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第276文
巫宝走天涯 第234文
巫宝讲故事 已发至15文
巫宝在学习 已发至20文
巫宝和伙伴 已发至07文
文| Viki,转载请注明出处
冰冰巫宝走天涯(订阅号ID:bbwbzty)
满目的苍凉将旷野包围但有山,在远方连绵山上生长着无边的荆棘还是无尽的繁花我越过无数个夜晚和无数个季节一遍又一遍,一山又一山,只为见到山上的月光我席地而坐,对着星星高歌无声处能否泛起回响,沉静中能否照见心境我拨开堆砌的妄念,踏过虚无的迷茫我带着挚诚且满腔激昂待我站在山巅,星尘化为火焰,寸寸燃遍人间我身是青山,便有天地我心有方寸,即是桃源看,我和世界!———————————by Viki 2024
楔 子 一
一般到成都旅游,除了去道教名山青城山打卡,还有值得一去的道观就是市区内的青羊宫。
我去了不少深山老林里的禅林或道观,这市区内的,倒是应该说一说。
主要原因是最近比较背运,准备去个能量大的道观给自己转转运。
记得小时候,逢初一十五,凌晨五点就被外婆薅起来,跟着她去青羊宫喝茶。
事隔多年,这是自外婆离世后,第一次去青羊宫故地重游。
楔 子 二
陆游在成都做官时多次游览青羊宫,写了很多关于青羊宫的诗句,其中有个咏梅的:青羊宫前锦江路,曾为梅花醉十年。岂知今日寻香处,却是山阴雪夜船。
青羊宫前锦江路

青羊宫始建于周朝,原名青羊肆,被誉为“川西第一道观”、“西南第一丛林”,是道教全国重点宫观,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朝因为黄巢起义,唐僖宗避难蜀中,曾将此作为行宫,后发诏改为青羊宫。
明朝,唐代所建殿宇毁于兵焚,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重建。
排队买门票
要说这青羊宫门票,倒是自打我小时候就有,也没因为现在游客变多才开始收。
小时候多少钱不记得了,但现在涨到10元了。
青羊宫原山门建于明代,那会给山门配套的还有土地神、青龙像、白虎像、龙凤桩、大石狮、龙王井、七星桩。传说七星桩上刻有道教秘传天书云篆,称为北斗七星桩。可惜现在都见不到咯。
现代山门相对简单很多,值得留意的是金字横匾上“青羊宫”三个大字,是乾隆年间成都华阳县令安洪德墨迹,青羊宫文物之一。

青羊宫第一重殿宇是灵祖殿,存有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的皇恩九龙碑一座。

混元殿是青羊宫的第二重大殿。殿内有28根柱子,高22米多。
殿内供奉混元祖师(太上老君),混元祖师手持乾坤圈。
若将圈拉伸即为“一”,寓意世界的本原处于混沌状态,老君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宋真宗时,他崇奉道教,奉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帝。
混元殿的后殿供奉着“慈航真人”,也就是佛教的“观音大士”。

离开混元殿,接下来是八卦亭,是青羊宫保存最完整、造型最华贵的建筑,供奉着老子骑青牛的塑像,是青羊宫的标志性建筑物。

八卦亭全木石结构,靠斗榫衔接,无一楔一栓。
石基分三层,依次为方形、八角形和圆形,契合于道教天圆地方、阴阳相生、八卦相合义理。
两重飞檐鸱吻,四周有龟纹隔门和云花镂窗,南向正门是十二属相太极图的浮雕。
屋面是黄绿紫三色琉璃瓦,屋顶莲花瓣衬托着琉璃葫芦宝鼎,高3.6米。
双排擎檐石柱有16根,全用巨石凿成,高4.8米,直径50厘米。外檐石柱八根浮雕镂空滚龙抱柱。
石板栏杆上两层为八角形。每层飞檐都精雕着狮、象、虎、豹,各种兽物镶嵌在雄峙的翘角上。

传说八卦亭快竣工时,石柱上的盘龙活了,欲腾云而去,被月御值日使者发现,以神拳定于柱上,现在这个柱头上还留着那个拳头印。

八卦亭之后,是三清殿。
吕祖碑、三丰碑、明代化钱炉

这是清康熙初年的“重修青羊宫碑记”。
碑文说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为关今尹喜讲道德经,讲到一半,老子有事要走,对尹喜说:“子行道千日后于成都青羊肆寻吾”。
千日后,老子如约而来,在这里继续对尹喜讲经说法。
嘉庆年间的重修碑记说:蜀有青羊传为老子张道陵于此。
根据这些记载,才供后人便了解到“青羊”二字是因汉代的道教创始及张道陵而来。

三清殿又名无极殿,是青羊宫的主殿,始建于唐朝,重建于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三清殿外檐柱上雕刻着六合童儿、双狮戏球等艺术木雕,有一副贴金对联:“福地卧青牛石室烟霞万古,洞天翔白鹤蓬壶岁月千秋”(原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黎遇航所题)。
殿前左侧有尊明朝时铸造的三千多公斤“幽冥钟”,右侧有架应鼓。每逢初一、十五和吉庆大典便击鼓鸣钟。
殿内有三十六根大柱:
木柱八根,代表着道教的八大天王
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

三清殿内供奉的是道教最高极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大殿两边塑有十二金仙: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燃灯真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三清殿前有两只铜铸青羊,它们是青羊宫的镇馆之宝。
左侧是单角青羊,清朝大学士张鹏翮捐赠,以负青羊宫之名,包含了十二生肖的特征,鼠耳、牛身、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胡、猴头、鸡眼、狗肚、猪臀。
右侧是双角青羊,道光九年成都信徒张柯氏延于捐赠。双角青羊底座有铭文:“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
不过这两尊铜羊本尊作为文物青羊宫珍藏了。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在2004年开光的仿制铜羊。
尽管已不是原来那只,人们依然虔诚的抚摸,从头到脚,全身锃亮,据说抚摸可以去病。
十二金仙

三清殿背面供奉纯阳演正天尊、太乙救苦天尊、钟离祖师神像。

三清殿之后是青羊宫现存的唯一明代原始建筑:斗姥殿,全木结构。

斗姥殿也称元辰殿,建于明代。

殿内供奉的斗姥,全称为摩利攴天大圣先天斗姆元君,是道教信奉的大女神,也是六十甲子太岁本命星君的首领。
道书中说她名紫光夫人,共生了九个儿子(即九皇),分别是:玉皇、紫微、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
斗姥额有三目,肩有四首,左右各出四臂,是一个三目四首八臂的女神,掌人间生死罪福。
在斗姥右边供奉的是女仙之首西王母,左边是土皇地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灵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也就是民间所称的“地母”。
主龛两侧两边分别塑有南斗六星、南极长生大帝(寿星)和北斗七星。

斗姥殿后背是个“福、禄、寿”的巨大照壁,照壁对着是玉皇殿。
玉皇殿原为清道光年间建造,后因危楼拆除,新楼建于1995年。
玉皇殿楼上供奉玉皇大帝,楼下供奉三官大帝,殿后面供奉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和真武大帝(即玄天上帝)像。
在殿前求签的队伍

在玉皇殿位置,有后苑三台,左为“降生台”,右为“说法台”,中为紫金台。

说法台建于清康熙年间,殿内供奉太上老君说法神像。
太上老君曾在此现身为关令尹喜真人讲经说法。
说法台对面是降生台

降生台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殿内供奉太上无极圣母(即太上老君之母)神像和老君降生像。

洗浴盆中是刚诞生的老君,是个老头模样。
这是因为无极圣母怀孕81年才生下这个老儿子,可不得是个老头模样嘛。

绕到玉皇殿背后,是紫金台。


紫金台又叫唐王殿,建于清康熙年间,殿内供奉唐高祖李渊夫妇和唐太宗李世民,右侧供奉尉迟敬德、秦叔宝,左侧供奉魏征、李靖。

从唐王殿下来,就算游览完青羊宫的中轴线了,右转进入二仙庵。
二仙庵原在青羊宫隔壁的成都文化公园里面,2002年从文化公园分出,与青羊宫合院。
自山门开始,依次是文昌殿、吕祖殿和二仙殿。

青羊宫属于全真道龙门派。
康熙叁十四年 (1695),全真龙门第十代祖师陈清觉从青城山云游来此,得捐银建起了“二仙亭”,以祀吕洞宾、韩湘子二仙。
现在二仙庵的山门是2003年重建的,原来清代的建筑物于1957年拆毁。
二仙庵的山门封闭,统一由青羊宫的正门进出。


我强烈推荐二仙庵山门里的壁画,极其精美,非常值得一看!

文昌殿,清康熙年间仿明代楼底重檐建筑,上面悬挂康熙御笔“丹台碧洞”匾额。
殿内供奉文昌帝君、财神赵公元帅、药王孙思邈神像。文昌殿左侧为三皇殿,右侧为百神殿。
康熙接建庵奏报后勅封赐钦赐御书“丹台碧洞”和“二仙庵”匾额,敕封陈清觉為“碧洞真人”,陈清觉也就成了丹台碧洞宗始祖,二仙庵便成为全真道龙门派丹台碧洞宗祖庭。
后来,“二仙庵”匾额被烧了,“碧洞丹台”匾额被青羊宫道士送往青城山天师洞三清大殿中保存,2006年,第二届中国成都道教文化节时被迎回到青羊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