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徒步难度计算 | 华东K2,千八,天目七尖,到底谁才是华东第一虐 - 户外大厅 - 8264户外手机版

  户外大厅
户外徒步登山活动作为一种有益身心健康的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伙伴们接纳和选择,也是人们亲近大自然的最佳运动方式。但是频发的户外事故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很多的小伙伴们受到网络视频的冲击,选择无脑跟随,却并不知道其中风险。

首先,线路难度是徒步的重要指标之一。从难度等级我们可以略知即将行走的路线状况,做好一个充分的准备。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是要考虑的,比如天气,温度,气候,环境……等等。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聊聊线路难度的定义。考虑到路况的差异,线路难度可以采用等效替代法。即理想的条件下,一个能力均衡且理性的人徒步线路的消耗与他们徒步一定里程平原平整的土路消耗相同,表现是用相同的时间、带来相当的疲劳。

奈斯密斯定律(NAISMITH'S LAW)是一种用于计算徒步旅行时间的经验法则,由苏格兰登山家威廉·奈斯密斯(William Naismith)于1892年提出。该定律的核心思想是,在正常负重(不超过体重的1/4)的情况下,每小时可以行走5公里的平路,每爬升600米需要额外增加1小时的时间。这个定律可以帮助徒步旅行者估算行程所需的时间,从而更好地规划路线和安排行程。

关键指标的选取

徒步线路强度评估关键指标,包括水平路程移动因素A1、行进阻碍增益因素A2、重复道路减益因素A3;爬升下降因素B、人与自然关系因素C等。根据网上查找整理出了如下表格,另外增加了上下坡度和水源地3个指标。

线路难度计算公式

最终将这些参数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线路的难度,当然这个公式我也做了一些简化,方便我们去填写和计算。网上是用积分分段计算,当然会更加准确,但是也有点麻烦。

相对难度   Q=C(A+B)*X(X:里程)
绝对难度   Q=C(A+B)

最终计算出线路难度,下面是我计算出的华东3大虐线的结果,供大家参考。
这里我设置了绝对难度和相对难度,因为如果只看相对难度,那么是可以通过增加行程时间来规避的。意思就是说不能单纯靠里程的长短来定义线路的难度。所以个人觉得绝对难度可能相对来讲会比较有意义一些。

当然了,这个计算我觉得还是欠缺很多了,因为占比这一栏的信息目前我是完全靠个人判断和估计来填写的。或许后面可以靠运动记录自动导入更加靠谱。

天目七尖 华东K2 千八
好了,相信大家根据这个表格计算结果可以明显感觉到这3条华东线路的难度和虐度了。
线路难度计算的应用和展望

1. 对于选择线路的小伙伴可以提前得知线路的基本情况,做好出行规划和准备。衣物,食物,水……
2. 商队在招揽生意时,一定要提前告知线路的难度,这样也会有利于后面带队出行服务。这一点北京和西安的徒步团队都做得比较规范的,文章的标题都会标明难度等级,而南方好像就不太在意了,可能也是因为南方的徒步线路相对比较轻松一些。

3. 最后也希望不久的将来,政府也可以应用徒步线路难度等级来规范登山管理,而不是出了事故就采用一刀切的封山行动。“堵不如疏”是老祖宗早就教导我们的道理。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天目七尖

华东K2

千八

最后的最后,希望大家行走在大自然中时。一定一定要环保出行,除了脚印什么都别留下。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