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游徽州古城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因心一牛
2025-5-2 00:03
倒序浏览
1340人浏览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22:11 编辑
随
淮南
户助户外群新安江徒 步结束后,我们入住歙县城宾馆。安排好住宿后,我与几个驴 友游览了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又名歙(shè)县古城,古称新安郡, 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四 川阆中、云 南丽 江、山 西平 遥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
徽州名称的由来,一说因
绩溪
有徽岭、徽溪,一说“徽”为美义。其实“徽”字本意为“绳索”、“捆绑”,以其命名,表达了宋王朝在经过“动荡”之后,企望对这片土地加强约束和统治。从此,直到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790年间,作为州府名,
徽州
这一名称一直没有变更。
徽州古城是古代徽州府治所在地,是徽州文化及国粹京剧的发源地,也是徽商的主要发源地。 1986年,徽州古城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AAAA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 游区的组成部分。 2022年,徽州古城被评为安 徽省文明旅 游示范单位。
徽州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
宋朝改歙州为徽州,辖歙、休宁、婺源、祁门、黟、绩 溪六县,一府六县的格局延续至清朝。虽然原徽州府所辖六县现已分属安 徽、江 西两省的黄 山、上 饶、宣 城三市,但徽州古城仍然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民国时期徽州古城景观受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出台了多项措施保护古城,并对古城进行了修建。徽州古城分内城、外廓,有东西南北4个门,此外还保留着瓮城、城门、古街、古巷等。 城内主要景点有徽园、渔梁坝、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新安碑园、太白楼等。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2 19:27 编辑
从所住宾馆阳台俯视徽州古城,正如有首诗中所言:“新安江水碧幽幽,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古城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17:40,我们从宾馆出来,沿着路新安路前往徽州古城。
过练江大桥,到城墙根,这里是黄宾虹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
黄宾虹的雕像。
黄宾虹先生(1865—1955年),
原名懋质,名质,字朴存,号宾虹,徽州歙县人,
是中国近代著名山水画家,因善长篆刻、工诗书、尤其擅长山水的艺术造诣,和北京的齐白石同享盛名,有“南黄北齐”的美誉。
公园里还有其他几位徽州名人的雕像。
朱升(1299—1370年),徽州休宁人,字允升,元末任池州学政。当朱元璋攻占应天,并以应天为基地,进军江苏、安徽的重要战略据点时,朱升在徽州(今安徽歙县)被召见询问方略。他向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主张。建议朱元璋首先要巩固已取得的地方,把它们变成牢固的根据地,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努力增强经济实力。要作长远打算,不要急于称王,以免树大招风,成为众矢之的。其建议被采纳,成为朱元璋在其后几年内奉行的基本政策,对朱元璋后来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
汪道昆(1525年-1593年),字伯玉,号太函,徽州歙县人。
汪道昆一生文韬武略兼具,又工杂剧,与明代“后七子”领袖王世贞齐名,素有“南北两司马”之美誉,
中国明代文学家。他在军事颇有建树,曾与戚继光合作平定倭寇,晚年官至兵部左侍郎。
李少微(
出生年月没有具体的历史记录
),
徽州歙县人。
因其精湛的制砚技艺而受到南唐元宗的赏识,并被敕封为砚务官,专门为皇帝开采砚石、雕刻砚台,可见歙砚曾经受到的重视。而众多像苏东坡、欧阳修、米芾、纪晓岚这样的文豪都曾经对歙砚赞不绝口。“徽州砚石润无声,巧施雕琢鬼神惊”的诗句传诵至今。。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20:33 编辑
到达徽州古城的西北门。
徽州古城的正大门乃是西北门,又称“
仁和
楼
”
,
寓意施以仁政,民生祥和。
城门之上写着“徽州”两个大字,并有匾额“仁和楼”,城门旁还立有“徽商故里”石碑。此门不仅是徽州古城的正门,更是徽州古城历史文化的重要象征。
走进西北门,就进入了徽园。迎面是
四柱三楼冲天式“徽园”石质牌坊,上额“普天同庆”,下额“
徽园”。
坊前有一对石狮子。
徽园牌坊背面,上额“蕙风和畅”,
下额同样是“
徽园”。
徽园位于徽州古城中心地段,素有“徽州文化大观园”之称。
徽园集牌坊、祠堂
、民居“徽州古建三绝”之大成,融砖雕、木雕、石雕“徽州三雕”之精粹,主体建筑有仁和楼、江南得月楼、茶楼、惠风石坊、徽园第一楼、得意楼、春风楼、过街楼、古戏楼、莲池玉带桥、万金灵龟、九龙九凤壁、东南邹鲁坊等。
徽
园牌坊旁的
这
座仿唐建筑,就是
得月楼
客栈。
江南得月楼算是精品民宿性质,整个楼门面古色古香,融入徽州古城的气氛中。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08:44 编辑
沿着中和街石板路前行,前面有一过街楼,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过街
楼是“
绣球楼
”
,大户人家闺女抛绣球招亲的地方。
穿过
绣球楼,小广场西面有一古戏楼。
戏楼上匾额“
源远流长
”,飞檐翘角,朱红的梁木,粉墙黛瓦,非常宏伟壮观。
戏楼不唱戏,现为一家汉服旅拍体验馆。
小广场的北边,有一座莲池玉带桥,桥下莲池中有“
万金灵龟
”雕塑。
玉带桥的北面耸立着一座巨大的“
九龙九凤壁
”
。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10:56 编辑
走出这座门,便离开了徽园。
古城老街,一条充满了历史韵味的街道。两旁的古建筑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我漫步其中,感受着这份古老与宁静,仿佛穿越回了遥远的过去。
转眼间来到许国石坊,又名“
大学士
”牌坊,
俗称“八脚牌楼”。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为明代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许国所建造。 许国是歙县县城人,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
许国石坊
是中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八脚牌坊”。
许国石坊四面八柱,“口”字形,仿木构造建筑,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用青色茶园石料,仿木结构,图案雕饰类似徽州民间建筑彩绘。
石坊上每一块匾额,每一处斗拱和雀替,都饰以精美的雕刻,
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东面是鱼跃龙门,背面是瑞鹤祥云,西面是威凤祥麟,都是为了赞叹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
12只狮子雄踞于石础之上,形态各异。它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还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万历十一年,
许国
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内阁成员,后又加封太子太保,授文渊阁大学士。万历十二年九月,因平定云南边境叛乱决策有功,晋升为少保,封武英殿大学士。许国石坊正是在云南边乱平息一月之后开始营建的。相传在明代一般臣民只能建四脚牌楼,否则就是犯上。而当时徽州达官显贵、乡绅巨贾众多,四脚牌坊林立。许国是地方上的骄傲,如果只是造一座四脚牌坊,无法体现他的官重威显。许国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先斩后奏”的点子。许国前后共拖了七八个月才建好牌坊,由于超假,许国跪在丹墀上久默无声,皇上迷惑,责备说:“朕准卿四月之假回乡造坊,为何延为八月?建坊这么久,不要说是四脚,就是八脚牌坊也早造好了。”许国听了,忙呼万岁,奏称“谢皇上恩准,臣建的正是八脚牌坊。”皇帝听了哭笑不得,因皇帝金口玉言,牌坊就合理合法地存在下去了。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15:58 编辑
许国牌坊的西侧,就是东谯楼,又名鼓楼、迎和门、阳和门。楼高三层,大梁架于高台上,歇山顶,重檐虚阁,高脊翘角,前后通间设窗,下为方形门阙,街道从中穿过。
阳和门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起因于堪舆家之说:门面朝东,属“甲”方,取名“迎和”,可得治国之才;另一说是:先前城内火灾屡见,绍兴二年曾火毁州衙及大半个城镇,该楼朝东,可以“禳火”,故名“禳火门”,雅化为“阳和门”。原置于谯楼的铜壶等报时设备曾迁于此。历代迭经维修,现存木构为清同治年间大修时所留。
出阳和门,即是府衙广场 。天惭惭黑了下来,广场上华灯初上,
五颜六色的灯笼,绚丽多彩。
府衙广场的北侧,就是
徽州府衙,已经关门,停止游览。
衙署为地方城市最高行政长官的驻在机构及第宅所在,为古代城市中最重要的建筑组群之一。
徽州府衙,是徽州府的标志,建于元末明初,保持了明弘治年间一轴、五门的格局,为中国气势最雄伟的府衙建筑群。
徽州府署坐北向南,轴线对称,主从有序、中央主堂,两侧辅助。从照壁至知府廨,各院落之间距离、比例,好比缩小的故宫,所以古建专家说“府衙是缩小的故宫,故宫是放大的府衙”。
主要包括南谯楼、仪门、公堂
、二堂、知府廨组群。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16:15 编辑
徽州府衙的正面是
南谯楼。南谯楼的灯火在雨中倒映,更显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别有一番风情。
南谯楼,始建于隋代末年,为汪华吴王府外子城的正门门楼。
南谯楼
是古代夜间向人们报时的地方,打更的鼓声就是从谯楼传向四面八方的。
楼三层三开间,砖木结构,悬山顶,高脊重檐,紫墙青瓦,前后通间开窗。下为方形门阙,左右各有13根木柱,成10度斜倚墙壁,用以支撑大梁。因隋、唐时城墙仍用土夯筑,如要在城门上建楼,非得在门阙内用木桩支撑横梁不可,而城门门框就装在居中的两根柱子间,其它24根柱子外露,所以俗称“24根柱”。方形的城门,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南谯楼历代多次重修,皆沿古制,现存木构为清式。
南谯楼正面,门额牌匾上蓝底烫金的“徽州府”三个大字,庄重肃穆。
南谯楼外
,矗立着一个石雕和木雕融合的高大牌坊,正面刻着“承流宣化”,意思是指秉承皇上的旨意,在这个地方教化百姓。表明徽州有良好的历史传统,徽州人源远流长的文化教养。”牌坊背面写着“东南邹鲁”,意指徽州是一个礼仪之邦。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19:15 编辑
“承流宣化”牌坊的对面
是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我们看到
博物馆门还开着,可以参观,就也进去看看吧。
安徽徽州历史博物馆,分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内设藏品库区、陈列展区、技术管理区、文物研究区和观众服务设施等。其中,展陈面积4000平方米,展出物件1530件,分“天下徽州”“遥忆徽州”“寻根徽州”“秋兴徽州”“梦里徽州”五大板块。
第一部分,天下徽州。
前言。
徽州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群雕像。
徽州六县建制沿革,
一览徽州六县的建制变迁。
第二部分,
遥忆徽州。
追溯史前至隋唐的徽州历史,感受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风。
第三部分,寻根
徽州。
深入了解宋元明清的徽州,还有裸眼3D展示渔梁坝的古时风貌哦!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19:15 编辑
徽州藏珍
。
“徽州藏珍”这一单元,将徽州地区的考古发现精心划分为歙县元墓、歙县元代窖藏以及歙县明墓三个专题。借助数字技术,我们可以一睹歙县天堂村元墓的风貌,同时展陈展示窖藏中的珍贵文物与浮雕壁画。
徽州宗族。
徽州宗族历史悠久。大禹时代前后,徽州氏族多属三苗族和古越族土著先民。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闽粤越人和部分中原华夏族人先后迁居徽州。到汉末时期,史称徽州居民为“山越”。晋永嘉之乱,北方人口纷纷南徙徽州,当地土著越民同北方华夏族友好共处、通婚融合,逐步统一融合为汉族,山越之称即告消亡。从徽州族史考证看,徽州除本土氏族外,多为北方迁徙而来。特别是在晋、唐、宋时期,形成了三大迁徙高潮。
徽州多门名望族,素有“新安
十五姓”和“徽州八大姓
”之说。据徽州史志和《新安名族志
》,“新安十五姓”是指古徽州程、汪、吴、黄、胡、王、李、方、洪、余、鲍、戴、曹、江、孙十五大姓。“徽州八大姓”是指“新安十五姓”中的前八大姓
,即程、汪、吴、黄、胡、王、李、方八大姓。
徽州商帮。
徽商,即徽州商人、新安商人,俗称“徽帮”,是徽州(府)籍商人的总称 ,为中国三大商派之一。
徽商在宋代开始活跃,全盛期则在明代后期到清代初期。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商帮,徽商皆处于贫困山区,种地无以生存。明代《安徽地志》所说的“徽人多商买,其势然也。”顾炎武说:徽州“中家以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势其然也”,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
徽州教育。
该单元包含徽州书院和徽州进士两个子专题,旨在展现徽州地区“十户之村,不废诵读”的书院教育盛况,并陈列明清时期徽州状元、进士的珍贵手迹以及相关文物。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将全面揭示徽州文化的丰富内涵,涵盖徽州学派等多个方面。该单元通过新安理学、徽派朴学、新安医学、徽派艺术、徽州刻书以及徽州方志等六个专题的深入展示,力求全景展现徽州这片文化沃土所孕育出的璀璨文化艺术和学术流派。
尾厅
,梦里
徽州。
尾厅是整个
展览的高潮部分,展示徽州归属与文化遗产,营造深厚徽文化体验。它通过展示徽州六县的归属、文化遗产名录以及徽州大事记等丰富内容,为观众营造了一种难以割舍的“徽”之情怀。
回复
因心一牛
5月2日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3 20:32 编辑
从
“
安徽
徽州历史
博物馆“出来,西面就是
徽州古城城墙。
夜幕下的古城墙上,红底黑字的传统楹联在粉红灯笼映照下与水波倒影交相辉映,千年文脉随精彩墨迹在光影间流转新生。
城墙
半月式城门外面就
是
西门月城,又称“瓮城”。
瓮城
相距百米间矗立着两座半月式城门,城门两侧城墙高耸。瓮城在古代起到军事防御的作用,若有入城之敌,关闭城门,便可瓮中捉鳖。遥望古城墙,金戈铁马似乎在激昂地鸣响。
走进瓮城,夜幕下的歙县古墙,“
歙县
一座没有屋顶的徽文化大地艺术馆”字样,在苔痕斑驳间被暖黄灯影勾勒,与串串红灯笼共绘出千年文脉在露天画卷中生生不息的璀璨华章。
夜幕中暖黄光影勾勒出砖石城墙的千年肌理,"奠基于隋唐,崛起于两宋,鼎盛于明清,影响于至今"的徽州文化,在戏曲人物剪影与耀眼红灯间流转,斑驳墙面上"精采有你,歙采缤纷"的绚丽光影正与新安山水共酿一部露天的徽州文化史诗。
瓮城内的“
徽州递铺主题邮局
”
。
走出瓮城,也就出了徽州古城。西门城墙与人行道之间,绿树和绿植茂盛,这里是“行知公园”。
行知公园里,耸立着陶行知的高大塑像。
陶行知(1891—1946年)
,徽
州歙县
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
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
救国会
和中国民主同盟
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
沿着徽州路,我们赶回宾馆。
回复
精选推荐
日本富士五湖环线徒步
2025自驾西藏行
高加索三国游
西太行南太行游山玩水
阳朔至大圩两日速穿
骑行东南亚泰国柬埔寨越南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回复
新浪微博
QQ空间
腾讯微博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
登录
只看作者
取消
[#avatar]
[#author]
[#dateline]
[#message]
回复[#replyCou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