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晋华东户外毕业线虎头岭,真有很虎的无尽疲累本领!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上海


  虎头岭,也是最近才听说,七八十度的坡+一比一的距升比,非常的唬人。

  过年的前后,本人基本躺平状态,所以当看到薅羊毛+拉练的机会,便毫不犹豫地上了车。

  进群,里面很多的互相熟识的熟人(热闹),还各个都是大神(领队),可把我吓坏了。

  不会被拉爆吧?带着担忧,怯怯地坐定、热身、出发。

  真快啊,就蹲下系个鞋带的功夫,我就成了后队---被押队等候。赶快跑起来,冲冲冲。

  可能看我跑,身后好几个越野装备的妹子也跑起来,并逐渐超我。

  好吧,平路真不是我的优势,又跑只是为了快速热起来,也就甘心~

  过河一段小路后,再过干枯的溪沟,眼前就是一条宽阔的通天大道。

  是的,标志性的防火道,在林间毫无道理的开辟出来,陡直且无依无靠,观感非常震撼!

  嚯,这么快就来了啊!可大伙坐了快四个小时的车,早就急不可耐了,一窝蜂地往上爬,黑压压一片...

  干吧!我也紧随其后。


  坡度确实比较陡的,印象中,只有天目七尖椅子坪那里有这样的坡度---七八十度了!

  可以,双杖用起来!我不急不忙,将两杖化作我的另外两条腿,一步一个脚印地往上赶。

  也许是技巧,也许是多年的功力,不一会儿,第一个大陡坡搞定,而且超了很多同伴~


  但是前面还有很多人呀,我不敢放松,继续快速跟上(碰到了等朋友的畅神)。

  缓坡不比陡坡,可以练的,真就硬本事。于是这段,基本就和伙伴们平齐---互相也超不了谁。

  果然,那些“大神”的称呼不是白来的。加上下车后热身没怎么正式展开,这会儿我的小腿外侧有感觉了!

  嗯,没热身够就会出现梆直酸刺的现象,我懂,也就不强求。

  就这样,一会儿陡一会儿缓,也不记得几个切换了,待满头大汗,就到①顶。

  下坡了,可以了!我准备冲了。因为来时阿桂问过“有没有冲速度的”,当时是想,就含糊的表示了“先一起走一节看看”,到这里,基本看出大家的水准了---俺只有在陡上和陡下才有可能不落后!

  必须把握呀,告别后续滚滚而来的一大波,我开启了我的独自征程~

  一个小顶后,突然一个下坡。而且是刚起步那个陡坡的对折版,还一眼望不到底!

  不过,这对我我来说,还是小菜一碟,即便下车后就小雨淅淅沥沥,弄得路面湿润---鞋子多了斤把泥。

  所以没多远,就追上了几个从我眼前跑得不见踪影的人。


  “嘿,大卫居!” 快到底,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我惊呼。“咦,糖梨啊!” 他也惊讶。

  哈哈,他是我来时的同坐,只是下车后就不见人了,这一路还想着有没有可能遇到,没想真有缘。

  话说,居大神是个真正的资深的越野大佬、耆宿前辈---17年那会儿,我还没进户外圈呢!所以其综合实力,比我强许多。

  所以此刻,我是无比激动与崇拜,若不是因为滑+伤...


  闲话几句,各自继续将注意力放在脚下。毕竟,路越来越滑。

  看来得早些搞完了,头天看天气预报,下午五点才有雨的,没想提前到上午了。那,是否会提前关门?不可不考虑---我是肯定不在乎这天气的,只是多数...

  要不我先了?看着不使杖而相对滑坡路段较慢的大卫居,我有些不好意思。走走,按自己的节奏,他倒是豪爽。

  好,那我就先了。告别他,再次往前闯~ (他最终也全程且在俺洗漱中就到了)


  下到底,开始②顶陡坡。二上不长,很快完事。二下,却不一样了。

  除了滑,还有段石阶路,将到底,还可以望见大名鼎鼎的很多文案中出现的③上陡坡---像瀑布一样的,气势磅礴的防火道!

  有意思了,望着前后逐渐稀疏的驴友,我却越战越勇,异常兴奋,再次发起猛攻。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