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行,第二站:游江山“遗落在大山里的梦”——廿八都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5-4-4 11:34
倒序浏览
2250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6 10:20 编辑
到衢 州第二天,我们来到了江山市廿
八都古镇。
廿八都古镇,位于浙 江省衢 州市江山市(县级市)仙霞岭高 山深谷之中,为历史文化名镇,浙 江省作家创作基地,地处浙闽赣三省交界,历史上是边区的重要集镇,素有"枫溪锁钥"之称,专家誉此为"文化飞地",
金庸笔下《笑傲江湖》里仙霞山下的“廿八
铺,
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
称其为“一个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也是徐霞客三次游历的世外桃源
。廿八都,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衰于上世纪中叶,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廿八都古称“道成”。“都”是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这样的地名起源于军事,是历代驻军扎营的重要场所,是当年驻军的最高衙门。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
浙江
江山建都四十四,排名第二十八。它被命名为“廿八都”,音
“念
(niàn)
八都”。此后就一直沿袭“廿八都”这个名称。
廿八都古镇是座
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风貌依旧,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
规模庞大且相对完整的明清古街、古民居和古建筑群,建筑风格融浙、徽、赣和闽北 客家式、西洋式于一体。
廿八都
古镇内,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民居和公共建筑多达47幢,包括36幢规模较大的古建筑民居和11幢公共建筑,如孔庙、大王庙、万寿宫、文昌阁等。这些建筑风格各异,布局合理,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
历史的移民现象使得这里的居民姓氏、方言众多,被称为“百姓古镇、方言王国”。
廿八都古镇
的建筑依古道两侧而建,北为浔里街,南为枫溪街。整个古镇由此呈走廊型不规则的团块结构 。古镇在清同治年间处鼎盛期,光饭铺酒店就有50多家,南北杂货批发商有40多家。景点主要有:
武官衙门、
文昌宫、德春堂药房、方言姓氏名人馆、戴笠与军统女特工陈列馆、回音壁、关帝庙、枫溪街和牌坊。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5 23:26 编辑
8:30,我们坐旅游大巴,从江山市区来到廿八都古镇游客中心。
“我在廿八都想廿(念)你”,这文旅口号写得好。
枫溪之上的古老的廊桥,是进入古镇的入口。
这座木质廊桥,叫“
珠坡桥
”。现在的
珠
坡桥
建于2009年
,是一座现代仿古廊桥,
横跨在枫溪之上,其传说和名子与当地历史和文化紧密关联。相传古代有一位王子为躲避暴君追杀,逃至此处,并以母猪为坐骑。逃亡途中,王子在猪坡岭(后称珠坡岭)被追兵赶上,与坐骑一同遇害,鲜血顺岭流淌。
因这一事件,当地人最初称此地为“猪婆岭”。后因读书人认为名称不雅,遂更名为文雅的“珠坡岭”,桥也因此得名“珠坡桥”。
廿八都
人善唱山歌,珠坡岭正位于砍柴人即将到家的路上,山坡平缓。樵夫一路下坡,心中欢畅,免不了哼上几句,于是“一人唱歌,众人和”。久而久之,珠坡桥
便成为樵夫的赛歌桥,
也就有了枫溪十景之一的“
珠坡樵唱
”。
走在珠坡桥上咯吱作响,桥下流水淙淙,相互迎合,别有一番意境。
这条小溪自北向南流经廿八都古镇,因古时候溪两岸遍植枫树而得名
“
枫溪
”。枫溪源起廿八都以北的小竿岭,在三个小时内流经三省:它宛转向南流经福建,又折转向西流入江西信江,经鄱阳湖口汇入九江,最后流进母亲河长江。廿八都自古有“枫溪十景”:浮盖残雪、枫桥望月、水安凉风、珠坡樵唱、狩岭睛岚、龙山牧马、梓山花锦、相亭晚钟、炉峰夕照、西场校射。
枫溪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民居依山傍水,缘溪而建。
黛瓦青墙、廿八都古镇的民居和古建筑,错落有致地坐落在
青山绿水间
。
过了珠坡桥,到达验票口,进入古镇。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4 22:34 编辑
走进古镇,清一色的石板路,这就是“仙霞古道”。在宋朝后,仙霞古道成为宽2米至3米的“七尺官道”。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开辟了仙霞古道,途径廿八都,使其成为历代屯兵扎营之地。历史上,廿八都一直是沟通浙、闽两省的重要交通和贸易集镇,在清同治年间达到了鼎盛。
村口有座非遗豆腐工坊(农博馆)。
走进工坊,首先看到古老的水车,
“吱呀呀”
仍在
使用。
手摇的石磨,吸引着游客前来体验。
得益于竹林汇聚的碱性水和新鲜独特的田塍豆豆,廿八都豆腐以其白如纯玉、细若凝脂、清淡馨香的特质远近闻名。
走出豆腐工坊,旁边是一家江山糕饼坊。
廿八都
铜锣
糕
是江南古镇
廿八都
的地方传统节日特色
糕
点,已有千年历史,在浙闽赣边界地区被奉为"
糕
中之神"。滑腻爽口,百香调和,营养全面,并蕴含着一股大山中的神秘气息。
廿八都糕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末年,当时黄巢农民起义
的军队经过仙霞古道
,廿八都成为屯兵营地。黄巢命令士兵将米加工成铜锣饼,既充饥又可作为盾牌使用,从此铜锣饼成为纪念和传承的食品。
每逢节日,廿八都人都会蒸制糕饼,象征着“步步高升、圆圆满满”。
对面是一家木偶戏馆,陈旧的木板墙壁上,挂着草编的木偶、草鞋和一些工艺品。一位老艺人正在精心
编制木偶。
廿八都木偶戏系提线木偶戏,于明代自江 西传入,唱腔为赣剧宜黄派。传入廿八都后,即以师徒相授形式传承,已传承了18代,至21世纪初约有500年历史,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6 00:30 编辑
来到北堡门。北堡门是古镇的四大门之一,高6米,宽5.5米。因古时候廿十八都是一个军事重镇,特设有东升门,大南门、西园门、北堡门四大门。北堡门也是进入古镇的北入口。在古时候,迎面而来的商旅走卒,文人墨客经仙霞岭过仙霞关纷纷穿北堡门进古镇,为古镇带来了生机。北堡门作为古镇的北入口,其名字“北堡门”直接反映了其
在历史上的军事防御功能,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城门早以消失历史的尘埃中。
进了北堡门就是
浔里
老街。
古街两侧店铺整齐,多为前店后宅形式,商业和生活气氛浓厚。
街上
没有很多的游客,整个街道,山间小道,古宅,原住民,处处都投入着淳朴,原汁原味。
街站有许多的当地特色的小吃店。
燕皮馄饨原是福建名小吃,在浙江并不常见。而廿八都古镇恰好位于两省交界处。其主要特色是
面皮是用猪肉做的,将精猪肉一遍遍敲打,打烂如泥,加入番薯淀粉后,擀成馄饨皮,所以吃起来是肉包肉的口感,特别香。前年我与朋友去广东潮州,曾吃过用纯鱼肉当皮做的燕皮
馄饨,感觉特别好。
还有一些农家特色菜馆,看了一下价格,还是很亲民的,也许是游客少的原因吧。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6 00:00 编辑
来到
“武官衙门”,也就是浙闽枫岭营总府。
始建于明代,原属浙闽兵站(驿站),作为军人来往驻扎的地方。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设立“浙闽枫岭营”,把浙闽驿站,改建成“大清游击衙门”。由于廿八都军事上的重要位置,破格设立三品游击军官一名,六品千总武官一名,七品把总武官四名,兵丁一千多人把守廿八都,俗称“三品游击衙门”。于是在廿八都形成以枫岭关为主的“浙闽咽喉”。
武官衙门
分为“浙闽枫岭总府形式陈列”与“仙霞岭军事历史展览”两大块。首先来到军政大堂,其上匾额有“精忠报国”四个金字。
在一个展厅里还有一尊民族英雄郑成功塑像。在收复台湾之前,郑成功曾驻军廿八都。
清顺治三年(1646)年三月,明隆武帝加封二十三岁的郑成功为忠孝伯,挂招讨大将军,镇守仙霞关及仙霞岭上浙闽赣边境诸关,驻廿八都。
廿
八都史有“操七闽之关键地,巩两渐之樊篱”之称,
1100多年前,黄巢挥戈南下,在闽、浙之间的崇山峻岭中开辟了一条仙霞古道,从此四周关隘拱立,共十道雄关,大山重围的仙霞岭成了历代屯兵扎营之所,兵家必争之地,被誉为“东南锁钥,八闽咽喉”。
仙霞关为中国四大名关,至今犹存四道关寨遗址。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频繁的战争、屯兵、移民,廿八都成为“方言王国”和名副其实的“百姓古镇”,镇上有9种方言和130余种姓氏。
据说,镇里曾经有几个青年在辽宁丹东停留时,发现当地老百姓的语言和廿八都的官话几乎一样。最后他们终于搞清楚“廿八都官话”原是“关东话”,几位年轻人因为在关外找到了迷失数百年的故乡,不禁喜极而泣。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5 12:39 编辑
从
武官衙门出来,便来到了文昌宫,黛瓦砖墙的门楼上有“向学”二字。
文昌宫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占地面积1576平方米,主建筑有三进四天井,属于廿八都民间集资建造的公共建筑,但建筑之精美,装饰之豪华,丝毫不亚于官方建筑。
走进大门,两边分列着“仁义”和“礼智”牌匾,完全是儒家的
遵守仁爱、忠信、礼仪并勤学,以增长见识等伦理规范。
正殿是面阔五开间的三层歇山顶重檐建筑,
12个飞簷翘角极具特色,气势宏伟
。
正殿一楼是文昌君殿,供奉着文昌帝君的神像,其上有“星焕山河”匾额。走进大殿,天花板上布满彩画。中间最大的一幅是“文昌帝君赐福图”,左右分别描绘的是古代帝王寻求贤才的典故
:“刘备三顾茅庐”、“周文王渭水访贤”,正门上方为“梁灏八十中状元”,四幅彩图结合在一起正好是古代一首“劝学篇”: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两侧厢房只有一层,左侧的平房是“先师堂”。
右侧是也是当年义塾的所在地,其上匾额:“名教桑地”。
后殿是
面阔五开间的
大成殿。
供奉着“大成至圣文宣王”孔夫子的塑像,其上匾额:“万世师表”。
文昌阁左侧是宽大的文昌广场,有一个大戏台,是当地村民娱乐聚会的地方。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5 23:57 编辑
廿八都古镇的建筑风格融南北方风格于一炉,青砖的赣派建筑、白璧马头墙的徽派建筑、闽北的客家建筑、甚至还有西洋式的建筑。
古色古香的廿八都邮政所。这只
是个文旅主题邮所,邮戳没有,营业员只负责销售邮品、收下欲寄邮件,投入这邮筒是可以的。
姜秉书洋货店,是一幢
仿西洋巴洛克式风格的建筑,
体现了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欧派特点。由此可见当时的廿八都的建筑已融入了西洋的建筑风格,是真正的“飞天文化”。这
是本地商人姜
秉
书的宅院,
占地面积300平方米,为三开间二进一天井布局。因主人经营洋油,原称作“亚细亚煤油司”。洋油店是清末民国廿八都最有代表性的商号为展示廿八都深厚丰富的商旅文化,展现昔日“因路而兴运,缘运而聚商,倚商而成市”的廿八都古镇,以展览的形式再现“商贾云集,百货星罗”的商业重镇格局。遗憾的是没有开门。
德春堂药店,
门楣为楼阁式,各个部件都有精细的木雕装饰。
清代廿八都商人姜秉怡经营的一间药店,也是清末时候廿八都最大的一家中药铺,占地面积300
平方米,
专做中药材批发和零售。
走进药房,药房内按传统方式布置,并有古代行医塑像陪衬,让人一目了然。
为展示昔日古朴的药店型制,发挥现代药店听功能,结合药膳开发,最大限度发挥德春堂药店老字号的作用,整个德春堂药店突出三个特点:一是旧式药店可观性;二是现代药店中西结合实用性;三是药膳突破性,以药膳反映中国中草药的神奇和普及。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6 01:14 编辑
按照路标提示,我们拐进一条幽深的古巷,其门头上口号“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很有年代感。
归也·仙霞驿前身是廿八都首富姜遇鸿的旧宅,设计改造时秉持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在尊重建筑本身的基础上,建筑材料与工艺野都传承了历史做法,整个酒店呈现着满满古意。
“
军统女特工训练班
”
在
姜
守全旧宅,位于姜家中弄。在国民党统治时期,姜守全是一个显赫的人物, 民国十五年(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抗战胜利,1946年春任吉林省财政厅长、少将军衔。他与戴笠私交甚密,戴笠多次来廿八都都住在他家。1941年,戴笠从上海、杭州等地来的难民中挑选了四十几位少女在他家办了一期女特务训练班,称“东南办事处特务训练班”。现在为“
戴笠与女特工陈列馆
”
。
陈列馆从军统的成立到戴笠之死,从十一个方面着重介绍中美合作所在廿八都开设的女特工训练班许多鲜为人知的珍贵资料。用高科技多媒体的表现手法,展现女特工化妆、点穴、格斗、刺杀等技能技巧,揭开廿八都女特工训练班的秘史。
正厅是个小会议室,正中悬挂的是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画像。两侧对联“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是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国民党恳亲大会上的题词,横批:“天下为公”。
侧厅正面悬挂着部分女特工的合影照。
特工皇帝
戴笠与电影皇后胡蝶。据传:
胡蝶还没有成为戴笠假追求对象时,戴笠的周围有着许多的女人。而当他热土有了胡蝶后,才真正体验到了男女之间那种刻骨铭心的情爱,从而使他远离了所有的女人。为了避人耳目,戴笠与胡蝶先幽居于重庆的杨家山公馆,后又住进了戴笠为胡蝶修建的神仙洞公馆,公馆内所有服务人员全是戴笠从自己江山老家招来的。戴笠与胡蝶在婚姻问题上深谈过多次,在选择了多种方案后,最后俩人商定抗战一结束
胡蝶就与丈夫办理离婚,而后戴笠正式迎娶胡蝶。
军统之花,蓝衣九号尚孟茵,军统十三太保中唯一女太保。
军统之花,郑苹如,电影《色戒》女主角原型。
军统之花,英茵。还有很多,就不一一上片介绍了。
在这个柜台里,展示的是这些女特工当年曾经佩戴过的肩章和奖牌。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5 23:31 编辑
来到隆兴钱庄,其门楼以木结构为主,在门楼上方雕刻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人物造型。如起支撑作用的牛腿,中间的两个是生意人喜欢的“招财、进宝”;外面的两个为“福、寿双星”,门楼下方有砖雕“紫气东来”,它取自于老子出东关的一个典故,除有吉祥之意外,还说明了大门的朝向。
在“隆兴钱庄”门匾下方石柱镶有楹联:“东西南北八方客流万里,春夏秋冬四季财汇咸通”。
隆兴钱庄为三进二天井布局。晚清时期,以姜式家族形成的商业集团,在经营过程中积累了大量资本,促进流通而建立。该钱庄在廿八都设总部,在浙江、福建、江西等地方设有分局,据说隆兴钱庄开具的银票,在隆兴商号的所有分号均可兑现。
过
“隆兴通宝”大
铜钱
屏风,里面是一个天井小院。正房是兑现
银票
的帐房,门头
上有匾额“和气为瑞”。
除了钱庄,隆兴还经营过载行,专门办理储存和承运收购批发、运输贩销等多种职能的物流集团,是廿八都最早的过载行。隆兴过载行以经营三籽(桐籽、茶籽、柏籽)为主,几乎垄断闽、浙、赣三省的市场。隆兴过载行还经营多种各样的特产货物的承运,比较大量的有江山的方高纸、陶瓷、茶叶、药材、盐等 物质,通过仙霞古道北运往清湖码头转运金华、杭州直至北京;南运往浦城转运泉州,一直运往东南亚地区。隆兴过载行货运路线图。
走在廿八都古镇的古街上,两边徽式的马头墙、浙式的屋脊、赣式的檐椽、闽式的土墙,其内涵的丰富已足以让我感到惊叹。最富有特色的是家家户户的门楣,都为楼阁式,由梁、枋、檐、望板和垂帘虚柱构成四柱三楼式,各个部件都有精细的木雕装饰,题材都为福、禄、寿、合和二仙等吉祥物。这木制的门楣与江南其他地区的砖雕门楼有着截然的反差。
姜遇鸿旧宅。姜遇鸿,生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九月, 为本地商人姜在淇之子。光绪十八年(1892年)姜遇鸿捐五品同知府。壮年从政之余,创办“隆兴鸿记”“隆兴钱庄”等多家商号,还创办造纸作坊、药铺等多个企业,其资本雄厚、经营有方,是廿八都最大的商号之一,是民国时期的首富。建造姜遇鸿旧宅的图纸是从宁波专门请人设计的,一连三幢和大街上的店屋连绵相接,占地二千五百平方米,光天井就有三十六个,三十八个工匠精雕细刻,足足化了十年时间,到清宣统年间才完成,是廿八都规模最大的民居建筑。由于姜遇鸿经商, 经常往来各城市,接触外商,受西洋建筑影响,的以其建筑具有欧洲风格,形成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姜遇鸿的旧宅,现在已被民宿旅馆承租,也只能看看大堂。
有机会再来,就住在此家旅馆,好好细细地体验和欣赏一下姜氏大宅。
回复
因心一牛
4月4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4-6 01:26 编辑
走着拍着,就来到了古镇东昌门。
东昌门外,就是建于明清时期的东升桥。
东升桥,是廿八都古镇中保存较为完好的古桥之一。东升桥是一座具有历史意义的石拱桥,也是廿八都古镇的标志性景点之一。它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见证了古镇的历史变迁。东升桥采用传统的石拱桥设计,桥身坚固,桥面宽敞。桥的两侧设有石栏杆,雕刻精美,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桥下的溪水清澈见底,与周围的古建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东升桥身横跨在清澈的枫溪之上,宛如一条古老的纽带,将古镇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紧密相连。可别小看这座古桥,
2019年5月19日中国旅游日发行的
《中国古镇(三)—浙江江山廿八都古镇》特种邮票,
东升桥就入选在里面。
廿八都古镇
邮票(来自网络图片)。
来到枫溪老街,有座木质古楼
“淳园”。两侧对联:“一园天然万古新,繁华落尽见真淳”。
古楼的每一个角落都凝固着历史的气息,让人在追寻岁月中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门前两块石雕很有特色。
到了一座石门,此门因门内有
关帝庙,门额上有“守义二字,另一面“奉忠”
。
关帝庙又称关王庙,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杨宝成、杨义成、杨仁和等六位杨氏商人发起建造,于公元1887年年底落成,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原设前后二进,关公殿、穿街亭、戏台、两厢走廊及两间店面,后于1942年被日军飞机炸毁,现建筑是按照原来的制式建造的。
关羽,字云长,东汉末年,山西解州人。关羽才兼文武,绝伦逸群,通经熟史,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了,败走麦城,被东吴孙权杀害,终年五十九岁,生前汉献帝封他为“汉寿亭侯”,死后蜀后主刘禅追谥他为“壮缪侯”。
进入关帝庙,中间主尊为关公。由于工作人员不让拍照,稍转转了就出来了。
关帝庙对面的戏台,碰上周末或者是节假日时,还会有戏曲、杂耍等表演。
最后走出南门大石牌坊,赶紧拍了一张相片,领队规定时间快到了。石
牌坊上,横额写着“念八铺”三个大字,我猜,一般人不会读“廿”字,或许是因为“念”字易认,再加上此地为北宋至清三省水路最重要的商埠,镇上商铺林立,故以“铺”突出其繁华罢。
念八铺牌坊上的两幅柱联,内联:“百姓古都要会闽山越水,三千黎庶远播旧貌新风”;外联:“遥望晴岚夕照龙山神骏,闲听溪水琴音樵唱牧歌”。
回复
精选推荐
湛江 :奔赴山海,徐徐慢行
换挡都不会海南环岛骑行
稻城亚丁的秋
大漠之上 苍穹之下
徒步贡嘎西二山脊线行纪
车轮上的年味摩旅日记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