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向南一个多小时的车程,芜湖绿野仙踪级徒步秘境——西形古道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山花烂漫,鸟在歌唱,

苔痕新绿爬上石阶,

与山顶松涛撞个满怀,

漫步在这千年古道上,

踩碎一地斑驳光影 ,

每一步都是与大自然的约会。

春天是长脚的精灵,

随着山风跑进绿野里,

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  ,

把城市喧嚣丢在一边,

感天之辽阔,看云卷云舒。

说起古道,安徽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皖南古徽州了,那里有着无数条当年的徽商走出大山的古道,户外人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徽杭古道了,户外的入门级路线。

但在离合肥一个多小时车程的芜湖,竟然也有一条800多年的古道,可以说是芜湖第一古道,这就是西形古道,不是玩户外的,应该没几个人知道这个小众秘境,绿野仙踪。

西形古道位于芜湖市弋江区峨桥镇丰裕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全长约2.5公里,宽约1米,有3868级形状各异的古石台阶通往浮山山顶。

浮山曾名隐玉山(注意此浮山不是枞阳那个浮山),地处芜湖市三山经开区(如今划入弋江区),三面圩区环绕,唯南向一条余脉和千军岭相连,主峰431.6米,面积18平方公里。浮山山脉雄伟壮观,逶迤起伏。山上竹木成荫、景色秀丽,数百亩茶林郁郁葱葱。春天登上浮山还可俯瞰响水涧的水乡油菜花田,大片金黄色油菜花和村庄宛若漂浮在水中,非常特别壮观。

作为一个老家芜湖的人,又是玩户外的,却一直没走过这条西形古道,未免说不过去了。于是乎,2025年3月30日组织驴友们前往芜湖一行,走古道,看菜花,感受这春天的烂漫。

古道入口名为“西形冲”,这个小村子不大,建在溪涧的两边。

不知为何,靠村子里面的住户都搬迁了,有些房子看起来还不错,装修拾掇下就是一栋精美的农家别墅。
古道桥头一块断了一截的石碑,已经模糊不清,不知道写了啥。枯水季,溪涧中没啥水了,但是小水潭中的水还是很清澈的。
古道在绿野山林中穿行,台阶和溪谷里的石头爬满苔藓、光滑圆润,从浮山顶深处迤逦而来,两旁的野花散发出迷人的清香。
上行半个小时,便到了竹园庵,又名观音庵,建于唐宋年间,经历史损毁后修缮保留至今。寺庙较小且简陋,位于竹海旁,庵前溪水潺潺而下,风景清幽。看破放下,自在随缘。
庵内有两名师姑,穿着甚是朴素,看起来生活清苦,但人非常热情。看到我们同行的美女们因天热要脱衣服,还招呼她们进房间换,还问我们要不要喝开水。
庵前小溪中有个蓄水池,这就是师姑们生活用水处,师姑说这水池也是路过的一个驴友帮挖的,不然她们也挖不动。继续前行,嫩叶初绽,光线透过树梢洒在石阶上,形成斑驳的光影,氛围感十足,鸟鸣与溪水声交织,令人心旷神怡。路旁的一棵竹笋探出了头,肥嘟嘟的,路过的一个大姐正在挖,这片竹林应该不是私人承包的吧。
又是一间石屋,人走屋空,从窗户往里看了眼,里面的床铺还在。给认识十多年的驴友小合肥来一张,当年的帅小伙如今被几个孩子和小老婆摧残的头发都快没了。
这棵树的树皮纹路很漂亮,宛若动漫剧中的一条条的龙,因没长叶没看出是什么树。局部路段比较原始,坡度较陡,户外小白要注意防滑。
到达山顶的浮山寺了,寺前有个茶厂,石头老房子前种了不少花,搞了点文艺的打卡装饰。
浮山寺位于浮山之巅,比较简陋,只有一座大雄宝殿,但历史比较悠久,始建于公元747年,原名“大王庙”,明初朱元璋督修三进庙宇改为“浮山寺”,清乾隆赐名为“隐玉寺”。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