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云南┃从怒江至澜沧江,从保山阿勒泰至云龙古桥群 - 自驾游|摩旅 - 8264户外手机版

  自驾游|摩旅
本帖最后由 百草岭帽台山 于 2025-5-6 09:25 编辑




四月中旬,逢州庆放假,而滇西的高山杜鹃花还没到盛开期,看花是不适合的,因此计划了一条不算太远的路线,把以前经过但没有深入的地方走一下,算是查缺补漏。

此条线路同样是收获颇丰。漾沟河、水沟洼满族村、芒宽沙滩、怒江风光、登埂澡堂、知子罗、云上高黎贡、老姆登、云龙古桥、流苏花,无不令人流连怀想。

4天全程1250公里。具体行程如下:

楚雄-大理-保山瓦房(下高速)-漾沟河-瓦房-芒宽-六库-知子罗-六库-瓦窑-(沿澜沧江而上)媳姑坝-(过澜沧江)宝丰-云龙-长新乡-白石镇-(高速)漾濞-大理-楚雄。


Day1

早上八点半出发,天是晴的。过西洱河之后开始下小雨,明显是受哀牢山无量山的影响,挡住了印度洋暖湿气流所致。

全程高速。十二点半在隆阳区的瓦房收费站下高速。

此时天上的雨已经下得较大,周围的大山高处都笼罩着雨雾。出门时身上穿的短袖T恤,感觉还稍微有点冷。

原计划第一站要到附近高山上的香柏场。香柏场又叫雪山梁子,是云南省两个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之一,批准建设的时间不久,还没有什么名气,以前也不太了解。这次想来初探一下。

在三岔路口的水果摊买了点缅甸菠萝,顺便向老板打听一下路况。老板娘一听我们的去向,立马热心的劝我们不要去了,说是香柏场还没有怎么开发,而且季节不对,加上天上下着雨,雾太大,什么都看不到。她极力推荐我们去香柏场附近的漾沟河,说是那里有大草坪,可以看映山红杜鹃花,而且可以骑马,还能吃住。

我们听他们说得有道理,便改变了计划,前往漾沟河一探究竟。没想到还真是不虚此行。

返回到收费站附近的岔路口,向大山上爬去。山道上的车不多。经过桂花村、水沟洼村,各种大大小小的村子。开始的路段很陡,也很窄。过了水沟洼村之后就好走了,逐渐进入了森林中,雨雾缥缈,风景越来越漂亮。

去漾沟河上山沿途





这是下山过程中拍的


在感觉接近山顶的三岔路口,路牌上指明一边前往瓦马乡,另一边前往瓦窑镇。我们前往瓦窑方向。

下次来的话,要从瓦窑进来,从瓦房或者瓦马而出,这样可以把这个区域走个对穿

过岔路口之后开始下坡,很快到达了漾沟河。从瓦房至漾沟河有20公路左右的路程。

漾沟河应该是一个高山牧场。整个景区在山间的洼地里,是一个面积很大的绿草场。羊群正在半山坡上吃草,高处都是茂密的森林,仔细看去,灌木丛里有零星的杜鹃花漏出一小点红色。大大小小的蒙古包分布在远远近近的草地里,星星点点,让人恍若到了新疆的感觉。

漾沟河


漾沟河

可惜牧场的门是锁着的,我们没能进到里面去。我们驱车沿着山腰的便道围着牧场绕了一半。还正好,如果进到牧场里面反而是看不到这样的好景致的。


牧场里看起来是能吃住,但是我们可能来的不是时候吧,只能吃些糕点饮料勉强解决一下午餐问题。

两点半钟离开漾沟河,原路返程。从始至终在这里只看到一个放羊的老人,猜测他可能也是这里的看管人员吧。

回到山顶的三岔路口附近。突然看见树林边竖着一块牌子,上书“野熊出没,注意安全”,猛然间觉得一阵后怕、幸运兼遗憾。

再次经过水沟洼村的小街子。专门去一家铺面里了解一下甲马画。原来这个是一种刻板印刷画,类似门神、灶神那种,还是省级非遗呢。

继续往前几百米,转过一个弯,看见一个红墙红瓦的古建筑,以为是什么寺庙之类,驱车过去看个究竟。想不到这次又是一个大收获。原来这里是水沟洼村,是云南省唯一的一个满族村!仿古建筑实际上是当地满族民众的宗祠。祠堂大门紧闭,但是从大门上的对联和附近的碑文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来历。

水沟洼满族宗祠

宗祠后面的水沟洼村
这几颗核桃树已经有些年代


村子附近的山上很多核桃树

回家之后专门查了资料。水沟洼村的绝大部分人口为满族,姓黄,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这个地域包括附近的桂花村等村子,散落有很多蒙古人或者满族的遗迹。从元朝开始这里就有驻军或者北方民族的官员到这里任职。

山下的桂花村非常漂亮。很多的深宅大院,高墙环绕,看得出来这里的人家应该是富裕的。道路平整干净,沿路各种颜色的月季花正在雨中盛开,晶莹娇艳。忍不住下车,冒雨一阵乱拍。

桂花村


从瓦房收费站附近到芒宽有35公里左右,虽然不是高速,但是非常好走。宽敞平整的柏油路,很快就沿着山间河谷一路下到怒江边。经过勐赖大桥,再行几公里就到芒宽。

勐赖大桥
大桥上游
大桥下游
大桥下面的果园,无人机正在进行农事作业

勐赖大桥到著名的观鸟圣地百花岭只有30公里左右,但在芒宽的反方向。这次我们就不去百花岭了,一是没有打鸟设备,二是对爬山泡野温泉不是太有兴趣。以后有机会再看吧。

五点半到芒宽,不停留,继续往前几公里到怒江边的银色沙滩。现在已近傍晚,气温不高,应该是欣赏美景,静候太阳西落高黎贡山的好时机。

银色沙滩位于芒龙村,由于沙滩面积较大、沙子细软、风景优美而被誉为怒江第一滩。

沙滩附近的几棵大树,很漂亮
往前就进入沙滩了

此时此刻,怒江边是值得来的。怒江在这里变得温柔娴静,碧绿的江水宛如一条翡翠飘带,在高山峡谷中蜿蜒徜徉。对岸高高的怒山上,保泸高速公路高悬山间,不见首尾。







驱车冲遍整个沙滩及旁边的卵石滩,钻入芒果林里一探长势,然后在柔软的沙滩上坐下。等待西斜的太阳落到高黎贡山背后。

沙滩旁边的大榕树

夕阳下的芒果园

直到天上不再有色彩瑰丽的光芒,天空变得暗淡才离开。







山脊上的村庄 风景必定很好




回到大路上,对面就是芒龙村。村边一颗硕大的榕树,靠近地面树根环绕的部分形成一个巨大的空间,犹如露天舞厅一般,因此被称为“舞厅树”。





到芒宽街上找一家看起来不错的傣味餐馆解决晚餐。酸辣清凉,美味无比。

街上宾馆酒店很多。选一家看起来新开的宾馆住下,便宜舒适安静。一夜无话。

Day2

早晨,酒店后面的怒山,怒江在远处的山脚下

第二天一大早,到农贸市场看看有什么稀奇的东西。顺便把早点吃了。然后前往三叠水景区。

芒宽的农贸市场

三叠水景区在芒宽坝子背后的高黎贡山上,离镇子6公里。村子里的老人说“再也没有比那里好看的了”。可惜最终我们没有上去!

三叠水景区在芒宽中学后面的高黎贡山上


我们的车开到山脚下,远远看去三叠水景点悬在陡峭的山崖上。上山的路非常陡,还很窄,导航指示也不明白,一下近,一下远的。往上走了一段,担心景点没有停车和掉头的地方,加上游玩的时间花费也不清楚,干脆就倒车往回走了。

再次回到芒宽街上。绕了一圈,希望看到点什么节庆活动。因为这两天恰逢泼水节,心想芒宽是个傣族乡,应该会举办什么热闹的庆祝活动吧。可惜直到我们离开,什么活动都没有看到。

沿怒江而上,风光无限。从芒宽到怒江州的上江镇这一段,江水悠缓平静,两岸风光旖旎,我认为是整个怒江最漂亮的一段,完全颠覆了心目中的怒江形象。












一路走走停停,一路赏景拍照。蓝花楹、叶子花把整条公路装点得色彩缤纷。







接近六库时,美丽公路,迎宾大道上的三角梅,居然有七彩的颜色,延绵近十公里,让人新奇无比。可惜不能停车拍照。

穿怒江州府而过,十一点半到达登埂澡堂。停车,沿土便道下到怒江边,也便来到了傈僳族人民的大澡堂边。


澡堂会是傈僳族阔时节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每年春节初二至初六都举行“澡塘会”,进行对歌、射弩、上刀山、下火海、洗温泉浴等活动。阔时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澡堂会也是怒江两岸傈僳族一年一度的盛大聚会。


眼见得远道而来的游人泡温泉游泳,眼见得上了年岁的老人勇敢地溜索渡江。我们大饱眼福。




然后前往大兴地镇的街上午餐,品尝当地叫不出名字的野菜及牛汤锅。离开时,又逢大兴地街上的傈僳群众正在唱诗做礼拜,我们好奇的凑近聆听一阵,还被友好地赠送了矿泉水。

在大兴地街上吃饭时,傈僳族老板热情地把他们在怒江边摘的野果送给我们吃,酸酸甜甜的,有点像桂花果
在大兴地街边,傈僳族信教群众正在唱诗做礼拜,我们凑近了聆听



继续沿美丽公路前行。经过怒江老虎跳,未停留。下午三点钟,经过老姆登村,原想看到教堂就停下来的。可是教堂没在路边,没看到,我们一闪而过。那就不管他,我们继续向上奔知子罗而去。

知子罗离老姆登村有5公里,很快就到。不是旅游旺季,但是知子罗街上的游人很多,街边沿途都停满了车,看样子来自全国各地。我们就一路往前,寻找停车的地点。

很快车子就开出了知子罗。眼见得公路还在往上延伸,那我们就继续走吧,反正时间还早得很,走到没路的地方再说,先探索一下。

走了一段,路边出现一个不起眼的小牌子,上书“云上酒店”。那我们就放心了,说明上面还有去处。

往上爬了5公里狭窄的公路,穿行在茂密的森林中,我们来到了云上酒店门口。大门自动开启,我们把车开了进去。这次我们又来对了地方!

云上酒店所处之地无疑就是一个最好的观景平台。在酒店的观景台上或者每一个房间里,对面的高黎贡山,远方的怒江大峡谷,脚下的知子罗,尽收眼底,一览无遗。高黎贡的山峰一排排高耸挺立在眼前,山顶的白雪在阳光的照耀下耀眼夺目,栩栩动人的皇冠山正威严地守护着悠远的大峡谷和他的子民。这些景致在下面的地方是看不见的。


皇冠山





脚下的知子罗



我们立马就决定不走了,就在这里住下,管他贵还是不贵,就在这里看风景,那都是值得的。知子罗和老姆登今天就不下去了,等明天回程时再去体验吧。

搬把椅子,我们在观景台上坐下。感叹,静静地欣赏美景,四面八方,不放过每一个角落。

甚至连吃晚饭,我们都要坐在餐厅的露台上吃,舍不得放过夕阳西下时的变化万千。直到太阳西沉,寒意袭来我们才搬到了餐厅内。















夜晚的山上,真正的万籁俱寂,听不到一丁点的声音。终于又得睡了一个好觉。

Day3

早早起床洗漱,一定要去看日出,看看高黎贡山的日照金山。

早晨的云上风光又是另外一番景象。

可惜,四周山顶的部分都被云雾遮盖着,羞答答的不肯露出真容。而周围的天空,包括山顶往下的部分却都是晴朗的。没办法,这就是高原峡谷的天气,在这个季节,随着太阳升起,气温升高,水汽升腾,慢慢聚拢在山顶处形成云雾,致使阳光无法直接照射到雪山上。














等到八点钟,眼见得云雾不但没有散开,反而越聚越多,只得恋恋不舍地去吃早餐。

一顿丰富多样的早餐,中西搭配,各样品尝之后,心满意足。然后收拾东西下山。

回到知子罗,探索这座名气日盛的“废城”。体会当初这里作为“碧江县”,作为怒江州府时的热闹,更回溯这里的人民作为直过民族从解放前到解放后的翻天覆地。想象瓦(窑)碧(江)公路通车以前这里人们的艰难,那时的怒江,人们进出州府都要从澜沧江边的“营盘古道”步行几天,翻越知子罗背后的碧罗雪山而入。如今,知子罗早已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静静地躺在这里供人们瞻仰,但同时它还顺应经济社会的发展,依然焕发着生机。

从山顶下到知子罗的沿途





























知子罗对面的高黎贡山

本帖最后由 百草岭帽台山 于 2025-5-9 10:11 编辑

老姆登的教堂是必然要去的。它躲在村子里,沿靠山一侧的岔路开车进去,一分钟就到。这里的景致确实漂亮。宁静的教堂侧面一池碧水,雪山、教堂倒映在水中,让人心动。池塘背面的老姆登村沿山坡而上,一台台的木楼鳞次栉比,很有气势,干净整洁。如果不赶路的话,可以在这里住下慢慢体会。









再次回到怒江天险“老虎跳”,这次要好好的看看了。只见峡谷两岸峰峦重叠,江中怪石林立。虎跳石为一块5米见方的巨石横卧在江心。如果在夏季,江水从巨石两侧跌落而下,水流湍急,浪花飞溅,轰鸣声震耳欲聋,响彻峡谷。这里应该是怒江最名实相副之所。







在同属于大兴地镇的维拉坝街上午餐。同样是点一些没见过的野菜外加爆炒牛蹄筋。向老板打听前往云龙县的路况时,同样在店内吃饭的一位当地警察领导热情地帮助了我们,打电话,问朋友,最后确定,我们原计划从泸水市的老窝乡直达云龙县的苗尾乡这条路走不了。那我们只好老老实实地前往瓦窑再到云龙了!

饭后前往云龙。经六库、上江、漕涧到达瓦窑,然后沿澜沧江而上,32公里后到达媳姑坝澜沧江大桥。过桥,沿澜沧江东岸继续向上游而去。不久就到达沘江与澜沧江交汇处。这条路也是保山至云龙班车所走的路线。

从这里开始,我们就进入了云龙古桥探索之旅。

沘江发源于兰坪县,从北向南流经整个云龙县之后汇入澜沧江。云龙县境内的古桥梁大部分都建在沘江上,另有一部分建在检槽乡和长新乡境内的沘江支流上。我们的这次探索之旅将沿沘江逆流而上,到达兰坪县附近。

抗战时期滇缅公路上著名的功果桥就在沘江与澜沧江交汇处附近,但是我们没有看到任何标志,也没有看到任何遗迹。查阅过的资料表明,老功果桥因为修建电站已经整体搬迁到了宝丰乡。

沿沘江而上,向云龙县城而去。一路走一路打听一路观察,生怕漏掉了沿途的任何古桥。

虽然云龙古桥“冠绝全滇”,而且列入了全国重点文物,但是能查到的资料总感觉很零碎,特别是找不到一张准确的现有古桥分布图,桥梁分部点附近也没有明显的指示标志,只好自己一路打探。

路况不好,坑洼很多,大货车也很多,车速快不起来,却正好方便我们沿途观察。

从沘江口走了25公里,直到过了南新村,路况开始变得很好了,终于远远看见了河谷中的“惠民桥”。此桥为二进连跨铁链吊桥,原桥建于1857年,现在看起来像是刚刚维修过。








再行不到9公里,到达了宝丰古镇。宝丰古镇确实古色古香,古老的街巷,古老的建筑都保留了下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古道热肠,充满生机。原来这里清代曾为云龙州治所,拥有300余年zz、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可惜这里的“砥柱桥”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宝丰桥”,一座现代拱桥,当地人都觉得非常可惜。


















又行10公里,暮色中我们到达了云龙县城。城边的“青云桥”就留待明早再来看个真切吧。

宝丰至云龙沿途。这些羊是从山上“俯冲”下来的,可惜照片没能看出这种感觉


懒得伤脑筋找住宿,眼见得城中一座高高的酒店较为显眼,便驱车直奔而去,在此住下。实际上住过之后就后悔了,居住环境、房间设置装修都与价格不匹配,早点也很敷衍一般,真不知道他们哪里来的底气把价格定得那样高,难道云龙县的外来游客真的很多吗?

云龙县城
云龙县城内的蟠龙寺

Day4

今天的行程就是专门探索云龙境内的古桥梁。诺邓古村和天池以前都已经去过,这次就不再前往。

资料表明,云龙素有“桥梁博物馆”之称,是因为这里至今仍保留并使用的各类型古桥梁有上百座之多,其中的37座比较典型,囊括了“梁、浮、拱、吊”四大基本桥型,形成了一个种类多样、形制齐全的古桥梁群。云龙古桥类型丰富,从原始简单的小桥到跨度大、建筑工艺复杂的大桥,几乎可以形成一部古代桥梁发展史,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


2013年,沘江古桥梁群被列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今天第一站是“青云桥”。青云桥就在昨天进城的路边,开车几分钟就到,也可以走路,沿着城里沘江边的步道可以直接走到桥的对岸。

青云桥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为铁链吊桥。桥梁的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查到,在此不再赘述。




然后穿城而过,沿215国道向北方的兰坪县方向而去。

过诺邓岔路口,在离县城3公里的果郎村附近找到了中州桥。此桥为古代诺邓“盐马古道”西向腾越的第一座桥梁,始建于清代中期,原为二进式木梁廊桥,后改为二进式铁链吊桥。就连附近加油站的员工也不知道有这么一座桥梁的存在。





桥头的小庙,可惜没有开门



沿沘江一路往前,凡是有桥梁的地方我们都停下来看看。

这不是古桥,这是同济大学援建的小桥 这个应该是在古老的永香桥附近新建的便桥

过永安村后,远看河上像是有一座古桥。驶过旁边的新桥走近了看,却原来是一个跨河的输水管道,两头的桥墩和梯坎倒像是桥梁遗迹。当地的村民也说不清楚来龙去脉,但是肯定这里原来是一座古桥。

这里查不到资料,我叫它“水管桥”吧

“水管桥”对岸的村子

到长新乡时,导航可以领航“安澜桥”,但是把我们领到了老街子上。从街上肉摊旁边的小巷进去,我们走上了安澜桥。此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为铁链桥。桥是古桥,感觉缺乏修缮和管理的样子。

从肉摊旁边的小巷子进去,便来到了安澜桥




安澜桥头的长新乡街子
安澜桥头的戏台
长新乡


向前驶出长新乡街子,汇入215国道,3公里之后即到达“通京桥”。这是我第二次专门来看通京桥。几年前绕行兰坪县前往罗古箐时路过这里,远远地就被这座独特的桥梁吸引,专门停车下来仔细看过。当时此桥正在维修,没有搞清楚它的名字。通京桥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又叫风雨桥,大波罗桥,是一座伸臂式单孔木梁桥。






伴着路旁的漂亮野花,半个小时22公里的行程,经过白石镇之后我们到达了藤桥观景点。







此处叫“迟场坪藤桥”,是云龙县境内五座古藤桥中的一座,始建于清代。藤桥的结构,是把有韧性圆木(约15cm) 绑扎成两根长杆,两端固定在岸边的大树上,再用野葡萄藤在木杆上编织成兜状结网,部底铺木板(约30cm)用细藤索固定。藤桥一般三年要更换一次藤绳,每年要定期维护。






藤桥附近的风景非常漂亮。浓阴遮盖的沿河两岸有很多高大雪白的流苏花正在盛放,桥头几个古色古香的亭子散落在绿色的田野里。想象一下,劳作之余的农人在流苏花下的亭子里歇息喝茶,该是多么惬意吧。他们会不会蹦出几句诗歌来?













想不到,我们没有去剑川凑热闹,但是却无心插柳柳成荫,在这里满足了一观流苏花的心愿。而且这片流苏花都是我的,没有其他人来跟我抢,哈哈。

以后有机会再去看看检槽乡和其他乡镇支流上的古桥,《去有风的地方》那个马场也要去看看,保不准还会遇到什么稀奇。

一点半钟,踏上回家之路。返回白石镇,汇入高速。高德上查到每次必吃的那家沙坝鱼老店的电话,请店家提前做鱼。

四点钟,准时在西洱河边的鱼庄一饱口福,中晚餐一顿解决。

饭后顺利回家不表。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