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天下悠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庐山,又名匡山、匡庐,位于江西九江市庐山市境内。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南昌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北枕滔滔长江,耸峙于长江中下游平原与鄱阳湖畔,主峰汉阳峰,海拔1474米。山体呈椭圆形,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庐山以雄、奇、险、秀闻名于世,被誉为“人文圣山”,素有“匡庐奇秀甲天下”之誉。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群峰间散布冈岭26座,壑谷20条,岩洞16个,怪石22处。水流在河谷发育裂点,形成许多急流与瀑布,瀑布22处,溪涧18条,湖潭14处。最为著名的三叠泉瀑布,落差达155米,有“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之美誉。

1982年,庐山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12月6日,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庐山成为中华十大名山之一。2007年3月7日,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最早关于庐山名称的文字记载出现于《尚书·禹贡》中:“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其中,“敷浅原”就是庐山别名;此外,庐山还有南彰山、天子彰等别名。而最早以“庐山”之名被写进史书的则是司马迁的《史记》:“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

《诗经·小雅·信南山》有“中田有庐”,而《国语·楚语》则记载庐山所在位置在战国时称“庐邑”,晋朝孙放的《庐山赋》中:“寻阳郡南有庐山,九江之镇也,临彭蠡之泽,持平敝之原。”也谈及庐山地理。

  庐山风景秀丽,文化内涵深厚,集教育名山、文化名山、宗教名山、政治名山于一身。从司马迁“南登庐山,观禹所疏九江”,到陶渊明、昭明太子、李白、白居易、苏轼、王安石、黄庭坚、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郭沫若等文坛巨匠1500余位登临庐山,留下4000余首诗词歌赋的文化名山的确立;陈运和的诗作《庐山》称“三叠泉直泻青史,五老峰耸立古诗,仙人洞深藏抱负,龙首崖腾飞情思,含鄱口难吐感触,芦林湖汇聚现实,花径走过历代名士,天池阅尽苍茫人世,白鹿体壮养于书院,东林绿荫尽染佛寺”、“可见蒋介石残留足迹,敬仰毛泽东居住旧址,匡庐奇秀甲天下,世纪巨著出自此”。

  为了节省时间,乘晚上的火车卧铺于次日上午9时赶到九江站,后转高铁去湖口县,先到鄱阳湖畔的石钟山,领略了一下苏轼笔下千古奇音第一山的风采,之后返回九江汽车站,乘车上庐山,在庐山北门换乘景交车去牯岭街,我在第一站小天池下车,此时已徬晚,我先去小天池的诺那塔院和望江亭转了转,之后步行去了牯岭街入住青旅。

庐山山门牌坊

徒步上山步道去诺那塔院



无住亭

庐山抗战纪念碑

望江亭

路过一个观景台,可以看到牯岭街的全貌

遥望对面的龙首崖

青旅对面的庐山之恋餐厅

  按照自己的行程安排,我打算一天走完庐山主景区的东西两条线。先是走西线的如琴湖、花径、锦绣谷、仙人洞,之后转到东线的美庐、庐山会议旧址、芦林湖、庐山博物馆、含鄱口、大口瀑布,后爬完五老峰的五个峰,直接从第五峰的岔路口,下三叠泉景区,逛完三叠泉后,不走回头路,步行至庐山东门出景区,去离白鹿洞书院不远的民宿住下,方便第二天逛白鹿洞书院和秀峰景区。

沐浴在晨光中的如琴湖

  花径,位于庐山牯岭街西南方向2千米处,这里海拔高1035米,曾是庐山历史上的三大名寺(西林寺、东林寺、大林寺)之一的大林寺所在地。在唐代,这里被人们誉为“匡庐第一境”,花径曾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咏《大林寺桃花》的地方。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