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下雄关——剑门关
广元市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北部,由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的景区组成,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并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景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主要有峰丛形丹霞地貌,有世界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景观,其地貌特征可概括为“雄、险、峻、奇”。
景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常年半云半雾,昼夜温差较大;景区河流属嘉陵江水系,剑溪河穿山而过,且瀑布、沟谷繁多。景区属四川省松栎林亚区,森林覆盖率超过92%。
三国时,诸葛亮于大剑山峭壁中断两崖相峙处,倚崖砌石为门,置阁尉,设戍守,成为**要隘;唐朝以后,开始改称为剑门关。
景区集蜀道文化、三国文化、关隘文化、红色文化于一身,曾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共有剑门关楼、七十二峰、姜维墓、金牛道、梁山寺、鸟道、玻璃景观平台等观赏景点300余个。
《剑州柏树》
清 ·张问彤
衔空三百里,一色郁青苍。
世代焉能辨,经过得未尝。
蟠根惊窜蟒,弱干识栖凰。
抱石珠凝绿,流胭玉切黄。
十围才博大,千尺气轩昂。
不雨犹浮翠,疑晴亦作霜。
卑枝堪大厦,密叶讵冬藏。
世自需良木,才宁老道旁。
张问彤(1768-1832),字受之,号饮杜,四川遂守人。精通音韵学与工古文诗词。
张问彤出入北京数次经行剑门古蜀道,其《剑州柏树》诗是对翠云廊里程、古柏枝干根叶特征等作了全面描写和盛赞,是古人描写翠云廊古柏的好诗。

蜀道明珠——剑阁古城
剑阁县,地处广元市西南部,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接合部。
剑阁古城是以钟鼓楼为中心,有古城垣及箭楼、学宫等古迹。钟鼓楼耸立于古城中心,楼基占地面积115m2。楼分三层一底,通高15.9m,顶层高3.5m,二三层各高3.6m,四周安装雕花镂空带格门窗。屋顶复盖筒形灰瓦。屋脊有瑞兽、浮雕等装饰,古朴典雅。1988年被列为省管文物。
剑阁古城垣,始建于刘宋时期,唐代已具规模,明朝时曾三次拓修和整修。古城垣外为条石砌成,中夯土层,内为青砖镶砌。总长1,852m,高8m,墙厚7m,城势雄伟。现仅存南门、小南部左右两侧城墙467m。剑门古城垣城门上均建有箭楼。始建于明代,后经多次维修。

剑阁四古:古关、古道、古柏、古城。
就是因为剑阁四古,这一年的春天,心中揣着对2300岁古柏以及对剑门关“蜀道难”的渴望,带着母亲,坐上了广州-广元的高铁。
因为想带母亲看春天的花花,发神经就买了高铁票,直奔剑门关,正是这段说走就走的行程,竟然让我看到了历史书上并未刷上浓厚笔墨的古柏,历经千年依旧葱郁,穿插在山头村舍山的金黄油菜花、粉艳的桃花和雪白的李花,更是品味了剑阁人的浓浓好客以及极具地方特色的豆腐宴!
剑阁,一个有历史、有古迹、有人情味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