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野石鹰山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说是说下雨天弃行,一旦上了我的贼船哪里有那么好的退坑呢?

周五晚上天空还滴滴答答下起了雨,焦急的立哥皱起了眉头不少,我也反复思考掂量是否可行,为了不暴雷,我做好了南靖水尖山的备选计划那座山就是跟永定东华山一样可以雨中徒步的。

不过春雨里行走不能太过分,那种湿冷是很容易着凉感冒的。

肖老师等老驴友在列我是不担心的,两位新驴友“祎祎”和“十九”是一对小夫妻,年轻体能也好,但是装备不齐全我觉得不靠谱,登山杖和雨衣都临时跟我借要确实不可取,若不是人数少按理是会被我劝退的,不过也没关系,户外队就得不断吸收新鲜血液来提升快乐感,带出门去行走我非主流路线风格的山野,不走丢就行。

驱车行走到石门寺,气势恢宏的寺庙香火盛泽,梧宅村据说以前是一个乡镇所在地,村子里百货店、超市商场、饭店小吃店琳琅满目,看来居住人口确实也不少才有开店经营来源。

石门寺位于福建漳州南靖县船场镇梧宅村后山山麓,是闽南著名景观。

该寺历史悠久,据传由唐朝高僧禅苑募资创建。唐贞元末年,禅苑至此见山水奇秀,遂建草庵,后于元和五年建成砖墙瓦屋的寺庙,因地处两巨石形成的“山门”内而得名。寺内供奉地藏王菩萨,寺门的嵌头联已历经千余年。这里不仅是信众祈福圣地,还与初唐开漳历史紧密相关,寺左前方山坡的“同归所”埋葬着陈元光平乱时罹难的唐军将士遗骸。此外,石门寺山幽林蔚,洞奇景美,有螺旋洞、霞云洞等三洞十八景,历代文人墨客留下不少摩崖石刻。宋代理学家朱熹、清代大数学家庄亨阳等都曾到此游览。如今,交通便利的石门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寻幽探古、观光祈福。

不照佛面不扫塔,我的镜头尽量避开宗教信仰,队伍在寺庙背后的台阶上集体照来一张,立哥担任起摄影师的工作收获美照,遵循着一个户外不成文的规矩:起登合影大伙集,开心回家定整齐。

在石门寺的最高处,写着一处名为“龙吐气”的景观。沿山路往山顶行进,一路林叶摩挲,当“龙吐气”映入眼帘,却见现场尚处于建设阶段,一个雕刻精美的龙头搁置在地面上就没其他什么的了。往左往右再行不久便没了路的踪迹,四周只有陡峭的山石和茂密的草木。不难想象,“龙吐气”建成后,云雾缭绕之际,龙头仿若吞云吐雾,能否成为石门寺一大独特看点呢?我哪里会知道。

身背强氧羚羊36L的强驴“水木”体能十分好,小姑娘她一路步伐稳健,淡定从容,全程节奏轻快,气息平稳,在我们户外队里搞过夜登江山睡美人的5山穿越把程哥严禄先等大佬都远远撇在身后,也同我一起元旦夜路行走天龙寺环穿不惊不躁,上个月的长泰良岗山更是气都不喘就轻松完成了。

很不妙,虽然不是下着雨,但是雾气太浓,这几天倒春寒降温,山里雾气凝结成水,灌木树叶草丛于是到处都湿漉漉的了,一行10人行走在山路上不一会,郑瑞庭主任的鞋子就进水了,速干裤也贴在了双腿皮肤上。

我穿着遨游仕L1的防水登山鞋还好没有受影响,有防泼水功能的沙乐华软壳裤也派上了作用,双脚温暖干燥的很。

深山处突然出现一级别不高的小寺庙,香火太少显得有些破败,没人有住着看守,墙壁也是泥砖堆砌比较低档。

肖老师穿的也是一条软壳裤也不会进水,但是居然是带绒的就太夸张了,难道不会热坏嘛?

还真不会,在后续的爬山过程中愈发体现了它的保暖优越性,期待的烤肉味加点孜然粉那效果在今天的石鹰山撒野过程中并没有出现。

因为天气确实是有些冷。

我和立哥以及阿庭主任走小路时候被野草树叶的水打湿了过后稍微商讨了下,打算放弃今天的石鹰山其实也不过分,这样的鬼天气走起来太别扭,稍微振动一下小灌木或者树干,噼里啪啦的水珠就抖落在衣服里头顶上,是一种折磨。

玩耍小半天就可以,随便拱到寺庙背后的小山头就折回算了,路上挖点春笋,回到船场镇午饭来一杯腐败也不错,小先哥哥甚至拿起手机联系当地的亲戚有什么特色菜来了,于是枫叶和肖老师赶紧开始了打野,对路边的蕨菜丝毫不放过。

他们还在欢呼雀跃收获颇丰时,我带着“水木”和阿庭主任率先向山脊进发。起初我劲头十足,可刚起步,原本清晰的路痕竟消失得无影无踪,四周是湿漉漉的灌木与茂密草丛,枝叶上的水珠在风里晃荡,稍一触碰,便浸透衣物。没办法,我只能徒手开路,树枝划破掌心,尖锐草叶割过脸颊,每前进一步,都有带刺的植物拉扯阻挡,脚下湿滑泥泞,稍不留神就会打滑摔倒,在闷热与潮湿的双重裹挟下,汗水和雨水交织在一起,体力迅速消耗,行进之路可畏之艰难 。

一踏上山脊,一条蜿蜒的小路清晰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路面平整踏实,显然是经村民常年行走踩踏形成的,听当地人说,有村民常沿着这条路来采红菇,也有猎人顺着它进山打猎。

因为雨雾天原本我们计划沿着山脊向石门寺折返,但眼前石鹰山的神秘轮廓,勾起了大家探索的欲望,于是,我们围聚在一起讨论起来。有人觉得石门寺风景宜人,路线又安全,折返是稳妥之选;也有人认为石鹰山充满未知,错过太可惜。一时间,争论声此起彼伏,大家各执一词,难以抉择 。

我躲一旁,用干纸巾擦着迷湿的眼镜片,冷冷地笑答一声:不好搞。

瞬间我又后悔了,看着山脊上这样明朗的山路,不上石鹰山的话,基本上这辈子就不会再来了,会很可惜掉。

于是连忙对讲机里呼唤最前头已往山下跑去的阿庭主任和立哥他们:回来好不好?来都来了,试一试,不行再说。

枫叶很开心我的二次修改决定,立马勇做担当跟上步伐。

枫叶,是82年的拉菲,未婚,踏入户外圈多年,有着扎实的基本功,不管是复杂的地形辨别,还是专业的户外装备操作,他都信手拈来。在户外行程里,断崖处,他会率先探路,寻找最安全的路线;荆棘密丛时,他凭借丰富的经验,挑选避尨刺的缝隙插过。枫叶为人诚恳厚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分享户外知识时毫无保留,总能赢得队友们的信任与称赞 。

热爱生活的文艺青年夫妇第一次跟从我们行走这样的另类路线,真是受委屈了,出发前夜我反复交代注意准备的一些事情目的是为了避免拖后腿,未料他们俩都是日常有跑步锻炼的体能佼佼者哪里需要我瞎操心,再后来我才知道原来还是我老婆07年的得意门生。

这样就尴尬了,他们叫我康哥好呢,还是叫我康叔好?

大雾浓稠得如同牛奶,将树林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能见度很低,周遭的树木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宛如张牙舞爪的巨兽,让人辨不清东南西北。

优秀男青年枫叶主动请缨,一马当先地走在队伍最前方,只见他目光如炬,时而低头查看地面的痕迹,时而观察树木生长的态势,还不时抬头判断山头的位置,手中的登山杖有节奏地敲击地面,拨开阻挡行进的灌木枝叶,在枫叶的带领下,我们轻松避开了隐藏在浓雾中的深坑和荆棘丛,大家步伐轻盈,一路顺畅,对枫叶丰富的户外经验,众人纷纷投去敬佩的目光 。

迷雾仿佛一层薄纱,温柔却又固执地笼罩着整片森林,林子里静谧得近乎梦幻,细密的雾气让每一处景色都变得朦胧,树木像是被蒙上了一层滤镜,轮廓若有若无。我们的脚步声,在这寂静的氛围里,被无限放大,每走一步,脚踩在厚厚的落叶上,发出轻柔的“簌簌”声,恰似森林在低声呢喃。阿庭主任有听见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在远处发出几声啼叫,他也学着呼唤几声,很快又消失在这浓稠的雾霭中。偶尔阳光艰难地穿过雾层,洒下若隐若现的光束,给这片森林增添了几分神秘,身处其中,尘世的喧嚣被远远隔绝,身心都沉浸在这份静涩安详里。

肖老师堪称队伍里的“开心果”,浑身散发着欢乐的气息。徒步小憩时,她一屁股大大咧咧地坐在石头上,眼睛滴溜溜一转,便开启了“搞怪模式”。妙趣横生的段子,从她嘴里一个接一个蹦出,什么旅行途中闹的笑话,生活里遇见的奇葩事,经她绘声绘色地讲述,引得大家捧腹大笑。有人笑得前俯后仰,有人拍着大腿直跺脚。在她的带动下,原本疲惫的氛围瞬间被驱散,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 。

一路上队伍里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似乎都沉浸在徒步的乐趣中,丝毫不觉疲惫。临近中午可我的肚子却不合时宜地“咕咕”叫了起来,毕竟早上6点半匆匆吃了点东西后,就再没进食,此刻早已饥肠辘辘。一路上,山脊并没有特别惊艳的风景,不过同行的伙伴们本身就是旅途中最美的景致嘛,行至一块横搁在路中央的巨石旁,大家不约而同地停下脚步,摆出各种搞怪又有趣的姿势。快门按下的瞬间,定格了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这充满活力的画面,也成为了这次旅程中独特的风景 。

立哥身手敏捷,三两下就爬上一块突兀的大石头,他身姿挺拔,衣袂在微风中猎猎作响,目光有神在扫描透视山中一切,透着几分锐利,向着远方眺望。四周雾气氤氲,森林在迷雾中若隐若现,他就像这片天地的主宰,周身散发着不容置疑的气场,颇有山大王的风范。那一刻,周遭的喧嚣似乎都已远去,大家的目光不由自主被他吸引,纷纷感叹立哥不仅气势十足,更有一种独特的领袖魅力 。

在这片迷雾森林,仿佛闯进一幅天然的水墨画,每一次呼吸都满溢着惬意,雾气如薄纱般在身边缭绕,树木的轮廓在朦胧间若隐若现,如梦似幻,仿佛仙境。脚下,干净的泥土地上,层层落叶铺就了一条松软的“地毯”,每一步落下,都传来细微的“沙沙”声,空气里弥漫着泥土与落叶混合的清香,纯净而又自然,在这片被尘世遗忘的净土,心灵也被彻底洗净,我们仿若误入桃源的行者,在这如梦如幻的世界里,沉醉不知归路 ,静静享受大自然馈赠的这份美好。

已是午后12点多,我们来到一处平坦开阔的林间空地,经过大半天跋涉,我只觉一阵强烈的眩晕袭来,四肢发软,仿佛随时会因低血糖而瘫倒,我赶忙向队友们呼叫大家停下脚步,卸下背包,立哥手脚麻利,迅速架起锅灶,点火煮面,不一会儿,锅里便升腾起袅袅热气,小先哥哥从焖烧罐里倒出温热的牛肉兜汤,鲜香瞬间弥漫开来,肖老师还是带着八宝粥,搭配土鸡蛋,吃得有滋有味,经营咖啡屋的小夫妇,从背包里拿出三明治等精致美食,面包片上的火腿、生菜,色彩诱人,而我撕开牛肉干,感受着热辣的滋味在舌尖散开,驱散了身体的不适 。

路上,肖老师兴致勃勃,沿途采摘了不少蕨菜,很快,她的背包被塞得满满当当,连拉链都拉不上。午餐休息间隙,我只好上前帮她整理,打开背包,我发现她准备得十分周全,护膝、雨衣、医药包、对讲机一应俱全,看得出来,她对这次户外活动做足了功课。可当我后面需要跟她对话时候,却发现肖老师对这个设备按钮都分不清,要知道,对讲机在户外是极为重要的通讯工具,关键时刻能发挥大作用。看来,肖老师在装备使用这一块,笑容再灿烂也没有用,还得再学习嘛。

在等候肖老师去后头“唱歌”小解的百无聊赖之际,我忽然发现身旁树干上,密密麻麻长满了树灵芝,这些树灵芝形态各异,伞状的菌盖层层叠叠,在斑驳的光影下,散发着独特的光泽,看到这一幕,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秀生的身影,她对各类野生食材情有独钟,要是她在,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将这些树灵芝全盘收下,拿回家煮茶养生,只可惜这次秀生没来,这些树灵芝只能继续留在树上了 。

午餐后,阿庭主任领着“水木”几人径直朝石鹰山顶峰进发,我等候肖老师没有跟上脚步,落在后边途中路过一块巨石,它突兀地立在那里,十分惹眼,我忍不住手脚并用爬了上去。随即,我招呼立哥帮我拍照留念,然而,山间大雾弥漫,浓厚的雾气吞噬了周围的景色,照片拍出来,背景一片模糊,实在有些遗憾 。

站在巨石之上,我懊恼背景被大雾遮蔽,可低头一看,巨石下方,数块巨石相互倚靠,如天然石墙,莉华姐等女驴友站在那儿,身姿绰约,雾虽浓,却给她们添了几分朦胧美,自带氛围感,举手投足间,满是靓丽风采 。

约么午后1点,经过一番气喘吁吁攀爬,我们成功登顶石鹰山,我忍不住大步跨上一块石头,这里就是山巅的最高点吧,海拔1020 米。极目四望,虽然仍是大雾笼罩的树林遮挡,但想到自己又征服了一座山峰,自豪感油然而生,身心都被成就感填得满满当当 。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