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折叠车骑行山西:古建筑之旅(完) - 骑行天下 - 8264户外手机版

  骑行天下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5-10 11:23 编辑

在华夏大地的文化版图上,一直流传着 “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 的精妙说法。这寥寥数语,便将山西在地上文物领域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生动勾勒出来。曾经,有日本学者断言,中国境内没有留存唐朝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若想欣赏唐代建筑,只能前往日本。为了打破这一错误论断,1937年6月,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不辞辛劳,多方考察。最终,他们依据敦煌石窟壁画所提供的线索,在山西五台山发现了一座珍贵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重建于公元857年)。梁思成先生将其赞誉为“第一国宝”。之后,便怀着对建筑的热爱与严谨的学术态度,精心撰写了《记五台山佛光寺的建筑》一文,并刊载于《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七卷一、二期,首次将佛光寺独特的建筑魅力与极高的历史价值展现在世人面前。然而,文章发表后不久,抗日战争的烽火迅速燃起。梁思成先生历经千难万险,才将全部测绘图稿平安带回北平。在那漫长的8年战火纷飞、局势动荡岁月里,隐匿于五台山深处的古刹佛光寺,始终是他心中最深的牵挂,其存亡安危,时刻牵动着他的心弦。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以及山西省文物局网站的详细信息显示,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惊人,多达53875处,其中古建筑就占据了28027处之多。山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高达531处,雄踞全国首位,其中古建筑有421处,实至名归地享有 “中国古代建筑宝库” 的美誉。在山西古建筑的璀璨星空中,木结构遗存无疑是最为耀眼的那颗明星。经统计,山西现存元以前的木结构古建筑遗存多达495座,约占全国总数的85%。这一令人惊叹的数据,有力地彰显了山西在木结构古建筑领域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全国仅存3座,且全部坐落于山西境内;五代时期的木结构古建筑全国仅有5座,山西独占4座;宋辽金时期全国共183座,山西坐拥150座;元代全国389座,山西就有338座。每一组精确的数据背后,都是山西古建筑深厚历史积淀与独特文化价值的有力见证。对我而言,此次骑行之旅也意义非凡。3月10日,从杭州乘火车出发,一路向北,抵达郑州后,迅速换乘动车,顺利抵达山西泽州县。在随后的行程中,依次途经晋城、高平、上党、长治、潞城、黎城、左权、昔阳、平定、阳泉、盂县、五台、繁峙、浑源、大同、怀仁、应县、朔州太原、祁县、平遥、灵石、晋中、霍州、襄汾、新绛、稷山、万荣、运城、芮城等地。每一处停留,都让我得以近距离感受山西古建筑的独特魅力,仿佛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最终,抵达了陕西潼关,站在这座饱经沧桑、历史悠久的城市前,心中感慨万千。第二日下午,便乘上返程的火车,一路向南,回到了杭州。这次骑行之旅,历时29天,总里程1650余公里。它不仅是一次对山西古建筑的深度探寻,更是一段镌刻在记忆深处的难忘经历。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9:13 编辑

3月11日(D1)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山西省晋城市,里程:33公里,总里程:33公里
3月10日下午三时三十一分,K2276次列车缓缓启动,驶出杭州站,向着北方进发。在长达约十三个小时的旅途中,列车穿越了浙江、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窗外的景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变化,从江南水乡的温婉秀丽,逐渐过渡到中原大地的广袤无垠。次日凌晨四时二十六分,列车准时抵达河南郑州站。下车后,我扛着折叠自行车和两只驼包,前往郑州站候车厅,准备同站换乘前往山西晋城的动车。在候车厅等待约四十分钟后,顺利登上开往山西晋城的动车,继续未竟的行程。一个小时后,列车缓缓驶入位于泽州县的晋城东站,车轮与铁轨的摩擦声渐次低弱,最终稳稳停靠。我迈下列车,出站后,娴熟地打开小折,怀揣着对山西人文古韵的憧憬,奔赴抵达山西后的首个目的地:坐落于泽州县金村镇的水东崔府君庙。抵达时,大门紧闭
貌似不对外开放我只好在大门口稍作逗留,望着庙宇古朴的外观,想象着其内部的庄重,随后告别崔府君庙,前往不远处的府城关帝庙。府城关帝庙创建于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清乾隆二十一年至四十七年(公元1756-1782年)重修。该庙坐北朝南,依青龙岗地势而建,自山门起,各院渐次升高,布局严谨。平面布置为四进院落,每院又分上、下两院,高低错落,有“四进八叠”之称。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舞楼、过厅、头道山门、二道月门、关爷殿、三义殿 ,东西配殿、碑廊、两庑厢房鳞次栉比。2013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人不禁对古人的建筑智慧和忠义信仰肃然起敬。离开府城关帝庙,我前往相距仅700余米的府城玉皇庙。玉皇庙创建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是古代泽州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道教庙宇。随着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出圈”,这里作为取景地之一,人气飙升。庙宇建筑结构严谨,榫卯恰到好处;雕刻精细,飞禽走兽、人物故事皆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宋代庙宇建筑的独特风格。1988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步其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触摸到古人的精神世界。告别府城玉皇庙后,我前往小南村二仙庙。这段路程约8公里,途中路面起伏不定,如同大海行舟。骑行大约40分钟后,我抵达了目的地。小南村二仙庙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从南到北有山门、过厅、献殿、正殿,东西两侧有厢房、垛殿。其外观形式及内部梁架结构保留了宋代建筑特征,为研究山西宋金时期的建筑技术与艺术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1996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岁月的洗礼中,静静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参观完二仙庙,又骑行了约15公里,于下午两时许抵达晋城市。在城里寻得一家宾馆落脚,稍作休息以缓解旅途的疲惫。随后,我前往超市购置了一些食材和生活用品,准备晚上自己做饭。一锅米饭、一盘大葱辣椒炒肉片,简单的饭菜在异乡为我营造出一份家的温馨。晚饭后,规划了一下明天的线路,随后便上床睡觉,期待着新一天与历史文化的邂逅。
费用:早餐:干粮。火车票:杭州-郑州247.5元,郑州-晋城55.5元,午饭:干粮。住宿63元,气罐10元,菜刀10元,大米6元,大葱3元,辣椒1元,猪肉6.5元,白吉馍2元,晚饭:自做。小计:404.5元,累计:404.5元。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16 编辑

3月10日,下午一点半,收拾好行李,怀揣着满心期待,迈出家门,向着杭州站进发,准备搭乘K2276次列车,奔赴山西。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17 编辑

沿着城区道路骑行了约9公里,抵达杭州火车站。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17 编辑

到了火车站后,先给码表拍张照片,做个记号。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19 编辑

在进站口准备将车折叠装包。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20 编辑

之前用的犀牛装车包,重量实在是太大了。而且小折装车货架后,总感觉尺寸不太匹配,放进去显得有点小,用起来不太方便。所以这次我重新购置了一个公路车包,这个就轻便多了,重量只有280克 ,携带和使用都轻松不少。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22 编辑

进入宽敞明亮的候车大厅,静静的排队等待验票上车。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24 编辑

登上火车后,我按照列车员的安排,把小折扛到车厢另一头的门边上存放。
本帖最后由 hjmhjm 于 2025-4-15 17:26 编辑

经过约十三个小时的长途行驶,列车于次日凌晨四时二十六分准点抵达河南郑州站。我随着人流走下列车,准备在进行同站换乘,继续踏上前往晋城的旅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