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江南,春暖花开,徒步徽州秘境文昌古道 - 安徽 - 8264户外手机版

  安徽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6 10:23 编辑

        仲春时节,我随淮 南户助户外群100名驴 友来到黄 山歙县,徒 步了新安江山水画廊歙浦古道,第二天又徒 步了文昌古道 。         文昌古道,一条位于歙县岔口、武阳、昌溪三乡镇之间的古老通道,全长8公里左右,宽1.8米,全由精巧的青石板铺就。这条古道始于岔口村,途经文 山村、武阳乡成富源,最终到达昌溪乡坝源村的坝岭岭脚。古道两旁的青石板路保存完好,逶迤幽静,充满了古朴的气息。我们只徒 步了文昌古道的约三分之一路段,过文山村后,转向阳产古道,经关山古村,阳产古村,到达此徒 步的终点约源村停车场,全程12.6公里,累计拔高约650米,用时5个小时(包括游览阳产土楼)。        相传,这条古道是民国年间文山村一位富有财主为迎娶媳妇而耗费巨资修建的。我们走过的古道,经过海拔600多米的文山岭和海拔近800米的龙王尖。途中有一处名为“百步云梯”的险峻地段,百余个阶梯依悬崖而建,呈弧形绕过山坳,行走其间,仿佛置身于一幅动人的画卷。         古道的最高点视野开阔,远山、村庄、道路、河流尽收眼底。层层叠叠的植物环绕着大小不一的村庄,有的坐落在山尖,有的隐于山腰,有的位于山底。村里的房屋风格各异,有的是古朴的马头墙,有的是土楼,白绿相间的色彩熠熠生辉。       三月的文 昌古道,油菜花盛开,为这条古道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游客们在青石板上感受着历史的厚重,在山野间呼吸着春的气息。从山脚到山顶,古道如同天梯般蜿蜒而上,两旁是整齐的梯地,种植着茶树、桑树和油菜。油菜花海中偶尔点缀着几株桃花,粉红的花蕊在春风中摇曳,迎接前来徒 步游玩的旅人。         我们乘坐大巴车出歙县后,沿S348省道到武阳乡,后转X012县道到达岔口村文 昌古道口。县道太窄了,只容一辆车通过,下车后也只能在路边石阶上等候集合。         歙县岔口村之所以被称为岔口村,是因为它位于大源河和小源河交汇的地方,俗称“双溪河”,这里的地形特征是山川分岔,因此得名“岔口”。 县道下就是潺潺流淌的双溪河,这里海拔在400多米左右。           8:30,我们开始登 山,攀爬文昌古道。100人的徒 步队伍,开始显得比较拥挤。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09:5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5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4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4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3 编辑






本帖最后由 因心一牛 于 2025-5-5 10:03 编辑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