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行,第一站:雨中游“中国根雕艺术之乡”开化根宫佛国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21:48 编辑

        今年初春,我与一群驴 友去了一次浙 江衢 州春游,首先到了开化县根宫佛国文化旅 游区。虽说不太懂佛教,也不太懂根雕艺术,但一件件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还是让我开了眼,真是佩服这些艺术大师的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         衢 州市根宫佛国文化旅 游区,位于浙 江省衢 州市钱江源头开化县,占地3.03平方千米,是景观园林类景区。根宫佛国文化旅 游区,以盆景、奇石、根艺、园林古建构成恬静自如、天人合一的画卷。中外根雕界有这么一句话:“世界根雕看中国,中国根雕看开化”,衢 州开化县是中国根雕艺术之乡,开化根雕从唐代兴起,经过一千多年的演化发展,逐渐形成了以根艺、佛学、美学、生态学为一体的佛雕文化。2007年,被浙 江省录入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开化这片山川秀丽、风光旖妮的土地上一座由上万件根雕作品铸就的艺术殿堂根宫文化旅 游区拔地而起,被称为艺术之根、文化之根、民俗之根。         根宫佛国文化旅 游区以其根雕艺术、盆景艺术、赏石 文化与园林古建为载体,结夏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于奇根异木,构建了一副恬静优雅、天人合一的画卷。这里的根雕作品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每一个细节都入木三分,让人感受到佛教的深邃与宁静。         根宫佛国景区含福门祥光、云湖禅心、天工博物馆、根雕佛国、醉根宝塔等近30个景点,陈列大型根雕艺术系列作品二万余件(套),盆景艺术作品三千余件,是一处世界文化新遗产。在这里,千年树根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化作庄严佛像、灵动的人物与奇幻的景致。每一件根雕都是自然与人工完美融合的结晶。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18:42 编辑

         一早,我们从淮南出发,行驶500公里,下午15:20到达衢州根宫佛国景区。           天气不作美,下着小雨。我们经过验票,走进景区。          首先来到门楼。整个门楼,由两棵上千年历史的黄心楠木的树根刻制而成,上面还可以看到一点桩。           走进门楼,门楼厅顶棚,是由杉树树根拼接而成的宫根的造型。          大厅两边,绕过根雕屏风,只见根雕哼哈二将守护在两侧。闭口为哼、开口为哈。         为什么在门口树立哼哈二将呢?这是因为景区主要以佛教文化展现根雕文化,也可以说是一处佛门圣地,所以在这里设佛教中的护法神哼哈二将,意为:进入此门,就进入一个平净、安宁、详和的禅宗境界。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2 19:06 编辑

          雨中的根宫园林,古树参天,枝繁叶茂,宛如一幅水墨画,清新淡雅,让人心旷神怡。           园中树上的一抹春色,宛如一副画卷,绵延不断。         2013年,衢州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并以其卓越的根雕艺术,在2020年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认证,被誉为“全球最大的根雕博物馆”。          我在此打卡留个影。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19:00 编辑

           雨幕笼罩的醉根佛塔与层叠飞檐的大殿遥相呼应,在朦朦细雨中织就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画卷。            根宫佛国的第一座大殿,是“吾佛开心”馆。         在佛教中,弥勒佛也叫“未来佛”,常以坦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形象呈现,中国人称其为“笑佛”,“欢喜佛”,“大肚弥勒佛”。弥勒佛体现了弥勒的包容、欢喜、慈悲、自在的人文精神和理念。         吾佛开心馆又叫“弥勒百态馆,馆内陈列着弥勒群体根雕共十15组,均为大型圆雕根艺作品,其中大弥勒53尊,小弥勒28尊,总计81尊,寓意“九九归一”。雕像所用根材,为千年以上的珍贵黄心楠木。这些根雕最重的达5吨,最轻的也有0.5吨。最大的一组长9米、宽6.4米,高3.6米。         与一般的大肚弥勒有所不同的是,殿内的弥勒不但爱笑,而且爱搞笑。有的单脚着地与小沙弥戏耍;有的匍匐在地,乐呵呵地背驮着小沙弥;有的伸着懒腰打着哈欠,一副似醒未醒的样子。此时无声胜有声,我们仿佛听到了一阵阵甜蜜温馨的鼾声。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18:46 编辑

        从“我佛开心“馆,穿过回廊就到了“未来佛殿”。这里供奉的是未来佛、四大天王、地藏菩萨、济公活佛等17件大型佛教经典人物根雕作品。根材均为千年古根,体型庞大,最大的重达16吨,主要有楠木、阴沉木、黄金樟等珍贵根材,创作精巧,作品刀笔精妙、人创天成,形神兼备,以神奇的根雕艺术渲染了未来佛殿庄严肃穆的氛围。         正中的弥勒佛坐姿潇洒,看上去喜气洋洋,憨态可掬。这尊大佛由缅甸三大国宝之一的黄金樟树根雕刻而成,重16吨,工匠将树根原本形态和弥勒佛的模样相结合,身体部分疙疙瘩瘩如珍珠点缀,如同穿了一件珍贵的袈裟。未来佛,佛教菩萨名,梵文Maitreya的音译,意译慈氏。在佛教传说中,弥勒菩萨是从佛受记(预言),将来为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置成为未来佛的菩萨。中国一些寺庙中供奉的笑口常开弥勒像,依据的是五代时的契此和尚。因传说其人是弥勒的化身,所以后人广塑造像供奉。弥勒信仰在古代中国民间有广泛的影响,分为上生信仰和下生信仰两支,宣扬弥勒菩萨以“与乐”和学识广博著称。       四大天王,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的护法天神,俗称“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持玉琵琶,其职责是保护国家领土,护持东胜神洲; 南方增长天王,持青云剑,有助于人们增长善心,护持南赡部洲。       西方广目天王,持蛇(或赤龙),他的任务是以清净之眼观察并保护民众,护持西牛贺洲; 北方多闻天王,也被称为普闻天王,持混元伞,他的作用是守护修行场所,倾听佛法,并赐予人们福德,护持北俱卢洲。这四尊根雕的取材分别来自福建、山东、广西和开化本地。按照地理位置来说,正好是来自我国东、南、西、北四个不同的方位。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的神行太保,以善走如飞著称。 也有守护出家人的用意。在庙宇参观或祭拜,经常可以看到手持金刚杵,做武将打扮的韦驮神像,韦驮菩萨在佛教寺院中,担任护持僧众、宏演佛法的任务。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18:53 编辑

        过吉象门,到第二展厅。吉象门,又叫“吉祥门”,是学佛参禅的法门,象征着佛法无边,大象无形。这个象门用千年古樟创作,片状根块如大象耳朵,枝根如象鼻象牙,传说佛陀是是他母亲梦见白象而受孕的。         地藏菩萨,木质为千年古枫,重2.5吨。佛经中称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嘱咐,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自誓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由于佛典记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所以这位菩萨被认为具“大孝”和“大愿”的德业,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菩萨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相传其说法的道场在安徽九华山。据《宋高僧传》卷二十等文献记载,地藏菩萨降诞为新罗国王族,姓金名乔觉,出家后于中国唐玄宗时来华,居九华山数十年后圆寂,肉身不坏,以全身入塔。         阿弥陀佛,材质为黄金樟,重5吨。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无量寿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渡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         慧皎法师,材质为荷木,重3吨。南北朝时,梁代浙江上虞人,主要贡献撰写了佛教名著《高僧传》十四卷。         龙王,材质为千年香枫木,重1.8吨。龙王统领水族,掌管兴云降雨,是护法八大龙王。在民间每逢天旱,有向龙王祈雨的习俗。         济公活佛,材质为阴沉木,重2.8吨。济公活佛,原名李修缘,号湖隐,法号道济浙江省天台县人,是南宋时期著名的禅宗高僧,被后人尊称为“济公活佛”。济公出家后,一反常态。言行叵测,难耐坐禅,不喜念经,嗜好酒肉,衣衫褴褛,浮沉市井,常行救死扶弱之事;状类疯狂,人们称他为“济颠僧”。这些根材均为千年古根,创作精巧,作品刀笔精妙、人创天成,形神兼备,以神奇的根雕艺术渲染了未来佛殿庄严肃穆的氛围。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22:00 编辑

        下一个大殿就是汉传佛教的主要殿堂——大雄宝殿,所有的佛教法事都要在此举行。大雄宝殿是专门供奉释迦牟尼佛的地方。释迦牟尼佛原是古印度净饭王的太子,长大后舍弃尊荣出家修道,六年苦行,终成大觉。释迦表示慈悲;牟尼表示智慧。大雄是德号,大包含万有;雄是摄伏群魔,佛弟子尊称他为大雄。宝殿的宝,是指佛法僧三宝(佛是伟大的教育家,法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僧是真理的实践者)。大殿和一些寺庙的大雄宝殿一样,供奉有释迦牟尼佛、阿难、迦叶、文殊、普贤、观音、十八罗汉、祥云图腾等28件巨型根雕作品。         大殿正中的释迦牟尼佛,木质为黄心楠,高9.9米、重达40余吨(主佛26吨、底座14吨),是根雕佛国里最大的一尊佛像,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根雕释迦牟尼佛像。根材花鉅资,采自佛教圣地缅甸,根材形体庞大,造型奇绝,十分稀有,而且冥冥中注定于根雕佛国和根雕艺术家徐谷青大师有缘,当年徐大师在缅甸寻根时,路过木材厂,从工人的电锯下抢购此根桩,后来在运输工程中,又因为根材超高超宽,大师惜于根材原始造型,要求绕道捻转,颇费周折,尤如唐三藏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方才迎请至根博园,好事多磨,经过徐谷青大师妙手“点化”成佛,同时这四十余吨的作品,在大殿里用人工陈列起来也是根博园创造的奇迹。释迦牟尼佛像左右二侧是迦叶遵者和阿难尊者根雕像。迦叶尊者雕像,木质黄心楠,重9吨。迦叶尊者造型稳健,如快步疾走,为头陀第一,他注重实践。佛涅槃后,曾召集五百弟子进行第一次三藏的结集,对佛教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阿难尊者雕像,木质为枣根根桩,重12吨。阿难尊者为佛的侍者,传说他记性特好,佛教经典就是由他背诵,500罗汉记录下的。
        观世音菩萨,木质为罗汉松,重3吨。观世音菩萨是大慈大悲的代表,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普救人间疾苦,又称观世音。         文殊菩萨,木质为黄心楠,重7.5吨。文殊菩萨是聪明智慧的代表,诸佛之师;文殊骑狮子手执如意,表智慧威猛推伏一切,因德才超群,居众菩萨之首。         普贤菩萨,木质为黄心楠,重7吨。支根自然伸展犹如象鼻,普贤菩萨是大行的代表,诸佛之师;普贤骑白象手执荷花,表大力,是象征理德、行德的菩萨。          大殿两侧分别排列着形态各异的十八罗汉。在中国大乘佛教寺院中常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在唐代〔法住记〕载,谓 伟大的佛陀 临涅盘时,嘱付十六大阿罗汉,自延寿量,常住世间,游化说法,作众生福田,故佛寺丛林里常雕塑罗汉像,供养者众。十八罗汉乃世人于十六罗汉外另加降龙、伏虎二罗汉。而五百罗汉,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时常随教化的大比丘众五百阿罗汉,或佛陀涅盘后,结集佛教经典的五百阿罗汉。        十八罗汉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由十六罗汉加二尊得而来,在佛来度后永驻世间,弘扬佛法,不受生死轮回之苦,旨导从生向善,堪受人天供养。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21:11 编辑

        离开未来佛殿,来到罗汉堂,罗汉堂是开化根宫佛国文化旅游区的一大特色,展示了233尊根雕罗汉,这些罗汉的材质主要是荔枝根和龙眼根,取自广州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的故乡。‌这些罗汉的雕刻风格独特,姿态各异,气势恢宏,堪称大型根雕罗汉主题造像的世界之最。         罗汉堂内展示了各种形态的罗汉,有的胸腹袒露,似笑欲语;有的拄杖持珠,合十摊手;有的挖耳捏鼻,天真烂漫。这些根雕作品通过丰富的肌理和古朴的黄金色泽,塑造了罗汉的金身,并与周围的虎皮石背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自然与艺术完美结合的氛围。‌         罗汉堂整体布局依照佛祖度五比丘、摩揭陀国弘扬佛法等几次重要法会为主线,风格独特,气势恢弘,既有佛的神秘,又与人生百态相映,在传统的雕刻技法中融汇了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使罗汉系列情表于外,意韵其中,典雅且通俗。         离开罗汉堂,我们跟着导游来到罗汉长廊,这套巨型根艺五佰罗汉,是经过十余年的精心准备,花巨资收集全国各地千年龙眼和荔枝木根桩创作,整体布局依照佛祖度五比丘、摩揭陀国弘扬佛法等几次重要法会为主线,风格独特,气势恢弘,既有佛的神秘又与人生百态相映,在传统的雕刻技法中融汇了现代艺术的创新理念使罗汉系列情表于外,意韵其中,典雅且俗,使根雕艺术和佛教文化珠联璧合,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套根雕五百罗汉造像。           这组五百罗汉阵气势恢宏,长达680余米,整体布局浑厚古雅,堪称华夏一绝、世界之最。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21:52 编辑

        参观完五百罗汉堂,前往下一个景点,途径禅廊。         禅廊是一组根雕壁画,选用根雕佛国大型作品的边角料创作,它以支根勾线,块根塑型,以树根粗犷、质朴、苍劲的自生形态烘托主题,既有根的天趣美韵,又蕴含书画艺术的超然意境,作者师法自然,刻画了逾越出家、降魔修行、树下顿悟、鹿苑说法、双林涅槃、慈航普度、达摩悟禅、童子戏佛等佛教经典故事场景。         过了禅廊,藏匿于养心斋一隅的双眼井,源自地深处的三处泉眼汇聚,泉水静穆无声,清澈见底。井畔,鸟鸣声,淙淙之响盈耳,有着“泉观花照影,月听鸟谈天”的悠然意境。抿一口井水,清凉甘甜直醉人心,是个让人静心、清心、养心、安心的所在,这也是“醉泉”之名蕴含的慧心禅意。        走到圆形回廊,雨越下越大,我们暂且在此避雨小憩一下。这里也是个三岔路口,可以到醉景园。         稍事休息,走上山岗,高大的根宫佛塔就展现在眼前。根宫佛塔,是一座四方楼塔,它背负山岗,气宇轩昂的屹立于根雕佛国的西北面,是浙西地区的标志性建筑。于2012年6月26日开工建造,占地1500平方米,塔建13层,高79.99米,总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宝塔内陈列的根雕作品以观音造像为主,二百六十余尊观音菩萨根雕造像,形态各异,妙相庄严,根禅佛韵,精美绝伦,所以又称“观音塔”。        根宫佛塔的1—2层摆放千手观音、滴水观音、如意观音、卧姿观音4尊观音造像及观音三十三刹,5—10层则是观音百像,11—12层设观音壁画。三、四层陈列阴沉木根雕精品八百罗汉,僧俗漫像,大雅若拙,个性十足,隐隐透出禅味玄机。顶层供奉花梨木木雕四面灵应观音,深含慈悲、智慧、和平、福缘寓意;中间安放的巨大铭文铜钟——八面禅钟,重十三吨,是由青铜铸造,沉雄浑厚,悠远绵长,声振浙西万重山。地宫用来阵列历代观音造像。遗憾的是,由于是淡季,只开放一层。           千手观音,屏风状荔枝根幻化为千手千眼。            滴水观音,手持法器,脚踏祥云,透出一股神秘的宗教气息。         如意观音,面容庄重,面部轮廓清晰立体,高鼻深目,棱角分明,双眸低垂,透着无尽的悲悯与宽容‌。
         卧姿观音,面容祥和宁静,双眸微闭,似在聆听世间的苦难与祈愿,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仿佛在传递着无尽的慈爱与温暖。         走出佛塔回看,根宫佛塔由钢筋混凝土构架,装饰以砖木结构为主,大量的木结构斗拱在内部进行叠涩,恢弘大气,尽显唐汉风韵。塔身挺拔于八面山腰,飞檐蔽日,直入云霄,宏伟壮观。佛塔四周种满柏树和银杏,其中一抱粗的银杏树就有十三棵,她们与塔身相交辉映,既肃穆庄严,又幽静典雅。        在这里可以看到位于醉景园上空的菩提桥,主桥长178米,宽3米,桥面用三层玻璃铺设,采用仿古式木结构,目前是全国唯一一座仿古玻璃天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3 21:41 编辑

         从根宫佛塔下来,我们到了青梅园。         青梅园,有枯梅老桩八百余盆,而且树龄苍老,造型奇秀,其间青藤附木、苔藓封枝、疏影横斜,更是一幅融汇千秋风骨的立体画卷,花盆为量身定制的精品紫砂,刻录梅花诗人张道洽的诗词佳句,赏梅品诗,相得益彰,渗透着开化历史文化气息的赏梅仙境,吸引着游人前来打卡。         近处红绡漫溯成工笔团扇,远处苍苔点染似泼墨屏风,虚实交叠处漾开半阙未落款的春日私语。         青苔斑驳的小石桥蜿蜒于青梅园深处,桥栏轻托着簌簌飘落的粉瓣,仿佛在碧波荡漾的绿海中架起一道缀满珍珠的玉带。         绯红色的花瓣坠进池中,宛如揉碎的粼粼的霞光,万千梅瓣浮沉间托起青釉质感的春水,倒映的枝影正蘸取胭脂写意春天。             青梅园中的曲径通幽,梅香四溢,让游客在寻幽探胜的同时,也能感受梅花的高洁与傲骨。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