD中國跑者俱樂部,推荐要参赛的朋友入,在里面共享赛事信息、互通有无。就像我前面说的,每年总有人因为各种情况缺席比赛,赛前一个月肯定会有人转让床位,我甚至还看到有人在群里免费送。5. 住在库马约尔及其周边,也就是CCC的起点。

我属于第五种情况,因为一来我知道自己跑不了成绩,所以就想多玩几个地方,而不是待在霞慕尼地区调整适应or探路;二来我不是一个人,家属可以在开赛后帮忙收拾行李并开车带去终点霞慕尼,不用考虑交通,也不用折返。但是我不是很推荐这样住,因为库马约尔和霞慕尼之间的隧道自驾收费很高,且赛事期间极堵,好不容易跑完还要回住处很折腾。UTMB正赛结束当天隧道也会随之关闭,万一你要去日内瓦赶飞机就会非常麻烦。有一个自己觉得很重要的事:库马约尔没有亚洲餐馆。Google地图上搜到的唯一一家日料店还关门了。我真的赛前馋米饭馋疯,后来是在超市买到广州炒饭才得救,虽然欧洲的大部分米饭都是夹生的。

住霞慕尼就不怕了,终点附近就有一家中餐馆,略贵,但味道还行,肯定比超市的夹生饭香。出发前看很多跑友从国内带米面去民宿下厨还觉得很夸张,等到了欧洲山里才发现,原来小丑竟是我自己还有一点很傻的,我在库马约尔起点附近找不到存包的地方,问了一圈志愿者都说不清存包点在哪。主要我每次比赛都是赶着发抢前才到,一时半会找不到地方存包就只好交给家属了。后来在起跑区遇到从霞慕尼方向坐接驳车来的朋友才知道,原来他们的接驳车下来就是存包点,虽然到的比较早,但是在室内、可以休息。本来我们是在库马约尔订了两晚住宿,好在有麦姐夫妻带我们住霞慕尼小木屋,大大方便了赛中应援、赛后休息及围观,感恩。
03
比赛装备和强制装备
CCC是我人生第二场百公里,也是公认的难度最高的百公里赛事之一,爬升多达6150米以上,关门时间只有27个小时,且没有换装点。醉了。我的头两场百公里都没有换装点,而且CCC的基础强制装备非常多,更别说还有额外的天热包or天冷包。


把强装塞进包里在家试背的时候,刚上身我就感觉累了。但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所有的强装我都严格按要求准备并全程背负。山区气候多变,不敢有任何疏忽。虽然强制装备一次都没有检查过。
装备清单如下:
- 能量补给-迈胜盐丸排酸丸
- 软水杯15cl+泡面叉子
- 短裤-bodywit
- 坎肩+防晒袖套-NEDAO
- 羊毛袜-Smartwool
- 水泡针创可贴现金纸巾日抛眼药水黄连素消化酶
- 透明防水密封袋
- 腰包
- 护照-复印件or照片
- 双头灯及备用电池
- 保暖长袖-180g-松野湃
- 自粘型弹力绷带100*6
- 保温毯雨衣二合一
- 肌贴-KT/爱跑猫
- 墨镜-NEDAO
- 防水保暖手套-lululemon
- 手机-并安装LiveTrail
- 长裤-lululemon
- 防晒帽-Salomon
- 抓绒帽-Millet
- 杖袋-Salomon
- 越野跑鞋-Salomon
- 冲锋裤-迪卡侬
- 冲锋衣-NEDAO
- 越野包&2*500ml软水袋&求生哨-Salomon
- 越野手杖手套-Leki
- 防晒霜旅行装/遮阳纱巾及固定发夹/2*500ml空软水袋
挑几个装备重点说:
- 护照我问过组委会了,原件不是必须,可以在手机里存一张照片,也可以随身带一张复印件;
- 头灯要求带两个,而且主电池和备用电池都要带;
- 保暖长袖有克重要求,弹力绷带和保温毯有尺寸要求;
- 雨衣虽然不是强装,但是我觉得必备,因为我知道山里真下起暴雨的话,再好的冲锋衣也顶不住,普通的一次性雨衣又撑不住山里的大风,这时候万一离cp点还很远,会有失温的风险。我差点就要背三峰的户外雨衣上路,还好赛前麦姐给了我一件保温毯雨衣二合一的神器,省了不少克重;
- 手套要防水,这个要求我是第一次见。如果想要经济实惠、同时保证轻量化的话,我感觉买个劳保手套也是可以的;
- LiveTrail这个官方app真的很耗电!过来人的血泪史就是说,最好别开了,开着就一直在联动我的手表各种提醒,导致手机先挂,接着手表也没电了,最后一个cp点开始盲走;
- 冲锋裤和长裤都要背,前者我买的是迪卡侬最轻的MH100,透气肯定不指望,主打一个有就行;长裤也可以用短裤+压缩袜的组合代替,官方都有说明,但我觉得长裤更保险,类似中间层的效果,而且我现在比赛也穿不惯压缩袜;
- 防晒帽居然也是强装,虽然这个平时自己都会戴,还有抓绒帽;
- 最后的天热包,要求带防晒霜,2L水,以及可以遮住脖子的装备。我拆了一顶鬼子帽的薄纱,外加两个发夹作为固定,放包里备用。2L水是真的背不动,就额外带了两个空的软水袋以防检查。主要我耐热,自己心里有数。而且有一说一,魔都人民怎么可能会被欧洲山里的小太阳难倒。

另外,还准备了一套备用装备让家属带去55公里处的CP点尚佩湖,但是都不是必需品,因为我不确定他是否能接到我。这套备用装备有:一套干净的换装包括bra内裤短袖裤子袜子肌贴+八宝粥泡面+迈胜蛋白饮+湿巾+面包+充电宝充电线+纸巾。
04潦草赛记
距离比赛过去已经大半年了,这次没有及时记录,是因为我跑完比赛没有马上回家、接着在欧洲又玩了一个月直到签证到期。作为一个典型的j人,去年说走就走、毫无计划的游荡了许多地方,真是难为我了hhh虽然提笔潦草,但我还是想把一些碎片记忆写下来、化零为整,给自己留个纪念。从赛前说起。当我还在多洛米蒂流连忘返的时候,很多朋友都已经抵达霞慕尼小镇,有的启程了PTL和TDS,有的在周边踩线拉练、逛EXPO买买买、or围观追星各种偶遇。去采尔马特看马特洪峰也是个不错的选项,去年还能碰上本地马拉松。如果你和我一样,来不及在赛前逛展会,建议让朋友帮忙把心仪的周边先买了,否则赛后根本买不到,比如去年的限量款粉色棒球帽,比如印满参赛选手名字的纪念T恤。但是帽衫千万不要买,因为赛后打对折。赛前可以去官网下载一本UTMB官方手册(Runner's Guide),所有的日程安排、各组别的CP点信息、强制装备、交通情况等都有一一列出。我是看这个才知道原来赛后还有闭幕式和自助餐。领物很简单,只要把越野包带上绑芯片就可以了,无需检查强装。记得找工作人员要别针别号码簿。参赛包里有一件参赛服,嫩黄色的HOKA,材质不错,透气又修身;有三张应援卡片,供后勤人员去三个CP点私补;还有一张小卡片可以别在越野包上,一面显示国籍,另一面有个睡眠标识,如果在比赛途中困意来袭,你可以把这张卡片翻到睡眠标识面,以此告诉路过的选手你没有出事、只是在休息,避免被打扰。此处想起柴古115K的队友想睡睡不成一直被问候的故事hhhCCC起跑在库马约尔,8月30日早上9点发枪。我忘记分几枪了,只记得我的utmb index差2分可以第一枪= =错过了好几个第一枪的朋友。在起跑区域偶遇了lj和xiaolei,他们从霞慕尼方向坐接驳车来。

手表显示9:16过线。第一公里主要穿过小镇,20米上下坡热身,均速6分配。接着就开始一路往上,8公里爬升1390米,只有50米下降。上山大大大堵车,老外压根不让人超车。我看到了TNF那个漂亮的精英妹妹,也是尝试挪but挪不动一点。只有耐着性子慢慢走,这是我唯一拿出手机拍照聊天吐槽的地方。至于槽点嘛,重点也不是堵车,堵就堵呗,刚好压压速度降心率,不算什么坏事。关键是我前面的老外素质太差,杖尖朝后对着我,喊了两三次都故意不理会,我只有强行超越保证自身安全。真的很无语。如果我较真一点,完全可以拍照记录下对方号码簿,赛后投诉到组委会,按理说这样的行为轻则罚时、重则取消成绩。我没有研究过UTMB的赛事规则,但我清楚的记得柴古的赛事规则里面是有相关规定的。这难道不是越野跑最基本的赛道礼仪吗?没想到UTMB这种级别的大赛还会遇见这样的选手,而且不止一例、甚至不少,只是这一例态度及其恶劣。到了山顶立刻开始650米大下降,土坡跑起来不难。

14公里来到CP1,我已经没有印象了。CP1到CP2看数据挺平的,13公里才400米爬升。我也记不清了。
到CP2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看停留时间估计吃了会东西才离开,毕竟已经过了午饭点。但不知道是吃多了还是咋回事,我突然撞墙爬不动了。过了CP2再次遇到xiaolei,她看起来状态不错。这一段4.5公里爬升750米,也挺凶。接着1000米的大下降,我又活过来了。磕了一根迈胜黑胶开跑,甚至会用双杖下坡了。这一段真的状态爆棚,节奏特别好,大概是跑出了心流。到CP4之前超了86个人,把前面上坡落后的时间全都追回来了。中间还停下来装了点山泉水,但没敢喝,撑到CP3才重新灌水。CP3停留时间也不短,十几分钟肯定有。这场比赛跑得很佛,也好在没有迫自己,断崖式掉速来得比想象中晚很多。下一站CP4就是第一个私补站了,也是我唯一的私补站。离开CP3赶紧通知家属,但当时我以为我根本不可能碰到他,这一段值得展开说说。

早上送我起跑后,家属帮我把包存了,然后回住处收拾行李,约了麦姐老公Bruce一起自驾去霞慕尼。在隧道就堵了2个小时= =这次比赛Salomon不光赞助了跑鞋越野包,还办了一个抽奖送南针锋缆车票的活动,我有幸中奖,就把这个机会让给家属了。他到了霞慕尼先去拿票看南针锋,下来再去找Bruce一起给我和麦姐私补。Bruce给Maggie买了只烧鸡hhh按照原计划,他们应该是自驾到一个叫Som-La-Proz的地方,然后换乘公交车来CP4尚佩湖Champex。这是我在赛前找组委会咨询过的最佳方案,因为比赛当天有交通管制、理论上无法直接自驾到CP4。

当然,也可以买票坐组委会的shuttle bus。但我听说shuttle bus体验并不好,人多班次少,欢迎坐过的朋友评论区分享。我们反正有车,就选择了自驾+公交的方案。家属开到Som-La-Proz的时候,遇到交警查证件,他们掏出私补证就给放行了。到公交车站的时候正好看到一辆公车开走,等下一辆再来就要1个小时之后了,但那会我已经离开了CP3。只好继续往Champex方向开,开到哪算哪。没想到就这么一路开到了CP4。停车进私补帐都很顺利,而且因为有车,他们私补结束回住处也方便了很多。我猜大概率还是运气好人品好,参考性不高,建议提前Google地图上看好往返公车班次出行更靠谱。回到CP4。54.5公里爬升3148米,我花了10个小时。在CP4第一次碰到邢姥姥,她第一枪我第二枪,港百也是差不多距离、在CP5前爬鸡公岭遇到,她第二枪我第一枪。但是人家最后都比我快很多
到站第一件事,先给手机充电。然后去厕所换了一身干爽的衣服,还洗了把脸。前半程跑得脸上手上都是土,脏兮兮的。那会大拇指已经磨出了一个血泡,拿水泡针简单处理了一下。双脚脚后跟隐隐作痛。膝盖也已经有反应了,我补了几张肌贴加固。赛前对UTMB赛道有个巨大的误会,以为类似五台山的高山草甸、土地松软。实际上乱石+不规则树根极多,落脚点硬且不平整,技术路段占比很高。我觉得如果有条件,应该在私补站换双鞋子比较好,袜子和鞋子都要选包裹好的、减少脚部和鞋袜的摩擦。我前半程没把磨脚当回事,到后半程顶着双脚三个巨大的水泡就非常痛苦了。官方补给完全没去看,只吃自己带的:一碗泡面,一罐八宝粥,一颗橙子,一瓶迈胜蛋白饮。吃多了again。

在这里歇(吃)了至少40分钟才离开,刚出发又去上了个厕所,状态全无。到CP5这一段路程很长、将近17公里,并开始走夜路了。掉落的名次不确定是因为CP4待太久、还是出发状态不佳爬不动。但是CP5前的大下坡乱石树根路段我居然又跑起来超人了,双腿还能听使唤。在CP5依旧歇了很久,后面的每个CP点我都要停留20-30分钟,给膝盖和肌肉一段时间缓冲。CP4吃的东西早就消化掉了,我却记不清CP5有啥吃的,应该是没有什么让我能吃下去的东西。还好CP4家属坚持让我背了两个牛角包,赛前是我自己想着要拿的,但是CP4吃太饱的时候就不想要了,还好带了,否则能量都补不进去。能量胶只是辅助作用,要想填饱肚子还得靠食物落胃,这个道理我在首百的时候就领教过了。吃了面包继续赶路,当时已经跑了71公里4000米爬升,结果刚热身1公里就接着3公里700米爬升。我也是没想到,这段陡坡我居然只用了72分钟,靠爬坡超了56个人。还做了回带队大哥,一帮老外都跟着我爬,身后甚至换了几波人。心率也不高,身上微热,爬得很有节奏感、没停过。
看来夏天爬了那么多大山没白爬。然后一到坡顶要下坡就断电了,开始了我的断崖式掉速之徒步走。帅到75公里,不错了。下坡全是不规则树根和乱石,每一次落地都是对膝盖的巨大冲击,落脚不平更加倍摩擦双脚。我的膝盖也实在是太痛,还有脚跟脚趾的大水泡,全靠双杖一步一步挪下山。到CP6剩下的8公里1000米下降,我磨了2小时10分钟才磨到。在这里歇了30分钟,遇到了耐力学社的小柠檬。忘记有没有吃东西了,可能吃了块干巴巴的饼干,这时候觉得光CP4一个私补站是不够的,要是CP6也有自己熟悉的食物就好了。或者多背两个面包。上了个厕所。想找止痛喷雾,医护人员压根没有这玩意儿。给我抓了两块冰块,我就坐在凳子上冷敷膝盖止痛,凌晨3点50从CP6离开。

当时还是短袖短裤+压缩袖套的配置。因为压根跑不了一点,所以身体很快就冷下来了。赶紧加了件冲锋衣,开始爬坡。这里开始手机没电了。因为补给站没有补进食物,这会爬坡也使不上力,龟速慢挪。穿着冲锋衣过于暖和,爬到几度要睡着。为了保持头脑清醒,只能拉开拉链透点风,尤其是不能戴上冲锋衣的帽子,否则分分钟睡过去。这一路从天黑走到天亮,走到手表也没电了。10公里1000米爬升,我居然走了4个小时,名次骤降140名。

这还不是最惨的。我在CP7缓了很久,主要是心理建设,因为我知道已经不用担心关门了,UTMB只要过了最后这个CP点,就不会被关门了。关键是最后这段7公里路高达900米下降,我需要忍痛鼓足勇气、才敢出发。手表手机双双关机,真是一点时间概念都没有了,纯纯的盲走。下坡路上碰到好多人上山,都在给我鼓掌打气,听到了各国语言的加油,我说谢谢都说不动了。又是被137人超越的一路,没有一点脾气。超级后悔报名了港百,再跑百公里是狗。我以为我走了一个世纪,实际2小时。最终完赛时间24:49:25,性别排名240/484,总排名1251/2269,主要靠退赛的633人抬高总名次比例hhh
终点前最早接到我的是家属和James。刚跑完TDS的James同学竖版横版双机位同时开拍,专业!中途还加入了两位厦门的朋友跟拍,当时我都没意识到,一整个跑懵圈。但是说来搞笑,三个朋友都给我拍了很好的视频,唯独家属那个最佳前置机位,没按上录像按钮跑完先别急着离开,可以趁没有选手冲线再去拱门拍张照片,否则出去就不能返回终点区域了。

赛后有简单的吃喝补给,依旧是难吃的热狗,还限量一人一份,啤酒一人一杯。完赛马甲不错,样式和材质感人,是Polartec的透气抓绒。没有完赛奖牌。
05赛后那些事儿跑完当天终于吃上了中餐,舒服!睡了一觉醒来发现膝盖不痛了,腿都能跑了,我又行了。一看时间不早了,赶紧去终点迎接UTMB组别的朋友。没想到走到一半手机流量用光,没法上LiveTrail查询运动员实况。赶到拱门前的时候也不确定朋友是否已经完赛了,周边搜不到一星半点的wifi信号,正当我抓瞎想要找路人帮忙的时候,扭头看到了Johann! 他是我的前同事,也是同一个跑团的朋友,之前没听说他要来霞慕尼徒步,没想到就这么水灵灵的偶遇了。重新和世界联络上,接到了悠闲跑的飞神,在终点遇到跑野孙总帮我们拍了合照。

中午又去围观了一会UTMB选手们冲线,气氛真的太好了!很多人批着国旗、在朋友家人的围绕下冲线,大部分欧洲选手都是携家带口一起来的,特别温馨,还有的抱着小狗hhh在终点附近买了点纪念品,就是这里看到了帽衫两件五折!偶遇野生艾玛,前年走西班牙朝圣之路看了不少她的vlog,这次受品牌邀请而来。还在小镇主街见证了PTL完赛选手荣誉归来,而且是两位花甲老人,在工作人员的摇铃引导下走向终点。感动。中饭过后告别麦姐夫妻,家属早在完赛当天下午就回国了,我一个人背着大包转移到了青旅入住。

下午继续去终点接朋友,还见到了一起爬雪山的朋友。反正各种偶遇。我还在拱门前遇到了完赛PTL的小太阳,他主办了那么多场赛事,偏偏拿出了玉环的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