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徐州、滁州的那些事儿...... - 上海 - 8264户外手机版

  上海
索引


1‖前言
2‖行程
3‖坐上高铁去徐州
4‖华夏九州今在何方?
5‖我好像走过了一个假江苏山东的地方
6‖回龙窝的过去与现在
7‖古韵与时尚交融的街区
8‖快码住这个观展小贴士
9‖三幅图引出来的往事
10‖徐州有一座户部山
11‖走过戏马台
12‖戏马台主要看点
13‖与项羽有关的小看点
14‖我在戏马台下了一盘大棋
15‖这里曾是徐州过去的富人区
16‖崔焘翰林府的主要看点
17‖守住历史文脉的老房子
18‖徐州一日游超全攻略针不戳!
19‖这里有一座不夜城
20‖扛把子的一家米线店
21‖徐州有这么一个地方......
22‖金山公园看什么?
23‖云龙山登山路线
24‖我们走完了云龙山的九节山头
25‖云龙山的亭子
26‖云龙山五“古”知多少
27‖云龙山的抗战历史遗迹
28‖奉亲庵的由来
29‖乾隆与徐州
30‖徐州博物馆观展指南
31‖典藏玉器和陶俑
32‖典藏兵器
33‖典藏铜铁器和金银器
34‖典藏陶瓷器
35‖徐州文庙的前世今生
36‖热门的出圈拍摄机位
37‖我们在徐州的家
38‖我们在徐州的美食清单
39‖徐州的夜
40‖这三个冷知识会帮到你的哈!
41‖宝莲寺之最
42‖哥到滁州了!
43‖来都来了,走!上山去
44‖琅琊山的“园中之眼”
45‖历经千年的琅琊寺
46‖新奇独特的无梁殿
47‖这里是一个转运福地
48‖琅琊山徒步、登山路线攻略
49‖我吃出了滁州的味道
50‖这次旅行发生题外的那些事儿......
51‖后记

1‖前言

早春二月,万物复苏,又到探春的好时机,走起!去 徐州 、 滁州 溜达溜达。

2‖行程

Day1(2025.3.5): 上海 → 徐州
Day2(2025.3.6): 徐州 → 徐州
Day3(2025.3.7): 徐州 → 滁州
Day4(2025.3.8): 滁州 → 上海

3‖坐上高铁去徐州

江苏 是上海的近邻,现在共有13个地级市,分别是:南京市、无锡市、徐州市、常州市、苏州市、南通市、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和宿迁市,徐州市还没走过,这次去拿下。
上海→徐州的出行方式,基本上有三种:公路出行、铁路出行和空路出行,骑行、徒步或其它出行方式,只要你想的到,一切皆可。
1、公路出行。①自驾。若从上海S32嘉闵高架路收费站(入口)出发,最省时省钱到达徐州市中心彭城苏宁广场的自驾路线为:S32嘉闵高架路收费站(入口)→京沪高速→沪蓉高速→江宜高速→京沪高速→盐洛高速→长深高速→盐洛高速→淮徐高速→徐州东收费站(出口)→城东快速路→徐州彭城苏宁广场,沿线途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镇江市、扬州市、淮安市、宿迁市和徐州市,共有13个服务区可加油、可餐饮,路线全长约613km,全程用时约6小时05分钟(不含临停休息),买路费311r。②大巴。上海到徐州有长途直达大巴,是一趟过夜车,每天19:40发车,仅有一班,发车站: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静安区中兴路1666号),终到站:徐州客运总站(云龙区青年东路3号),路线全长约611km,全程用时约7小时30分钟(含临停休息),票价:168r。
2、铁路出行。上海→徐州的直达火车每天有很多班次,有G开头车、D开头车、C开头车、Z开头车和K开头车五种类型车,乘车站分别有:上海虹桥站、上海站、上海南站和上海松江站,终到站分别有:徐州站和徐州东站,其中:出发最早的06:10,出发最晚的22:23;耗时最短的约2小时07分钟,耗时最长的约9小时19分钟;票价最低的80r,票价最高的1181r。
3、空路出行。上海→徐州观音机场没有直达航班,都是中转航班,或从泉州或从长沙或从哈尔滨或从南昌,弯弯绕厉害了!有的用时还需要+1天,费用么!可想而知,我就不说了,你自个儿查呗。徐州观音机场距徐州市中心约57公里,自驾约1小时02分、打顺风车费用约40r+,公共交通用时约1小时44分钟、费用约27r+。
做攻略后,我最终选择了坐上高铁去徐州!在上海吃好早饭,到徐州和老铁碰头刚好约个午饭,然后!游游逛逛,晚饭再搞个徐州 风味大餐。嘎嘎~甭提多酸爽咯!

4‖华夏九州 今在何方?

华夏,是 中国既古老又神秘的一个称呼。古时候,华夏被划分为九州,这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也被称为益州)和雍州。远古时期的华夏,大地广阔,土壤肥沃,由于各个地方有着不同的地理环境,资源分配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差异,因此导致了各个地方之间,纷争不断,问题频出,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尧帝作为当时的领袖,亲率一支考察团队,走遍华夏大地。经过实地走访,掌握了第一手详尽的资料,经过多次研讨,考察团队一致认为:根据各个地方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资源状态、不同的地域特点以及不同的人文习俗,可以将华夏大地划分出不同的地域,分别管理,并提出了将整个华夏大地划分为九块地域的战略构想。达成共识后,尧帝一锤定音,将这九块地域命名为“九州”!自此以后,华夏大地启用了“九州”这个概念,开始管理华夏这片土地,整个华夏大地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到了我们现在这个年代,“九州”这个地方已经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了,华夏九州,今在何方?根据史料,大概区域还是可以找到相对应的,这“九州”相对应现在的中国大地:冀州大致包括现今的河南北部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全境,兖州大致包括现今的山东西部、河南东部及河北南部,青州大致包括现今的山东东部及北部,徐州大致包括现今的江苏北部、山东南部及安徽东北部,扬州大致包括现今的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及浙江、江西、福建全境,荆州大致包括现今的湖北、湖南全境,豫州大致包括现今的河南中部及南部,梁州大致包括现今的陕西南部及四川、重庆全境,雍州大致包括现今的陕西北部及甘肃、宁夏全境。
其实,现在的“九州”,与古时候的“九州”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今的九州,有的基本原封不动,有的已经各有归宿。就说冀州和豫州,这两个地方的区域基本上是固定下来了,也成为了河北和河南两个省份的简称,再说徐州,尽管沿用了远古时期的大名,但现在的徐州只有11765平方公里,比古徐州小得不是一丢丢了!值得庆幸的是,徐州还在属于原本徐州的地方,还保留了原本属于徐州的味道。
走了一趟徐州,遇到十个徐州人,不论男女老少,他们都会跟我说同一句话:“徐州是九州 之一”,足见他们的自信和自豪。

5‖我好像走过了一个假江苏 真山东的地方

徐州 ,江苏省地级市,是一座历史底蕴浓厚的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曾经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扮演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1、地理位置。徐州东接连云港,西连萧县,南倚宿州,北靠枣庄,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也是京杭大运河的中段,因此有“五省通衢”之称,由于徐州位于黄河和淮河交汇地带,四周环山,地势险要,为南北交通的要冲和军事重地,所以!是名副其实的“南北分界线”,加上纵横交错的黄、淮、海、扬四大水系,地理优势非常明显,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正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使徐州成为了古代中国的“枢纽之心”。自商朝以来,发生在徐州的战争就有400多起,其中有决定中国命运的战争,古有楚汉战争、三国战争,近有台儿庄战役、淮海战役,还有对中国历史有重要影响的战争,比如:刘裕北伐、庞勋起义、张勋复辟等。
2、历史起源。当尧帝开创了“华夏九州”的管理模式后,徐州的文明史也同时拉开了帷幕,当时尧帝将徐州封给彭祖,名为大彭国,从那时起徐州被称为“彭城”,此名一直用到东汉末年,被曹操更名为“徐州”,随后一直沿用至今。据考古发现,徐州建城的历史超过2600年,比苏州阖闾城还要早59年,可以说是江苏省境内最古老的城市。徐州作为都城共计长达123年,其中:春秋战国时曾作为宋的都城,历时118年,楚汉之际曾作为楚国的都城1年6个月,秦末汉初曾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4年,如果按建都时间的长短排列,在中国200多个古代都城中,位列第21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徐州或为封国国都,或为刺史、都督,或为郡守、州牧,或为知州、道台,尽管历经多个朝代的兴衰,但始终是地方政权的统治中心、军事指挥中心、区域经济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
3、帝王蒋相。徐州被称为“三故胜境”,指的是:彭祖故国、项羽故都、刘邦故里。历史上从徐州这片土地上走出了多位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帝王将相,从布衣皇帝刘邦开始,徐州先后产生了9位徐州籍帝王,分别是:西汉刘邦、东汉刘秀、蜀汉刘备、南朝刘裕、南朝萧道成、南朝萧衍、后梁朱温、南唐李昇、明朝朱元璋。徐州有一句俗谚:“九朝帝王徐州籍,千古文武风流地”,徐州还有一种美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尤其是刘邦,建立了大汉王朝,刘氏天下曾绵延400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给刘邦评价很高:“人类史上最有远见,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两个政治人物,一位是开创罗马帝国的凯撒大帝,另一位便是创建大汉文明的汉高祖刘邦。”
4、行政区划。徐州的行政区划现辖2市3县5区3开发区,分别是:新沂市、邳州市、丰县、沛县、睢宁县、云龙区、鼓楼区、泉山区、铜山区、贾汪区、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徐州淮海国际港务区。其中,云龙区、鼓楼区和泉山区为市中心,云龙区为市政府所在地,鼓楼区为徐州老城区,泉山区为徐州的工业重镇。
5、经济实力。徐州除了地理位置优越外,还拥有丰富的矿产和肥沃的土地,铁矿、铜矿储量异常丰富,在冷兵器时代,这些资源的拥有,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而且徐州的粮食产量忒高。如今的徐州,作为一个工业城市,已经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长江三角洲区域中心城市,GDP排名在江苏省前列。来源于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城市的等级划分,徐州被划为二线城市,排在同等级内的城市第22位。
6、文化资源。作为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徐州见证了汉文化的辉煌,拥有众多汉文化遗产,如被誉为“汉代三绝”的汉墓、汉画像石和汉兵马俑,还有大彭国的社祭遗址、戏马台、宝莲寺、摩崖石刻、乾隆行宫等,徐州还是中国烹饪文化的发源地,道家、佛教等宗教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些文化资源也为徐州的历史地位增添了重要的砝码。
7、民情习俗。徐州是江苏的,然而感觉却不像江苏的!在徐州的大街小巷,一口标准的中原官话,让人仿佛置身于山东的某个角落,这座城市凸显出来的是一股浓浓的山东气质,尽管也能听到一些吴侬软语,但更多的是触及到山东人的豪迈与爽朗,这种豪情万丈,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据说,徐州人对山东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会称自己是:山东的亲戚,这种表达方式,寄托了徐州人对山东的情感所在。徐州的民情习俗是多样化的,有随山东的,有随江苏的,也有参半随的,反正想咋的就咋的!
走过徐州,好像走过了一个假江苏,走过的是一个真山东 。

6‖回龙窝的过去与现在

每一座城市,好像都会有一条老街或一个街区,石板路+老建筑+古迹遗址+历史故事+个性风格+潮流元素+时尚包装,然后,混搭出一个集聚了观光+餐饮+娱乐+购物+住宿+体验+休闲等业态的网红打卡地; 徐州也有这么一条老街、也有这么一个街区,它就是:徐州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徐州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位于徐州老城,具体方位:青年路以南,彭城路以东,建国路以北,解放路以西,这片区域,原先是回龙窝的旧址,始建于清朝,街区里保存着50多座民居院落,人烟辐辏、巷陌纵横,曾经是徐州历史上一处著名的民居建筑群,据说有的老建筑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了,承载着满满的市井烟火气。
在街头问路时,遇到一位土生土长的徐州大爷,热心得很!唠嗑了一会儿,了解到了一点“内幕”:过去住在这片区域的大都是小富人家,而更富贵的达官贵人都居住在户部山一带,1949年解放后,这里的房屋分配给了市ZF工作人员作为宿舍,到了上世纪80、90年代,由于房屋破损严重,地势低洼造成的自然现象影响生活质量,很多住户均陆续搬迁,随之这片区域逐渐空置了出来,2015年ZF组织改造这片街区,才有了今天旧貌换新颜的模样。听罢老爷子的介绍,对回龙窝的过去与现在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不愧是老爷子,知识就是丰富,对我们很感兴趣的“回龙窝”的名字由来,又爆料了2个版本:
第一个版本:历史记载。《徐州市志》中有记载:回龙窝地势呈低洼状态,每逢下雨,由于南边的户部山位置较高,雨水常常倒流积聚,并久积难泄,当地人就把这个地方叫做“回流涡”,用徐州话来讲,就是个“很倒板”的地方。
后来人们取谐音,美称为“回龙窝”。
第二个版本:民间传说。相传,乾隆帝下江南在徐州逗留期间,微服私访,行走在这片街区里竟然迷路了,当时这里的胡同如迷宫般弯弯曲曲,而且多为死胡同,乾隆帝徘徊许久,轮转返还,还是走不出来,无奈只得原路返回。于是,这片让乾隆帝迷了路的街区,便被人们戏称为“回龙窝”,寓意着龙归之处,回旋有余。
当年乾隆帝走不出来的这片街区,如今没有死胡同了,条条胡同,四通八达,我想左拐,你想右转,他想直行,ok!目的地碰头,不带玩捉迷藏的,好走的很!

7‖古韵与时尚交融的街区

老 徐州历史文化风貌区,主要有老城墙、老牌楼、钟鼓楼、老东门、快哉亭、云龙山、户部山、回龙窝、文庙街区、彭城壹号、黄楼公园等组成,风貌区辖内有着众多的历史文化街区与近现代历史建筑,徐州回龙窝历史文化街区就是其中一个热门目的地。当年,这个窝的改造复原,定位在:徐州仅存的少数能代表和展现徐州历史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历史街区,为老徐州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项目。通过数年的精心打造,这个窝华丽转身,如今成了古韵与时尚互相交融的文商旅复合型体验式街区,这个窝的主要格局为“一馆三井五区”:“一馆”指的是城墙博物馆,馆内展示了徐州老城城墙的历史文化风貌;“三井”指的是三个以老徐州取水井遗迹为核心,通过生活化的雕像群及各类景观装饰小品,情景再现了老城生活的区域;“五区”指的是时尚连锁区、民俗文化区、休闲生活区、美食小吃区和精致餐饮区,这五个区域包含了品牌餐饮、特色美食、高端民宿、创意小铺、地方老字号、本土文创品牌、非遗文化互动等业态。当地人把这个窝看得很重,把这个窝当做了徐州会客厅和城市的名片。
在这个窝,我们可以看到?充满徐州传统民居韵味的各种建筑,在这个窝,我们可以体验老徐州的老城生活和新徐州的生活情怀,在这个窝,我们还可以尝尝八股油条、烙馍卷馓子、地锅鸡等徐州的传统小吃,品一下漫生活的乐趣,真滋儿!(徐州方言:真高兴的意思)
这个窝对古装爱好者很友好,窝里有专门的古风馆,提供各类风格古装,如:战国风、楚汉风、唐宋风、明清风、民国风等,可以圆你一个明星梦。馆内汉服租赁30r/套,发型+汉服80r/套,简妆容+发型+汉服198r/套,精致妆容+发型+汉服398r/套,古风馆里还有小剧场,节假日有沉浸式非遗项目专场表演,平常日没有的,喜欢拍古装写真的走过路过可不要错过哦!
我们是白天去的这个窝,尽管没有看到靓丽夜景和古风夜市,但是!踏过了光溜溜的青石板路,尝过了乾隆帝赞过的烧饼,吃过了“窝里横”里的徐州大菜,干过了徐州特产沛公酒,朕!感觉甚好。微醺之余有点横(戏有点过头啊)。由于我们住在别的窝,这个窝就只好来去匆匆,没能住上一宿,下次去徐州 的时候,千万要约好,我们一起到这个窝去窝一窝哈。

发表回复 关闭 发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登录