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书院之首 白鹿洞书院 - 山东 - 8264户外手机版

  山东

  在九江,有一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书院,底蕴和实力非常深厚,却异常低调。它被誉为“天下书院”之首、是历代文人学子景仰的“圣域贤关”、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它就是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五老峰南麓。“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已有1000多年历史。

白鹿书院建筑群沿贯道溪自西向东串联式而筑,白鹿洞书院为五组院落中第三组,位于棂星门院东,紫阳书院西。白鹿洞书院坐北朝南,为三进院落;方位格局上布局考究,为大四合院建筑;建筑材质结构主要为石木或砖木结构,以明、清建筑为主,屋顶为人字形硬山顶。白鹿洞书院有御书阁、明伦堂、白鹿洞和思贤台等建筑景点。

1988年1月13日,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白鹿书院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包括白鹿洞书院在内的庐山作为“世界文化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白鹿洞书院”位于庐山五老峰下,早在宋代,它与嵩阳、岳麓、睢阳并称四大书院。南宋淳熙年间(1179~1182年),还被誉为“海内书院第一”。

  “白鹿洞”在唐贞元年间(785~804年)是李渤、李涉兄弟隐居读书的地方。南唐升元中(937~942年)正式称为“白鹿洞国庠”,任命国子监九经教授李善道为洞主。宋皇祐五年(1053年)礼部郎中孙琛增建学馆十间,称为“白鹿洞之学堂”。南宋淳熙六年(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时,达到了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唐、宋、元三朝,该地虽称白鹿洞,实际上并无山洞,明正德元年(1506年)南康知府王溱于彝伦堂后山辟洞,才弥补了白鹿洞有名无洞的缺陷。




  也许正是千年底蕴才造就了白鹿洞书院的人文风景线,深色的大门,龙飞凤舞的书法牌匾,郁郁葱葱的绿植,让人有种一脚踏入古代园林的穿越感。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