姹紫嫣红丹竹山 - 福建 - 8264户外手机版

  福建

自己应该不止10次去行走丹竹山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第一次鲁莽冲撞的时候,那时提了一把劈刀就四处拱路,看到满山的杜鹃藏在树林里争奇斗艳令人心花怒放十分过瘾。尤其是沟谷里滚下来把果子和阡陌红尘吓得花容失色也还记忆尤深,再后来也才知道原来丹竹山走起来居然有那么多路线可以选择并且都还很精彩。

清明假期最后一天,我计划的是从经典的石堆平台往百年紫檀树上去,冲上第一个小顶后列入一个山凹平台,再从去年我跟肖老师还有严禄先以及王小兵开拱的路线反过来下山,那里有着更加令人惊咋的崖壁可攀,也有众多杜鹃花迎风招展。

程哥一来,就变了,他说我设计的路线过于短小太轻松,达不到出汗的目的,应该要从半山腰那消失的村庄上去,再沿着成熟的林中小道绕到下水高山,也就是说丹竹山背后爬上去再折回来。

我表示同意,因为这条路线我没走过,不过路程就长一些了,不懂好不容易重新出山的熊猫姐和脚踝伤愈不久的幻影同志是否会受影响。

还有幻影邀约来的两位初驴也不懂能否接受我们的户外路线风格属于另类的非主流,不管了,跟我走在一起就是我的队员了,也就是一家人。

况且万喜源美容廖总也带了一位她妹妹前来也一样对待,能走出来,就定能安全下山回家。

青春美少女熊猫表示很无奈,她说每次都被我骗,那么这次就不可以骂我了,要泼妇般扫大街你得去问前头带路的程哥。

我记得从山脚公路旁的枇杷树边开始启登,沿着台阶旧道往半山腰走去,一路的石阶都是很干净的,然而现在却落叶堆满显得破败了。是的,农村人口越来越少,许多乡间小路没了农人劳作经过,也都渐渐消失了。

要知道丹竹山其实就是那半山腰已无人居住的小村庄的名字,它不是一座山名。

活泼可爱的大赖姐无疑是今天10人队伍里的开心果,从出发开始,她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妙语连珠,逗得大家笑声不断,枯燥乏味的石阶徒步途中,她一会儿提议玩飞花令,让知识在欢声笑语中传递;一会儿又模仿起各种动物,惟妙惟肖的模样让人忍俊不禁。一路上,鬼点子一个接一个,给原本平淡的拔高增添了无数乐趣。

记忆中的丹竹山村庄,宁静而古朴,五六座房子错落分布。屋内,家家户户的锅碗瓢盆依旧摆放着,仿佛时间在这里悄然停滞,生活的气息还在空气中弥漫。然而如今,这里却已面目全非,村庄消失得无影无踪。听说是前几年,响应拆改还林政策,村民们领取了补偿,将不再有居住价值的旧房子全部拆除,没留下一丝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了。

甚至残根断壁都很难寻找。

徒步拔高走了300米左右,肩膀上对讲机传来程哥改变路线的决定,正常是左拐往竹林而去就更快登顶,程哥决意要探寻一下右切的味道。

我不反对,我知道往下水高山的路是很平缓的,很好走,得多一些路程折绕就是。

凡是努力廖主任在纠结于一颗硕大的春笋没有刀具而收拾不了时候,我忘记了自己携带的汉道蛟龙就放在自己的背包顶仓。使命掏着腰包也没拿取出来,弄得廖主任好生遗憾。

万喜源美容廖总想一屁股坐下来在牛粪旁边开始午餐干粮,被前头开路的程哥叫了起来,大伙沿着沟谷闭塞难行的没路之路开始了极具我特色的户外情怀,体验感很好。

程哥说最好在山脊上去用餐,免得吃饱了还得拔高会很辛苦。

这条沟谷而上,虽不见尖锐荆棘横生挡路,可沟谷里的状况却也让人不敢掉以轻心,脚下的石块层层堆叠,每一步脚踩下,都能感觉到它们在微微晃动,仿佛下一秒就会翻滚,稍有不慎就可能失去平衡摔倒。

脚底的杂草肆意生长,枝叶纠缠,那幽深之处,不知是否藏着伺机而动的蛇谁也不知道,每个人都屏气敛息,目光紧盯着前方,每迈出一步都极为缓慢,用手中的登山杖反复拨开杂草,确认安全后才敢继续前行,生怕惊扰了潜藏的危险,大家就这样小心翼翼地在这充满未知的路途上探索着。

在美容养生行业,廖总可谓功成名就,初见她,只觉美丽动人,气质非凡,她一袭简约得体的套装,勾勒出风姿绰约的身材,举手投足间尽显优雅,交谈时,她时刻微笑的脸庞,流露出由内而外的幸福,让人如沐春风。若单看外表,谁都以为她才30出头,殊不知这正是她专业能力的体现,凭借对美的深刻理解,为无数人带来了更好的状态。

这几天时间连续酣醉,昨晚都还搞了3盅半,现在身体还没缓过劲来,今天爬山真是遭罪。在闷热的森林里徒步,感觉浑身乏力,每迈出一步都像是拖着千斤重的腿,乏味感扑面而来,满心只盼着能快点坐下来歇一歇,吃点东西补充体力。

实在撑不住了,我赶紧扯着嗓子,冲前面的程哥喊道:“程哥,实在走不动了,咱找个平坦点的地方先停一下吧,可不敢等到山顶再休息,我感觉再这么下去,大家都得低血糖晕倒在路上。”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背包,拿出酸奶和罐头,三两口就解决了温饱问题,虽说简单,好歹安抚了饥肠辘辘的肚子。转头看向程哥,他正不紧不慢地摆弄着自热饭,虽说耗时久些,但不一会儿,那腾腾热气伴随着饭菜香就飘散开来。闻着这诱人的味道,再瞧着程哥一脸满足,我心里满是羡慕。看来以后走时间充裕的路线,真得试试户外炊煮,热乎饭菜带来的满足感,可不是冷冰冰的速食能比的 。

平时廖主任总是内敛低调,从不张扬,可一踏上户外的征途,他就像换了个人,谁能想到,平日里温文尔雅的他,体能竟如此出色。

他曾由衷感叹,最喜欢我规划的那些狂野路线,比如堂堡香溪一路直拱茫荡洋,陡峭山路没能阻挡他的脚步;盖锅山到无毛岐的强势穿越,他步伐坚定,无畏艰难;岽仔头尖湿身之行,恶劣环境下,他魁梧伟岸的身影始终傲然挺立。这些难忘的途中都印刻着他的身影,想着有这样的伙伴,真值得为他、也为我们一同走过的路而自豪。

解决完午餐,我们稍作休整,便一鼓作气朝着山顶的最高点进发。本以为接下来的路途会像之前一样顺利,没想到状况百出。前行途中,接二连三出现好几个深坑,一看就是猎人挖掘的陷阱,直径大概1米,深度约有3米,周围还布置了锁套。

大家都小心翼翼地绕着走,可意外还是发生了。只听程哥突然“哎哟”一声,我心头一紧,回头就看见他的脚被锁套紧紧绑住,整个人重心不稳,差点摔倒,好在有惊无险,我们赶忙上前帮忙,费了好大一番劲才把他解救出来。

这里是下水高山的最高点,一截人为的木桩插在山顶正中央已快腐朽。

我找到了一条当年绑的红布条。这段山脊线的行走我有踏足过。

满心期待着能邂逅记忆中那漫山遍野、肆意盛放的杜鹃花海,可现实却给了我重重一击,满心的欢喜瞬间化作深深的失望。当我气喘吁吁爬上山顶,放眼望向山脊,入目的只有郁郁葱葱的嫩绿树叶。那些本该被繁花簇拥的杜鹃树,如今却不见一朵花儿的踪影,凑近仔细瞧,连个小巧的花蕾都寻觅不到。微风拂过,枝叶沙沙作响,似乎也在为这错过的盛景而轻叹。

程哥说不急,他半个月前跟旺哥一行人已来踩过,那时他看见有不少杜鹃花花蕾在迎着汀江河的南坡面挂满枝头。

可以临近那个山头,我只看到了这样的稀稀拉拉。

更多的是这样的含苞未放。

于是我不免有些担心了起来,低头不语。

前方是一处看似无路的断崖,正发愁怎么前行,程哥却毫不犹豫,一猫腰、一蹬腿,纵身一跃就跳了下去。我心里“咯噔”一下,正担心呢,就听见他在下面扯着嗓子兴奋大喊:“哇哇哇,快下来!这儿好多杜鹃盛开啊!”那声音里的激动都快溢出来了。我赶忙凑到崖边向下张望,只见崖下一片杜鹃花海,粉的、红的,在风中轻轻摇曳,开得热热闹闹,瞬间驱散了一路的疲惫,真没想到惊喜藏在这!

我连忙抓住镜头感,拍一些令人喜笑颜开的画面。

新驴友看见了梦寐以求的那么多杜鹃花开,也乐的笑开怀。

我们一头扎进杜鹃花丛,花朵肆意绽放,馥郁芬芳萦绕身畔。大家纷纷掏出相机,摆出各种俏皮又搞怪的姿势,灿烂笑容与烂漫杜鹃相互映衬 。

这不是简单的拍照,是在定格这份历经艰辛才邂逅的美好。每个人的脸庞都挂着汗珠,那是攀登时的辛苦见证;每个人的眼中都闪烁着光芒,那是被美景震撼后的惊喜。正因这一路的辛苦攀登,眼前的景色才更显珍贵,成为记忆里永不褪色的珍藏。

虽说今年没能重现往年记忆中漫山遍野、肆意疯长的繁盛模样,可眼前这片杜鹃花海,也足够让我们应接不暇。瞧去,粉的像天边云霞,轻柔又梦幻;红的似燃烧火焰,热烈且奔放;白的若冬日初雪,纯净又素雅。深浅不一的色彩相互交织,层层叠叠,每一朵都舒展着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尽情展露各自的美,让人不禁沉醉其中。

偶有遇到一丛特别茂密的花镞,总会让人不自觉地停步,看一眼也满足。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